导读:本文包含了译者道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道德经》英译,译者行为批评,辜正坤
译者道德论文文献综述
吴邱月,洪扬[1](2019)在《《道德经》辜正坤英译本译者行为批评——基于“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中的"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以国内学者辜正坤《道德经》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翻译内"求真、"翻译外"务实两个方面对其译者行为进行讨论,并分析影响译者译外行为的外部因素,推动《道德经》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以期未来对于国学典籍外译能实现更加客观全面的评价,并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些许借鉴。(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9年19期)
任洁[2](2019)在《基于语料库的《道德经》的译者风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传统译学研究中,译文处于从属地位,研究内容侧重译文对原文的还原程度。在这种背景下,译者也处于“隐形”状态,不被读者与研究者关注。自翻译研究出现语言学转向到文化转向,描写译学的兴起为翻译的描述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此同时,语料库也在不断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语料库的用途更加广泛,语料库与语言学的结合使语料库语言学得到迅速发展。在此基础上,语料库与翻译研究逐步产生交集,形成了语料库翻译学。在语料库翻译学研究中,译者风格也成为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语料库研究方法加入,让译者风格研究更加客观,有数据支撑研究结果,在定量研究中再加入定性研究,也增强了研究结论的说服性。本文以《道德经》的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利用语料库方法研究译者风格的差异。涉及到的四位译者分别为:理雅各(James Legge)、亚瑟·韦利(Arthur Waley)、林语堂、许渊冲。利用语料库对四个译本从词汇、句子、篇章角度进行了研究,同时加入例句以辅证从数据中得到的研究结果,并在最后试析了译者风格成因。此外,本文选取了两位英国译者和两位国内译者,为在探究四位译者风格差异的同时,以期发现同国译者和异国译者风格之间的异同。经过研究发现,总体上四个译本展现出不同译者风格,Legge译本在词汇、句子、篇章角度中展现出更加贴近目的语表达习惯的特点,译文正式化程度高;许译本与其他译本的风格差异明显,无论内容还是语言风格都更加贴近原文,表现出凝练简洁的特点,正式化程度偏低;而Waley译本和林译本在这两者之间呈现过渡状态,但Waley译本与Legge译本相似点更多,林译本与许译本风格更相近。由此得到同国译者之间的风格相似,而国内译者和国外译者大部分风格研究有明显差异的结论。并且,国内译者更加偏向原文,并在译文中体现出中文的习惯表达方式,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国外译者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了更多解释的部分,如多用人称代词、连词等,符合目的语的表达方式,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本文最后,对四个译本差异尤其是国内外译者风格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试析,并认为译者个人经历和译者文化态度两方面对不同风格的形成有较大影响。(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9-05-01)
梅秋芝[3](2019)在《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对比研究《道德经》修辞手法的英译》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过程,而是一个文化过程。翻译不仅仅翻译的是字、词、句,还包含了其中所含有的文化。翻译在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上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性,两种文化对同一事物可能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不仅如此,中国的文化经典中的修辞手法更是翻译的一大难题:过度追求形式可能会影响外国读者的理解;过度追求理解,则可能失去中国特色的修辞美。那如何在两者间实现平衡呢?以《道德经》来说,作为中国传统经典,从文学特色上来看,《道德经》语言凝练,句式整齐,大致押韵,体现了中国文学的语言美及音韵美。另外,《道德经》语言非常有艺术性,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比如对偶、排比、比喻、设问和反问、联珠。这些修辞特色明显的句式采取何种翻译方法对《道德经》的传播效果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因此,本文试图借助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对《道德经》修辞特色明显的句式进行综合性的对比研究。分析的语料取自《道德经》叁个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英译本,译者分别为林语堂、亚瑟·威力、理雅各。林语堂是中国现代着名翻译家,与亚瑟·威力和理雅各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这更能体现译者主体性对叁位译者的影响。并且在参阅《道德经》道德经相关文献时,作者发现绝大部分的文献都是以亚瑟·威力、理雅各的英译本作为分析研究对象,所有这叁译本的选择是很有代表性的。必要时再将他们的译后文本与王弼注释的《道德经》进行参照。本文通过对叁个译本的对比研究,试图分析以下几个研究问题:译者的个人经历、风格、宗教信仰等是否会造成他们在修辞特色明显的句式上的翻译差异?翻译修辞时,叁位译者采取了哪些翻译手段以及这些翻译手法的优缺点?经过翻译手段处理过的《道德经》是否失真?修辞翻译,是保留修辞的形式重要还是传达意思更重要?本论文的主要结论有:译者所处背景的不同会对他们的翻译产生影响,比如宗教信仰;中国的翻译家林语堂的翻译在修辞形式上更加与原文一致;叁位译者的翻译皆有些“失真”的地方;叁位译者的版本皆没有达到原文本语言精练的特点。(本文来源于《外交学院》期刊2019-05-01)
崔鑫[4](2018)在《从乔治·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浅析译者主体性——以《道德经》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哲学阐释学对于翻译过程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文章选取《道德经》有代表性的理雅各和辜正坤两个译本,把译者主体性的概念分解到阐释学翻译四步骤里面,研究并探讨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文存阅刊》期刊2018年15期)
金丹阳[5](2018)在《“口笔译者的职业道德”讲座英汉同声传译反思性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一篇英汉同声传译报告,选材于女王大学大卫·约翰斯顿教授在吉林大学所做题为“译员的职业道德”的英文讲座。本文作者担任了同传译员,记录并转写讲座内容。通过分析源文本与同声传译过程,对其中难点与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通过对源文本的分析后,发现其语言特征如下:首先,源文本有丰富的修辞手法;其次,源文本中频繁出现复杂句;最后,口语化表述较多,冗余的特点比较明显。基于上述语言特征,在此次同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信息丢失与误译、不连贯表达与不当停顿以及不必要重复等。而针对同传中出现的以上问题,通过反思后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方案:首先,进行增补与自我修正,将误译的失误降到最小;其次,调整语序重组语句;最后,采取简化与省略的方法,整理讲话人的冗余信息。希望本文能为类似材料的口译者提供借鉴,为口译策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6-01)
王汐[6](2017)在《个体化翻译视角下《道德经》英译本译者性别与语言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据近年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研究热点——个体化层级,可从语言使用者层面提供一种新的系统功能视阈下的翻译研究视角。译者性别是个体化翻译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词汇密度和语法难度作为判断译本特征的指标,从词汇、句法和语气叁个层面探究译者性别对《道德经》英译本语言特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陕西教育(高教)》期刊2017年12期)
方薇[7](2017)在《“翻译伦理”还是“社会道德”?——从梅肖尼克对皮姆译者伦理的批评说开去》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伦理传统中个体性"道德"与社会性"伦理"之区分可以说是西方翻译伦理论述中的基本共识,但仍然存在着截然不同、具有范式转换意义的另一种区分方式,在翻译伦理研究中也不乏呼应,在西方理论译介过程中造成曲解与困惑。本文从法国理论家梅肖尼克理论译介中的一处误译入手,深入分析梅肖尼克点名批评的皮姆译者伦理的理论实质及其引发的强烈质疑。在此基础上,借鉴伦理学相关理论资源,进一步澄清翻译研究中对"伦理(ethics)"与"道德(morality/morals)"的使用。本文认为,皮姆的译者伦理是有代表性的西方翻译职业伦理探索,但并未穷尽"翻译伦理"所有可能,"翻译伦理"的理论丰富性仍有待进一步发掘。(本文来源于《上海翻译》期刊2017年03期)
谢羚毓[8](2017)在《论意识形态对译者的操纵——《道德经》两英译本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者是勒弗维尔操纵理论的叁要素。当以意识形态对译者的操纵为出发点,对韦利和辜正坤的《道德经》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分别从目的语文化和译者自身文化观念这两个视角展开讨论,探讨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政治意识和文化意识对译者的制约与操纵。(本文来源于《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武婷婷[9](2017)在《译者主体性在《道德经》翻译中的体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翻译理论强调,在翻译中译者应尽量减少自己观点的介入。而在意义多元化的语境里,译者的主体性渐渐凸现,译者在促使不同文化交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译者和原作者都是在各自的语境下建构不同的文化。《道德经》翻译为英文,译者不仅是单纯的语言中介者,其创造性也有所发挥。(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7年14期)
张春芳[10](2017)在《《道德经》俄译版译者——小西增太郎》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经》作为中国哲学经典在海外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并被广泛传播。道家的诸多哲学辩证理念被接受、解读。在俄罗斯其传播始于传教士的译本,在被俄国学界接受、翻译、解读和注释的过程中,受益的不仅仅是俄国人。作为俄译本的外国人,小西增太郎因译介《道德经》结识了托尔斯泰,并由此成为了俄国文学的传播者。(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7年14期)
译者道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传统译学研究中,译文处于从属地位,研究内容侧重译文对原文的还原程度。在这种背景下,译者也处于“隐形”状态,不被读者与研究者关注。自翻译研究出现语言学转向到文化转向,描写译学的兴起为翻译的描述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此同时,语料库也在不断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语料库的用途更加广泛,语料库与语言学的结合使语料库语言学得到迅速发展。在此基础上,语料库与翻译研究逐步产生交集,形成了语料库翻译学。在语料库翻译学研究中,译者风格也成为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语料库研究方法加入,让译者风格研究更加客观,有数据支撑研究结果,在定量研究中再加入定性研究,也增强了研究结论的说服性。本文以《道德经》的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利用语料库方法研究译者风格的差异。涉及到的四位译者分别为:理雅各(James Legge)、亚瑟·韦利(Arthur Waley)、林语堂、许渊冲。利用语料库对四个译本从词汇、句子、篇章角度进行了研究,同时加入例句以辅证从数据中得到的研究结果,并在最后试析了译者风格成因。此外,本文选取了两位英国译者和两位国内译者,为在探究四位译者风格差异的同时,以期发现同国译者和异国译者风格之间的异同。经过研究发现,总体上四个译本展现出不同译者风格,Legge译本在词汇、句子、篇章角度中展现出更加贴近目的语表达习惯的特点,译文正式化程度高;许译本与其他译本的风格差异明显,无论内容还是语言风格都更加贴近原文,表现出凝练简洁的特点,正式化程度偏低;而Waley译本和林译本在这两者之间呈现过渡状态,但Waley译本与Legge译本相似点更多,林译本与许译本风格更相近。由此得到同国译者之间的风格相似,而国内译者和国外译者大部分风格研究有明显差异的结论。并且,国内译者更加偏向原文,并在译文中体现出中文的习惯表达方式,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国外译者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了更多解释的部分,如多用人称代词、连词等,符合目的语的表达方式,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本文最后,对四个译本差异尤其是国内外译者风格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试析,并认为译者个人经历和译者文化态度两方面对不同风格的形成有较大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译者道德论文参考文献
[1].吴邱月,洪扬.《道德经》辜正坤英译本译者行为批评——基于“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J].文教资料.2019
[2].任洁.基于语料库的《道德经》的译者风格研究[D].河北大学.2019
[3].梅秋芝.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对比研究《道德经》修辞手法的英译[D].外交学院.2019
[4].崔鑫.从乔治·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浅析译者主体性——以《道德经》译本为例[J].文存阅刊.2018
[5].金丹阳.“口笔译者的职业道德”讲座英汉同声传译反思性报告[D].吉林大学.2018
[6].王汐.个体化翻译视角下《道德经》英译本译者性别与语言特征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7
[7].方薇.“翻译伦理”还是“社会道德”?——从梅肖尼克对皮姆译者伦理的批评说开去[J].上海翻译.2017
[8].谢羚毓.论意识形态对译者的操纵——《道德经》两英译本对比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9].武婷婷.译者主体性在《道德经》翻译中的体现[J].北方文学.2017
[10].张春芳.《道德经》俄译版译者——小西增太郎[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