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仿射传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软测量,仿射传播聚类,多模型,神经网络
仿射传播论文文献综述
徐海霞[1](2019)在《基于仿射传播聚类的多模型软测量建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发酵过程数据量庞大,基于该数据建立的单一化软测量模型存在计算负担沉重,计算精度不良等问题。为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结合仿射传播聚类算法和神经网络提出一种改进的多模型软测量建模方法。采用仿射传播聚类算法能较为准确地确定系统的划分数目,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聚类算法中聚类数目需提前给定、分类精度取决于数据分布、收敛速度慢等问题;针对已划分好的聚类个数建立相应的神经网络子模型。以红霉素发酵为工程背景,将所提方法运用在生物量浓度监测上,结果阐明所建改进的多模型软测量方法计算时间和预测精度得到了良好的改善。(本文来源于《控制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周阳[2](2019)在《基于匹配滤波引导局部特征空间仿射传播聚类的视网膜血管分割》一文中研究指出视网膜血管自动分割及形态分析对眼部相关疾病的诊断和筛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基于匹配滤波引导局部特征空间仿射传播聚类的视网膜血管分割方法,构造基于组合线性检测器、Hessain最大本征值、Gabor滤波和B-COSFIRE滤波四维特征,每个像素可由四维局部特征向量表示。然后采用匹配滤波引导选取样本像素点构成小样本集,在小样本集中进行局部特征空间的仿射传播聚类,得到血管类和背景类两个聚类中心。对眼底所有像素点与血管类和背景类两个聚类中心的特征空间距离采用最近邻方法进行类别划分,实现对视网膜血管的自动分类。实验数据来源于DRIVE眼底图像库,验证了本文方法对于细小血管及血管分叉和交叉处的性能有较大的提升,改善了提取血管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本文来源于《信息通信》期刊2019年07期)
赵小强,谢亚萍[3](2018)在《基于差分改进的仿射传播聚类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仿射传播(AP)聚类算法中偏向参数对聚类精度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其偏向参数都是经验取值导致不能得到最优的聚类结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差分改进的仿射传播聚类算法(DE-AP),该算法首先进行AP聚类分析,其偏向参数取经验值;然后根据得到的聚类结果判断偏向参数是否最优,如果不是则把偏向参数作为差分改进算法的输入群体;最后使用差分算法的变异、杂交和选择操作对参数进行智能调整,选择适应值最高的个体作为偏向参数,返回再次聚类。采用经典数据集验证,实验结果从类数、正确率和FMI叁方面表明DE-AP算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偏向参数对聚类结果的影响,从而提高聚类精度。(本文来源于《控制工程》期刊2018年12期)
胡久松,刘宏立,肖郭璇,徐琨[4](2018)在《应用于WiFi室内定位的自适应仿射传播聚类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室内覆盖的大量的WiFi信号可以用来室内定位。尽管很多WiFi室内定位技术被提出,但其定位精度仍然未达到实际应用的需求。针对这个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自适应仿射传播聚类(AAPC)算法用以提高WiFi指纹的聚类质量,从而提高定位精度。AAPC算法通过动态调整参数生成不同的聚类结果,然后采用聚类有效性指标筛选出其中最佳的。采集大量真实环境数据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AAPC算法产生的聚类结果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胡久松,刘宏立,颜志,徐琨[5](2018)在《一种自适应阻尼因子的仿射传播聚类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仿射传播聚类算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源码被Toronto大学公开在网络中。针对公开源码中如何选择阻尼因子的值以平衡算法震荡与收敛速度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阻尼因子的仿射传播聚类算法。所提算法通过监视算法的震荡情况,自适应调整阻尼因子的值,相比公开源码中的固定阻尼策略,不仅可以有效避免震荡,且可以很大程度地保持阻尼因子较小时的收敛速度。通过多个UCI公开数据集试验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董静薇,张天琦,刘洋,杨光[6](2018)在《仿射传播聚类算法的搜索策略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多楼层指纹定位中,大规模的指纹样本使得匹配算法复杂度增加,不仅阻碍了系统的实时性,还增加了移动端的能量损耗的问题。依据仿射传播聚类算法理论对指纹库进行分块处理,可以有效减少计算量。复杂环境下的指纹样本搜索通常采用折半查找法,用于在粗定位阶段得出聚类质量最优结果对应的偏向参数,但此方法花费时间较长。在保证计算质量前提下,为了提高聚类速度,研究了其在粗定位阶段的产生与匹配过程,并给出了对折半查找法进行改进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同一样本空间进行聚类,优化后的折半查找法可以减少算法迭代次数,提高系统工作效率,所用的迭代时间74.5%以上都短于传统折半查找法。(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熊伟丽,葛祥振,徐保国[7](2018)在《基于改进仿射传播的多模型软测量建模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具有高维度、多工况特性的工业生产过程,提出一种改进仿射传播聚类(AP)的多模型软测量建模方法.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差分进化算法对传统的仿射传播聚类算法进行改进,使算法可以避免冗余信息影响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参数的寻优,得到全局最优的子数据集;然后,基于高斯过程回归建立各局部预测模型;最后,对于新来的样本,利用预测方差计算其隶属于各局部模型的后验概率,以此为权重对各局部模型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预测输出.通过对两个标准数据集和污水处理过程数据的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信息与控制》期刊2018年02期)
车笑卿,熊伟丽[8](2017)在《基于仿射传播聚类的局部TDGPR的自适应软测量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传统时间差分模型的可靠性,同时考虑过程的多阶段、非线性和变量漂移等问题,基于仿射传播聚类和时间差分高斯过程回归(TDGPR),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软测量建模方法。首先,采用仿射传播聚类分析得到过程的不同操作阶段;然后,针对各个操作阶段,建立相应的局部TDGPR软测量子模型;最后,基于局部模型后验概率进行加权融合,以得到全局预测结果。通过对硫回收过程的数据仿真研究,验证了改进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应用化学》期刊2017年11期)
李雨潇,吴传生,刘文,李欢欢[9](2018)在《仿射传播和谱聚类的船舶轨迹聚类》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谱聚类算法中常用的K-means算法对特征向量空间进行聚类初始值敏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仿射传播(AP)的谱聚类算法。首先,利用动态时间规整(DTW)距离度量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轨迹之间的结构相似性,得到距离矩阵;其次,使用快速AP聚类算法改进传统谱聚类算法,基于指定的类别数对内河桥区水域船舶AIS轨迹数据进行实例验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不增加时间复杂度的基础上,比传统谱聚类算法有更高的鲁棒性,且实验准确率提高5.24%。(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金纯,邱灿,王腾,刘谦[10](2018)在《基于半监督仿射传播聚类和KLDA的室内定位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室内定位中位置指纹库采集的密集程度往往与定位精度密切相关,针对离线阶段时指纹库稀疏的情况下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半监督仿射传播聚类和KLDA的室内定位算法。该算法结合了在线阶段采集无位置标签的RSSI数据,通过建立局部邻域图将无位置标签的RSSI信息反映到离线指纹数据的结构中,并使用KLDA方法抽取位置指纹库中最大的特征信息,有效利用了无位置标签的RSSI信息从而提高定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结合在线阶段RSSI数据后定位精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在仅保留离线指纹数据库叁分之二的情况下,几乎能够取得与传统KNN算法使用全指纹库时相同的定位精度,相当于减少了离线阶段采集指纹库的工作开销。(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2018年09期)
仿射传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视网膜血管自动分割及形态分析对眼部相关疾病的诊断和筛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基于匹配滤波引导局部特征空间仿射传播聚类的视网膜血管分割方法,构造基于组合线性检测器、Hessain最大本征值、Gabor滤波和B-COSFIRE滤波四维特征,每个像素可由四维局部特征向量表示。然后采用匹配滤波引导选取样本像素点构成小样本集,在小样本集中进行局部特征空间的仿射传播聚类,得到血管类和背景类两个聚类中心。对眼底所有像素点与血管类和背景类两个聚类中心的特征空间距离采用最近邻方法进行类别划分,实现对视网膜血管的自动分类。实验数据来源于DRIVE眼底图像库,验证了本文方法对于细小血管及血管分叉和交叉处的性能有较大的提升,改善了提取血管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仿射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1].徐海霞.基于仿射传播聚类的多模型软测量建模研究[J].控制工程.2019
[2].周阳.基于匹配滤波引导局部特征空间仿射传播聚类的视网膜血管分割[J].信息通信.2019
[3].赵小强,谢亚萍.基于差分改进的仿射传播聚类算法[J].控制工程.2018
[4].胡久松,刘宏立,肖郭璇,徐琨.应用于WiFi室内定位的自适应仿射传播聚类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8
[5].胡久松,刘宏立,颜志,徐琨.一种自适应阻尼因子的仿射传播聚类算法[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6].董静薇,张天琦,刘洋,杨光.仿射传播聚类算法的搜索策略优化[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8
[7].熊伟丽,葛祥振,徐保国.基于改进仿射传播的多模型软测量建模及应用研究[J].信息与控制.2018
[8].车笑卿,熊伟丽.基于仿射传播聚类的局部TDGPR的自适应软测量建模[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7
[9].李雨潇,吴传生,刘文,李欢欢.仿射传播和谱聚类的船舶轨迹聚类[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10].金纯,邱灿,王腾,刘谦.基于半监督仿射传播聚类和KLDA的室内定位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