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精简规划模式初探

资源型城市精简规划模式初探

广东民航机场建设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510470

摘要:资源型城市作为国家工业的基石,在国内城市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矿藏枯竭的危机凸显和城市转型压力的增大,资源型城市的规划需要得到理念上的更新。本文通过分析资源型城市特有的格局与发展模式,以大庆为例,探讨在后资源开发时代精简规划在资源型城市的运用。并提出试行的建议,探讨了施行精简规划的阻力与对策。

关键词:精简规划;资源型城市;大庆

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资源衰减等原因,这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据统计:我国现有资源型城市390座,其中30多个大、中城市面临资源枯竭问题;现有的8000多座矿山中,三分之二已正在加速枯竭的进程之中。为有效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央财政将给予确定后的资源型城市财力性转移和支付资金支持。至此,资源型城市逐渐浮出水面,其辉煌的过去和窘迫的现状、转型的艰难都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

1.国内资源型城市现状的困境与转型

1.1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危机

资源型城市是城市职能分类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广义上是指依靠开发自然资源为主要职能建立起来的城市,狭义上是指依托矿产资源开发成立的城市。比如大庆油田(大庆市)、胜利油田(东营市)、克拉玛依油田(克拉玛依市)等。企业的繁荣即城市的繁荣,企业的衰败即城市的衰败,形成了资源型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最显著的特征。

资源型城市在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给自身留下了累累伤痕。资源枯竭、经济衰退、环境恶化、低收入和高失业率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已成为资源型城市前进的主要制约因素,威胁着其生存与发展。解决好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保证。

1.2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教训

资源城市的转型存在不少成功的案例。如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合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和工业遗产,从没落的工业区转型为现代文化都市。而国内的无锡市在两千年前就被记载“锡果竭”并因此得名,但没有抱残守缺的当地人合理运用了其良好的区位优势,进而发展成为当前中国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明星。同样,前苏联巴库地区作为前苏联著名的产油基地,在20世纪四十年代达到产业的高峰后,进入五十年代后即进入资源衰竭期。而云南东川随着铜矿的枯竭,现降格为昆明市的一个县级区,不幸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矿竭城衰”的城市。

资源型城市在走完资源开发的路以后,实际也走到一个城市命运的岔路口,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可见,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避免城市“矿衰城竭”的唯一捷径,只有经过合理的规划与转型的结果才会得到好的可持续的发展,如果不加以干预和引导,城市将难以走出困境,甚至会出现衰亡的征兆。

1.3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困境与规划的缺失

虽然众多诸如此类的资源型城市都在筹划着转型,但在实际中所遇到的困难是不容小觑的,其在生存与发展的权衡中产生了一种进退维谷的状态。首先,生产效益的下降与失业人员的增加会造成居民生活水平下降,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和城市水平。其次,资源型城市的粗放开采往往会造成地面、地下资源锐减,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例如,阜新市的沉陷面积达101.4平方公里,影响7.8万居民;大庆市森林覆盖率仅为9%,而草原退化、土地盐碱化和沙化的面积已占总面积的84%。

这些情况使得城市生存与投资环境受到极大的影响,连人居环境都受到极大的威胁,这将难以完成招商引资、扩大就业的转型期望。城市产业形势和状态日薄西山,积重难返。

2城市规划中的精简规划及其作用

2.1城市规划前瞻性和预见性的全面意义——精简规划的提出

我们熟悉的城市规划项目大多是对一个地区的发展性规划,业界人士都默认其规划结果一定是更为美好的城市远景。然而正如人有生老病死,月有阴晴圆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到达鼎盛点后便会走向衰落,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政策指导和规划引领,城市的衰落将无法阻挡。而针对这样的城市,再做发展规划无疑显得不切实际,于是精简规划的概念呼之欲出。精简规划主要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定地区,具有针对性和局域性,能在不影响城市发展大局的条件下,通过部分区域的萎缩与改造,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2.2精简规划在资源型城市中应用的可行性

由于资源型城市,尤其是石油、矿业城市往往具有较为分散的城市布局。长期以来,矿业城市建设中又主要流行“地上服从地下”的观点,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土地资源利用特点:

一是城镇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不合理。由于受资源储存条件及地质开采条件的制约,绝大部分矿业城市是依山傍矿(油)而建,城市空间布局较为分散。这为城市的集中发展和居民的交通、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矿业城市一般都是选取某些条件较好、位置适中的地段为点,集中规划建设相对集中的生活区,并以交通线连结,构成拓扑状城镇群。这在宏观布局上呈现组团式的分散辐射状结构。这种结构下,城镇职能过于重复,乡镇过多且扩张幅度较快,市政建设配套不够,公共服务功能不健全。而随着矿藏进入暮年,开采难度加大,矿企寻求转型必然会牺牲一部分职工再就业,造成人口的迁出和不稳定;随着城市配套设施不再优化,矿工与其亲属“用脚投票”离开此处选择更有前景的矿区,形成衰亡的城市区域。

二是矿业活动导致农业用地的质量与数量显著下降。矿业产业由于其劳动密集的特点,会在矿藏发掘初期快速形成城市,导致非农业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大量占用耕地,加上矿业开采对地表原状造成的破坏,矿业城市耕地数量急剧下降。以典型的矿业城市平顶山市来看,全市近十年来净减少耕地1370多公顷。矿区自投产到2001年,塌陷土地达8000公顷以上,长期的矿产开采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降低了耕地质量和土地收益,对区域内农民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土地大面积毁坏造成农民失去劳动场所,剩余劳动力增加,形成了社会问题。

可见资源型城市的城市矛盾较之普通城市更为突出,城市的发展和成长有其必然条件。在资源开采阶段大量人口的涌入只是畸形和暂时的繁荣,当矿产的产能走向衰落,人口的大量外迁、地产价值的衰落将对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居住空间整合与梳理提出了紧迫的要求,减小密度与缩减建筑量将成为城市发展的方向,唯一允许的手段是取走,而不是重建;是对空置空间的改造与再利用;应用减法以挖掘新的城市设计结构和空间质量。同时有计划的修复城市的生态环境,恢复水土涵养与植被修整,进而提高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

新的资源型城市精简规划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选取市政设施配套较为齐全,现状环境较为安全清新的地区制定发展规划。并对离中心市区较偏远,而矿藏又接近枯竭的城镇,以及采空塌陷区上的区域进行精简、萎缩规划。从根本上解决了之前功能布局混乱、工矿区与居民区混杂交错、交通不畅、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进而为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城市规划应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区域布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以促进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城市规划、矿产规划、农业规划等其他规划都要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对矿业城市来说,矿产规划理应考虑基本农田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土地整理复垦的实际,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地上”和“地下”之间的关系,合理利用区域资源。强化生态建设,发挥规划对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用

2.3精简规划在国内外的应用中的经验与教训

精简规划核心在于“简”,即对城市有计划有步骤的缩减优化。类似的城市萎缩性规划工作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已有实例,如德国北部工业城市德骚某衰退区域的“城市萎缩”方案设计,通过提出“城市负增长”(CityNegativeGrowing)的概念来处理因工业迅速冷却、基础产业减少、人口就业率降低等相关问题。为了能继续有效的经营城市,选择缩减部分片区的运作,意即暂时冷却和休眠,这种保持城市肌理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城市的萎缩。在具体的城市设计方法上,主要通过优势与劣势地区的分级,选择劣势地区进行“造山运动”的缩减设计,达到城市复兴的目的。

相反,如果不进行精简规划,而是对资源型城市的衰退放任不管,城市的明天只会更加黯淡,进而走入消亡的死胡同。前苏联解体时,众多的小城市被废弃,其中最典型的便是位于西伯利亚的矿业城市卡达柯(Kadykchan)。市民被迫搬迁以获得如自来水、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曾经是1.2万人口的锡矿城市已经化为废墟。这样在行政措施下大手笔的突然废弃无疑会造成市民归属感的丧失和城市文化的断层,其弊端远大于好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的教训不容忽视,这也为当前资源型城市精简规划的制订和施行打下注脚。

毛主席在延安抗日根据地快速发展时期,依然提倡“精兵简政”,优化了内政进而取得了抗战最后的胜利。同样的,在如今高速城市化过程中,我们一直关注的是如何用加法去发展城市,在空白上添加,对新地块从无到有的开发等,而不是如何用减法去解决城市的发展问题。精简规划的提出无疑为现在中国高度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提供了一点启示——要保持城市健康的增长,过度开发有时不会给长期发展带来好结果,而一定程度的精简与退缩反而能起到“自弃一子,全盘皆活”的作用。

3精简规划在资源型城市特定地区试点施行的探讨

3.1资源型城市的规划实例——以大庆为例

大庆是一座以石油、石化和高科技产业著称的新兴城市,也是中国最大的油田和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作为一个“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能源基地,大庆对于整个中国的价值无法估量。

然而,大庆作为一个经济结构极为单一的城市,它所拥有的石油资源也直接地左右着它的现在和未来。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石油工业不能支撑大庆永久的持续性发展,而长期以来对石油工业的单纯性依赖也使大庆在其它的产业方面显得异常苍白。过去几年中,大庆石油和石化工业的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94.5%,2000年大庆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仅为9.0%。随着产量下降,大庆正感到对未来的恐惧。

作为一个典型的因石油而生的城市,大庆在城市布局上有自己显著的资源型城市的特色,城市建立在一片本不适于建城市的湿地上,整个城市被滨州铁路贯穿主要城区,这样布局是建城之初为了石油运输方便的缘故。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油田的开采决定了城市的走向。“地下决定地上”的原则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城市结构比较分散,人均占有用地远高于其他城市的平均值和国家标准。城市主要被形成了以东西两城(东城:新村,龙凤。西城:让胡路)为中心城区,两大卫星城(红岗、大同)为副的总体城市格局。大庆最主要的两个区:大庆石油管理局所在的让胡路区和大庆市政府所在的东风新村中间相距20公里。将它们连在一起的是一条公路,公路跨越的是一大片油田的富矿区。油田的矿区割裂了城市的格局,石油企业的变迁左右着大庆城市格局。原有的城市中心萨尔图区却已经渐渐走向没落。本应是城市新活力引擎的开发区也主要以引进石油加工业为主,受主产业限制明显;区位限制、气候寒冷等因素限制了国内外投资商的热情。而当石油缺乏的阴影笼罩在城市上空时,发展的道路开始显得不是很明晰。

在2003——2020版大庆市城市总规中,规划将大庆市城市空间发展方向调整为东城区“东移北扩”,将城市建设重点向世纪大道北侧、现301国道东侧转移,使城市生活组团与生产组团相对独立,优化城市功能结构,构筑大庆市超大型城市的新空间格局。西城区继续贯彻上轮规划“中联西拓”的原则,近期重点建设让胡路、乘风庄之间红旗地区;远期跨过让通铁路向让胡路西侧地域发展。萨尔图近期控制发展,以满足油田产能需要,改善居住生活环境质量为主;远景随着石油资源的进一步减少,逐渐恢复地上功能,进行生态园林式建设。

这种规划依然以城市进一步发展为背景,必须以城市的活力得到保持为基础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继续,对萨尔图区的发展采取了一定的限制,但是远远没有达到精简的程度。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针对石油减产和后续替代产业发力的情况,虽然还没有上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但大庆市可以作为“精简规划”的试点城市,尝试运用上层次的规划手段来指引城市可持续发展和转型,以达到城市延续的期望。

具体而言,针对现状城市组团式分割,主要城区之间城中村和棚户区泛滥的情况,可以通过“精选潜力城区、结合石油开采;限制城市蔓延,简化城市结构”的方案。控制城市不合时宜的无序增长,引导城市重点发展东、西两城和萨尔图区的复兴,通过改造棚户区、兴建快速路、提高城区密度与容积率等手段,收缩城市范围,增大城市内敛力和聚合力。同时也可解决城市因不断蔓延而产生的城市病。

大庆如今还没有被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这是它原油充裕带来的优势。然而爬的越高,摔得越重。如果没有好的转型方案和新的城市发展方向,一个英雄的石油城可能会像前苏联巴库一样走向衰弱,这也是精简规划希望指引城市走出的困境。

4精简规划在中国推行可能的阻力和对策

4.1精简规划在国内推行可能的阻力

作为一项新事物,萎缩规划在国外的推行顺理成章,也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城市的转变模式,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独特的轨迹和方法,转变为“精简规划”后,是否能在资源型城市中顺利推行,不得不考虑一些行政上的因素。我们知道,城市政府通过提取、开发新的城市用地,获取资金和GDP的增加,因此“精简规划”这样不扩反缩的规划,没有那个城市的规划院愿意、或者敢于尝试编制与推行。再次,精简规划不像传统规划中“几心、几带、几轴”那样空泛的形式主义,它需要更切合实际的规划形式与创意方法,与民生和经济更为紧密的结合,切切实实的指导城市转型与发展。因此在编制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更为宽泛,难度也要大于常规规划。

4.2精简规划所面对的阻力的对策

当然,阻力不限于上述,还可能来自方方面面,鼠目寸光的人往往只重视眼前的发展与扩张,忽视了城市的转型。然而作为一个天生具有前瞻性的学科,规划往往需要高瞻远瞩的视野和大无畏勇气来实现,相信这些阻力可以通过学科论证、行政改革的方式得以解除。

首先,通过行政机制,将编制规划的委托机构与审批权上调,由省建设厅设立相关专属部门集中编制资源型城市精简规划,这样能集中统筹、统一调配,避免了自编自筹的短见和功利;其次,由国务院相关机构建立“资源型城市转型办公室”,提供直接的指导与安排;最后通过一定的规划补偿和奖励机制,提倡“精简规划”的试点,一旦城市有了初始的发展动机,其后的正面的生态效应和逐渐减少的社会问题将把资源型城市的社会与经济引向正轨,带来连锁效应完成城市复兴。

5结语

精简规划虽然只是笔者结合国内外资源型城市发展所遇到的瓶颈所构思出的一种城市规划的未来趋势,结合著名的资源型城市——大庆加以落实和演绎。由于是一种颠覆性的构思,因此还处于“务虚”的阶段,在将来特定城市具体的规划与实施过程依然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共同研讨与修正,兹以此为引玉之砖,供专家参考研究,是为结语。

参考文献:

[1]陈忠祥.资源衰退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及空间结构优化研究—以宁夏石嘴山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6,26(1):46-49.

[2]侯青.萎缩与生长—德国德骚包豪斯基金会“城市萎缩”课题研究及方案设计[J].城市建筑,2005,35(9):53-56.

[3]赵玺玉,金光日.我国石油资源渐趋萎缩城市的产业转型及对策[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5):1-4.

[4]赵景海,俞滨洋.资源型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兼论大庆市城市空间重组[J],城市规划,1999,23(8):55-56.

标签:;  ;  ;  

资源型城市精简规划模式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