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态审美理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态美学,杜丽娘,自然生态
生态审美理想论文文献综述
武建雄[1](2016)在《《牡丹亭》:生态审美理想的浪漫高歌》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美学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平衡与和谐是生态审美发生的基础,也是中国传统儒、道哲学蕴含的思想。《牡丹亭》通过杜丽娘与自然生态关系的紧张,展现出生态审美的不和谐,通过杜丽娘生死两世对情的执着,表现出其对个体生态审美完善的强烈追求。《牡丹亭》谱写的是一曲人类对生态审美理想追求的浪漫高歌。(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白雪[2](2009)在《对生·共生·整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代文学殿堂中,张炜是一个勤奋而执着的作家,他时刻站在自然的角度来理解社会人生、塑造理想人物,那些宁静、优美而又富有生机的大地家园,那些活泼、灵动而又纯真的野地生命,构成了张炜作品中最动人的篇章。而这种自然审美感知的形成是与作家少年时代所处的芦青河审美生境分不开的,多彩的地域生境、动人的生命故事与作家的温柔情感相对生,进而整生为萦绕在作家心中不灭的自然情愫,使他在作品中执着的寻找大地的味道,不断流露出对自然生命的爱与关怀,人类、艺术、自然在其作品中浑然一体、动态平衡。因此,运用当代生态美学理论,从对生、共生再到整生这一理论路径对张炜小说创作进行纵向而系统的分析,能够发掘其不断深化的生态审美理想,即从芦青河畔人与自然生态的对生性和谐,到《古船》中精神生态的多元共生性和谐,再到《九月寓言》中野地生命的整生性和谐,表现出作家对生命本真状态的永恒追寻以及人类对诗意栖居的共同梦想。(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大学》期刊2009-05-01)
乃学珍,魏学宏[3](2008)在《生态审美理想在《边城》空间叙事结构中的体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沈从文对湘西自然景观的描写,对纯朴率真的乡下人的刻画,为我们构筑了一个神奇丰满的湘西世界。而我们如果从生态文明的审美角度出发,通过对《边城》空间叙事结构的分析,就会发现这种结构的安排也是沈从文审美理想的体现。他阐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是为了达到保护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本文来源于《承德民族师专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生态审美理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当代文学殿堂中,张炜是一个勤奋而执着的作家,他时刻站在自然的角度来理解社会人生、塑造理想人物,那些宁静、优美而又富有生机的大地家园,那些活泼、灵动而又纯真的野地生命,构成了张炜作品中最动人的篇章。而这种自然审美感知的形成是与作家少年时代所处的芦青河审美生境分不开的,多彩的地域生境、动人的生命故事与作家的温柔情感相对生,进而整生为萦绕在作家心中不灭的自然情愫,使他在作品中执着的寻找大地的味道,不断流露出对自然生命的爱与关怀,人类、艺术、自然在其作品中浑然一体、动态平衡。因此,运用当代生态美学理论,从对生、共生再到整生这一理论路径对张炜小说创作进行纵向而系统的分析,能够发掘其不断深化的生态审美理想,即从芦青河畔人与自然生态的对生性和谐,到《古船》中精神生态的多元共生性和谐,再到《九月寓言》中野地生命的整生性和谐,表现出作家对生命本真状态的永恒追寻以及人类对诗意栖居的共同梦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态审美理想论文参考文献
[1].武建雄.《牡丹亭》:生态审美理想的浪漫高歌[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
[2].白雪.对生·共生·整生[D].广西民族大学.2009
[3].乃学珍,魏学宏.生态审美理想在《边城》空间叙事结构中的体现[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