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古地理论文-魏鑫,詹仁斌

生物古地理论文-魏鑫,詹仁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古地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Anacaenaspis,Niuchang,Formation,upper,Rhuddanian,South,China

生物古地理论文文献综述

魏鑫,詹仁斌[1](2018)在《华南志留纪兰多维列世鲁丹晚期一个叁叶虫新种Anacaenaspis yanpingensis及其生物古地理意义(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Anacaenaspis yanpingensis sp.nov.,from the lower Niuchang Formation(upper Rhuddanian,lower Llandovery,lower Silurian),is the first record of this genus from South China.The bio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Anacaenaspis and some other trilobite genera from South China(e.g.,Gaotania,Hyrokybe,Aulacopleura and Raphiophorus) in the Llandovery evidences faunal exchanges between Avalonia–Baltica,Laurentia,Australia,and South China.We attribute these dispersals to prevailing ocean currents,and especially equatorial countercurrents,which would have propagated dispersals during the Rhuddanian,shortly after the endOrdovician mass extinction.Anacaenaspis wrighti and Anacaenaspis mackenziensis from Laurentia are the stratigraphically oldest established species of the genus,and both have been reported from the lower Rhuddanian.Anacaenaspis has also been described from the upper Rhuddanian in Scotland.The genus might,therefore,have dispersed to South China via the equatorial countercurrent soon after the end-Ordovician mass extinction.Further migrations could have subsequently taken place via the southern equatorial currents during the Telychian(late Llandovery),when Anacaenaspis appeared throughout ABL(Avalonia–Baltica and Laurentia) and Tasmania.However,by the Wenlock this range had contracted,with Anacaenaspis known only from Avalonia–Baltica.Our proposed palaeobiogeographical hypothesis is supported by the distribution of some other trilobite genera found in South China during the Rhuddanian.For example,Gaotania is recognized as occurring first in South China in the late Rhuddanian–Aeronian,with later appearances in Australia during the Telychian.This genus was assigned to a monophyletic group,which also included Stelckaspis from the Llandovery of Canada,Globulaspis from the Llandovery of Scotland,and Uriarra from Australia(the latter identified only on the basis of the type species).The distribution of this ‘Stelckaspis group' thus suggests palaeobiogeographical links between South China,Laurentia,and Australia.Likewise,the stratigraphically earliest occurrence of Hyrokybe in the upper Rhuddanian of South China,preceeds its appearance in ABL during the late Llandovery–Wenlock.Moreover,a deeper water Aulacopleura-Raphiophorus-odontopleuride trilobite association usually occurs together with graptolites in many regions of low latitude during the Llandovery,including the Northern Yukon Territory of Canada in the early Telychian,Mackenzie Mountains of Canada in the Llandovery,Bathurst Island of the Canadian Arctic in the Telychian,New South Wales,Australia in the Telychian,the Tarim palaeoplate of China in the late Rhuddanian–early Aeronian,and the Chongqing district of South China in the Aeronian.Collectively,these records suggest that ABL and Australia experienced faunal interchanges with South China during the Llandovery,and that these were all likely influenced by the same prevailing oceanic currents as Anacaenaspis.Trilobites probably also displayed cosmopolitan palaeo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s throughout the interspersed deeper-water regions.In contrast,other taxa,such as Acernaspis,are localised within the shallow-water ABL,and we also note that most genera including ‘Encrinuroides',Latiproetus,Ptilillaenus and Coronocephalus show a high degree of endemicity during the Llandovery in South China.(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7)

宋俊俊[2](2017)在《西准噶尔和华南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介形类古生物、古生态和生物古地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介形类(或介形虫)是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的一个亚纲,自早奥陶世一直繁盛至今,分布于全球自然界的各类水体当中。本文基于西准噶尔和华南地区晚泥盆-早石炭世7条剖面、816件样品、15000余枚介形类壳体,对介形类的生物地层、古生态、生物古地理、个体发育和演化及其对晚泥盆世弗拉阶-法门阶(F-F)之交事件的响应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鉴定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介形类59属145种,包括1新属和10新种;建立洪古勒楞组介形类2带2亚带;建立了活动板块边缘岛弧区介形类叁类生态组合。讨论了介形类对晚泥盆世F-F之交古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底栖介形类受到事件影响的程度随着水深加大而逐步降低;严重缺氧和快速的温度波动会导致底栖介形类丰度、分异度降低。总结了古生代速足介目Cribroconcha属两条演化谱系,其总体模式是由不具刺到具刺演变;该属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具有生态变迁特点。建立了全球晚泥盆世弗拉期和法门期底栖介形类数据库,运用定量生物学方法将弗拉期介形类划分为四个生物地理单元,法门期介形类划分为五个生物地理单元;影响弗拉期生物古地理分区的首要因素是气候分带,而法门期生物古地理分区的主控因素是板块运动引起的地理格局调整。该研究填补了西准噶尔晚古生代介形类研究的空白,丰富了华南地区古生物资料,对古生代介形类的古生态、生物古地理、谱系演化及晚泥盆世F-F事件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新认识和新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7-05-01)

杨犇,Michael,Steiner,Helmut,Keupp[3](2015)在《早寒武世镇巴-房县地块生物古地理:独立地台抑或扬子板块边缘?》一文中研究指出镇巴-房县地块位于扬子板块和南秦岭地台过渡地带,该地区早寒武世地层中发育丰富的小壳动物化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对镇巴-房县地区早寒武世筇竹寺阶的小壳动物化石进行了系统研究和修订,总计发现47个属种,并建立新的小壳动物化石生物带:Cambroclavus(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8-10)

牛志军,吴俊[4](2015)在《青海南部二迭纪■类生物古地理区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冈瓦纳与欧亚大陆间的昌都地块构造属性存在争议,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生物古地理区系判别.青海南部二迭纪类化石群的研究表明昌都地块该生物群一直表现为暖水的特提斯型,与华南地区始终表现出更多的相似性,其生物古地理归属应为特提斯大区华夏-特提斯区华南亚区.昌都地块南界龙木错-双湖-澜沧江缝合带在早二迭世为划分青藏高原暖水型特提斯区的南界,不仅是华南亚区与藏北冷暖混合亚区的分界线,也是特提斯大区与冈瓦纳大区的分界线.中二迭世以后该带不再构成大区界线,但在确定次一级分区界线上仍是一个很好的划分标志;北界金沙江缝合带二迭纪两侧生物群表现出一致性,未形成浅海底栖生物自由迁移的障碍,不具有生物古地理分区意义.(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张琳娜,樊隽轩,陈清[5](2013)在《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中笔石生物古地理的定量研究——以华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古地理研究,特别是地史时期重大生物事件中特定生物门类的定量古地理研究,有助于直观地了解该类生物的地理分布格局,分析它在事件中的空间动态及其演化过程,进而揭示该生物门类的宏演化规律。晚奥陶世晚期发生了地史时期的一次重大生物灭绝事件–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笔石作为当时海洋中的主要浮游生物类群,在此次灭绝事件中不仅物种数量大幅减少,其地理分布范围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11-01)

Markus,Aretz,Elise,Nardin,Daniel,Vachard[6](2013)在《华南地区泥盆系末—下石炭统有孔虫的多样性模式和生物古地理的关系:全球性? 地区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泥盆纪末期至石炭纪早期,钙质有孔虫含量丰富且分布广泛。总体而言,含量丰富、分布广泛、种类更替快的特点使得这些有孔虫在这段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地层表上必不可少。钙质有孔虫的分布模式主要取决于系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例如:种群规模、分散性、洋流和温度,以及在时空分布模式解释中不常考虑的基底等。本文研究编译了钙质有孔虫的系列资料,包括华南地区斯特隆阶(泥盆纪末期)至谢尔普霍夫阶(石炭纪早期)重点层位最新研究整理的155属的423种钙质有孔虫的时间分布规律(生物带),和这些物种在11个古生物地理单元中的存在性。华南地区钙质有孔虫的多样性曲线有几个起伏。其中,最大丰度值位于杜内阶—维宪阶界面上。将该曲线对比全球曲线,可以发现这是受局部和地区性因素影响的结果。最小丰度值出现在中国斯特隆期、杜内期底部、晚维宪期初可以解释为是由于华南地区的这些地层往往露头较少、岩相不佳、或存在沉积间断引起的。特别是在晚维宪期和谢尔普霍夫阶,全球多样性达到峰值。在此期间,华南地区观察到的低丰度值可以简单地解释为是由于当时研究程度远远不够,使得录入数据库的数据较少。然而,在杜内期和维宪期界面附近,情况正好相反。在此期间,同时在全球和地区曲线上观察到一个峰值,显示高达87%的已知物种出现在华南地区,这似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已有的认识是这一数值正常均值应在35-40%之间。这一高值是全球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研究所取得的一个成果,意味着在其他研究强度不足的地区(如:北非洲、美国北部)存在着物种缺失。完整研究的一套地层或其中的部分(各个亚阶)的古生物地理模式在生物的属、种层面上具有可比性。华南地区发现的生物群与其他地区的古地理(古生物地理)体系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支持本文的研究层位相对富含生物群(国际化分类体系)的观点。资料分析显示,华南地区、欧洲、俄罗斯地台所代表的古特提斯域与其他地区生物群落差异较大,呈两端元或叁端元的分布格局。其中,与澳大利亚的生物群落差异最大。我们可以理解华南地区与澳大利亚东部相对孤立的关系,然而,它与澳大利亚西部在古地理重建图上毗邻,两者间贫乏的联系值得质疑。这种偏见可能是由于澳大利亚西部研究程度较低、动物种群单一,因而数据库本身存在偏差引起的,同时,也可能是因为古特提斯洋的环流模式阻碍了有效地动物群交换。(本文来源于《第一届国际古地理学会议论文集》期刊2013-09-14)

魏凡[7](2013)在《中古生代竹节石的古生物、古生态和生物古地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竹节石是一类已灭绝的分类位置至今仍存在争议的无脊椎动物,在志留纪和泥盆纪海相地层中分布广泛。除全球可对比的竹节石生物地层已建立并被广泛使用外,竹节石研究整体上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在系统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华南多个剖面的踏勘和研究,本文在竹节石的生物古地理、生态习性、分类、演化等方面取得了如下成果和认识:以“世”或“期”为时间单元,本文总结了全球志留纪和泥盆纪竹节石的地理、地史分布和“属”级分异度变化,取得了如下认识:1)竹节石在兰多维列世仅报道于欧洲;至文洛克世其地理分布范围明显扩大;卢德洛世和普利多利世竹节石的地分布范围与文洛克世相似;早泥盆世竹节石迅速扩散,在布拉格期达到最大地理分布范围;埃姆斯期至弗拉期,全球竹节石的地理分布范围逐渐缩小;直到法门期早期完全从地球上消失;2)竹节石是一类仅适应热带气候的生物。从志留纪到泥盆纪,仅分布于N35°至S45°范围内的中低纬度地区;3)竹节石起源于欧洲兰多维列世,最老的竹节石属是Gotlandellites;4)竹节石的矫正分异度变化与其地理分布范围的变化步调基本一致。即兰多维列世到文洛克世,竹节石的矫正分异度增高,卢德洛世和普利多利世与文洛克世相比变化不大。早泥盆世竹节石的矫正分异度迅速增高,并在布拉格期达到极大值;埃姆斯期到法门期,则逐渐降低;5)竹节石的矫正分异度与其地理分布范围变化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全球的海平面变化呈反相关关系;6)竹节石的迁移很可能受控于古特提斯洋暖流,与环太平洋的寒流及当时的古地理环境有密切联系;7)竹节石的最终灭绝可能与“生物入侵”有相对密切的联系。泥盆纪中国是由比较多的分散板块拼合而成的,在有些板块上竹节石分布广,数量大,分异度高,如华南板块和滇缅泰马板块。本文在查明竹节石各“属”和“种”地史分布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华南板块和滇缅泰马板块上泥盆纪各“期”竹节石的地理分布范围变化,探讨竹节石在上述两板块上地理分布范围和分异度变化及其与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关系,取得了如下认识:1)洛赫科夫期至布拉格期,华南板块竹节石的“属”级矫正分异度升高,埃姆斯期略微降低后又在中泥盆世升高。此后至法门期,竹节石“属”级矫正分异度则不断降低。与属级矫正分异度变化类似,华南板块竹节石的种级矫正分异度在早泥盆世不断增加,并在埃姆斯期达到最大值。埃姆斯期后,竹节石的种级矫正分异度也不断降低。滇缅泰马板块上竹节石的属、种两级矫正分异度均与全球竹节石属级矫正分异度变化类似,都在洛赫科夫期至布拉格期增加,自埃姆斯期开始则逐渐降低;2)华南板块上竹节石的地理分布范围从洛赫科夫期至埃姆斯期持续扩大。埃姆斯期后,无明显变化。华南板块泥盆纪竹节石的“种”级矫正分异度变化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呈反相关关系;3)滇缅泰马板块竹节石的地理分布范围从洛赫科夫期至埃姆斯期扩大,埃姆斯后则逐渐缩小。滇缅泰马板块上竹节石的地理分布范围与其矫正分异度呈正相关关系,与全球海平面变化呈反相关关系。对竹节石的埋藏学和地球生物学,前人鲜有报道。对于竹节石的生态习性,则众说纷纭,如提出了浮游、底栖或游泳底栖、半内生底栖等观点。本文以广西南宁黄茅坪、五象岭和南丹罗富3个剖面为研究对象,运用光薄片等实验手段,通过对竹节石埋藏保存状态,壳体畸形、伤痕的观察,取得如下认识:1)竹节石化石保存类型有实体化石和模铸化石(外模和内核),壳质可能为原生的钙质,也可能被黄铁矿化或硅化,壳体绝大多数平行于岩层面,少数与岩层面斜交或垂直:2)厚壳竹节石可能是壳体竖直生活、始部向上的表生底栖生物,并具备初步的游泳能力。它生活于浅海浅水、常氧、富含泥质的相对宁静的海水中;3)因有限的运动能力和相对“娇小”的壳体,限定了竹节石的摄食方式不可能是肉食,因为具备这种食性的生物个体往往较大,且能快速运动。厚壳竹节石可能是滤食性动物,如吸收生物体附近的沉积物中的微生物和有机质碎屑等;(4)等环节石和珠胚节石都很可能是壳体竖直,且始部向下,生活于低能表层海水中的以悬浮生物为食的滤食性浮游生物。前人曾相继提出过很多竹节石方案。但其中很多是以德语、俄语或法语出版的。这一方面限制了学术成果的传播,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很多的重复性工作。通过对竹节石分类方案以“属”为单位进行全面的梳理,结合实际材料,本文查证同物异名竹节石11属,异物同名11属,命名依据明显不足的38属(包括2亚属)。并建立一套竹节石新分类方案,将竹节石依据初房形态分成3目(在珠胚节石目中依据壳壁的厚度或壳体内外表面是否平行分成2超科),依据壳体形态(直或弯曲)和外表面纹饰的类型分成18科,依据壳体外表面纹饰的形态和排列方式分成64属。并根据新的分类思想,新命名2科和2属。它们是Styliacudae Fam. nov., Albertidae Fam. nov., Alberticus gen. nov., Cyrtolarvacus gen. nov.。通过分析最老竹节石属Gotlandellites的壳壁物质成分、显微结构,结合壳体形态、生态习性、个体发育等特征,本文认为竹节石可能属于软体动物门中较古老的一个分支。借助于“热酸解法”等微体古生物学方法,结合光薄片和扫描电镜等实验手段,通过对南宁五象岭、黄茅坪和丽江太和村叁剖面的研究,本文建立竹节石3新属和10新种。它们是Tentaculites tenuiparva sp. nov., Seretites caltulinus sp. nov., Podolites cylicus sp. nov., Odessites auresites sp. nov., Bicingulites nanningensis sp. nov., Singlering varing gen. et sp. nov., Singlering hamonites gen. et sp. nov., Sensimeudio sharpante gen. et sp. nov., Sensimeudio undansantes gen. et sp. nov., Costelix xinpoensis gen. et sp. nov.。对于竹节石的演化,仅有极少数学者在个别属内的某些亚属或种之间做过一些具体工作。本文在总结全球志留纪和泥盆纪竹节石地理和地史分布的基础上,以“属”为基本讨论单元,通过对竹节石壳体形态结构的仔细观察,归纳出竹节石从起源到灭绝存在着如下明显的演化历程:1)厚壳竹节石壳体形态从兰多维列世到早泥盆世逐渐由弧状弯曲演化成直壳;2)厚壳竹节石壳体外部纹饰和内部形态从兰多维列世到早泥盆世逐渐复杂化和多样化;3)早、中泥盆世珠胚节石壳体逐渐由两侧对称演化成辐射对称;4)在早泥盆世洛赫科夫期,竹节石初房逐渐由尖锥形演化成前端发育顶刺的微膨胀管状,再到滴珠状,即存在竹节石目-等环节石目-珠胚节石目演化序列;5)竹节石初房逐渐由两侧对称演化成辐射对称。竹节石的幼虫生活方式可能由浮养浮游型,相继演化出兼养浮游型和黄养浮游型;6)竹节石壳体外表面纹饰类型在早泥盆世趋于减少,纹饰发育的强度逐渐变弱。(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3-05-01)

刘采[8](2013)在《河南淅川上奥陶统石燕河组床板珊瑚形珊瑚及牙形石动物群的生物古地理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对河南省淅川石燕河剖面和内乡寺岗剖面上奥陶统石燕河组开展了系统观测,对该组的沉积相及微相、床板珊瑚形珊瑚-牙形石生物群组合及其生物古地理分区特征等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沉积相分析表明,淅川-内乡地区上奥陶统石燕河组以碳酸盐沉积为主,可划分出台地边缘礁相和局限台地相2种沉积相及9种沉积微相。纵向上来看,该区在晚奥陶世大致经历了台地边缘礁相-局限台地相-台地边缘礁相的沉积过程。本文在该地区的石燕河组中一共采集牙形石样品23个,鉴定出牙形石10属14种;采集珊瑚样品76个,鉴定出床板珊瑚6属12种、日射珊瑚3属3种、刺毛珊瑚1属2种。根据牙形石鉴定结果,本文在淅川-内乡地区的石燕河组由下至上建立了 3个牙形石带,分别为Aphelognathusgrandis带,Aphelognathus divergens带和Aphelognathus zuoquensis带。分析表明,其代表性分子及共生组合应属北美中大陆型牙形石动物群,并可与北美中大陆Aphelognathus grandi 带,Aphelognathus divergens 带及 Aphelognathus shatzeri 牙形石带进行良好对比。这一对比表明,淅川-内乡石燕河组应属晚奥陶世Katian阶上部-Hirnantian阶下部。根据淅川-内乡地区石燕河组珊瑚动物群的鉴定结果,结合其产出特征,本文在该组由下至上建立起珊瑚Agetolitella-Agetolitoides组合带和Agetolitoides-Fletcheriella组合带。通过利用珊瑚动物群属种特征分析、大冢相似系数及Q型聚类分析多种方法,并结合前人资料,将研究区所处的南秦岭与我国浙赣地区、鄂尔多斯西缘-北缘、鄂尔多斯南缘、东昆仑-祁连-柴达木北缘、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等地区及国外波罗的海、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北美、劳伦古陆、澳大利亚等地区的同时期珊瑚群进行了较全面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从生物古地理分区角度来看,淅川-内乡地区所在的南秦岭其晚奥陶世床板珊瑚及日射珊瑚生物组合,应属于欧亚大区—中国区—华北-祁连亚区。基于上述分析,结合前人对我国浙赣、准噶尔等地区晚奥陶世的相关研究,本文认为:Agetolitidae科可能最早出现于鄂尔多斯南缘泾河组,且向准噶尔盆地或南秦岭-浙赣地区一线层位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由此推测Agetolitidae科很可能起源于鄂尔多斯周缘。(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3-05-01)

柳永清,旷红伟,彭楠,许欢,陈军[9](2012)在《冀西北尚义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后城组恐龙足迹新发现及生物古地理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报道了新近首次在冀西北张家口尚义地区发现的恐龙足迹。野外地质调查发现,恐龙足迹赋存于尚义晚中生代盆地侏罗系—白垩系后城组顶部。恐龙行迹呈近东西向展布,由数十个足迹构成。初步研究表明,造迹者分别属于兽脚类和蜥脚类恐龙,由西向东行进。足迹中包括兽脚类足迹70余个,组成数个行迹;蜥脚类足迹15个,构成1列行迹。蜥脚类足迹特征显示其可能属于游泳状的行迹。华北北部土城子组/后城组发育于燕辽生物群—热河生物群更替演化时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以往在该时期沉积物中罕见脊椎动物骨骼化石。近年来华北北部土城子组/后城组中频繁发现的恐龙足迹表明,燕辽生物群—热河生物群更替演化时期发育着以恐龙为代表的脊椎动物群。该发现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土城子组/后城组沉积时期恐龙属种的多样性及其生物古地理环境。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沉积古地理和古生态环境及其与恐龙动物群发育的研究有助于揭示陆地生物群更替演化和环境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古地理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柳永清,旷红伟,彭楠,许欢,陈军[10](2012)在《冀西北尚义上侏罗统一下白垩统后城组恐龙足迹新发现及生物古地理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报道了新近首次在冀西北张家口尚义地区发现的恐龙足迹。野外地质调查发现,恐龙足迹赋存于尚义晚中生代盆地侏罗系—白垩系后城组顶部。恐龙行迹呈近东西向展布,由数十个足迹构成。初步研究表明,造迹者分别属于兽脚类和蜥脚类恐龙,由西向东行进。足迹中包括兽脚类足迹70余个,组成数个行迹;蜥脚类足迹15个,构成1列行迹。蜥脚类足迹特征显示其可能属于游泳状的行迹。华北北部土城子组/后城组发育于燕辽生物群—热河生物群更替演化时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以往在该时期沉积物中罕见脊椎动物骨骼化石。近年来华北北部土城子组/后城组中频繁发现的恐龙足迹表明,燕辽生物群—热河生物群更替演化时期发育着以恐龙为代表的脊椎动物群。该发现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土城子组/后城组沉积时期恐龙属种的多样性及其生物古地理环境。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沉积古地理和古生态环境及其与恐龙动物群发育的研究有助于揭示陆地生物群更替演化和环境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古地理学报》(英文版)创刊庆祝会、第一届编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扩大会议暨古地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2-09-08)

生物古地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形类(或介形虫)是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的一个亚纲,自早奥陶世一直繁盛至今,分布于全球自然界的各类水体当中。本文基于西准噶尔和华南地区晚泥盆-早石炭世7条剖面、816件样品、15000余枚介形类壳体,对介形类的生物地层、古生态、生物古地理、个体发育和演化及其对晚泥盆世弗拉阶-法门阶(F-F)之交事件的响应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鉴定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介形类59属145种,包括1新属和10新种;建立洪古勒楞组介形类2带2亚带;建立了活动板块边缘岛弧区介形类叁类生态组合。讨论了介形类对晚泥盆世F-F之交古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底栖介形类受到事件影响的程度随着水深加大而逐步降低;严重缺氧和快速的温度波动会导致底栖介形类丰度、分异度降低。总结了古生代速足介目Cribroconcha属两条演化谱系,其总体模式是由不具刺到具刺演变;该属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具有生态变迁特点。建立了全球晚泥盆世弗拉期和法门期底栖介形类数据库,运用定量生物学方法将弗拉期介形类划分为四个生物地理单元,法门期介形类划分为五个生物地理单元;影响弗拉期生物古地理分区的首要因素是气候分带,而法门期生物古地理分区的主控因素是板块运动引起的地理格局调整。该研究填补了西准噶尔晚古生代介形类研究的空白,丰富了华南地区古生物资料,对古生代介形类的古生态、生物古地理、谱系演化及晚泥盆世F-F事件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新认识和新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古地理论文参考文献

[1].魏鑫,詹仁斌.华南志留纪兰多维列世鲁丹晚期一个叁叶虫新种Anacaenaspisyanpingensis及其生物古地理意义(英文)[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2].宋俊俊.西准噶尔和华南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介形类古生物、古生态和生物古地理[D].中国地质大学.2017

[3].杨犇,Michael,Steiner,Helmut,Keupp.早寒武世镇巴-房县地块生物古地理:独立地台抑或扬子板块边缘?[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5

[4].牛志军,吴俊.青海南部二迭纪■类生物古地理区系[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5

[5].张琳娜,樊隽轩,陈清.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中笔石生物古地理的定量研究——以华南为例[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3

[6].Markus,Aretz,Elise,Nardin,Daniel,Vachard.华南地区泥盆系末—下石炭统有孔虫的多样性模式和生物古地理的关系:全球性?地区性?[C].第一届国际古地理学会议论文集.2013

[7].魏凡.中古生代竹节石的古生物、古生态和生物古地理[D].中国地质大学.2013

[8].刘采.河南淅川上奥陶统石燕河组床板珊瑚形珊瑚及牙形石动物群的生物古地理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9].柳永清,旷红伟,彭楠,许欢,陈军.冀西北尚义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后城组恐龙足迹新发现及生物古地理意义[J].古地理学报.2012

[10].柳永清,旷红伟,彭楠,许欢,陈军.冀西北尚义上侏罗统一下白垩统后城组恐龙足迹新发现及生物古地理意义[C].《古地理学报》(英文版)创刊庆祝会、第一届编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扩大会议暨古地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

标签:;  ;  ;  ;  ;  ;  ;  

生物古地理论文-魏鑫,詹仁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