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源探讨论文-廉波,刘成儒,周军,褚志远,胡戈

物源探讨论文-廉波,刘成儒,周军,褚志远,胡戈

导读:本文包含了物源探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重矿物,金刚石,白彦组,物源分析

物源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廉波,刘成儒,周军,褚志远,胡戈[1](2019)在《鲁西白彦组砾岩中重矿物组合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白彦砾岩主要分布在剥蚀低山、丘陵斜坡地带和山麓地带寒武—奥陶纪碳酸盐岩中的岩溶地貌的溶蚀沟、溶蚀槽及洞穴等负地形中,以燧石角砾为主,砾岩中的重矿物主要为金刚石、黄铁矿、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锆石、金红石、绿帘石、磷灰石、电气石;其中重矿物的种类和重量在区域砾岩点上分布差距较大,其中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分布范围最大,含量最多。重矿物组合ZTR指数分析一般在0.2~0.8之间,最低为0.00,局部达到1.0~2.0;最高值在费县南西为15.95。金刚石含量最高可达64.61mg/m~3,低者只有0.164mg/m~3,北部金刚石矿物的含量自中段向两端逐渐降低;南带则呈自中心向四周环形扩散。从重矿物相对含量和重矿物组合ZTR指数来判断金刚石矿物的物源供应来源应在泗水县和白彦镇一带。(本文来源于《山东国土资源》期刊2019年12期)

刘帅,阮壮,杨志辉,吴雨轩,李怡佳[2](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中晚叁迭世物源演变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中晚叁迭世物源构成转化及盆山耦合机制不清的问题,选取了铜川地区金锁关剖面和周至柳叶河剖面的延长组砂岩为研究对象,运用岩石学、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的方法,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的物源构成和变化,并探寻其构造耦合机制。结果表明,金锁关剖面上叁迭统碎屑锆石可分为5个年龄段,分别是237-330 Ma、390-480 Ma、870-1230 Ma、1740-1980 Ma、2070-2732 Ma,中叁迭统碎屑锆石共具有4个年龄段,分别是240-290 Ma、1760-1840 Ma、2250-2300 Ma、2350-2700 Ma;盆地南端柳叶河地区上叁迭统碎屑锆石共具有5个年龄段,分别是244-310 Ma、360-600 Ma、800-1300 Ma、1700-2100 Ma和2450-2550 Ma。通过物源对比发现,中叁迭世鄂尔多斯盆地南缘的物源来自于华北克拉通、兴蒙造山带和阿拉善地区,晚叁迭世沉积砂体的物源来自华北克拉通、阿拉善、兴蒙造山带、西秦岭、北秦岭以及祁连造山带,且岩石学特征和源区构造背景的转变均支持这一认识。这种物源的转变,与中叁迭世盆地南部秦岭造山带的活化以及盆地样式的转变有关。(本文来源于《古地理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宋永,周路,吴勇,尤新才,牛志杰[3](2019)在《准噶尔盆地玛东地区百口泉组多物源砂体分布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玛东地区多物源条件下不同扇体控制的砂体迭置关系复杂的情况,以玛东地区多个叁维地震测网形成的连片叁维地震数据体的构造解释成果为基础,将玛东地区叁迭系百口泉组古地貌与坡折带分布特征相结合,厘清了该区多物源的形成条件和古构造特征;采用地震波形分类方法,实现了该区百口泉组不同小段的多物源不同扇体发育边界及其相互关系的识别与预测,并综合地震属性、地震反演的砂体预测方法,综合分析认为,玛东地区叁迭系百口泉组多物源下不同扇体的扇叁角洲前缘砂体纵向复杂迭置、横向连片但不连通或呈现点状独立的分布特征。(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19年06期)

王舫,刘福来,刘平华,蔡佳,施建荣[4](2019)在《石鼓-黎明地区变沉积岩系的深熔时代和物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出露于石鼓-黎明地区的黑云母石英片岩及其深熔脉体为重点研究对象,对其中的锆石进行了阴极发光图像分析、SHRIMP和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阴极发光图像显示,黑云母石英片岩中大部分锆石保留清晰的振荡环带;深熔脉体中大部分锆石具有核-边结构,核部保留清晰的振荡环带或呈灰色无分带结构,边部较窄呈黑色。对黑云母石英片岩及其深熔脉体中锆石核部进行定年,得到年龄范围为2 637~743 Ma,具有858~852 Ma的主要年龄峰值,表明其主要物质来源为扬子板块西缘新元古代岩浆岩,同时也有太古代-古元古代基底岩石的加入,沉积时代应晚于852 Ma。深熔脉体锆石边部的Th/U值较小(<0. 1),得到206Pb/238U年龄变化于225~197 Ma之间,可能代表了变沉积岩的变质-深熔时代,该年龄与金沙江-点苍山-哀牢山变质带二迭纪-叁迭纪变质事件的时代相一致。(本文来源于《岩石矿物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郭春涛,董顺利,李忠[5](2019)在《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乌什地区上寒武统—下志留统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对物源体系和构造演化的指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早古生代塔里木盆地构造背景发生急剧突变的地球动力学来源一直是一个争议的焦点。本文针对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乌什地区寒武系—志留系剖面的砂岩样品进行了碎屑锆石U-Pb年代学测试,以此厘定研究区物源体系并刻画该地区的沉积构造演化过程。结果表明,碎屑锆石样品记录了~500Ma、~800Ma、~1000Ma、~1800Ma、~2500Ma共5期构造热事件。对比潜在物源区,上寒武统物源主要为盆地内碎屑物的再循环沉积,直接来源于柯坪或邻近地区的局部隆起,最终来源于盆地内更古老岩石的风化剥蚀。至早志留世,物源区则可能增加了昆仑造山带,同时也说明早志留世西昆仑洋已经俯冲闭合,甚至隆升形成高山。综合前人研究结果,晚奥陶世塔里木盆地构造背景突变、台地消亡的原因,可能主要来自于盆地南侧的洋盆的俯冲闭合造山,而是否有来自北侧洋盆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工作,但即使有来自北侧洋盆活动的影响,其力度和范围也远小于南边。(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刘学珍,王雪艳,钟安宁,杨迎春,张世祥[6](2019)在《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物源特征及对储集砂体的控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砂岩轻、重矿物组成和砾岩砾石成分分析,在明确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不同构造单元母岩性质的基础上,结合地震特殊反射特征建立各构造单元物源方向,明确物源对储集砂体展布、物性形成的控制。结果表明:①安达地区母岩为西北部安达凸起的酸性火山岩,物源方向为南西向;徐西凹陷母岩为西部中央古隆起的酸性、中基性火山岩,物源方向以东西向为主;宋站地区和徐东凹陷母岩为徐东斜坡的中基性火山岩和变质岩,物源方向以北东向、东西向为主。②西部、西北部物源规模较小,在断陷西侧陡坡带形成一系列沿断裂呈孤立点状分布的扇叁角洲沉积体,砂体厚度大但延伸距离短;东部物源规模较大,在断陷东侧缓坡带形成连片迭置的辫状河叁角洲沉积,砂体较薄但平面分布广。③西部陡坡带砂体粒度粗,抗压实能力强,在深埋条件下仍保留部分原生孔隙;东侧缓坡带砂体碎屑颗粒细、岩屑等塑性组分含量高,压实减孔严重,但紧邻煤层和湖相泥岩环境有利于有机酸进入造成岩屑、长石广泛溶蚀,极大地改善了储层物性。(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张丽丽[7](2019)在《徐家围子徐西-徐南地区沙河子组物源体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应用重矿物、地震属性、砂地比、古地貌等相关资料,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出发,对徐西-徐南地区沙河子组的古物源体系特征系统的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徐西-徐南地区沙河子组主要发育有东、西两大物源体系,其中西侧徐西断阶带物源供源强度更大、影响范围更广,是研究区的主要物源方向。东部物源影响范围较小,主要集中在靠近南北两端处,是次要物源方向。总的来看,研究区物源方向有从东、西两侧指向中部的特点。研究区沙河子组主要发育扇叁角洲、辫状河叁角洲和湖泊沉积体系,扇叁角洲沉积主要受西部徐西断阶带物源控制,沿断阶带均匀分布;辫状河叁角洲沉积受东部物源控制,主要在南北两端靠近凸起处发育;物源从根源上影响和控制了沉积体系的发育类型及平面展布规律。(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沈建忠[8](2019)在《动物物源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抗菌药物不仅是人类抵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的最主要手段,同时也为畜禽健康养殖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抗菌药物的大量、广泛使用,甚至滥用加剧了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和传播,给公共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当前,多重及广泛耐药细菌已在养殖动物、环境/食品、社区及临床等多个领域传播流行,成为了全行业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养殖业是抗菌药物使用、排放和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源头之一。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促进了畜牧业发展,但有限的空间、密集的个体极易造成动物感染性疾病流行暴发,使得食品动物成为了耐药(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2019-10-13)

牟传龙,葛祥英,余谦,门欣,刘伟[9](2019)在《川西南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古气候及物源特征:来自新地2井地球化学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之交是地球历史时期中的关键时段,该时段伴有全球生物大灭绝、冈瓦纳冰川以及火山事件。晚奥陶世末期的冰川事件历时相对较短,在中国尚未找到冰川存在的直接证据。为了更好地研究奥陶—志留纪交替时期是否存在古气候的变化,选取了川西南地区新地2井岩心中新鲜的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泥页岩样品,通过其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分析,采用多种化学风化指数判定源区风化作用强度及古气候条件。新地2井五峰—龙马溪组所有岩石样品成分变异指数(ICV)均大于1,表明源岩成分成熟度低,属构造活动时期的首次沉积。稀土元素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平坦并伴有明显的负Eu异常,配分模式与花岗岩相似,表明源岩以亲花岗岩、长英质为主; A-CN-K图解、主量元素Al2O3/Ti O2值、微量元素Cr/Zr值和Th/Sc值也体现长英质成分为主的物源特征。化学蚀变指数(CIA)、化学风化指数(CIW)和斜长石蚀变指数(PIA)等多种化学风化作用指标均指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古风化作用强度经历中等—低等—中等、古气候温暖湿润—寒冷干燥—温暖湿润的变化过程。CIA指数的低值指示的五峰组顶部(平均值64. 14)、观音桥组(平均值61. 7)和龙马溪组底部(平均值64. 61)即赫南特期存在短暂的寒冷气候,间接证实了冈瓦纳冰川作用在中国华南地区存在相应的地球化学记录。(本文来源于《古地理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衡,李仁涛,巴金,李小平,马继跃[10](2019)在《川西南美姑地区下叁迭统飞仙关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物源和构造环境的指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川西南美姑地区飞仙关组碎屑岩进行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以探究其物质来源以及构造背景。川西南美姑地区飞仙关组为一套碎屑岩,叁角洲相沉积。碎屑岩主量元素中w(TFe_2O_3)为3.46%~11.23%,w(MgO)为2%~7.98%,w(TiO_2)为1.51%~2.62%。微量元素中亲铁镁矿物元素w(Cr)为66×10~(-6)~426×10~(-6),w(Co)为18.8×10~(-6)~30.6×10~(-6),w(Sc)为16.9×10~(-6)~23.7×10~(-6)。REE分布模式和Al_2O_3/TiO_2比值与峨眉山高钛玄武岩较为相似,指示着飞仙关组的物质来源于晚二迭世的峨眉山高钛玄武岩。样品的成分异变指数(ICV)值为0.95~3.49,普遍大于1,暗示着飞仙关组的物质来源大部分未经历过风化—沉积成岩的过程,为第一次循环碎屑。飞仙关组碎屑岩CIA值为60.49~72.44,反映了飞仙关组时期该地区经历了温暖、湿润环境下中等程度的化学风化作用。同时碎屑岩中的TFe_2O_3+MgO,TiO_2,Al_2O_3/SiO_2地球化学指标最接近大洋岛弧特征值,Th-Co-Zr/10,La-Th-Sc,Th-Sc-Zr/10图解亦指示着飞仙关组的源岩形成于大陆岛弧—大洋岛弧的构造环境中。结合飞仙关组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初步认为晚二迭世时期在大洋岛弧的构造背景下峨眉山玄武岩喷发溢流而出,而后隆升,为飞仙关组的沉积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来源。同时,随着飞仙关组的不断沉积,亦逐渐有其他物源混入。(本文来源于《矿物岩石》期刊2019年03期)

物源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中晚叁迭世物源构成转化及盆山耦合机制不清的问题,选取了铜川地区金锁关剖面和周至柳叶河剖面的延长组砂岩为研究对象,运用岩石学、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的方法,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的物源构成和变化,并探寻其构造耦合机制。结果表明,金锁关剖面上叁迭统碎屑锆石可分为5个年龄段,分别是237-330 Ma、390-480 Ma、870-1230 Ma、1740-1980 Ma、2070-2732 Ma,中叁迭统碎屑锆石共具有4个年龄段,分别是240-290 Ma、1760-1840 Ma、2250-2300 Ma、2350-2700 Ma;盆地南端柳叶河地区上叁迭统碎屑锆石共具有5个年龄段,分别是244-310 Ma、360-600 Ma、800-1300 Ma、1700-2100 Ma和2450-2550 Ma。通过物源对比发现,中叁迭世鄂尔多斯盆地南缘的物源来自于华北克拉通、兴蒙造山带和阿拉善地区,晚叁迭世沉积砂体的物源来自华北克拉通、阿拉善、兴蒙造山带、西秦岭、北秦岭以及祁连造山带,且岩石学特征和源区构造背景的转变均支持这一认识。这种物源的转变,与中叁迭世盆地南部秦岭造山带的活化以及盆地样式的转变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物源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1].廉波,刘成儒,周军,褚志远,胡戈.鲁西白彦组砾岩中重矿物组合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J].山东国土资源.2019

[2].刘帅,阮壮,杨志辉,吴雨轩,李怡佳.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中晚叁迭世物源演变及其地质意义[J].古地理学报.2019

[3].宋永,周路,吴勇,尤新才,牛志杰.准噶尔盆地玛东地区百口泉组多物源砂体分布预测[J].新疆石油地质.2019

[4].王舫,刘福来,刘平华,蔡佳,施建荣.石鼓-黎明地区变沉积岩系的深熔时代和物源[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9

[5].郭春涛,董顺利,李忠.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乌什地区上寒武统—下志留统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对物源体系和构造演化的指示[J].地质学报.2019

[6].刘学珍,王雪艳,钟安宁,杨迎春,张世祥.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物源特征及对储集砂体的控制作用[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9

[7].张丽丽.徐家围子徐西-徐南地区沙河子组物源体系分析[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9

[8].沈建忠.动物物源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19

[9].牟传龙,葛祥英,余谦,门欣,刘伟.川西南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古气候及物源特征:来自新地2井地球化学记录[J].古地理学报.2019

[10].张衡,李仁涛,巴金,李小平,马继跃.川西南美姑地区下叁迭统飞仙关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物源和构造环境的指示意义[J].矿物岩石.2019

标签:;  ;  ;  ;  

物源探讨论文-廉波,刘成儒,周军,褚志远,胡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