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力贡献率论文-孙彦铭,黄少辉,杨振立,刘克桐,杨云马

地力贡献率论文-孙彦铭,黄少辉,杨振立,刘克桐,杨云马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力贡献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基础产量,地力贡献率,冬小麦,夏玉米

地力贡献率论文文献综述

孙彦铭,黄少辉,杨振立,刘克桐,杨云马[1](2018)在《河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基础产量和地力贡献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河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基础产量状况,提高养分管理水平,对2011~2014年在河北省开展的894组小麦和952组玉米配方施肥农户示范数据进行了分析,评价了河北省冬小麦、夏玉米农田施肥量、基础产量、施肥产量、养分效率和地力贡献率。结果发现,河北冬小麦、夏玉米平均施氮(N)量分别为242和234 kg/hm~2,施磷(P2O5)量分别为65和59 kg/hm~2,施钾(K2O)量分别为45和61 kg/hm~2;冬小麦、夏玉米平均农田基础产量分别为4 509和5 979 kg/hm~2,农民习惯施肥平均产量分别为6 390和7 905 kg/hm~2;氮肥偏生产力分别平均为25.3和39.9 kg/kg,磷肥偏生产力平均为47.3和115.2 kg/kg,钾肥偏生产力平均为102.9和136.0 kg/kg。河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的农田基础产量贡献率平均为70.6%和71.6%,农田地力贡献率随着基础产量水平的提高呈显着提高趋势,基础产量与施肥产量呈极显着线性相关关系。提高基础产量水平是保证河北省冬小麦、夏玉米高产的关键。(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壤与肥料》期刊2018年01期)

郭丽,郑春莲,曹彩云,党红凯,马俊永[2](2016)在《土壤肥力和施肥措施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地力贡献率和土壤容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指导低平原区粮田基础地力定向培育提供重要理论依据,2012~2014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土壤肥力水平为主区、不同施肥措施为副区,研究了低平原区不同土壤基础肥力(高肥、中肥、低肥)和施肥方式(CK—30a不施肥,T_1—2a不施肥,T_2—1a不施肥,T_3—3a施NPK肥,T_4—3a施PK肥)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地力贡献率和土壤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肥力条件下小麦、玉米及全年产量基本表现为T_3>T_2>T_1>T_4>CK,其中,高、中肥力条件下作物产量差异较小,且与低肥力下的产量差异基本达到了极显着水平。各肥力条件下,不同施肥措施的基础地力贡献率均表现为T_2>T_1>CK;各施肥处理在不同肥力条件下的周年基础地力贡献率差异均不显着,但总体来看,高肥力地块对周年产量的基础地力贡献率相对较高。各肥力地块在同种施肥方式下土壤容重差异均不显着;低肥力地块施用氮磷钾肥可以显着降低土壤容重,但随着土壤肥力增高,适当延长氮磷钾肥施用年限才能对土壤容重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氮肥对土壤紧实度的调控效应高于磷钾肥。(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2期)

梁静,王丽英,陈清,张卫峰[3](2015)在《我国设施番茄氮肥施用量现状及其利用率、产量影响和地力贡献率分析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国内与设施番茄施肥有关的57篇文献中的79个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了目前设施番茄的氮肥投入量、氮肥效率和地力贡献率。结果表明,传统施肥模式下,设施番茄有机肥氮素投入量平均为617.0kg·hm-2,化肥氮素投入量平均为705kg·hm-2,总氮投入达到1313kg·hm-2;优化施肥模式下的有机肥氮素投入量、化肥氮素投入量和总氮投入分别为581.7、353kg·hm-2和936kg·hm-2。优化施氮处理比传统施氮处理平均增产8%。传统施肥的氮肥偏生产力(PFP)、农学效率(AE)、当季利用率(RE)平均值分别为155.7kg·kg-1、28.0kg·kg-1、9.5%。优化施肥模式下,氮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当季利用率平均值分别为356.3kg·kg-1、63.6kg·kg-1、17.8%。传统施肥和优化施肥处理的菜田地力贡献率平均值分别为72.9%和70.4%,与传统施肥相比,优化施肥的化肥氮减量潜力很大。(本文来源于《中国蔬菜》期刊2015年10期)

叶媛蓓,盛锦寿[4](2014)在《泉州市典型农田地力贡献率及其在配方施肥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泉州市典型农田不同作物、不同施肥年限、不同利用方式及土壤类型的地力贡献率进行试验分析,得出农田地力贡献率的主要特点为养地作物高于耗地作物、逐年下降且3年后暂趋稳定、从土壤高肥力到低肥力逐渐下降,进而探讨其在配方施肥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耕作与栽培》期刊2014年02期)

曲昌荣[5](2013)在《地力下降咋应对》一文中研究指出编者按:“九连增”之后粮食增产压力有多大,日前农业部对全国107个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数据分析显示,近十多年我国基础地力贡献率下降了5%,这一数据背后,是长期对耕地过度索取的生产方式。如何应对耕地地力下降、警惕隐性的土地流失,请看调查报道。(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3-04-14)

王飞,林诚,李清华,何春梅,李昱[6](2010)在《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南方黄泥田水稻产量及基础地力贡献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连续27年施肥的南方黄泥田水稻产量、基础地力贡献率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连续施用化肥(NPK)、化肥+牛粪(NPKM)、化肥+稻草(NPKS)处理的水稻平均产量比不施肥(CK)分别提高74.9%、96.6%、91.7%,NPKM与NPKS处理产量分别比NPK处理提高12.4%与9.6%,均达到极显着差异,但NPKM与NPKS产量相当。双季稻年份(1983-2004年),NPK、NPKM、NPKS处理的水稻每5~7年年际增产率随试验年份的延长呈递增的趋势。早稻与晚稻的基础地力贡献率均呈波浪式下降趋势,其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7.1%与60.0%。不同施肥处理产量与基础地力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本文来源于《福建农业学报》期刊2010年05期)

汤勇华,黄耀[7](2009)在《中国大陆主要粮食作物地力贡献率和基础产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农业统计数据和土壤属性数据,将业已建立的地力贡献率统计模型与GIS技术耦合,研究了中国大陆3种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的地力贡献率和基础产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地力贡献率和基础产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其中,玉米的生长受钾素的影响较大,高值区分布在华北平原和东北春玉米区,基础产量和地力贡献率分别为3.43t·hm-2和51%;低值区分布在华中华南一带,为1.90t·hm-2和33%。其余作物的高产区分布在东部沿海以及长江黄淮流域,特别是华东华中和四川盆地,低产区主要分布在华北以北以及西南丘陵地带。统计分析表明,地力贡献率和基础产量对水稻生产的贡献最大,且空间变异小。冬小麦地力贡献率和基础产量的变异系数均大于其他各作物。该研究能较好地模拟我国3种作物的基础产量,可为区域尺度农田指导施肥和控制农业生态环境胁迫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汤勇华,黄耀[8](2008)在《中国大陆主要粮食作物地力贡献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国内大量文献数据的调研和整理,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中国大陆3种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地力贡献率的统计特征及其与地理位置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定量关系。统计分析表明,水稻、小麦和玉米地力贡献率的空间变异总体呈正态分布,3种作物地力贡献率的均值和标准差依次为60.2%±12.5%(n=121)、45.7%±15.7%(n=91)、51.0%±19.7%(n=54)。单因子相关分析表明,各类作物在不同种植区的地力贡献率与土壤基本特性及地理位置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基于相关分析结果,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北方和南方单季稻、冬小麦;双季早稻、双季晚稻、春小麦、春玉米和夏玉米地力贡献率的统计模型。残差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统计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性,可用于估算不同作物的地力贡献率,为制定区域尺度农田施肥策略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吴志丹[9](1997)在《福建叁种稻田土壤地力贡献率及氮磷钾适宜用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4年定位施肥及1989年早稻氮、磷、钾配比试验结果表明:灰泥田地力贡献率4年总平均为51.26%,灰黄泥田为43.95%,黄泥田为36.23%。氮、磷、钾配比试验结果经过二次回归分析,得出3种稻田早稻最佳化肥用量(kg/hm2)依次是:灰泥田为N135.2、P2O540.0、K2O123.2,,灰黄泥田为N135.2、P2O542.4、K2O115.2,黄泥田为N120.8、P2O552.8、K2O117.6。(本文来源于《土壤肥料》期刊1997年05期)

吴志丹[10](1997)在《叁种稻田土壤地力贡献率及氮磷钾适宜用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叁种稻田土壤地力贡献率及氮磷钾适宜用量收稿日期:1996-07-05吴志丹(仙游县农业局土肥站351200)乌黄泥田、灰黄泥田、黄泥田是仙游县稻田的主要土壤类型,面积占稻田土壤类型的75%。研究这叁种土壤的地力贡献率及氮、磷、钾的适宜用量,对指导农民...(本文来源于《福建农业科技》期刊1997年03期)

地力贡献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指导低平原区粮田基础地力定向培育提供重要理论依据,2012~2014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土壤肥力水平为主区、不同施肥措施为副区,研究了低平原区不同土壤基础肥力(高肥、中肥、低肥)和施肥方式(CK—30a不施肥,T_1—2a不施肥,T_2—1a不施肥,T_3—3a施NPK肥,T_4—3a施PK肥)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地力贡献率和土壤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肥力条件下小麦、玉米及全年产量基本表现为T_3>T_2>T_1>T_4>CK,其中,高、中肥力条件下作物产量差异较小,且与低肥力下的产量差异基本达到了极显着水平。各肥力条件下,不同施肥措施的基础地力贡献率均表现为T_2>T_1>CK;各施肥处理在不同肥力条件下的周年基础地力贡献率差异均不显着,但总体来看,高肥力地块对周年产量的基础地力贡献率相对较高。各肥力地块在同种施肥方式下土壤容重差异均不显着;低肥力地块施用氮磷钾肥可以显着降低土壤容重,但随着土壤肥力增高,适当延长氮磷钾肥施用年限才能对土壤容重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氮肥对土壤紧实度的调控效应高于磷钾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力贡献率论文参考文献

[1].孙彦铭,黄少辉,杨振立,刘克桐,杨云马.河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基础产量和地力贡献率分析[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8

[2].郭丽,郑春莲,曹彩云,党红凯,马俊永.土壤肥力和施肥措施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地力贡献率和土壤容重的影响[J].河北农业科学.2016

[3].梁静,王丽英,陈清,张卫峰.我国设施番茄氮肥施用量现状及其利用率、产量影响和地力贡献率分析评价[J].中国蔬菜.2015

[4].叶媛蓓,盛锦寿.泉州市典型农田地力贡献率及其在配方施肥中的应用[J].耕作与栽培.2014

[5].曲昌荣.地力下降咋应对[N].人民日报.2013

[6].王飞,林诚,李清华,何春梅,李昱.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南方黄泥田水稻产量及基础地力贡献率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10

[7].汤勇华,黄耀.中国大陆主要粮食作物地力贡献率和基础产量的空间分布特征[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

[8].汤勇华,黄耀.中国大陆主要粮食作物地力贡献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

[9].吴志丹.福建叁种稻田土壤地力贡献率及氮磷钾适宜用量[J].土壤肥料.1997

[10].吴志丹.叁种稻田土壤地力贡献率及氮磷钾适宜用量[J].福建农业科技.1997

标签:;  ;  ;  ;  

地力贡献率论文-孙彦铭,黄少辉,杨振立,刘克桐,杨云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