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城区岁儿童论文-张宏,王晓莉,高云,姚兰萍,杨蕾华

兰州市城区岁儿童论文-张宏,王晓莉,高云,姚兰萍,杨蕾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兰州市城区岁儿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儿童,哮喘,患病率

兰州市城区岁儿童论文文献综述

张宏,王晓莉,高云,姚兰萍,杨蕾华[1](2015)在《兰州市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兰州市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发病规律及其诊治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向1996年7月1日零点-2010年7月1日零点出生的兰州市儿童或外地出生但在兰州居住和生活半年以上的儿童家长发放2010年第叁次全国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统一问卷,筛查儿童哮喘及过敏疾病。筛查阳性儿童由临床医生明确哮喘诊断后做进一步问卷调查,了解其哮喘诊治情况及伴发过敏性疾病情况。所有数据使用Epi-Info3.5.3软件进行双录入,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抽取儿童11 068名,完成初筛问卷10 566份(95.46%)。共诊断哮喘298例2.82%,其中典型哮喘患病率2.51%(265/10 566)、咳嗽变异性哮喘患病率0.31%(33/10 566);54.36%(162/298)为既往已诊断哮喘;男性患病率3.31%(180/5 440),女性患病率2.30%(118/5 126)(χ2=9.761,P<0.01)。不同发育阶段儿童以学龄前儿童(3~<7岁)患病率最高为4.31%(116/2 690)。84.90%(253/298)的患儿近2年内仍存在哮喘症状,2年现患率为2.39%(253/10 566)。既往已诊断哮喘患儿中,按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方案使用过吸入激素的为87.65%(142/162),而抗生素的使用率高达87.04%(141/162)。结论兰州市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总患病率较十年前明显增加,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存在明显差异,仍有部分患儿未得到及时诊治,哮喘的管理水平亦亟待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儿童保健杂志》期刊2015年11期)

魏学燕[2](2014)在《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膳食平衡指数的建立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分析兰州市城区托幼机构3-6岁儿童膳食结构和质量,借鉴成人膳食平衡指数法的思路,尝试性建立3-6岁儿童膳食平衡指数。进而应用其评价该人群膳食,以期能快速、准确地发现该人群存在或可能存在的膳食营养问题、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膳食营养干预措施,并为指导改善3-6岁儿童个体及群体膳食营养状况及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BI),结合3-6岁儿童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中对3-6岁儿童的营养要求,初步建立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膳食平衡指数;根据兰州市城区托幼机构地域分布、保育水平级别等,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08-2013年共96所幼儿园695份儿童营养食谱为研究对象;利用建立的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膳食平衡指数综合评价分析该人群膳食营养结构和质量。结果1.2008~2013年兰州市城区各级幼儿园不带量食谱评价分析发现:二、叁级幼儿园不带量食谱膳食中,米面及其制品、蔬菜、和畜禽肉类食用比例较高,薯类、粗杂粮、豆类及其制品和蛋类次之,水果、奶及奶制品、鱼虾类食用比例较低。2.参照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BI-07)的建立方法,依据3-6岁儿童平衡膳食宝塔的食物推荐摄入量,对3-6岁儿童食谱DBI指标进行选择和取值;DBI指标评价体系由谷类、蔬菜、水果、奶及奶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动物性食物、含糖和碳酸饮料、限制食用的零食及食物种类等组成;以总分、负端分、正端分、膳食质量距及平衡膳食模式构成反映膳食结构与质量。3.利用建立的膳食平衡指数法对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膳食结构和质量分析发现:3.12008-2013年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带量食谱反映的总体膳食特点为:谷类食物、新鲜蔬菜、豆及豆制品、畜禽肉类和蛋类摄入较充足,摄入量达到或接近推荐摄入量的食谱超过50%的分别为98.9%、63.5%、83.0%、100%和96.4%;水果、奶类和鱼虾类的摄入较少,摄入量达到或接近推荐摄入量的食谱占47.3%、14.8%和16.6%;加工类蔬菜和糖及碳酸饮料摄入量达到或接近推荐摄入量的食谱占74.7%和81.6%;限制食用的零食摄入量达到或接近推荐量的食谱只有17.7%;食物种类较充分,每天吃6种以上食物的占72.6%。3.22008~2013年兰州市城区各级幼儿园带量食谱总体膳食结构中,主要以摄入不足为主,低度摄入不足普遍存在,但也存在一定的摄入过量。79.4%的食谱存在低度摄入不足,14.8%的食谱存在中度摄入不足;37.2%的食谱存在低度摄入过量;84.8%的食谱存在低度不平衡。3.32008~2013年兰州市城区各级幼儿园带量食谱膳食质量状况3.3.1DBI-LBS(摄入不足)不同幼儿园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叁级幼儿园食谱摄入不足比例最高,为100%:DBI-LBS(摄入不足)不同年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8年和2011年幼儿园食谱摄入不足比例最高,均为100%。3.3.2DBI-HBS(摄入过量)不同幼儿园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叁级幼儿园食谱摄入过量(包括低度和中度)比例最高,为60.5%:DBI-HBS(摄入过量)不同年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0年幼儿园食谱摄入过量比例最高,为53.6%。3.3.3DBI-DQD(摄入不平衡)不同幼儿园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叁级幼儿园食谱摄入不平衡比例最高,为100%:DBI-HBS(摄入不足)不同年份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2008~2013年兰州市城区各级幼儿园带量食谱DBI模式有A、B、D和E四种膳食模式,所占比例分别为38.3%、24.5%、19.9%和17.3%。膳食模式不同幼儿园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一级幼儿园食谱中膳食模式A为主,比例为66.0%,叁级幼儿园食谱以膳食模式E为最多,比例为44.2%。膳食模式不同年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膳食模式A、B、D和E分别在2008、2011、2010和2011年为最多,所占比例分别为62.5%、34.1%、30.4%和29.3%。4.2008~2013年兰州市城区各级幼儿园食谱食物加工烹饪方式食谱中食物加工方式不同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物加工方式较合理(蒸、煮、焖、炖、炒)食谱比例为49.8%,另外50.2%的食谱存在不同程度的欠合理加工方式(炸、煎、烧、烤、熏);食谱中食物加工方式不同年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欠合理加工方式2008年食谱所占比例最高,为63.4%。结论建立与应用3-6岁儿童膳食平衡指数的主要核心点在对膳食摄入不足、摄入过量及摄入不平衡等的准确量化。本研究建立的3-6岁儿童膳食平衡指数可用于评价该人群膳食质量,具有综合、定量和有效等特点,但关于园外就餐、双休日膳食行为无法确切评价。应用该法评价2008-2013年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总体膳食,发现该人群膳食有摄入不足与摄入过量并存的状况,保育级别不同的幼儿园儿童膳食结构和质量存在一定差异。提示各级托幼机构和儿童家长应增进互动交流,对3-6岁儿童营养状况予以高度重视,及时了解和改善儿童膳食结构,树立儿童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科学理念,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以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4-03-01)

张格祥,余小龙,马剑华,黄彩霞,顾东英[3](2012)在《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2001~2010年体格发育变化趋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分析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2001~2010年的体格发育变化趋势。方法依据该地地理、社会功能区特征、参考幼儿园公私立等性质,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35所幼儿园儿童在2001、2006及2010年的体检资料。以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BMI)为主要指标分析其变化趋势。以Z评分,即年龄别身高(HAZ)、年龄别体重(WAZ)和身高别体重(WHZ)3项指标筛查其生长迟缓、低体重、超重、消瘦和肥胖情况并分析变化趋势。结果该人群在同年龄段身高、体重、BMI等数值有逐年增长趋势(P<0.05);且在同一检测年份中该人群身高和体重随年龄增长而增长,BMI随年龄增长呈逐渐减小趋势;Z评分分析发现3项指标平均值逐年增加(P<0.05),低体重、生长迟缓和消瘦的平均患病率逐年下降,而超重和肥胖平均患病率则逐年上升。结论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2001~2010年间体格发育变化明显,身高、体重呈增长趋势,生长迟缓、低体重、消瘦等体格发育问题在逐渐改善,但也出现如超重、肥胖等新的体格发育障碍问题。提示应在注重营养不良问题改善的同时高度关注营养过剩的体格发育障碍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儿科杂志》期刊2012年07期)

黄彩霞,顾东英,余小龙,马剑华,张格祥[4](2012)在《2006~2010年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贫血流行病学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防治儿童贫血及制定合理膳食供给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间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年度贫血情况进行年龄、性别等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调查人群5年贫血平均患病率为2.31%,均为轻度贫血。其中男女童患病率有显着性差异,男童(2.90%)高于女童(1.63%)。从年龄来看,各年份大年龄段(5~6岁组)患病率均高于小年龄段(3~4岁组),差异有显着性(除2007年)。结论: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贫血患病率仍较高,应引起重视,随年龄增加贫血情况更趋高发,提示应予以特别关注。(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2年20期)

顾东英,黄彩霞,余小龙,张格祥,张兰[5](2012)在《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体格与营养状况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对兰州市城区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体格和营养状况调查,并与全国城市儿童平均水平相比较,以了解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为进一步促进该人群的健康成长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根据兰州市地理分布特征,结合当地经济状况等因素,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兰州市城区2010年各区妇幼保健院专科医生定期体检的35所托幼园所儿童作为调查对象。排除患有消化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心血管内分泌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学校卫生》期刊2012年05期)

余小龙[6](2012)在《2001~2011年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生长发育趋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分析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2001-2011年的体检资料,从而研究该人群较长期(11年)的生长发育变化趋势,找出依然存在的或新出现的影响其机能发挥的突出体格发育障碍,为制定促进该人群健康成长的区域性和国内策略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根据兰州市地理、社会功能区特征、参考幼儿园公私立等性质,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兰州市城区不同功能区随机抽取3个以上幼儿园(至少包括办学条件较好、中等、较差的幼儿园各一个),共选取67所幼儿园儿童为调查对象。以身高、体重及身体质量指数(BMI)为主要指标分析其变化趋势。以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和身高别体重Z评分(WHZ)叁项指标筛查其生长迟缓、低体重、超重、消瘦和肥胖检出情况并分析变化趋势。对体检资料同时进行横向(同一年龄组)及纵向(随年龄增长)的体格发育情况比较分析,并与2005年九市城区七岁以下儿童生长水平进行比较。结果12001~2011年间身高、体重变化情况1.1纵向分析发现,该人群男女身高、体重总体上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符合儿童一般生长发育规律。1.2横向比较发现,该人群各年龄组男女身高、体重增幅均较明显(P<0.05),且男童(1.7cm,2.3kg)快于女童(1.2cm,0.7kg)(P<0.05),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年龄差异。其中,3岁组男童身高、体重与年份均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rs=0.612,P<0.05;rs=0.776,P<0.05),身高平均增长速度为0.19%,体重平均增长速度为0.49%;女童只有身高与年份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rs=0.630,P<0.05),平均增长速度为0.07%。4岁组只有男童体重与年份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rs=0.722,P<0.05),平均增长速度为0.44%。5岁组男童身高、体重与年份均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rs=0.606,P<0.05;rs=0.719,P<0.05),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0.13%和0.65%。6-7岁组男童身高、体重与年份均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rs=0.647,P<0.05:rs=0.700,P<0.05),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0.03%和1.14%。22001~2011年间BMI P50变化情况横向比较,各年龄组儿童BMI P50与年份无相关性。纵向比较有随年龄增加逐渐减小的趋势,身高的增速快于体重。32001~2011年间Z评分情况3.1调查对象11年间Z评分情况进行比较,各年龄组Z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3岁和4岁组儿童HAZ评分与年份均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rs=0.766,P<0.05;rs=0.725,P<0.05),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7.96%和1.90%;3-6岁组儿童HAZ评分亦与年份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rs=0.693,P<0.05),平均增长速度为3.98%。3.2Z评分判断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检出情况横向比较:11年间调查对象各年龄组超重检出率及各年龄组(除3岁组)肥胖检出率在各年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各年龄组生长迟缓及消瘦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组和4岁组儿童低体重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5岁组和6-7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纵向比较:11年间(除2001年)调查对象超重检出率各年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随年龄增长检出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而肥胖检出率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2、2008、2009、2011年的低体重检出率以及2006、2007年的消瘦检出率各年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年份的低体重和消瘦检出率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1年间,调查对象生长迟缓检出率各年龄组间比较2003、2004、2005、2010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年份的生长迟缓检出率各年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3岁组儿童低体重与年份存在线性负相关关系(rs=-0.612,P<0.05),平均下降速度为11.34%;5岁组儿童超重、肥胖与年份均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rs=0.880,P<0.05;rs=0.725,P<0.05),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5.38%和4.60%。结论整体而言该人群近十年来生长发育变化明显,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体格发育中存在的传统问题如:生长迟缓、低体重、消瘦等在逐渐改善。但也出现与其他地域人群类似如超重、肥胖等新的体格发育障碍问题,即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并存。提示在制定与实施针对该人群成长的区域性和国内健康促进策略中,应在注重营养不良问题改善的同时高度关注营养过剩的体格发育障碍问题,托幼机构与家庭要着力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膳食营养均衡和适当增加儿童户外活动时间,同时强化社会性健康教育,从社会、家庭、托幼机构等多方面关注儿童成长。(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2-04-01)

李静[7](2011)在《2010年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营养及生长发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通过对兰州市城区儿童集体膳食质量调查、体格测量及矿物质元素测定,评估该区儿童营养及生长发育状况,初探营养于预方向并给予合理化建议。研究方法及内容:1.膳食营养状况:膳食调查采用连续5天称重法,结果评价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s)》。2.生长发育状况:测量身高、体重评价体格发育水平;按世界卫生组织(WH02006年)推荐的身高、体重作为参照标准,计算每个儿童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和身高别体重Z评分(WIIZ)评价生长发育水平综合生长迟缓、低体重、消瘦叁个指标评价营养不良状况。3.矿物质测定:采集儿童指尖末梢血,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铁、锌的水平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儿童集体膳食食物来源,谷类、薯类摄入量充足,蔬菜类食物摄入适中,油、盐摄入量合理;畜禽肉、蛋类食物摄入不足,奶类、大豆及坚果类、鱼、虾类食物缺乏。各种营养素含量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进行比较,每日平均总热量摄入1916kcal,达推荐摄入量的(79.86%),脂肪供能占推荐摄入量的(78.16%)、蛋白质占推荐摄入量(78.67%),叁大产能营养素中脂肪、蛋白质供能比例低,叁大产能营养素供能比例不平衡;除维生素C,维生素E、铁摄入量达到或者超过推荐摄入量或者适宜摄入量外,其余营养素均未达到RNI或者AI的标准;尤其钙(39.45%)、碘(12.67%)、锌(60.67%)实际摄入量更低;蛋白质、脂肪、铁的膳食来源分析,优质蛋白质、血红素铁、动物脂肪食物来源比例较低:幼儿园采用早餐、中餐、晚餐外加下午午点的饮食制度简称“叁餐一点”制度,而且早餐供能比低,午餐供能比例高,餐次供能比例不平衡。2.兰州市城区5岁组男童身高、体重均高于5岁组女童(p<0.05);其他年龄组男女童身高、体重测量均值接近(p>0.05)。兰州市城区3~6岁各年龄组儿童身高、体重与2005年中国九城市同性别年龄组儿童体格发育测量结果无差异(p>0.05)。生长发育评价,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和身高别体重Z评分(WIIZ)评为“中等”最多;无低体重儿童;儿童生长迟缓率1.18%,男、女儿童生长迟缓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超重率12.86%,男、女童超重无显着性差异(P>0.05);消瘦率1.18%,男、女童消瘦率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儿童肥胖率9.43%,男、女儿童肥胖之间无差异(P>0.05)。使用生长迟缓、低体重、消瘦叁种指标评价营养不良状况结果显示,现在和过去儿童营养状况都好的者占97.64%,无长期营养不良者,仅1.18%的儿童现时营养状况较差。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体重、消瘦情况与中国部分城市(随机抽取北京、合肥、沈阳、唐山、深圳)同期调查结果,比较结果显示兰州市城区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体重、消瘦率叁种指标均较低。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超重率高于合肥、沈阳,低于北京、唐山I市;肥胖率高于北京、沈阳、合肥,低于唐山市。3.矿物质检测水平,3岁组儿童钙检测值高于4、5、6岁组儿童(P<0.05),4、5、6岁叁组儿童钙检测值接近(P>0.05);不同年龄组儿童锌、铁元素比较,同一元素组间检测接近(P>0.05);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叁种矿物质元素缺乏情况由高到低依次为:铁,钙,锌,缺乏率分别为13.32%,10.95%,9.63%;叁种矿物质元素缺乏情况与中国部分城市(抽取检测仪器及测定评价方法一致的四所城市,陕西、北京、厦门、新乡),比较结果显示兰州市城区儿童锌、铁元素缺乏率低,钙元素缺乏率高于陕西、厦门低于北京、新乡。研究结论:1.虽该区托幼机构儿童集体膳食基本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中国膳食宝塔结构,但是膳食结构欠平衡,奶类、蛋类、鱼虾类、水果类食物摄入不足;由动物性食物的摄入不足而造成多种营养素实际摄入不足问题比较突出;餐次及供能比例需调整,膳食制度需要完善。可补充奶类、大豆及坚果类、鱼虾类食物、增加畜禽肉类、蛋类食物,在早、中餐之间加一餐点即采用“叁餐二点’多种食物搭配,可达到平衡膳食从而实现合理营养,以满足每日儿童生长发育需求。2.兰州市城区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总体良好,与全国现阶段儿童体格发育同水平,绝大多数儿童生长发育Z评分在中等及中等以上水平,中等以下水平儿童比例低,生长迟缓、消瘦率更低,甚至无低体重儿童;儿童超重、肥胖率较高,远高于当地营养不良率,也高于中国一些城市儿童超重、肥胖率,该地区儿童超重、肥胖问题是值得关注的,造成超重甚至肥胖主要与摄入叁大产能营养素过量而转化为脂肪在体内储存有关。结合膳食调查结果,儿童集体膳食叁大产能营养素供能均不存在过量现象,肥胖的成因考虑于肥胖儿童食量或者摄入能量(高糖、高蛋白、高脂肪等食物)高于同龄儿童等有关,究其原因与家长喂养方式和儿童的饮食生活行为相关。因此,向家长及学校宣传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很必要,同时告知家长此次膳食调查结果及学龄前儿童膳食原则内容,让学校和家长掌握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和特点,减少家长因担心生长发育不充分而过度喂养造的儿童超重肥胖。对此次筛查出的肥胖儿童,将采用营养教育、科学运动、膳食配餐等综合营养干预方法控制其增重。对少数营养不良儿童,进一步查找原因,给予针对性营养干预,改善儿童营养健康状况。3.虽膳食调查结果显示钙、锌等几种矿物质摄入不足,部分儿童铁、钙、锌叁种矿物质元素指尖血检测含量缺乏,但是结合儿童生长发育评价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生长发育现状良好,叁种矿物质元素不足没有影响到该区儿童整体健康状况。矿物质检测值异常儿童,除考虑膳食因素,还需了解儿童膳食史、膳食习惯、用药史等,并结合医学检查以排除、诊断。(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1-05-01)

卢慧兰,张格祥,刘清,王玉[8](2009)在《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零食行为现况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兰州市3~6岁儿童零食消费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保健与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参考地域分布、经济因素,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兰州市城区5所幼儿园981名3~6岁儿童的抚养人进行零食行为问卷调查。结果97.1%的调查对象有食用零食的习惯,其中限制食用的零食(糖果及果冻、膨化食品、腌制食品、冰淇淋及雪糕等)是该人群主要的零食种类,可经常食用零食中新鲜水果食用频率为65.2%;零食食用频率明确影响正餐的摄入(P<0.05)。零食消费行为无性别、年龄及家庭月收入的差异(P值均>0.05),但抚养人的零食相关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与零食选择的关系密切(P值均<0.05)。结论兰州市学龄前儿童零食消费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正确引导其零食消费行为除加强市场监管外,关键在于加强儿童抚养人的零食理念教育。(本文来源于《中国学校卫生》期刊2009年05期)

卢慧兰[9](2009)在《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饮食行为及对健康影响的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饮食行为及其对营养状况的影响,为该地学龄前儿童保健与健康教育策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依据。方法设计儿童饮食行为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通过抚养人,对兰州市城区五所幼儿园在园3~6岁儿童进行饮食行为调查。设计调查表对兰州市主要大中型超市消费量较大的四类儿童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状况进行记录,与《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比对分析。结合儿童身高体重等体格测量指标,综合分析该人群饮食行为与健康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研究对象饮食行为现况(1)早餐:行为较好,每餐以2~3类食物构成为最多。不同年龄儿童的食物结构无差异性(P>0.05)。(2)零食:97.09%研究对象有食用零食的习惯。其中限制食用的零食(如糖果及果冻、膨化食品、腌制食品、冰淇淋及雪糕等)是该人群主要的零食种类。零食食用频率明确影响正餐的摄入(P<0.05)。抚养人的零食相关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与零食选择间的关系密切(P<0.05)。(3)饮料:以白开水和牛奶/酸奶为主。(4)西式快餐:食用频繁,消费与儿童年龄及其家庭月收入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欢西餐的原因有赠送礼物或玩具(60.02%)、好吃(41.43%)、环境好(27.41%)等。儿童了解西餐的主要途径是父母或亲人(50.36%)、媒体广告(40.39%)等。主要食用时间在节假日(60.54%)、周末(40.71%)和过生日时(12.77%)。(5)挑食偏食行为:77.36%儿童有挑食偏食行为,其从不吃的食物种类以水果蔬菜类食物为最多,78.92%抚养人对此采取提醒其多吃的方式。(6)进餐情况:89.24%的儿童进餐时有玩或看电视的现象。儿童餐前洗手表现在年龄越大主动洗手的频次越高,年龄越小者提示后洗手、偶尔或从不洗手的频次较高。餐后的漱口或刷牙情况是大部分儿童在提示后做或偶尔做。2、影响儿童饮食行为的因素(1)抚养人及家庭因素部分家庭抚养人营养知识缺乏,育儿观念陈旧,直接影响了儿童食物的选购及对良好饮食行为形成的引导;抚养人过于频繁的“餐桌教育”,影响儿童食欲;77.36%的抚养人有挑偏食的习惯,且49.64%的抚养人认为儿童的挑偏食行为是受了父母及其家庭的影响;37.70%的抚养人使用非营养目的食物,从而影响了儿童对食物的喜好。(2)传播媒体的影响68.02%的儿童依靠电视广告了解和选择食物,28.87%的儿童抚养人是通过广播电视广告获取育儿营养知识,且有45.65%的儿童抚养人认为儿童不良饮食行为的形成是受了电视广告的影响,仍有27.72%抚养人认为帮助不大或没什么帮助,甚至有9.86%的抚养人认为对选购食品有误导。(3)儿童食品营养标签的影响市场调查了婴幼儿奶粉、过渡性食品(主要包括各种米粉、麦粉等辅食)、饮料类和高钙食品四类263种儿童食品,其营养标签的总体标示率为86.31%。不同食品营养素标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962,P<0.05)。儿童食品营养标签突出存在的问题有:营养素及其标示值标示与标准比较不规范且标识的含量范围模糊,营养声称表述随意,全部食品缺乏营养素参考值(NRV)的标示,对非营养物质(食品添加剂等)也无含量或安全摄入范围的标示,部分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标示位置隐蔽。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对于食品营养标签上“营养素的含量和声称”的标示,85.57%抚养人认为非常有必要,62.72%抚养人认为此标示对指导购买食品非常有帮助,仍有27.72%抚养人认为帮助不大或没什么帮助,甚至有9.86%的抚养人认为对选购食品有误导。3、儿童营养状况及与饮食行为的关系调查儿童中营养不良56例(5.82%),超重和肥胖率为159例(16.51%)。营养不良主要与食用零食不当对正餐造成影响有关;吃夜宵及西式快餐的频率越高,越易引起超重或肥胖。4、抚养人及其家庭因素对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影响儿童营养状况的主要因素有①家庭因素,如家庭经济收入、家庭类型等;②抚养人因素,如母亲文化程度、父亲职业及抚养人为父亲、获取知识的途径、选购食品时考虑的因素、存在不良饮食行为等。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中,抚养人是父亲为促进因素,母亲文化程度、合理获取营养知识的途径为保护因素;营养正常相关的因素中,购物时注重食物新鲜度、营养标签、从朋友同事的交流中获取营养知识为促进因素,父亲的职业、家庭类型、购物时注重购买方便为保护因素;超重或肥胖相关的因素中,母亲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月收入、抚养人有不良饮食行为、购物时注重购买方便为促进因素,购物时注重食物营养标签、儿童的好恶和种类搭配、获取营养知识的途径为保护因素。结论1、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的饮食行为中,早餐和饮料消费行为较好,零食行为、西式快餐行为、挑偏食行为及其它进餐情况均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正确引导其良好饮食行为形成,除加强相关食品的市场监管外,关键在于加强儿童及其抚养人的饮食营养教育。2、儿童食品营养标签影响儿童对食物的选择和消费。儿童食品营养标签与规范之间差距较大,标识的随意性是主要问题。提示社会各界应加快加强《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的施行,更要规范市场监督、督促生产厂家增强自律意识,对民众及管理人员普及营养标签知识的教育,尽快使营养标签真正成为人们获取营养知识的快捷途径和选购食品的参考。3、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的营养状况仍然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一方面是营养不良的现象仍旧存在,另一方面是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有升高趋势。与此现状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是儿童自身的不良饮食行为和家庭抚养人因素。提示改善儿童的膳食结构、培养儿童良好饮食行为习惯以及加强抚养人育儿知识的普及是改善儿童营养状况的根本性措施。4、建议:为促进兰州市城区学龄前儿童的健康成长,培养良好饮食行为习惯,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加强抚养人饮食行为教育。(2)充分重视儿童的早餐、零食、挑食偏食以及西式快餐等方面不良行为的校正。(3)注意多样化食物搭配,改善儿童的膳食结构。(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09-04-01)

薛灵蝶,马秀兰[10](2008)在《兰州市城区1~6岁儿童龋病情况调查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料与方法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2006年1~12月来院儿保部门检查的1~6岁的儿童。调查方法和内容:对来院儿保门诊体格检查的1~6岁儿童均进行登记,统一填写调查表格,并对儿童家长进行了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孩子开始刷牙的年龄,每天刷(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期刊2008年12期)

兰州市城区岁儿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分析兰州市城区托幼机构3-6岁儿童膳食结构和质量,借鉴成人膳食平衡指数法的思路,尝试性建立3-6岁儿童膳食平衡指数。进而应用其评价该人群膳食,以期能快速、准确地发现该人群存在或可能存在的膳食营养问题、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膳食营养干预措施,并为指导改善3-6岁儿童个体及群体膳食营养状况及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BI),结合3-6岁儿童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中对3-6岁儿童的营养要求,初步建立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膳食平衡指数;根据兰州市城区托幼机构地域分布、保育水平级别等,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08-2013年共96所幼儿园695份儿童营养食谱为研究对象;利用建立的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膳食平衡指数综合评价分析该人群膳食营养结构和质量。结果1.2008~2013年兰州市城区各级幼儿园不带量食谱评价分析发现:二、叁级幼儿园不带量食谱膳食中,米面及其制品、蔬菜、和畜禽肉类食用比例较高,薯类、粗杂粮、豆类及其制品和蛋类次之,水果、奶及奶制品、鱼虾类食用比例较低。2.参照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BI-07)的建立方法,依据3-6岁儿童平衡膳食宝塔的食物推荐摄入量,对3-6岁儿童食谱DBI指标进行选择和取值;DBI指标评价体系由谷类、蔬菜、水果、奶及奶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动物性食物、含糖和碳酸饮料、限制食用的零食及食物种类等组成;以总分、负端分、正端分、膳食质量距及平衡膳食模式构成反映膳食结构与质量。3.利用建立的膳食平衡指数法对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膳食结构和质量分析发现:3.12008-2013年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带量食谱反映的总体膳食特点为:谷类食物、新鲜蔬菜、豆及豆制品、畜禽肉类和蛋类摄入较充足,摄入量达到或接近推荐摄入量的食谱超过50%的分别为98.9%、63.5%、83.0%、100%和96.4%;水果、奶类和鱼虾类的摄入较少,摄入量达到或接近推荐摄入量的食谱占47.3%、14.8%和16.6%;加工类蔬菜和糖及碳酸饮料摄入量达到或接近推荐摄入量的食谱占74.7%和81.6%;限制食用的零食摄入量达到或接近推荐量的食谱只有17.7%;食物种类较充分,每天吃6种以上食物的占72.6%。3.22008~2013年兰州市城区各级幼儿园带量食谱总体膳食结构中,主要以摄入不足为主,低度摄入不足普遍存在,但也存在一定的摄入过量。79.4%的食谱存在低度摄入不足,14.8%的食谱存在中度摄入不足;37.2%的食谱存在低度摄入过量;84.8%的食谱存在低度不平衡。3.32008~2013年兰州市城区各级幼儿园带量食谱膳食质量状况3.3.1DBI-LBS(摄入不足)不同幼儿园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叁级幼儿园食谱摄入不足比例最高,为100%:DBI-LBS(摄入不足)不同年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8年和2011年幼儿园食谱摄入不足比例最高,均为100%。3.3.2DBI-HBS(摄入过量)不同幼儿园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叁级幼儿园食谱摄入过量(包括低度和中度)比例最高,为60.5%:DBI-HBS(摄入过量)不同年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0年幼儿园食谱摄入过量比例最高,为53.6%。3.3.3DBI-DQD(摄入不平衡)不同幼儿园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叁级幼儿园食谱摄入不平衡比例最高,为100%:DBI-HBS(摄入不足)不同年份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2008~2013年兰州市城区各级幼儿园带量食谱DBI模式有A、B、D和E四种膳食模式,所占比例分别为38.3%、24.5%、19.9%和17.3%。膳食模式不同幼儿园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一级幼儿园食谱中膳食模式A为主,比例为66.0%,叁级幼儿园食谱以膳食模式E为最多,比例为44.2%。膳食模式不同年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膳食模式A、B、D和E分别在2008、2011、2010和2011年为最多,所占比例分别为62.5%、34.1%、30.4%和29.3%。4.2008~2013年兰州市城区各级幼儿园食谱食物加工烹饪方式食谱中食物加工方式不同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物加工方式较合理(蒸、煮、焖、炖、炒)食谱比例为49.8%,另外50.2%的食谱存在不同程度的欠合理加工方式(炸、煎、烧、烤、熏);食谱中食物加工方式不同年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欠合理加工方式2008年食谱所占比例最高,为63.4%。结论建立与应用3-6岁儿童膳食平衡指数的主要核心点在对膳食摄入不足、摄入过量及摄入不平衡等的准确量化。本研究建立的3-6岁儿童膳食平衡指数可用于评价该人群膳食质量,具有综合、定量和有效等特点,但关于园外就餐、双休日膳食行为无法确切评价。应用该法评价2008-2013年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总体膳食,发现该人群膳食有摄入不足与摄入过量并存的状况,保育级别不同的幼儿园儿童膳食结构和质量存在一定差异。提示各级托幼机构和儿童家长应增进互动交流,对3-6岁儿童营养状况予以高度重视,及时了解和改善儿童膳食结构,树立儿童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科学理念,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以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兰州市城区岁儿童论文参考文献

[1].张宏,王晓莉,高云,姚兰萍,杨蕾华.兰州市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

[2].魏学燕.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膳食平衡指数的建立和应用[D].兰州大学.2014

[3].张格祥,余小龙,马剑华,黄彩霞,顾东英.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2001~2010年体格发育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2

[4].黄彩霞,顾东英,余小龙,马剑华,张格祥.2006~2010年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贫血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2

[5].顾东英,黄彩霞,余小龙,张格祥,张兰.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体格与营养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2

[6].余小龙.2001~2011年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生长发育趋势分析[D].兰州大学.2012

[7].李静.2010年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营养及生长发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1

[8].卢慧兰,张格祥,刘清,王玉.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零食行为现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9

[9].卢慧兰.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饮食行为及对健康影响的调查分析[D].兰州大学.2009

[10].薛灵蝶,马秀兰.兰州市城区1~6岁儿童龋病情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

标签:;  ;  ;  

兰州市城区岁儿童论文-张宏,王晓莉,高云,姚兰萍,杨蕾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