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布式输沙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赣江流域,分布式SEDD模型,输沙量,降雨量
分布式输沙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夏圣伟[1](2017)在《基于分布式SEDD模型的赣江河道输沙量对流域森林植被恢复的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赣江流域为研究对象,依据赣江流域及毗邻区27个气象站1961-2015年日降水量、赣江吉安、峡江、樟树、外洲水文站月年河道输沙量、流域90m空间分辨率DEM图、1985-2010年5期100m空间分辨率土地利用图、土壤图等地理信息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挖掘输沙量的时空分布规律,划分研究时段(1961-2015年)为建模期(1961-1982年)、验证期(1983-1985年)和效益分析期(1986-2015年)。在建模期,借助ArcGIS软件,将研究流域网格化至90m空间分辨率计算点,采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估算格网点逐年降雨侵蚀力因子R、土壤可蚀性因子K、坡长因子坡度因子LS、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C、水土保持管理措施因子P和土壤侵蚀量。基于Matlab软件编程实现各计算网格至其最近河道的累积汇流时间的估算,结合实测河道输沙量值定量估算各网格SEDD模型参数和泥沙输移比。模拟研究时段赣江流域输沙量,与各水文站实测值比较,验证模型效果。对比流域土地利用和森林覆盖率数据,分析研究时段内森林植被恢复效果,揭示输沙量变化对森林植被恢复的响应,结果表明:(1)赣江流域年内气候不稳定,降雨多集中在4-6月,其他月份波动较大,降雨不均匀但各年降雨规律基本一致,且输沙量与降雨量存在正相关性。(2)利用线性回归对研究区水文站实测年输沙量趋势图进行分析可知其倾斜率在-22.43至-18.557之间,且显着性水平R均大于R_α,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流域内水文站实测输沙量MK趋势检验突变点在1994-1997年之间,突变后年输沙量Cv值大于突变前,变化波动更强。土地利用变化不大,但1990年后森林覆盖率持续上升。(3)利用建模期数据定量估算出SEDD模型参数为外洲站β=1.64、同理樟树站β=1.63,吉安站β=1.43,峡江站β=1.36。对建模期与验证期年输沙量模拟值进行纳什效率系数(E)与相关系数(r)验证可得:吉安站控制流域E=0.521,r=0.741;峡江站控制流域E=0.527,r=0.768;樟树站控制流域E=0.570,r=0.798;外洲站控制流域E=0.618,r=0.844。验证结果均表明模型模拟较好,可使用其对效益分析期河道输沙量进行模拟。(4)在水库建设强度与建模期相近的条件下进行输沙量预测,每上升10%左右的森林覆盖率输沙量降低率都提升15%以上,而随着水库建设强度的大幅减弱,森林覆盖率的提升幅度相近的情况下输沙量降低率均值为7.25%,相对有所下降。由此可知水库对输沙量的降低有着一定的作用,在模型预测值已包含相近水库影响能力的条件下,森林覆盖率每上升10%河道输沙量降低率在15%-33%之间,是降低河道输沙量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南昌工程学院》期刊2017-12-01)
吴泽鑫,刘琛,安周,李庆云[2](2014)在《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流域输沙过程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黄土丘陵沟壑区藉河流域1962—2008年的逐日水文、气象资料,建立了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采用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对该区过去近50年的输沙变化进行了模拟和验证.结果表明,年均输沙量在校准期与验证期内的模拟值和实测值保持比较一致的趋势性变化,但验证期的模拟效果不如校准期的;月均输沙量在校准期模拟值和实测值的相对误差Re、决定系数R2、效率系数Ens分别为7.5%,0.862,0.764,验证期内则分别为8.9%,0.535,0.474,模型验证效果不太好,类似于年均输沙量模拟,且月均输沙量的模拟效果不如年均输沙量的.(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5期)
李文杰,王兴奎,李丹勋,向明辉[3](2012)在《川中丘陵区小流域分布式水沙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川中丘陵区的解家湾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将分布式水文模型与土壤侵蚀产沙模型嵌套,构建了解家湾分布式流域水沙模型。模型基于DEM将流域离散为"坡面+沟道"系统,利用数理方程描述流域水沙过程,坡面单元模拟了降雨、截留、蒸散发、入渗、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地下水、侵蚀产沙过程,沟道单元模拟了汇流演算以及泥沙输移过程。在解家湾小流域的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结构合理,水文模块精度良好,侵蚀产沙模块令人满意。通过对不同工况下径流过程的模拟,对径流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检验,表明饱和导水率是模型敏感参数,植被截留影响较小,土壤前期含水量影响壤中流。(本文来源于《水力发电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袁再健[4](2012)在《基于GIS的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及其空间尺度转换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理信息系统(GIS)与模型的结合是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的发展方向,而模型的空间尺度转换是其研究的重要方面。对国内外基于GIS的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及其空间尺度转换研究进行了全面综述,结合中国的实际研究情况,总结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今后一定时期内中国基于GIS的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及其空间尺度转换研究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2年09期)
廖义善,卓慕宁,李定强,蔡强国[5](2012)在《基于GIS黄土丘陵沟壑区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的构建——以蛇家沟小流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是土壤侵蚀模型的重要发展方向,本研究将蛇家沟流域下垫面划分为5×5m的栅格,每个栅格内赋予相应的高程、坡度、地貌、土地利用等属性信息。根据流域DEM,确定流域的汇流方向、流路与汇流累积面积。在蛇家沟流域内采用"穷举算法"对SCS-CN模型的参数值进行校正。基于DEM、地貌、土地利用以及降雨等资料,利用黄土丘陵沟壑区良好的水沙关系,运用VB.NET+ARC ENGINE9.2+SQLSERVER2000构建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模型结构简单,输入参数比较少,利用求产流来求产沙,考虑了土地利用、汇流等因素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并能达到一定的预报精度。其中产沙模型是建立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普遍的水沙关系基础上,通过校正水沙关系式系数及产流模型中的CN、λ值可在其它相似的小流域内使用。该研究可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治理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泥沙研究》期刊2012年01期)
杨迎宾[6](2011)在《基于DEM的黄土丘陵区分布式小流域产流产沙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生态环境破坏等都是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我国流域产流产沙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集总式模型和概念性模型上,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集总式及概念性模型无法满足发展需求,需要探索和研究更为先进的流域产流产沙分布式模型。分布式流域产流产沙模型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区域水文循环及产流产沙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过程和规律,而且可为综合解决实践中各种和水文循环及土壤侵蚀相关的问题提供更加有效的框架和平台,也为解决水资源、水污染、水环境、水生态以及水土流失等问题提供重要的评价手段和有效技术支持。本文通过流域实地考察,基于DEM地形参数提取,根据坡面产流产沙机理及流域水流流向算法建立了基于DEM的黄土高原丘陵区分布式流域产流产沙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研究流域进行实地查勘,初步了解流域的地形地貌、土壤特性、植被类型、土地利用及水土流失现状等情况,为建立模型提供感性认识。2)根据前人已有的流域坡面产流产沙模型,基于D8算法和马斯京根法原理,利用各栅格单元的参数独立及产流产沙过程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基于DEM的分布式流域产流产沙模型。3)利用岔巴沟流域1959-1969年月平均降雨、径流和输沙量资料对分布式流域产流产沙模型的参数进行率定,并利用流域1970-1989年月平均降雨、径流和产沙量数据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令人满意。4)将分布式模型计算结果与原流域单元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栅格单元精度更高;并提取时段流域产流产沙的空间分布,得到产流和产沙的空间分布十分相似。并利用工程措施的减水减沙效果对基于栅格单元的分布式流域产流产沙模型进行修正,对修正后的模型进行验证,得到的模拟过程更加吻合。(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1-05-01)
祁伟,曹文洪,郭庆超[7](2008)在《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在流域减水减沙效益评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以陕西省黑草河小流域为例,对多种水土保持措施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条件下流域的径流输沙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通过对比评价了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减水减沙效益,为流域内配置水土保持措施和优化流域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08年03期)
袁再健,蔡强国,褚英敏,冯明汉,李双喜[8](2006)在《四川紫色土地区鹤鸣观小流域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四川省南部县鹤鸣观小流域Ⅱ号支沟为研究区,构建了适合紫色土地区小流域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该模型以20m×20m栅格为空间步长,以10min为时间步长,定量分析鹤鸣观小流域Ⅱ号支沟水土流失程度,模拟了各时段每个栅格次降雨侵蚀产沙过程,计算了每个栅格次降雨径流量、侵蚀量与沉积量,并且运用递归算法计算出整个流域次降雨侵蚀产沙量,模型能够评价流域下垫面各因子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在鹤鸣观小流域Ⅱ号支沟进行了模型的检验,模拟过程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本文来源于《地理研究》期刊2006年06期)
蔡强国,袁再健,程琴娟,秦杰[9](2006)在《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发展,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成为当今土壤侵蚀领域研究重点与发展方向。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几个主要的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基础上,探讨了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的技术路线与技术实现,最后指出目前我国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1)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深入研究为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提供了不少借鉴,但如何在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基础上开发侵蚀模块还存在一些问题;(2)目前国内分布式土壤侵蚀模型大都基于黄土高原而得出,模型有一定的局限性;(3)当前的大多侵蚀产沙的关系式(尤其是坡面侵蚀关系式)是经验型的,汇沙的过程考虑得过于简单,没有深入探讨水文与土壤侵蚀之间的关系;(4)目前大多数分布式土壤侵蚀模型没有考虑次暴雨产流的时间变化与空间变化。(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进展》期刊2006年03期)
唐莉华,张思聪[10](2002)在《小流域产汇流及产输沙分布式模型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物理基础的分布式水文模型 ,是目前国内外水文学者颇感兴趣的科研课题。本文从物理概念出发 ,对流域产汇流和产输沙过程均采用分布式模型 ,并将二者有机结合 ,建立质量和动量的守恒方程。模型中应用了GIS技术 ,计算结果与监测值比较符合。本文模型可用来进行小流域的径流量及产沙量的预报计算(本文来源于《水力发电学报》期刊2002年S1期)
分布式输沙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黄土丘陵沟壑区藉河流域1962—2008年的逐日水文、气象资料,建立了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采用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对该区过去近50年的输沙变化进行了模拟和验证.结果表明,年均输沙量在校准期与验证期内的模拟值和实测值保持比较一致的趋势性变化,但验证期的模拟效果不如校准期的;月均输沙量在校准期模拟值和实测值的相对误差Re、决定系数R2、效率系数Ens分别为7.5%,0.862,0.764,验证期内则分别为8.9%,0.535,0.474,模型验证效果不太好,类似于年均输沙量模拟,且月均输沙量的模拟效果不如年均输沙量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布式输沙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夏圣伟.基于分布式SEDD模型的赣江河道输沙量对流域森林植被恢复的响应研究[D].南昌工程学院.2017
[2].吴泽鑫,刘琛,安周,李庆云.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流域输沙过程模拟[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3].李文杰,王兴奎,李丹勋,向明辉.川中丘陵区小流域分布式水沙模型[J].水力发电学报.2012
[4].袁再健.基于GIS的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及其空间尺度转换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2
[5].廖义善,卓慕宁,李定强,蔡强国.基于GIS黄土丘陵沟壑区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的构建——以蛇家沟小流域为例[J].泥沙研究.2012
[6].杨迎宾.基于DEM的黄土丘陵区分布式小流域产流产沙模型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
[7].祁伟,曹文洪,郭庆超.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在流域减水减沙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技术.2008
[8].袁再健,蔡强国,褚英敏,冯明汉,李双喜.四川紫色土地区鹤鸣观小流域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J].地理研究.2006
[9].蔡强国,袁再健,程琴娟,秦杰.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6
[10].唐莉华,张思聪.小流域产汇流及产输沙分布式模型的初步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