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机废水生化处理后污泥化作鱼饵的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广润[1](2020)在《BIOLAK+水解酸化+A2/O+化学氧化工艺处理猪场沼液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畜禽养殖国家,生猪养殖量占世界的56.6%,江西作为全国排名靠前的养猪大省,养殖业规模还在不断扩大。随着“水十条”、“土十条”等法律法规颁布与施行,传统的工艺手段已不能满足现行环保要求,成为江西本土生猪产业发展的瓶颈。江西上饶某养猪场根据现行环保标准的要求,新建猪场沼液处理工程使最终出水水质的各个指标都能够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本文针对该养猪场黑膜沼气池厌氧消化液的特点,结合国内外猪场沼液的研究与工程实践,决定采用“BIOLAK+水解酸化+A2/O+化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该养猪场沼液。以其养猪场新建废水处理工程为依托,通过实际工程的调试,确保了该联合工艺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良好的处理效果。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江西省上饶市某规模化养猪场以“BIOLAK+水解酸化+A2/O+化学氧化”联合工艺为主体处理经黑膜厌氧消化的猪场沼液,出水效果良好能够满足最新环保要求。(2)二氧化氯氧化实验及混凝沉淀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30 min,pH为6,二氧化氯浓度30 mg/L,二氧化氯氧化COD的效果最佳;pH为6.5、PAC投加量为150mg/L、PAM的投加量为1 mg/L最佳混凝沉淀效果最好。(3)百乐克系统经过60天启动调试,运行平稳。稳定运行期间,SV30在30%以上,CODCr去除率达到56%,NH3-N去除率达到60%,PO43-去除率为56%。水解酸化塘经过60天启动调试出水pH值稳定在6.5~7之间,出水COD浓度在325~370 mg/L,平均去除率24%。A2/O经过约60d,系统运行平稳。出水NH3-N、PO43-达到排放标准,出水平均值分别为12.1 mg/L、0.35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97%;COD出水平均值127 mg/L、平均去除率63%不能满足排放标准,通过在化学氧化池中投加约30 mg/L左右的ClO2,使出水COD稳定达标,出水COD平均值82、平均去除率33%。(4)在温度为20℃左右,维持兼氧塘、曝气塘pH值7~8、兼氧塘的DO为0.1~0.2 mg/L、曝气塘的DO为2~4 mg/L、污泥回流比控制在100%:水解酸化塘pH值6.5~7;A2/O一体池pH值7~8、A2池DO为0.1~0.2 mg/L、O1池DO为2~4 mg/L、O2池DO为3~5 mg/L、控制污泥回流比为50%,硝化液回流比为200%~300%。稳定运行后组合工艺对COD、NH3-N、PO43-的去除效果十分稳定,进水平均浓度分别为961 mg/L、555 mg/L、99mg/L,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82 mg/L、7.2 mg/L、0.26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91%、98.7%、99.7%,出水水质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规定一级标准。(5)该工程总投资782万元,处理每吨水的运行费用约为3.92元,COD、NH3-N、PO43-的削减量分别为433.3 t/a、269.9 t/a、48.7t/a,环境经济效益显着。
王昕竹,张星星,杨艳艳,徐乐中,吴鹏,刘文如[2](2019)在《景观生态型生物污水处理系统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强化生态过程和绿色技术融入是全球水污染处理产业创新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景观生态型生物处理系统将生物脱氮除磷技术与污水生态处理相结合,是低能耗、少加药绿色水处理技术未来实际应用的发展趋势。传统污水生物处理工艺在广泛应用的同时存在缺少美观性、卫生状况差、能源药剂投资大等环境问题,亟需寻求更具环保效益的革新技术。景观生态型污水生物处理系统能有效降低剩余污泥量,改善系统的能源渠道,通过加入生态过程,使水体污染物去除效率得到强化。该文回顾了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阐述了景观生态型生物处理技术的原理及优势,将研究应用现况分为生物处理与人工湿地组合工艺、与生态浮岛组合工艺及复合式工艺总结,并提出其在生活污水治理方向的发展前景,以期深化污水处理与生态效益的互馈作用,促进中国景观生态型水污染处理绿色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徐皓[3](2019)在《光催化-电芬顿双池氧化体系处理苯酚废水》文中指出苯酚废水作为一种危害性最大、污染范围最广的常见难降解有机废水,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逐渐成为水体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重点。尽管生物处理工艺应用最为普遍,但其难以对苯酚废水实现有效降解。近年来,高级氧化技术吸引了科研工作者的兴趣,它能够通过羟基自由基(·OH)等强氧化活性物质的原位生成,降解甚至完全矿化绝大部分有机物。然而,单独的高级氧化技术有时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基于此,本论文将光催化和电芬顿氧化技术相结合,构建光催化-电芬顿双池氧化体系,对苯酚废水进行处理,以提高降解效能。本实验通过超声浸泡法优化制备Fe@Fe2O3/CF电芬顿阴极,工艺参数如下:FeCl3·6H2O浓度为3 g/L,超声时间为20 min,NaBH4浓度为15 g/L,烘干时间为90 min;通过阳极氧化法优化制备TiO2/Ti光催化阳极,工艺参数如下:H2SO4浓度为1.0 mol/L,HF浓度为0.2 mol/L,氧化电压为20 V,氧化时间为2 h,氧化温度为40℃,煅烧温度为500℃。经分析表征可知,所制备的电极均具备良好的催化活性。采用上述制备的Fe@Fe2O3/CF复合阴极和纳米TiO2/Ti复合阳极,构建光催化-电芬顿双池氧化体系,处理苯酚废水。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氧化体系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情况,得到最优运行工艺参数如下:阴极曝气速率为0.4 L/min,施加电流密度为10.0 mA/cm2,阴极池pH为3,阳极池pH为7,电解质Na2SO4浓度为0.05 mol/L,阳极紫外光光照强度为500 mW/cm2。在此条件下,经过180min反应时间后,阴极池中总酚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8.7%和85.6%,阳极池中总酚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2.5%和41.2%,说明主要有机污染物大幅度减少,可生化性明显增强,从而水质得到改善。同时,光催化-电芬顿双池氧化体系消耗电能为6.4 kW·h,阴极池和阳极池的电流效率分别为49.3%和10.7%。通过循环实验可知,Fe@Fe2O3/CF阴极和纳米TiO2/Ti阳极可分别重复使用5和7次,且维持对有机污染物的良好降解能力。因此,该氧化体系具有良好的高效、经济和稳定性能。在最佳运行工艺状态下,发现该氧化体系的阴极电芬顿池和阳极光催化池的TOC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其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009 min-1和0.003 min-1。为深入研究该氧化体系的作用机理,通过捕获实验考察了各类氧化活性物质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阴极池中氧化活性物质对苯酚降解的贡献程度大小依次为·OH和·O2-,阴极池中氧化活性物质对苯酚降解的贡献程度大小依次为·OH、·O2-和h+。同时,以此研究结果为基础,结合电化学和光化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提出了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合理运行途径。根据上述结果,光催化和电芬顿双池氧化系统的高效能力主要归因于强烈的协同作用。一方面,阴极电芬顿吸引阳极表面产生的电子,避免与空穴的复合,增加与有机污染物的接触机会,大幅度提高阳极光催化性能;另一方面,阳极光催化为双池氧化体系提供更多的电子,强化自由基反应,迅速降解甚至完全矿化难处理有机污染物。
鹿晓菲[4](2018)在《铁氧化物-沸石复合物强化两段式厌氧工艺处理效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石化资源日趋枯竭,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所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利用有机废弃物如畜禽粪便、作物秸秆进行厌氧消化生产沼气——一种可持续清洁能源,为缓解全球性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案。两段式厌氧消化工艺因具有独立、分隔开来的产酸相和产甲烷相,能够使行使不同功能的微生物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作用,因而在处理复杂有机废物时具有较高的厌氧转化效率。当前,有机废弃物的厌氧消化技术面临在寒冷地区、较低温度条件下水解酸化过程效率低,以及产甲烷反应器启动慢、低温条件下稳定性差的问题。向厌氧消化系统中投加无机添加剂是一种能够强化厌氧消化效能的有效手段,它们安全且廉价易得,能够显着促进厌氧过程中有机物的转化效率及沼气的产生。本研究采用在天然沸石表面进行铁氧化物负载改性的方法,设计并制备出一种新型厌氧消化添加剂:铁氧化物-沸石复合物(IZS)。IZS具有与沸石类似的丰富孔隙结构,能够为微生物的附着提供便利条件;经X射线荧光(XRF)、BET氮气吸附等测试发现,改性后IZS中Fe元素的含量显着提升,材料比表面积和阳离子交换能力均出现一定程度的提高;结合IZS外观及TEM微观形貌说明铁氧化物成功负载于IZS表面。将IZS投加至以牛粪与水稻秸秆为底物的厌氧消化系统中发现,与向系统中同时添加铁氧化物和沸石相比,IZS的添加能够更加显着地促进厌氧消化过程中甲烷的产生,且能够促进挥发性脂肪酸(VFA)的形成及其被利用;由于IZS较强的阳离子交换及吸附能力,能够捕获溶液中大量的H+和NH4+,因此具有平衡、缓冲系统pH波动的能力,并使系统总氨氮和自由氨浓度得到减量;IZS的添加使木质纤维素物质的降解效率提高,产甲烷菌的活性显着提升。加入IZS至中温及室温条件下运行的CSTR产酸反应器中,底物的水解酸化效率显着提升,例如在室温25℃条件下,可溶性化学需氧量(sCOD)增加14.43-36.43%,总VFA浓度提高40.0-42.9%;且VFAs的构成得到了调控(乙酸比例升高,同时丙酸比例降低);木质纤维素物质的降解效率提高(如木质素降解率由3.63%提高至18.5%);产酸相出水作为产甲烷阶段进料时,产甲烷阶段COD去除率提高34.8%,甲烷产率提高60.5%。IZS调控产酸相中VFAs构成的作用机制在于:IZS作为微生物固定化的载体,有利于微生物与其表面的铁氧化物进行接触,通过基于Fe(II)的动力学氧化还原循环过程,加速了丙酸盐乙酸化和同型产乙酸过程中的微生物种间电子传递作用(种间协同),进而促进了丙酸的降解和乙酸的产生。对CSTR产酸相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可知,IZS的投加对CSTR产酸相微生物群落的种类无明显影响,但是能够显着改变微生物各种群的丰度;各温度条件下CSTR产酸相均以梭状芽孢杆菌纲(Clostridia)和拟杆菌纲(Bacteroidia)作为最主要的优势菌群;IZS的添加能使水解发酵菌(如Bacteroidia)、产乙酸菌(如Clostridia、Deltaproteobacteria)、纤维素降解菌(如Bacteroidetesvadin HA17、Deltaproteobacteria)、丙酸盐氧化菌(如Deltaproteobacteria)等的相对数量得到提升,因此有效促进了底物的水解、酸化和乙酸化作用,这正是IZS强化产酸阶段处理效能的微生物生理生态原因。传统的EGSB产甲烷反应器往往面临有效颗粒污泥培养较慢、启动时间较长等问题。向EGSB产甲烷反应器中添加IZS后,反应器的启动速率显着提高至8 d左右,沼气容积产率提高59.70-87.93%,甲烷产率提高42.17%;IZS极大地提高了反应器中VFAs及有机物的去除率,且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反应器在OLR为3.0、3.5 VSadd·m-3·d-1,HRT在10 d-12 d时,能够实现较高且稳定的甲烷产率(333-382 mL CH4·g-1VSadd);当温度低至15℃时,虽然产气量较低且波动明显,但沼气容积产率仍能维持在260 mL L-1reactor·d-1左右的平均水平。通过对30、25、20、15℃四个温度条件下的EGSB产甲烷相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可知不同温度条件下产甲烷相仍以Clostridia和Bacteroidia作为主要优势细菌,Synergistia的丰度随着温度的下降出现了显着的线性下降;四个温度下产甲烷微生物均以Methanosaeta属为优势菌属,说明各温度下均以乙酸利用途径作为主要的产甲烷途径,在20℃以上时,氢营养型产甲烷菌丰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氢营养型产甲烷菌Methanoplanus、Methanoculleus在15℃的低温产甲烷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张景志[5](2017)在《洪泽工业园区废水处理技术及其运行管理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为了研究工业园区废水处理关键技术及运营管理模式,本论文以洪泽工业园区及其集中污水处理厂为对象,对工业废水的企业端预处理、园区集中预处理、强化生物处理及深度处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指导和实施清涧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工程,并提出了新型工业园区废水污染指标评价体系及精细化管理模型。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洪泽工业园区入驻企业主要有精细化工、农药、石油化工等,导致其废水水质水量波动大,且远超设计值;污水处理厂一期工艺设计存在缺陷,出水不能稳定达标;(2)以华东助剂厂废水为例,采用多种预处理工艺,确定“混凝+铁碳微电解+芬顿”可作为其企业端预处理工艺;水解酸化工艺可作为园区集中预处理工艺,其COD去除率在3037%,可使BOD5/COD值从0.29提高到0.37;(3)粉末活性炭和包埋硝化菌载体工艺均能强化A/O生化系统对废水COD和氨氮的去除,综合考虑可将粉末活性炭工艺作为强化生物处理工艺;(4)对“混凝+水解酸化+A/O-PACT+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BAF”工艺进行全流程中试试验研究,对COD、BOD5和SS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对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可达85%以上;(5)在前期工艺试验的基础上,对清涧污水处理厂进行了升级改扩建,在连续1年的运行过程中,该厂表现出良好抗冲击性能和运行效果,出水COD达标率达98%、氨氮达标率为100%;(6)该厂进水溶解性有机物主要为芳香族蛋白质类物质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且浓度波动大,水解酸化工艺对废水中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明显;(7)A池和O池的生物群落结构稳定,在phylum水平上,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在A池、O池和BAF池中处于优势地位,水解酸化池的优势门类还有Chloroflexi和Firmicutes;在genus水平上,不同处理单元微生物物种组成各有特点,A池和O池中Nitrospira所占比重较大;(8)以毒性指标、惰性指标、特征污染指标构建了工业园区废水污染指标评价体系及评判标准,并构建了废水流向体系;(9)从经济效益、技术性能、管理效果等方面,构建了企业预处理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并结合模糊评价法,建立了企业预处理工艺优选体系;(10)构建工业园区废水处理精细化运营管理模式,模拟园区内全部处理工艺,追踪特征组分在不同单元中的变化,确定各类废水的具体处理路径和工艺参数,实现工业园区废水处理的精细化运行管理。
冷超群[6](2015)在《高COD高氨氮(尿囊素工艺)废水处理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物质之一,而随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发展,水污染越来越严重,污染物越来越复杂。能源、冶金、化工和制药等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污染物。尿囊素属于化工和制药行业中的一种原料,其工艺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氨氮废液、有机污染物和酸性废水。其母液CODCr浓度高达52.7万mg/L,氨氮浓度高达2.43万mg/L,总氮浓度高达10.7万mg/L,pH小于1。在目前排放的实际生活污水和一般工业废水中,像尿囊素工艺废水如此高COD高氨氮是很少见的,而且其处理要达到《GB 8978 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三级排放标准(CODCr浓度低于500mg/L,氨氮无要求)难度较大。本文分析了尿囊素工艺废水的污染特性及其危害,在查阅国内外高浓度有机废水和高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比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通过大量的探索实验,优化实验,重复试验,确定采用氧化钙--铁屑微电解--混凝--磷酸铵镁沉淀--厌氧生化--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尿囊素工艺废水,尿囊素工艺废水原液CODCr浓度高达52.7万mg/L,氨氮浓度高达2.43万mg/L总氮浓度高达10.7万mg/L,经物化法的预处理,出水CODCr浓度为12.4万mg/L,氨氮浓度为0.263万mg/L,总氮浓度高达4.12万mg/L,与生活污水混合后采用厌氧生化和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出水CODCr浓度小于500mg/L,达到《GB 8978 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三级排放标准(CODCr浓度低于500mg/L,氨氮无要求),整个过程CODCr去除率达99.9%,总氮去除率达95.2%,氨氮去除率达84.0%。本文采用预处理和生化处理工艺处理高COD高氨氮(尿囊素工艺)废水,出水达到《GB 8978 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三级排放标准要求,这对处理同时高COD高氨氮废水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同时使用廉价的铁屑在酸性条件下降解有机物,利用磷酸铵镁沉淀法去除和回收氨氮,这对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赵希锦[7](2015)在《S-诱抗素废水生化处理工艺及其功能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生物农药S-诱抗素(天然脱落酸,ABA)是国际公认的5大植物内源生长调节物质之一,是一种新型高效、天然绿色生长活性物质,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蔬菜、花卉、棉花、烟草、苗木、大豆、粮食作物等的栽培生产。S-诱抗素的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高浓酸性萃取废水,常规处理方法不能实现达标排放要求,成为工业废水处理领域中重要的技术难题。本文针对S-诱抗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超高浓度有机废水,采用系统的研究方法,通过进行实验室处理工艺研究、功能微生物菌群及其多样性分析、中试探索,提出了一套完善、实用且高效低耗的废水处理组合工艺技术,主要研究结论如下:萃取废水中主要的污染物有CODcr、硫酸盐等,其浓度分别为50000-150000mg/L、480~38000 mg/L, BOD5/CODCr为0.28-0.30,且高浓度的硫酸盐对生化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生理活动影响较大,属于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其中醇类、高级脂肪酸类、酯类、卤代烃类等物质较多且含量较高,是废水有机物含量高的主要原因。针对S-诱抗素萃取废水的特点采用综合调理法进行预处理,CODcr与硫酸盐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3.7%和98.8%;预处理后接合UASB与二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进行生化处理。UASB反应器最佳运行条件:HRT为24h、运行温度为35℃、碱度为1000-1200mg/L、pH为7.0~8.0、UASB容积负荷为6.0kgCODCr/(m3·d),在优化条件下运行UASB反应器对萃取废水CODcr的去除率为90%左右。二级好氧生物接触反应器的优化条件为:pH为7.0~8.0,运行温度为20℃,一级接触氧化池的HRT为32h,DO值为2.0mg/L,二级接触氧化池的HRT为20小时,DO值为2.0~4.0mg/L;在最佳运行条件下,接触氧化反应器出水CODcr浓度达100mg/L以下,去除率达98%以上。为了解析生物反应器中各反应器的优势菌群结构与生理活性,本研究分别利用传统分离技术与16S rRNA (18S rRNA)序列技术进行微生物多样性的分析。通过传统分离平板分离与Hughter厌氧技术从UASB与接触氧化池两个反应器中分离出20株功能微生物,从UASB中分离出15株微生物,包括8株好氧菌、5株厌氧菌和2株产甲烷菌;从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中分离出5株好氧微生物。不同的菌株有着不同的生理功能,但绝大多数微生物均能利用S-诱抗素。采用16S rRNA与18SrRNA技术,分析UASB与接触氧化池反应器中细菌与古菌(真菌)的微生物菌群结构与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UASB与接触氧化池反应器中均存在着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Clostridia为UASB反应器中绝对优势的菌群,其它优势菌群还有Bacilli、Gammaproteobacteria、 Betaproteobacteria和Methanobacteria; Betaproteobacteria为接触氧化池中绝对优势的菌,其它优势菌群还有Alphaproteobacteria, Gammaproteobacteria, Microbotryomycetidae Tremellomycetidae和Peritrichia。现场中试研究结果表明,“预处理-UASB-两级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对CODCr的去除效率为99.78~99.91%,整个组合工艺出水水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并能连续稳定运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废水经生化工艺处理后,废水中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及含量很少,仅检测到微量的乙酸和丙酸。
樊艳丽[8](2014)在《钙离子对活性污泥系统脱氮效果及污泥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研究了钙离子对活性污泥系统脱氮效果和污泥特性的影响。在单级序批式反应器(SBR)中,对于化学需氧量(COD)浓度为680mg/L,氨氮(NH4+-N)浓度为20mg/L的自配模拟含钙废水,通过逐步增加钙离子(Ca2+)浓度的方法,研究系统在不同Ca2+浓度下的总氮(TN)去除率、NH4+-N去除率、亚硝酸氮(NO2-N)和硝酸氮(N03--N)累积值的变化情况,并采用最大可能数(MPN)法测得亚硝酸菌、硝酸菌和反硝化菌数量的变化规律;同时探讨了活性污泥法处理含钙废水的过程中钙离子对COD,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污泥体积指数(SVI),污泥增长速率,污泥形态结构及生物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Ca2+质量浓度为480~1000mg/L时,SVI为25mL/g,污泥颗粒密实度较大,系统中硝酸菌与反硝化菌的数量级均维持在4.0~5.0,TN和NH4+-N去除率均在90%以上,NO2--N累积值约为0mg/L,N03--N累积值小于0.25mg/L,说明系统实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SND)作用,这是实现较高脱氮效果的主要原因。在Ca2+质量浓度为0~4000mg/L时,随Ca2+浓度的增加,COD去除率由98.1%下降为69.23%,MLSS由5000~5500mg/L迅速增加为24200mg/L,MLVSS由5400mg/L迅速下降为1600mg/L,以及SVI值由55mL/g下降为14mL/g,同时经显微观察发现,污泥絮体由松散变得密实,生物相由钟虫、轮虫等指示性微生物变为不适应环境的胞囊结构,说明活性污泥中活性微生物逐渐减少,无机物组分逐渐增多;钙离子的加入促使系统中碳酸平衡向右移动,使离子状态的钙大部分转化为难降解的碳酸盐,并附着于污泥絮体上,污泥绒粒被压缩,使污泥颗粒密实度及MLSS迅速增加,导致污泥排放量较大。
杨楠[9](2013)在《混装制剂类制药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医药行业随着产业链的升级,大量的企业开始转变生产模式,向生产附加值更高的制剂生产倾斜,制剂生产的废水也正在逐渐成为制药行业内环保问题的重要课题。东药集团是我国医药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伴随着沈阳市功能区划的重新划定以及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制剂生产已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其在沈阳张士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制剂生产厂区更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制剂生产基地。该制剂厂区的废水处理也将成为集团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制剂厂区废水排水特点,结合东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污水处理中心建设的宝贵经验,开发了以“格栅+沉砂+初次沉淀(隔油)+调节池/事故池+水解酸化+接触氧化+二次沉淀”为工艺主线的处理工艺。另通过中试试验,对水解酸化等主要工艺环节的停留时间等进行了着重的研究,并确定了工程化建设对的主要参数。东药集团制剂厂区环保装置设计处理能力为每日处理4500m3制剂生产废水,工程化历时1年半时间完成建设。本文还对工程化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还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重点论述,特别是装置的次生污染——噪声污染的形成和治理方法。同时也对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其他问题进行了论述,以期为类似工程的建设中提供借鉴。装置建设完成后,进行了细致的调试过程,调试历经半年时间,实现了制剂厂区全部废水的达标排放,并在2011年6月通过了辽宁省检测站进行的为期72小时的连续采样检测,检测结果稳定合格。论文最后也讨论了制剂废水处理出水的再生回用可能性,如果再生回用实现工程化过程,势必能为厂区区域总体治理提出新思路,增强实现循环经济的可能性。论文的成果也为其他的制药企业制剂生产废水的治理提供借鉴意义。
王一波[10](2012)在《基于ACF的软结构生物反应器设计及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焦化废水中含有很多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近年来,虽然对焦化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已经有许多,但一直都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另外,随着焦化行业污水排放标准的提高,现行的一些主流工艺,如A/A/O、A/O等工艺都难以实现焦化出水达标排放。本论文通过对A/A/O工艺中A,厌氧段进行改造,提出新型软结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结构的设想,以活性炭纤维毡(ACF)作为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的内部挡板材料,对反应器的结构及相关尺寸进行设计,对软结构反应器的水力学特性进行研究;O段引入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研究活性炭粉末的粒径、比表面积、吸附值、投加量等因素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并对颗粒污泥特性(机械强度、沉降速度、表观结构及微观特性)进行研究,观察颗粒污泥对焦化废水的处理效果;将ACF-ABR反应器与A/O-MBR工艺相结合,建立组合工艺一体化设备小试系统,确定结构及相关尺寸,采用GC/MS分析技术研究组合工艺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焦化废水)的处理效果。主要试验过程及结果如下:(1)新型软结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特性研究:试验采用自制的厌氧反应器,对传统的A1-A2-O工艺中A1段进行改造,以活性炭纤维毡作为反应器内部主体材料。a.清水水力特性研究:通过示踪剂实验,测定不同条件下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结果表明,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大反应器内水流的推流现象逐渐变得明显;另外,格室数的增大,也反映出水流的推流现象加强。比较发现,在水力停留时间及格室数相同的条件下,ACF-ABR反应器的N值基本比有机玻璃挡板反应器的大,表明以活性炭纤维毡为挡板的ABR反应器相对有机玻璃为挡板反应器的推流效果更明显。b. ACF-ABR反应器对焦化废水处理效果的研究:向软结构厌氧反应器中投加取自芜湖新兴铸管厂生化处理站的厌氧污泥800mL,经过污泥培养期、污泥驯化期和稳定运行期三个阶段,系统成功启动。系统稳定运行期间,ACF反应器对焦化废水中的COD和NH4+-N均有较明显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在41.2%和76.9%左右;出水可生化性明显提高,B/C由原水的0.21增加到0.35,出水中COD和NH4+-N的波动幅度分别下降17%和69%。(2)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条件与特性研究:采用普通的活性污泥作为种泥,在SBR反应器中利用模拟豆浆废水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向每套SBR反应器中加入经活化后的絮状污泥500m1,进行同步培养,12h为一周期,换水率为50%,考察曝气强度、活性炭粉末的粒径等对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粉末最佳粒径为140目,上升速度u=1.40cm/s,沉降时间在2min时,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数量最多、粒径分布最集中,为最佳培养条件。培养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近乎圆形或椭圆形、轮廓清晰,表面及内部可见活性炭颗粒;由较多交织缠绕的丝状菌和大量的菌体组成颗粒污泥,内部呈孔隙、层状结构,发现有兼性厌氧球菌;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平均沉降速度为48.48m/h,沉降速度为普通活性污泥的5倍以上。污泥全部颗粒化时,COD负荷2.6~3.2g/L·d, COD去除率可达到70~94%。(3) O-MBR组合工艺效果考察:膜组件采用温州乐清腾祥膜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PP聚丙烯帘式中空纤维膜,膜孔径0.1~0.2μm,膜面积0.2m2,采用浸渍式。实验结果表明,MBR系统主要是通过膜阻隔和生物降解作用表现出良好的COD和氨氮去除效果,随着试验的进行,反应器中的微生物大量增殖,使得O段反应器中的污泥浓度不断升高,而随着污泥浓度的升高,反应器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也逐渐提高,出水COD、氨氮的去除率逐渐提高,出水中COD和氨氮含量最低可降至36.9mg/L,氨氮浓度为6.9~14.3mg/L。分析认为,MBR膜通过截留作用去除水中的一些悬浮或较大分子的有机物,从而大大降低了滤膜出水的COD值,提高了出水COD的去除效率;对氨氮的去除主要是靠A/O段反应器中微生物的硝化与反硝化作用,膜的截留作用在去除过程中的作用很小。(4)组合工艺对焦化废水的处理效果:在室温条件(25~35℃)下运行ABR-A/O-MBR组合工艺小试系统,试验结果表明:以活性炭纤维毡作为挡板材料,不仅能实现传统ABR反应器改变水流方向、延长水力停留时间等优点,还能对污染物起到一个吸附作用,使废水中的一些颗粒物和大分子污染物在反应器的各个格室中有不同程度的富集。GC/MS分析表明焦化废水中各污染物在ABR-A/O-MBR各工艺环节的降解特征:焦化废水主要有污染物包括酚类、苯系物、含氮杂环化合物、石油烃、酯类及酸和醇,其中酚类含量最高。经过软结构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中的酚类、喹啉、吡啶、吲哚、萘等含氮杂环化合物开始降解成石油烃类物质;BOD/COD值由原水的0.21增至0.35,可生化性明显提高;在缺氧和好氧段废水中的大部分酚类基本被降解,并且开始降解烷酸等有机物,但长链烷烃、酯类、醇类、卤代烃及胺类物质等仍未被生物降解。
二、有机废水生化处理后污泥化作鱼饵的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机废水生化处理后污泥化作鱼饵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BIOLAK+水解酸化+A2/O+化学氧化工艺处理猪场沼液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猪场沼液的来源与性质 |
1.3 猪场沼液废水处理技术 |
1.3.1 资源性利用技术 |
1.3.2 自然生态净化技术 |
1.3.3 工业化处理技术 |
1.3.4 其他处理技术与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 |
1.4.1 课题来源 |
1.4.2 主要研究内容与目的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Biolak工艺的理论基础 |
2.1.1 Biolak工艺原理 |
2.1.2 Biolak工艺特点 |
2.1.3 Biolak工艺的主要设计参数 |
2.1.4 Biolak工艺的应用 |
2.2 水解酸化工艺的理论基础 |
2.2.1 水解酸化工艺原理 |
2.2.2 水解酸化工艺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
2.2.3 水解酸化工艺的主要设计参数 |
2.2.4 水解酸化工艺的应用 |
2.3 A_2/O工艺的理论基础 |
2.3.1 A~2/O工艺原理 |
2.3.2 A~2/O工艺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
2.3.3 A~2/O工艺主要设计参数 |
2.3.4 A~2/O工艺的应用 |
2.4 化学氧化工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时间与地点 |
3.2 废水来源与性质 |
3.3 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
3.4 主要实验试剂 |
3.5 绘制标准曲线 |
3.5.1 磷标准曲线 |
3.5.2 氨氮标准曲线 |
3.6 二氧化氯实验 |
3.6.1 加入量的影响 |
3.6.2 pH的影响 |
3.6.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7 混凝沉淀实验 |
3.7.1 PAC最佳投加量的确定 |
3.7.2 PAM最佳投加量的确定 |
3.7.3 pH对混凝沉淀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程调试及运行 |
4.1 工程概况 |
4.1.1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及说明 |
4.1.2 主要建构筑物及设备 |
4.2 BIOLAK系统的启动与运行 |
4.2.1 BIOLAK系统的启动 |
4.2.2 BIOLAK系统的启动运行效果 |
4.3 水解酸化塘+A~2/O池的启动与运行 |
4.3.1 水解酸化塘启动 |
4.3.2 A~2/O池的启动 |
4.3.3 A~2/O池的运行效果 |
4.4 化学氧化池的运行 |
4.5 整体运行效果与特点 |
4.5.1 组合工艺运行效果 |
4.5.2 组合工艺特点 |
4.6 综合分析 |
4.6.1 工程投资成本估算 |
4.6.2 运行费用分析 |
4.6.3 环境效益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景观生态型生物污水处理系统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
1.1 活性污泥法 |
1.2 生物膜法 |
1.3 厌氧生物处理 |
1.4 生态处理法 |
2 景观生态型生物处理技术 |
2.1 系统定义 |
2.2 组成及原理 |
2.3 技术优势 |
2.4 应用范围 |
3 现阶段应用研究 |
3.1 与人工湿地组合工艺 |
3.2 与生态浮岛组合工艺 |
3.3 景观生态复合式工艺 |
3.3.1 FBR系统 |
3.3.2 FCR系统 |
3.3.3 实验阶段研究 |
4 前景与展望 |
5 结语 |
(3)光催化-电芬顿双池氧化体系处理苯酚废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含酚废水概述 |
1.3 含酚废水传统处理法 |
1.3.1 物理法 |
1.3.2 化学法 |
1.3.3 生物法 |
1.4 高级氧化法概述 |
1.4.1 电Fenton氧化法 |
1.4.2 光催化氧化法 |
1.4.3 超声氧化法 |
1.4.4 湿式氧化法 |
1.4.5 超临界水氧化法 |
1.4.6 其他氧化法 |
1.5 问题的提出 |
1.6 课题研究 |
1.6.1 课题研究内容 |
1.6.2 课题创新点 |
1.6.3 课题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阴极Fe@Fe_2O_3/CF的制备 |
2.2.2 阳极TiO_2/Ti的制备 |
2.2.3 盐桥的制备 |
2.2.4 实验装置 |
2.3 电极表征及分析检测方法 |
2.3.1 电极表征方法 |
2.3.2 分析检测方法 |
第3章 电极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3.1 阴极的制备与表征 |
3.1.1 阴极Fe@Fe_2O_3/CF的制备 |
3.1.2 阴极Fe@Fe_2O_3/CF的表征 |
3.2 阳极的制备与表征 |
3.2.1 阳极TiO_2/Ti的制备 |
3.2.2 阳极TiO_2/Ti的表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光催化-电芬顿降解苯酚的效能研究 |
4.1 光催化-电芬顿降解苯酚的影响因素 |
4.1.1 曝气速率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1.2 电流密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1.3 溶液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1.4 电解质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1.5 光照强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 光催化-电芬顿降解苯酚的效能 |
4.2.1 主要水质参数变化 |
4.2.2 电能消耗和电流效率 |
4.3 稳定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光催化-电芬顿降解苯酚的机理研究 |
5.1 TOC去除动力学分析 |
5.2 自由基检测 |
5.3 降解反应机理推断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铁氧化物-沸石复合物强化两段式厌氧工艺处理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科技名词术语及缩略语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厌氧消化技术概述及生理生化过程机制 |
1.2.1 水解阶段 |
1.2.2 产酸发酵阶段 |
1.2.3 产氢产乙酸阶段 |
1.2.4 产甲烷阶段 |
1.3 有机废弃物沼气工程中的高效厌氧消化技术 |
1.3.1 两段式厌氧消化技术 |
1.3.2 多种底物共消化技术 |
1.3.3 高效厌氧消化反应装置 |
1.4 无机添加剂在厌氧消化中的重要作用 |
1.4.1 铁及铁的氧化物对厌氧消化的促进作用 |
1.4.2 沸石对厌氧消化过程的促进作用 |
1.5 当前有机废弃物厌氧消化过程面临的主要问题 |
1.5.1 水解酸化阶段在温度低于中温时的效率有待提高 |
1.5.2 产甲烷反应器启动周期长、低温条件下稳定性差 |
1.6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1 课题来源 |
1.6.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1.1 牛粪、水稻秸杆与接种物 |
2.1.2 天然沸石 |
2.1.3 厌氧消化静态试验装置 |
2.1.4 两段式厌氧工艺反应装置 |
2.2 实验设计与实验方法 |
2.2.1 铁氧化物-沸石复合物(IZS)的制备 |
2.2.2 铁氧化物-沸石复合物的表征 |
2.2.3 水稻秸秆的预处理与厌氧消化参数的确定 |
2.2.4 IZS影响牛粪与水稻秸杆厌氧消化效能静态实验 |
2.2.5 IZS影响CSTR产酸反应器运行效能实验 |
2.2.6 IZS影响EGSB产甲烷反应器运行效能实验 |
2.2.7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
2.2.8 各指标检测方法 |
2.2.9 统计分析 |
第3章 铁氧化物-沸石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铁氧化物-沸石复合物(IZS)的制备及表征 |
3.2.1 铁氧化物-沸石复合物的外貌特征及SEM微观形态 |
3.2.2 铁氧化物-沸石复合物的矿物组成及元素组成 |
3.2.3 铁氧化物-沸石复合物的TEM微观形态 |
3.2.4 铁氧化物-沸石复合物的BET吸附特征 |
3.3 铁氧化物-沸石复合物的添加对牛粪和水稻秸秆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 |
3.3.1 牛粪与水稻秸秆厌氧消化参数的确定 |
3.3.2 IZS的添加对产气效能的影响 |
3.3.3 IZS的添加对消化液pH的影响 |
3.3.4 IZS的添加对VFA浓度及组成的影响 |
3.3.5 IZS的添加对总氨及自由氨浓度的影响 |
3.3.6 IZS的添加对木质纤维素生物质降解的影响 |
3.3.7 IZS的添加对产甲烷菌活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铁氧化物-沸石复合物的添加对CSTR产酸相处理效能的强化 |
4.1 引言 |
4.2 铁氧化物-沸石复合物的添加对中温及室温CSTR产酸相运行效能的影响 |
4.2.1 IZS的添加对产酸相sCOD浓度的影响 |
4.2.2 IZS的添加对产酸相VFA浓度及组成的影响 |
4.2.3 IZS的添加对产酸相木质纤维素生物质降解的影响 |
4.2.4 IZS的添加对产酸相VS去除率的影响 |
4.2.5 IZS的添加对产酸相总氨及自由氨浓度的影响 |
4.2.6 IZS的添加对产酸相产物利用效率的影响 |
4.3 铁氧化物-沸石复合物的添加调控产酸阶段VFAS构成的作用机制 |
4.3.1 IZS的添加对丙酸盐的乙酸化作用的促进 |
4.3.2 IZS的添加对同型产乙酸作用的促进 |
4.3.3 IZS对微生物种间电子传递作用的促进效应分析 |
4.4 铁氧化物-沸石复合物的添加对中温及室温产酸相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4.4.1 细菌群落多样性评价 |
4.4.2 各样本相似性及在门分类水平的系统发育分析 |
4.4.3 微生物群落结构动态演替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铁氧化物-沸石复合物的添加对EGSB产甲烷相处理效能的强化 |
5.1 引言 |
5.2 铁氧化物-沸石复合物的添加对EGSB产甲烷相启动及运行效能的影响 |
5.2.1 IZS的添加对产甲烷相沼气容积产量的影响 |
5.2.2 IZS的添加对产甲烷相甲烷产率及甲烷含量的影响 |
5.2.3 IZS的添加对产甲烷相VFAs含量的影响 |
5.2.4 IZS的添加对产甲烷相VS及 COD去除率的影响 |
5.2.5 IZS的添加对产甲烷相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 |
5.3 不同工艺参数对EGSB产甲烷相运行效能的影响 |
5.3.1 OLR对产甲烷相运行效能的影响 |
5.3.2 HRT对产甲烷相运行效能的影响 |
5.3.3 液体上升流速对产甲烷相运行效能的影响 |
5.4 低温条件下EGSB产甲烷反应器运行特性及微生物群落动态演替分析 |
5.4.1 梯度降温对EGSB产甲烷反应器运行特性的影响 |
5.4.2 不同温度条件下产甲烷阶段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
5.4.3 不同温度条件下产甲烷阶段产甲烷菌群落结构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洪泽工业园区废水处理技术及其运行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工业园区发展历程 |
1.2 工业园区水污染治理现状 |
1.2.1 工业园区废水处理模式 |
1.2.2 工业园区水资源的优化利用 |
1.2.3 工业园区废水处理技术 |
1.2.4 分类园区处理实例综述 |
1.3 工业废水评价方法 |
1.3.1 工业废水水质评价方法 |
1.3.2 废水处理工艺筛选方法 |
1.4 废水处理模型 |
1.4.1 废水处理生物处理模型的发展 |
1.4.2 废水处理生化系统数学模型的理论基础 |
1.5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清涧污水处理厂一期问题诊断和分析 |
2.1 清涧污水处理厂一期运行情况 |
2.1.1 清涧污水处理厂一期进出水水质指标 |
2.1.2 清涧污水处理厂一期工艺 |
2.1.3 清涧污水处理厂一期运行情况分析 |
2.1.4 清涧污水处理厂一期问题分析 |
2.1.5 清涧污水处理厂一期运营采取的解决措施 |
2.2 洪泽工业园区调研情况 |
2.2.1 洪泽工业园区污染源基本情况 |
2.2.2 现场核查污染源存在的问题 |
2.2.3 园区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
2.2.4 对洪泽工业园区污染企业加强管控的建议 |
2.2.5 对强化洪泽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的建议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清涧污水处理厂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预处理技术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2 强化生物处理技术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3 深度处理技术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4 全流程处理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预处理技术研究 |
3.2.2 强化生物处理技术研究 |
3.2.3 深度处理技术研究 |
3.2.4 全流程处理效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清涧污水处理厂二期改造与运营 |
4.1 清涧污水处理厂二期改扩建设计 |
4.1.1 二期改扩建工程来水分析 |
4.1.2 二期改扩建工程处理效果及工艺要求 |
4.1.3 二期改扩建工程工艺方案 |
4.1.4 二期改扩建工程运行效果 |
4.2 废水中重金属解析 |
4.2.1 水样采集 |
4.2.2 水样的重金属成分分析 |
4.2.3 废水中重金属成分分析 |
4.3 废水中有机组分解析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成分分析 |
4.3.3 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成分分析 |
4.4 污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4.4.1 材料与方法 |
4.4.2 水解酸化池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 |
4.4.3 A池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 |
4.4.4 O池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 |
4.4.5 曝气生物滤池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 |
4.4.6 不同处理单元的污泥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业园区废水污染指标评价体系及预处理工艺评价体系的建立 |
5.1 工业园区废水污染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 |
5.1.1 污染指标的确定 |
5.1.2 污染指标的判断依据 |
5.1.3 企业废水流向评价体系的判断流程 |
5.2 企业预处理工艺优选体系的建立 |
5.2.1 层次分析评估模型的构建 |
5.2.2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 |
5.3 工业园区企业废水流向及预处理工艺优选的案例应用 |
5.3.1 企业废水流向判断 |
5.3.2 企业废水预处理工艺的优选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工业园区废水处理精细化运营管理模型构建及优化 |
6.1 水质表征 |
6.1.1 水质调研方法描述 |
6.1.2 园区各企业水质调研结果 |
6.1.3 园区各企业排水水质与评价指标 |
6.2 模型描述 |
6.2.1 企业预处理系统 |
6.2.2 企业排水配水系统 |
6.2.3 厂内预处理决策系统 |
6.2.4 生化系统 |
6.2.5 深度处理决策系统 |
6.3 模型参数确定 |
6.3.1 物化处理工艺参数 |
6.3.2 生化处理工艺参数 |
6.4 工业园区废水处理精细化运营管理模拟 |
6.4.1 园区运营成本优化 |
6.4.2 企业排水影响度分析 |
6.4.3 针对极端水质波动的应对模拟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高COD高氨氮(尿囊素工艺)废水处理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尿囊素工艺废水的介绍 |
1.2.1 尿囊素的合成与应用 |
1.2.2 尿囊素工艺废水污染特性 |
1.3 高浓度COD_(Cr)废水和高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高浓度COD_(Cr)废水处理技术 |
1.3.1.1 物理法 |
1.3.1.2 化学法 |
1.3.1.3 生物法 |
1.3.1.4 高浓度COD_(Cr)废水处理方法的比较 |
1.3.2 高氨氮废水处理技术 |
1.3.2.1 物理化学法 |
1.3.2.2 生物法 |
1.3.2.3 高氨氮废水处理方法的比较 |
1.3.3 国内外高浓度COD高氨氮废水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器材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装置 |
2.3 实验方法 |
2.3.1 氧化钙调节pH值的实验方法 |
2.3.2 铁屑微电解的实验方法 |
2.3.3 混凝的实验方法 |
2.3.4 磷酸铵镁沉淀法的实验方法 |
2.3.5 厌氧生化的实验方法 |
2.3.6 生物接触氧化的实验方法 |
2.4 相关指标测定方法 |
2.4.1 COD的测定方法 |
2.4.2 氨氮的测定方法 |
第三章 高COD高氨氮(尿囊素工艺)废水预处理的实验研究 |
3.1 氧化钙对尿囊素工艺废水处理效果的实验研究 |
3.1.1 原理与方法 |
3.1.2 结果与讨论 |
3.2 铁屑微电解对尿囊素工艺废水处理效果的实验研究 |
3.2.1 原理与方法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2.1 铁屑投加量对微电解处理尿囊素工艺废水的影响 |
3.2.2.2 pH对微电解处理尿囊素工艺废水的影响 |
3.2.2.3 曝气对微电解处理尿囊素工艺废水的影响 |
3.3 混凝对尿囊素工艺废水处理效果的实验研究 |
3.3.1 原理与方法 |
3.3.2 结果与讨论 |
3.3.2.1 投加量对混凝处理尿囊素工艺废水的影响 |
3.3.2.2 pH对混凝处理尿囊素工艺废水的影响 |
3.3.2.3 助凝剂对混凝处理尿囊素工艺废水的影响 |
3.4 磷酸铵镁沉淀法对尿囊素工艺废水处理效果的实验研究 |
3.4.1 原理与方法 |
3.4.2 结果与讨论 |
3.4.2.1 反应时间对磷酸铵镁沉淀法去除氨氮的影响 |
3.4.2.2 pH对磷酸铵镁沉淀法去除氨氮的影响 |
3.4.2.3 镁盐投加量对磷酸铵镁沉淀法去除氨氮的影响 |
3.4.2.4 磷酸盐投加量对磷酸铵镁沉淀法去除氨氮的影响 |
3.5 磷酸铵镁沉淀物用作肥料的应用实验 |
3.5.1 应用前景 |
3.5.2 结果与讨论 |
3.5.2.1 磷酸铵镁沉淀物用作肥料的探索实验 |
3.5.2.2 磷酸铵镁沉淀物用作肥料的平行实验 |
3.5.2.3 磷酸铵镁沉淀物用作肥料的验证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COD高氨氮(尿囊素工艺)废水生化处理的实验研究 |
4.1 厌氧生化处理尿囊素工艺废水的实验研究 |
4.1.1 实验原理 |
4.1.2 厌氧生化的启动 |
4.1.3 厌氧生化启动运行效果分析 |
4.1.3.1 反应时间对厌氧生化的影响 |
4.1.3.2 厌氧生化稳定运行进出水情况 |
4.1.3.3 厌氧生化过程中总氮的测定 |
4.2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尿囊素工艺废水的实验研究 |
4.2.1 实验原理 |
4.2.2 生物接触氧化的启动 |
4.2.3 生物接触氧化稳定运行效果分析 |
4.2.3.1 反应时间对生物接触氧化的影响 |
4.2.3.2 曝气量对生物接触氧化去的影响 |
4.2.3.3 生物接触氧化稳定运行进出水情况 |
4.2.3.4 生物接触氧化过程中总氮的测定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COD高氨氮(尿囊素工艺)废水处理工艺的确定 |
5.1 预处理工艺 |
5.2 生化处理工艺 |
5.3 工艺流程图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7)S-诱抗素废水生化处理工艺及其功能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课题来源 |
1.2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
1.2.2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
1.2.3 水解生物处理技术 |
1.2.4 厌氧与好氧生化处理组合工艺 |
1.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废水处理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
1.3.1 16S rRNA序列分析 |
1.3.2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 |
1.3.3 DNA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 |
1.3.4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 |
1.3.5 变性/温度梯度凝胶电泳(DGGE/TGGE) |
1.3.6 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1.3.7 DNA重组技术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废水来源及水质状况 |
2.2 试验流程及装置 |
2.3 试验中主要分析项目及方法 |
2.3.1 有机物的测定 |
2.3.2 碱度的测定 |
2.4 微生物分析材料和方法 |
2.4.1 试验材料 |
2.4.2 试验方法 |
3 萃取废水组分分析及预处理技术研究 |
3.1 萃取废水组分分析 |
3.2 萃取废水预处理方法研究 |
3.2.1 预处理试验装置 |
3.2.2 预处理方法和步骤 |
3.3 预处理工序试验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4 UASB工序萃取废水处理试验研究 |
4.1 UASB实验装置及其构造 |
4.1.1 试验装置 |
4.1.2 试验装置构造 |
4.2 UASB启动试验研究 |
4.2.1 反应器的启动 |
4.2.2 接种污泥和水质 |
4.2.3 试验启动结果及分析 |
4.3 UASB反应器运行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4.3.1 HRT对运行效果的影响 |
4.3.2 温度对运行效果的影响 |
4.3.3 pH对运行效果的影响 |
4.3.4 碱度对运行效果的影响 |
4.4 小结 |
5 生物接触氧化工序萃取废水处理试验研究 |
5.1 试验装置及其构造 |
5.1.1 试验装置 |
5.1.2 填料的选取 |
5.2 试验装置的启动及运行 |
5.2.1 反应器的启动 |
5.2.2 活性污泥的培养及驯化 |
5.2.3 启动期间COD_(Cr)去除情况 |
5.3 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运行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5.3.1 HRT对运行效果的影响 |
5.3.2 pH对运行效果的影响 |
5.3.3 温度对运行效果的影响 |
5.3.4 溶解氧对运行效果的影响 |
5.4 小结 |
6 反应器中功能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6.1 传统分离技术分析微生物多样性与代谢活性 |
6.1.1 微生物的分离与序列测定 |
6.1.2 UASB反应器分离微生物多样性与功能分析 |
6.1.3 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分离微生物多样性与功能分析 |
6.2 16S(18S)RRNA技术分析微生物菌群结构与多样性 |
6.2.1 污泥样品微生物总DNA的提取与文库构建 |
6.2.2 UASB反应器中微生物菌群结构与多样性分析 |
6.2.3 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6.3 小结 |
7 预处理-UASB-两级生物接触氧化处理S-诱抗素废水中试运行研究 |
7.1 中试工艺的确定 |
7.1.1 废水来源及水质特点 |
7.1.2 工艺流程的确定 |
7.2 现场中试运行参数及运行效果 |
7.2.1 综合调理器运行工艺参数及效果 |
7.2.2 UASB运行工艺参数及效果 |
7.2.3 生物接触氧化反应池运行工艺参数及效果 |
7.2.4 整体工艺运行效果 |
7.3 生化处理工艺有机物组成分析 |
7.4 小结 |
8 结论和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8)钙离子对活性污泥系统脱氮效果及污泥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 |
1.3 含盐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 |
1.3.1 物理化学法处理含盐废水的研究现状 |
1.3.2 生物法处理含盐废水的研究现状 |
1.3.3 含盐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 |
1.3.4 含盐废水生物处理中污泥驯化的研究现状 |
1.3.5 含盐废水中含钙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 |
1.4 含盐废水脱氮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1 物化脱氮技术 |
1.4.2 传统生物脱氮工艺 |
1.4.3 生物脱氮新工艺 |
1.4.4 脱氮过程硝化作用的研究现状 |
1.4.5 脱氮过程反硝化作用的研究现状 |
1.4.6 脱氮过程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的研究现状 |
1.5 盐度对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影响 |
1.5.1 盐度对有机物降解的影响 |
1.5.2 盐度对氨氮降解的影响 |
1.5.3 盐度对活性污泥形态的影响 |
1.5.4 盐度对污泥生物相的影响 |
1.5.5 盐度对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 |
1.5.6 盐度对污泥膨胀的影响 |
1.6 研究目的和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1.7 课题的创新性 |
第2章 实验器材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废水组成 |
2.1.2 活性污泥来源及培养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化学试剂 |
2.4 实验运行指标监测项目及监测方法 |
2.4.1 COD_(Cr)的测定 |
2.4.2 氨氮的测定 |
2.4.3 亚硝酸盐氮的测定 |
2.4.4 硝酸盐氮的测定 |
2.4.5 细菌数目的测定 |
2.4.6 溶解氧和pH值的测定 |
2.4.7 Ca~(2+)浓度的测定 |
2.4.8 MLSS的测定 |
2.4.9 MLVSS的测定 |
2.4.10 SVI的测定 |
2.4.11 污泥形态结构及生物相的显微观察 |
2.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5.1 研究方法 |
2.5.2 技术路线 |
2.6 工艺流程及说明 |
2.6.1 工艺流程 |
2.6.2 流程说明 |
2.7 反应器中环境因素的控制 |
2.8 实验运行的参数 |
第3章 钙离子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研究 |
3.1 前言 |
3.2 研究方法及实验内容 |
3.3 结果讨论 |
3.3.1 脱氮效果的变化 |
3.3.2 亚硝酸菌和硝酸菌及反硝化菌的生长曲线 |
3.3.3 钙离子对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
3.3.4 钙离子对活性污泥系统pH值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钙离子对污泥性能的影响研究 |
4.1 前言 |
4.2 研究方法及内容 |
4.3 结果讨论 |
4.3.1 COD去除效果的变化 |
4.3.2 MLSS和污泥增长速率及MLVSS的变化 |
4.3.3 SVI的变化 |
4.3.4 污泥形态结构及生物相的变化 |
4.4 本章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混装制剂类制药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制药工业废水排放及危害 |
1.1.1 我国的制药工业废水 |
1.1.2 制药工业排放废水的常见组成和性质 |
1.1.3 制药工业排放废水的环境危害 |
1.2 国内外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常用于制药废水处理的物化技术 |
1.2.2 生物处理技术 |
1.2.3 我国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
1.3 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排水概况 |
1.3.1 混装制剂类制药定义及制剂分类 |
1.3.2 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概况 |
1.4 东药集团制剂厂区概况 |
1.5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
2.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污染的治理调研与分析 |
2.1 混装制剂类生产废水排放节点分析与调研 |
2.1.1 固体制剂类生产工艺及污染调查分析 |
2.1.2 注射剂类生产工艺及污染调查分析 |
2.1.3 其他制剂类 |
2.2 问题分析 |
2.3 混装制剂制药企业废水处理现状分析 |
2.4 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废水治理技术 |
2.4.1 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废水治理工艺分类分析 |
2.5. 小结及建议 |
3.东药集团制剂生产废水的生化试验研究 |
3.1 东药制剂废水量与水质特征 |
3.2 废水处理工艺的初步确定 |
3.2.1 废水水质分析 |
3.2.2 制剂废水处理工艺的初步确定 |
3.3 生化处理的小试试验研究 |
3.3.1 小试试验的水质情况说明 |
3.3.2 小试试验的化验方法 |
3.3.3 小试试验中个工艺环节试验及装置 |
3.3.4 小试试验的结果及讨论 |
3.3.5 东药制剂废水小试试验的结论 |
3.4 制剂废水的生化处理中试 |
3.4.1 制剂废水生化处理中型试验研究重点内容 |
3.4.2 制剂废水处理中试的规模和装置介绍 |
3.4.3 复合折流式水解酸化反应器(池)工艺研究 |
3.4.4 中试生化系统的启动 |
3.4.5 中试装置稳定运行阶段的试验运行数据和讨论 |
3.4.6 制剂废水处理系统试验为工程提供的主要技术参数结果及讨论 |
3.5 混装制剂废水处理试验小结 |
4.制剂废水处理工程建设 |
4.1 废水水质及水量 |
4.2 工程概况 |
4.3 工艺流程 |
4.4 单元工艺参数 |
4.4.1 格栅及集水池 |
4.4.2 旋流沉砂池、平流沉淀池及集油管 |
4.4.3 调节池和事故池 |
4.4.4 复合折流式水解酸化反应池 |
4.4.5 接触氧化池 |
4.4.6 二次沉淀池 |
4.4.7 污泥处理系统 |
4.4.8 其他配套设备 |
4.5 工程建设中的问题和思考 |
5.制剂废水处理装置运行效果分析 |
5.1 装置调试阶段处理效果分析 |
5.2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10)基于ACF的软结构生物反应器设计及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研究现状-以焦化废水为例 |
1.2.1 焦化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
1.2.2 焦化废水的危害 |
1.2.3 焦化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3 研究进展分析与研究内容 |
1.3.1 存在的不足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研究方法与试验设计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 |
2.1.2 实验用水及接种污泥 |
2.2 ABR-A/O-MBR组合工艺试验系统 |
2.2.1 试验装置 |
2.2.2 试验系统设计 |
2.3 焦化废水难降解有机物的分析方法 |
2.3.1 GC-MS分析法预处理条件的实验 |
2.3.2 GC-MS分析方法 |
第3章 ACF软结构折流板反应器的设计及处理效果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用水 |
3.2.2 水力特性分析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清水实验结果分析 |
3.3.2 ACF软结构折流板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活性炭粉末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及效果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装置与方法 |
4.2.1 试验装置 |
4.2.2 试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曝气量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 |
4.3.2 沉降时间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 |
4.3.3 活性炭粉末粒径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 |
4.3.4 焦化废水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 |
4.3.5 好氧颗粒污泥特性分析 |
4.3.6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对COD去除性能的影响 |
4.3.7 好氧颗粒污泥结构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MBR系统对生化出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装置与方法 |
5.2.1 试验装置 |
5.2.2 运行条件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MBR系统对对焦化废水中COD的降解效果 |
5.3.2 MBR系统对对焦化废水中NH_4~+-N的去除效果 |
本章小结 |
第6章 ABR-A/O-MBR组合工艺的启动运行及对焦化废水降解特性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装置与方法 |
6.2.1 试验装置 |
6.2.2 试验方法 |
6.3 ABR-A/O-MBR组合工艺的启动和运行 |
6.4 ABR-A/O-MBR组合工艺对焦化废水降解特性研究 |
6.4.1 ABR-A/O-MBR组合工艺对焦化废水降解效果 |
6.4.2 焦化废水中各污染物在ABR-A/O-MBR各工艺环节的降解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有机废水生化处理后污泥化作鱼饵的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BIOLAK+水解酸化+A2/O+化学氧化工艺处理猪场沼液的应用研究[D]. 张广润. 南昌大学, 2020(01)
- [2]景观生态型生物污水处理系统研究进展[J]. 王昕竹,张星星,杨艳艳,徐乐中,吴鹏,刘文如.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9(06)
- [3]光催化-电芬顿双池氧化体系处理苯酚废水[D]. 徐皓. 湖南大学, 2019(07)
- [4]铁氧化物-沸石复合物强化两段式厌氧工艺处理效能研究[D]. 鹿晓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5]洪泽工业园区废水处理技术及其运行管理策略研究[D]. 张景志. 清华大学, 2017(02)
- [6]高COD高氨氮(尿囊素工艺)废水处理的实验研究[D]. 冷超群. 河北工业大学, 2015(04)
- [7]S-诱抗素废水生化处理工艺及其功能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 赵希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01)
- [8]钙离子对活性污泥系统脱氮效果及污泥特性的影响研究[D]. 樊艳丽. 兰州理工大学, 2014(10)
- [9]混装制剂类制药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D]. 杨楠. 吉林大学, 2013(09)
- [10]基于ACF的软结构生物反应器设计及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D]. 王一波. 安徽工程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