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论文-杨杰,徐鹏霄,迟晨,赵文锦

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论文-杨杰,徐鹏霄,迟晨,赵文锦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外门控,最大脉冲线性电流,门信号干扰

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论文文献综述

杨杰,徐鹏霄,迟晨,赵文锦[1](2019)在《门控型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的研制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门控型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是一种具有门选通功能的光电倍增管,采用该器件构成的探测器组件可以从强背景光中选出所需的信号,消除强激光对探测器可能造成的损害,广泛应用于核物理探测、卫星激光测距、时间相关荧光余辉测试等领域。本单位成功研制了外门控型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组件,解决了最大脉冲线性电流的提升、门信号干扰的优化、高电子增益实现等关键技术问题。探测器组件初步应用于CSNS反角白光中子源测量,实现了门控测试功能。(本文来源于《光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苏德坦,李珅,孙建宁,黄国瑞,司曙光[2](2018)在《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分压比与能量分辨率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升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MCP-PMT)能量分辨率,研究不同分压比对能量分辨率的影响,通过分析光电子从入射到倍增的过程,研究影响MCP-PMT能量分辨率的因素。通过调节光电倍增管(PMT)聚焦极电压、两片通道板分压以及通道板间隙电压解决了增益动态范围小、能量分辨率差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减小聚焦极电压可提高分辨率但收集效率会降低,提高MCP2电压后分辨率略有降低同时动态范围大幅提高,通道板间加反向电压可显着提升能量分辨率。根据实验结果,设计了一种MCP1与MCP2分压比1:1.6、通道板间隙加-35 V反向电压的分压器,将其应用于50只样管,并对样管进行测试,其平均能量分辨率从44减小到33,有效地改善了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的能量分辨率。(本文来源于《红外技术》期刊2018年12期)

丁继华[3](2015)在《4×4矩阵阳极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4×4矩阵阳极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由金属陶瓷管壳、多碱光电阴极、"V"型微通道板和4×4矩阵阳极构成,电子光学系统为双近贴聚焦结构,光谱响应范围为400~900nm,暗电流小于0.5nA,脉冲上升时间小于1ns,最大脉冲线性电流大于10mA,具有位置分辨和多路探测的功能。(本文来源于《光电子技术》期刊2015年03期)

高永斌,温增福[4](2015)在《一种转换效率更高的大球面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一种新型的转换效率更高的大球面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的研制,实现了近全球面的光阴极有效面,提高了探测光信号的效率,采用管内阳极电信号同轴传输、管外同轴输出结构,能够有效降低干扰,可实现脉冲信号的良好传输。(本文来源于《光电子技术》期刊2015年01期)

杨杰,赵文锦[5](2013)在《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温度特性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套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温度特性实验系统,对不同工作环境温度下微通道光电倍增管的阴极暗电流、阴极光电流、阳极暗电流、阳极光电流以及微通道板板阻等性能参数进行了测试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阴极暗电流和阳极暗电流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阴极光电流在常温下较高,随温度升高和降低均变小;阳极光电流和微通道板板阻则均随温度提高显着变小。最终得出结论: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的温度效应主要是由微通道板(MCP)的温度特性引起。(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华东叁省一市真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3-10-18)

王晓耘,温增福,李慧蕊[6](2011)在《5英寸半球形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的设计与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述了5英寸半球形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简称:5″半球形MCP-PMT)的电子光学系统设计和优化试验;整管结构设计、工艺路径设计和光电参数设计。介绍了研制过程中,为确保MCP的增益特性和增益的稳定性,针对暗发射、真空性能等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相关工艺;分析产生暗电流(Id)和Id稳定性差(跳动)的各种因素,进行多次试验验证,解决了降低Id并使之趋于稳定的关键技术,优化了相关结构,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可达到Id≤30nA。为使器件更适用于进行单光子探测,本文还提出了研制量子效率更高、时间特性更好的全球形MCP-PMT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真空电子技术》期刊2011年06期)

李慧蕊,申屠军,戴丽英,唐光华,钟伟俊[7](2011)在《氮化镓(GaN)阴极紫外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一文中研究指出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近期研制成功的氮化镓(GaN)阴极紫外光电倍增管,采用MOCVD方式外延生长的蓝宝石/AlN/P-AlGaN异质外延结构作为阴极衬底材料,通过真空转移设备的高铝P型GaN材料微结构设计和工艺流通、透射式异质阴极材料生长、GaN外延片洁净处(本文来源于《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期刊2011年06期)

胡松[8](2009)在《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Microchannel Plate Photomultiplier,简称MCP-PMT)是指以微通道板为电子倍增系统的光电倍增管,与传统的静电聚焦打拿极结构的光电倍增管(PMT)相比,这种以微通道板代替打拿极结构、以近贴聚焦代替静电聚焦管型结构的光电倍增管,首先在结构上使得电子从光电阴极到阳极的运动距离大大缩短,再加上微通道板的电子倍增特性,决定了这种结构的光电倍增管具有许多特定的性能。研究这些性能,对于设计、制造性能优良的MCP-PMT以及正确选择和使用它将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根据微通道板的特性并结合近贴聚焦电子光学系统的相关特点,本论文重点研究了MCP-PMT的时间响应特性、脉冲计数特性、抗电磁场干扰特性以及增益、暗电流等性能,探讨了相应的测试方法和应用特点。在时间响应特性研究中,通过建立电子倍增过程物理模型,模拟计算相关时间响应特性,并与现有产品的实际测量结果进行对比,为设计超快速响应的光电倍增管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本文综合评述了MCP-PMT的发展和改进的方向及今后技术趋势。(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09-06-01)

[9](2005)在《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静态参数测试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静态参数测试系统是专门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研制的实验设备,它由光源、衰减系统、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暗箱、高压电源及专用分压器、微电流计等部分组成。通过对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光电阴极灵敏度、电流增益、暗电流等静态参数的测量,可直观地反映光电阴极(本文来源于《光电子技术》期刊2005年02期)

徐江涛[10](2000)在《双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双微通道板级联技术的研究 ,研制出脉冲上升时间小于 1ns ,增益大于 5× 10 5的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这种管子在天文学、高能物理实验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真空科学与技术》期刊2000年05期)

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提升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MCP-PMT)能量分辨率,研究不同分压比对能量分辨率的影响,通过分析光电子从入射到倍增的过程,研究影响MCP-PMT能量分辨率的因素。通过调节光电倍增管(PMT)聚焦极电压、两片通道板分压以及通道板间隙电压解决了增益动态范围小、能量分辨率差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减小聚焦极电压可提高分辨率但收集效率会降低,提高MCP2电压后分辨率略有降低同时动态范围大幅提高,通道板间加反向电压可显着提升能量分辨率。根据实验结果,设计了一种MCP1与MCP2分压比1:1.6、通道板间隙加-35 V反向电压的分压器,将其应用于50只样管,并对样管进行测试,其平均能量分辨率从44减小到33,有效地改善了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的能量分辨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论文参考文献

[1].杨杰,徐鹏霄,迟晨,赵文锦.门控型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的研制和应用[J].光电子技术.2019

[2].苏德坦,李珅,孙建宁,黄国瑞,司曙光.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分压比与能量分辨率关系研究[J].红外技术.2018

[3].丁继华.4×4矩阵阳极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的研制[J].光电子技术.2015

[4].高永斌,温增福.一种转换效率更高的大球面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J].光电子技术.2015

[5].杨杰,赵文锦.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温度特性的实验研究[C].第八届华东叁省一市真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3

[6].王晓耘,温增福,李慧蕊.5英寸半球形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的设计与研制[J].真空电子技术.2011

[7].李慧蕊,申屠军,戴丽英,唐光华,钟伟俊.氮化镓(GaN)阴极紫外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11

[8].胡松.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

[9]..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静态参数测试系统[J].光电子技术.2005

[10].徐江涛.双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的研究[J].真空科学与技术.2000

标签:;  ;  ;  ;  

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论文-杨杰,徐鹏霄,迟晨,赵文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