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横县医院消毒卫生工作质量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肖雄[1](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陈慧斯[2](2019)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院感染是当前国际关注的突出公共卫生问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简称“感控”)工作是关系医疗质量、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的关键内容。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新医改的深入推进,我国对感控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重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人员(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actitioners,IPCP),简称感控人员,是保障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和防控措施执行的首要环节和核心力量,其岗位胜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目前,国外已有比较成熟的感控人员能力框架或概念模型,但并不直接适用于我国国情和医院管理现状。国内部分学者提出感控人员能力素质的框架性建议或理论层面的核心能力,但基于胜任力理论,系统构建符合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实际的感控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模型尚缺乏,是当前医院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的:本研究基于胜任力理论、人岗匹配理论和动机理论构建感控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模型,并应用构建的模型开展实证研究,了解目前感控人员岗位胜任力现状,探索岗位胜任力的影响因素,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方法:(1)评价模型构建: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初步拟定并优化感控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模型理论框架和测量条目。采用问卷调查法,以456名医院感染管理相关人员为研究对象,运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内部一致性分析检验模型的信度及效度,确定权重系数。(2)实证研究:以建立的感控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模型为测量工具,对吉林省9个市(州)44所三级医院、63所二级医院及63所一级医院从事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共计1775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感控人员岗位胜任力现状和影响因素。分类变量采用构成比(%)表示,连续型变量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运用方差分析和非参数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运用中介模型分析感控人员岗位胜任力内部各维度关系。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一般统计学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Amos 21.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SPSS软件PROCESS程序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1)感控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模型构建本研究构建的感控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模型包括感控基本技能(监测能力、检查监督、暴发处置与职业防护指导)、组织协作能力(培养或影响他人、沟通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专业发展能力(成就动机、学习能力、综合知识)和个人特征品质(职业价值观、个人品质)4个核心维度,11个子维度和47个测量条目。(1)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感控基本技能维度12个测量条目提取3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5.632%;织协作能力维度13个测量条目提取3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3.045%;专业发展能力维度13个测量条目提取3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1.781%;个人特征品质维度9个测量条目提取2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4.326%。(2)经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适配度良好。感控基本技能维度χ2=158.116,χ2/df=3.294,CFI=0.981,GFI=0.942,AGFI=0.906,RMSEA=0.074;组织协作能力维度χ2=163.537,χ2/df=2.638,CFI=0.983,GFI=0.942,AGFI=0.915,RMSEA=0.063;专业发展能力χ2=211.841,χ2/df=3.591,CFI=0.972,GFI=0.928,AGFI=0.889,RMSEA=0.079;个人特征品质χ2=88.932,χ2/df=3.420,CFI=0.985,GFI=0.956,AGFI=0.925,RMSEA=0.076。(3)模型总体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89,各维度Cronbach’s alpha系数为:感控基本技能0.967(监测能力0.937、检查监督0.932、暴发处置与职业防护指导0.952),组织协作能力0.972(培养或影响他人0.947、沟通表达能力0.949、人际交往能力0.908),专业发展能力0.955(成就动机0.922、学习能力0.928、综合知识0.942),个人特征品质0.960(职业价值观0.936、个人品质0.962)。(4)权重系数计算结果:4个核心维度中感控基本技能权重系数(0.266)最高,其他核心维度权重系数分别为组织协作能力(0.251)、专业发展能力(0.237)和个人特征品质(0.245);11个子维度权重系数为:监测能力(0.342)、检查监督(0.334)、暴发处置和职业暴露防护指导能力(0.324)、培养或影响他人(0.353)、沟通表达能力(0.336)、人际交往能力(0.311)、成就动机(0.369)、学习能力(0.336)、综合知识(0.295)、职业价值观(0.518)、个人品质(0.482)。(2)感控人员岗位胜任力实证研究(1)吉林省各级医疗机构感控人员的岗位胜任力现状:感控人员整体岗位胜任力自评总分为5.276±0.932,按量表等级(1-7分)水平,处于中等。4个核心维度中个人特征品质自评得分(5.614±0.916)和组织协作能力自评得分(5.345±0.954)高于自评总分平均值,专业发展能力自评得分(5.112±0.984)、感控基本技能自评得分(5.064±1.233)较低。11个子维度中9个子维度自评得分在5分以上,监测能力(4.804±1.453)和学习能力(4.711±1.389)自评得分较低。(2)人口社会学因素、个体职业状况及医院感控管理环境等诸多因素对感控人员总体胜任力及各核心维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工作年限短(≤5年)的感控人员相比,工作年限≥16年的感控人员总体岗位胜任力、组织协作能力、个人特征品质自评得分均增加(p<0.05);工作年限在2125年的感控人员,感控基本技能、专业发展能力自评得分较高(p<0.05)。与三级医院的感控人员相比,二级医院、一级医院感控人员总体岗位胜任力自评得分较低(p<0.05);二级医院感控人员感控基本技能自评得分较低(p<0.05)。专职感控人员总体岗位胜任力自评总分较兼职感控人员高(p<0.05)。有临床工作经历的感控人员总体岗位胜任力、专业发展能力、个人特征品质自评得分较无临床工作经历的感控人员高(p<0.05)。办公软件应用水平、定期参加感控培训对感控人员总体岗位胜任力及各核心维度自评得分具有显着影响(p<0.05)。医院对感控工作的重视程度、组织开展感控培训情况、感控管理制度建设情况及感控文化氛围对感控人员总体岗位胜任力及各核心维度自评得分具有显着影响(p<0.05)。医院感控制度建设情况、组织感控培训情况和感控文化氛围在医院对感控工作重视程度和感控人员总体岗位胜任力间的中介效应显着,总中介效应值为0.626,占总效应的65.70%。(3)感控人员岗位胜任力各维度关系:成就动机、学习能力在综合知识与感控基本技能间的中介效应显着,总中介效应值为0.182,占总效应的22.74%。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培养或影响他人能力在综合知识与感控基本技能间的中介效应显着,总中介效应值为0.486,占总效应的60.69%。职业价值观、个人品质在综合知识与感控基本技能间的中介效应显着,总中介效应值为0.109,占总效应的13.58%。结论:(1)本研究构建了包含4个核心维度,11个子维度和47个测量条目的感控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模型,信度效度较好,能够客观反映感控人员岗位胜任力要求。(2)吉林省各级医疗机构感控人员岗位胜任力处于中等水平,感控基本技能、专业发展能力自评得分偏低,组织协作能力、个人特征品质自评得分较高。因此,提升感控人员总体胜任力的关键在于重点加强感控基本技能培训,培养专业发展能力,发挥组织协作能力优势,深入挖掘个人特征品质。(3)感控人员工作年限、医院等级、是否为专职感控人员、临床工作经历、办公软件应用水平、定期参加感控培训,医院对感控工作重视程度、组织开展感控培训情况、感控管理制度建设情况及感控文化氛围对感控人员总体岗位胜任力及各核心维度自评得分具有显着影响。医院感控制度建设情况、组织感控培训情况和感控文化氛围在医院对感控工作重视程度和感控人员总体岗位胜任力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4)感控人员的综合知识对感控基本技能有直接作用,同时,成就动机、学习能力在综合知识与感控基本技能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培养或影响他人能力在综合知识和感控基本技能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职业价值观和个人品质在综合知识和感控基本技能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5)建议推进感控人员专业资格认证,促进医院感染管理学科体系建设,提倡人文管理,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支持性环境,加强医院感染信息化建设,注重感控综合知识的更新培训,明确感控人员个人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定位,以提高感控人员岗位胜任力。
陈立爱,钟莹,潘善雷,孙萍萍,韦忆兰[3](2019)在《穴位埋线结合中药外敷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疼痛、焦虑的干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80年我国抽样调查显示[1]:痛经发病率为33.19%。至2000年发病率上升至56.05%[2]。研究表明[3-4]近年来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患病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当得到重视,逐渐加重的学业、工作、生活压力使得痛经的女性越发焦虑,身心健康水平下降。现代西医治疗手段主要依靠非甾体抗炎镇痛、口服避孕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解痉镇痛药等,药物一般能够快速缓解疼痛,临
王富丽[4](2019)在《护理人员安全注射现状调查》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调查医疗机构注射环境、护理人员安全注射知识和行为现状,初步了解我国安全注射现状,为规范护理人员注射行为、推进安全注射提供基础数据,为我国安全注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的方式,对安全注射现状分阶段进行调查研究。每家医疗机构观察2个注射现场,调查10名护理人员,调研数据收集汇总后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第一阶段,依托全国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监测项目,对20个省、市、自治区的68家医疗机构进行医疗机构注射环境和护理人员安全注射现状调查。第二阶段,对北京市2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注射环境和护理人员安全注射现状调查。结果1.全国医疗机构安全注射现状共调查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68家医疗机构护理人员631名,观察注射现场143个。全国护理人员安全注射基本知识总的知晓率为84.54%,98.10%的护理人员都能清楚安全注射的概念,但安全注射范围的知晓率仅有25.36%。安全注射态度方面:97.62%的护理人员能意识到安全注射的重要性,但仅有18.20%的护理人员认为目前注射滥用比较常见。护理人员安全注射行为率为86.35%,安全注射行为率较低的有两次注射或者穿刺之间洗手(69.89%)、注射操作前洗手(72.27%)。目前还有5.71%的护理人员做不到“一人一针一管”。护理人员近3个月的锐器伤发生率为13.31%,平均年发生率为0.53次/(人.年),锐器伤发生后有61.90%的人未向上级报告。现场观察结果显示:安全设施配备方面98.50%接种环境光线充足,97.20%配有锐器盒,但仅有71.3%配备干手设施。注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不安全行为:77.60%的现场消毒后皮肤待干时间不足30秒,23.80%的现场皮肤消毒后用干棉签擦拭消毒部位,57.34%的现场存在徒手掰安瓿现象,20.28%的现场存在对注射器及针头进行手工毁形现象。2.北京市基层医疗机构安全注射现状共调查北京市朝阳区2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146名,观察注射现场40个。北京市护理人员的安全注射基本知识总的知晓率为82.72%,99.32%的护理人员都听说过安全注射,95.21%的护理人员都知晓安全注射概念,但仅有27.4%的护理人员知晓安全射范围。安全注射态度方面:97.26%的护理人员能认识到安全注射的重要性,但仅有17.80%的护理人员认为目前注射滥用比较常见。护理人员的安全注射行为率为85.87%,在注射过程中100%能做到“一人一针一管”,100%的注射场所均配备锐器盒。每次检查注射用具的消毒灭菌情况(70.55%)、两次注射或者穿刺之间洗手(73.29%)、皮肤消毒后待干后进行注射(76.03%)、皮肤消毒后不用干的消毒棉签(棉签)擦拭消毒部位(76.03%)均执行率不高。护理人员最近3个月的锐器伤发生率为10.96%,平均年发生率为0.44次/(人.年),锐器伤发生后有62.50%的人未向上级报告。现场观察显示:注射现场安全注射设施配备方面,流动水洗手设施及锐器盒的配备均能达到100%,97.50%的现场配有速干手消毒剂,但是仅有70.00%的注射现场配备有干手设施。注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不安全行为:75.00%的现场消毒后皮肤待干时间达不到30秒,40.00%的现场存在徒手掰安瓿的现象,22.050%的现场存在对注射器及针头进行手工毁型,10.00%的人双手套回针帽。3.安全注射知识、态度、行为方面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护理人员安全注射基本知识得分在年龄、工作年限两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工作年限、学历、安全注射培训频率的护理人员安全注射行为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注射态度与安全注射行为存在正相关(γ=0.149,P=0.000),逐步代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对安全注射行为有统计意义影响因子有9个,如对艾滋病患者提供注射并加强防护、工作年限、本科及以上学历等等。结论1.护理人员对安全注射知识详细内容掌握不够,对注射滥用缺乏认识,安全注射培训不足。医疗机构应构建合理的培训周期及培训模式,提升护理人员安全注射知识及态度。2.护理人员注射行为不规范,主要存在手卫生依从性差,皮肤消毒后作用时间不足,锐器伤发生率较高等问题。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安全注射规章制度,并完善安全注射操作流程规范,规范护理人员安全注射操作,提高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3.部分医疗机构安全注射设施配置不足,安全型、自毁型注射器未能广泛推广。需要国家加大对医疗机构安全注射用品配置的支持力度,制定安全、自毁型注射器的推广的相关政策及策略,减少因不安全注射引起的感染及对护理人员的职业伤害。
罗菲[5](2019)在《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与建国之初同样被列为卫生工作重点的烈性传染病防治等工作不同,新法接生直至1985年才基本得到普及,时间跨越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若干历史时期,其中原因也远非普遍接种疫苗那样简单。因此,研究新法接生从开始推行到基本普及的历史过程,勾勒新法接生推行的社会图景,探究影响新法接生尽早普及的各种因素,剖析影响新法接生率起伏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即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的。方法:在掌握大量第一手史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运用历史文献学方法,对新中国推行新法接生直至基本普及的全过程加以系统考察,从而再现新法接生推行的基本历史面貌。与此同时,结合新中国成立后推行新法接生的36年间政治、文化与社会背景的变迁,采用医疗社会史与医疗经济学研究的分析工具,在综合考察各方面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政治运动、经济水平、人力资源和传统生育观念是影响新法接生尽早普及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到新法接生率的起伏变化的命题。成果:通过分析推行新法接生的各个构成要素,诸如宣传动员、人力资源、推广方式、组织管理等,全面梳理新法接生推广的基本历史经验,客观再现新中国新法接生由推广到基本普及的历史。通过查阅、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大量史料,发现“大跃进”时期新法接生率存在虚高的成分,而“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时期农村产妇受到的医疗照顾也并不像前此论者所估计的那样少。“文革”时期许多中、高级妇幼保健人员或参加巡回医疗队,或被下放到农村,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地区新法接生的推广,他们培训的“在地化”初级医疗人员也为“文革”后期新法接生迅速推广并普及储备了人力资源。在构建新法接生推行历史图景的过程中,通过深入挖掘史料,对旧产婆改造、妇幼保健员培训、助产教育等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结合社会制度变迁,对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的演变轨迹进行了梳理,并剖析了其中隐含的内在逻辑。在乡村医疗卫生人员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传统中医业者以其技术水平、庞大数量和广泛分布,受到政府关注,并被组织到新法接生推行工作之中。文中还对民族地区新法接生推行特色作了分析,并结合政策环境,提出医疗资源配置在其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在收集与分析各地不同历史时期新法接生率数据的基础上,生动再现新法接生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波浪式走向,借助医疗社会学、人口学等多种分析方法,综合考察影响新法接生推行的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推动力量与影响因素,提出导致这种起伏变化及新法接生推广历时36年才宣告基本普及的原因,主要在于政策环境多变、人力资源严重匮乏、经济条件落后、传统生育观念影响等几个方面。结论:本文力求在再现新法接生普及历史面貌的基础上,全面总结新中国新法接生从开始推行到基本普及的主要成就及基本历史经验,并由此揭示出新法接生普及耗时长久的主要原因及新法接生率起伏变化背后隐藏的内外制约因素。自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行以来,保护妇婴健康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结合中心工作,采取了团结改造己有人员,培训新生力量,大力宣传新法接生,并在城乡和厂矿广泛建立新法接生组织和机构的一系列措以施,运用点面结合、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方法,在全国展开消灭新生儿破伤风和产妇产褥热的工作。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体妇幼保健人员的艰苦努力,新法接生于1959年在城市基本普及,此后,推行新法接生工作的重点转向农村。新法接生推行的过程,伴随着各种因素的交互影响,构成新中国新法接生推行的独特面貌。在新法接生宣传中,除了教育民众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外,重点在通过新旧对比,激发民众对新的人民政权的认同感。在接生员培训方面,既有接生技能内容的培训,也带有土地改革、合作化、农村合作医疗等方面的鲜明时代特色,其中也能看到传统中医或隐或显的影响。在执业资格管理上,1949-1957年间较严格地实施专业化与证照制度;限于农村地区的各方面条件,1958年提出卫生人员都要做新法接生工作的要求,1963年正式提出只要采用了消毒接生与消毒断脐的方法,即使是家属或亲邻等实施的接生操作一样算作新法接生,事实上弱化了对接生员执业资格的管理,并使新法接生的技术要求降到了最低。1978年后,在边远和经济落后地区着重推广了1963年以后的做法,从而提高了这种低技术含量的新法接生推行的速度,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新法接生推行的质量及新法接生率的稳定性。“文革”时期虽然妇幼保健机构大量撤销,影响到新法接生推行,但由于前此“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心放到农村去”的指示,以及“文革”时期包括妇产科专家在内的大批中、高级医疗卫生人员的下放,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优质资源下沉的效果,部分地区农村母婴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改革开放以后,由于采取了多样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新法接生推行办法,加之农村经济逐步好转,医疗装备与专业人员基本到位,妇幼保健网基本形成,新法接生很快在全国基本普及。
余阳[6](2018)在《2012-2017年广西南宁市肺结核病流行特征及空间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从全球范围来看,结核病的死亡数量和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但结核病对人类健康带来的威胁仍未消减,截至目前为止,结核病仍是全球第九大死因。中国作为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结核病依然是我国当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广西作为经济较为落后的省份,又是中国结核病高发的地区之一,应该加强对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肺结核在南宁市不同时间、人群以及地区中的流行病学特征。同时采用空间信息技术对肺结核进行地理分布特征研究,以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和肺结核的聚集区域,能为制定结核病的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肺结核报告病例数据来源于南宁市疾控中心,时间范围为2012年至2017年。本次研究中,流行病学部分使用Excel和SPSS 22.0软件对肺结核报告病例的三间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空间分析部分通过使用ArcGIS10.0软件和GeoDa软件绘制南宁市各县区的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专题图、IDW插值分析图和各县区的LISA分析图。结果:1.2012年至2017年间南宁市新报告肺结核病例4398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99.61/10万,每年肺结核的发病率分别为:106.3/10万,102.4/10万,108.6/10万,106.0/10万,83.1/10万,92.2/10万。2.从时间分布上来看,南宁市每月都有肺结核病例报告,报告高峰为3月至5月。从性别分布上来看,南宁市肺结核男性报告例数多于女性,平均性别比为2.49,男性平均发病率为136.04/10万,女性平均发病率为60.04/10万,2012年至2017年间各年度男女结核病发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7)值分别为1354.64,1101.71,1021.74,1102.89,852.10,957.34,P均小于0.05),男性的发病风险分别为女性的2.50倍,2.30倍,2.16倍,2.24倍,2.21倍,2.21倍。从年龄分布上来看,病例报告数主要集中在40-49、50-59和60-69岁年龄段中。从职业分布上来看,报告病例数前五位的职业分别是农民、家务及待业、离退人员、学生、工人。从地区分布上来看,南宁市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兴宁区,平均发病率为219.75/10万,发病率最低的地区是横县,平均发病率为56.64/10万。各县区各年度的发病率的范围在34.27/10万到267.5/10万之间,差异较大。3.从南宁市各县区各年度肺结核发病率的空间分布图中得出,各县区肺结核发病存在在明显的高发区和低发区,高发区为兴宁区和西乡塘区。4.从南宁市各县区各年度肺结核发病率的LISA分析图中得出,除2013年和2016年外,其余年份均有有统计学意义的区域。总体情况中有1个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2年有4个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4年有1个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5年有2个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7年有1个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从南宁市各县区各年度肺结核发病率的IDW插值图中可以得出,2012年至2017年间,肺结核的发病率均以兴宁区和西乡塘区为中心向四周呈辐射状下降。2012至2014年,发病率较高的区域从2012年的兴宁区、西乡塘区、青秀区、江南区逐年向外辐射扩张,至2014年,发病率较高的范围为兴宁区、西乡塘区、青秀区、江南区和良庆区。2014年至2016年发病率较高的范围开始逐年缩小。2017年与2016年相比又略有扩张。结论:1.南宁市肺结核病例报告高峰在每年的3月至5月;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平均发病风险为女性的2.27倍;肺结核病例报告年龄主要集中在40-49、50-59和60-69岁年龄段;报告病例数排名前五位的职业分别是:农民、家务及待业、离退人员、学生和工人。2.南宁市平均发病率为99.61/10万,各县区中平均发病率高于南宁市平均发病率的地区为:兴宁区、西乡塘区、青秀区、马山县、良庆区、江南区,主要集中在市区。3.对2012年至2017年对南宁市肺结核发病情况进行LISA分析发现,青秀区肺结核发病为高-高空间关联模式,即自身发病率高,周边县区发病率也高。4.对2012年至2017年南宁市报告肺结核发病情况进行空间插值发现,肺结核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空间聚集性,以兴宁区和西乡塘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由中心向四周呈逐渐下降趋势。
廖兵[7](2018)在《新桂系时期广西兽医事业研究(1925-1949)》文中认为新桂系时期,广西畜牧业发展迅速,在农商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境内兽疫十分猖獗,严重影响国计民生及此后“抗战建国”的实现。为此,桂省政府大力推进兽医事业建设,不断建立健全兽医管理机构,出台有关兽疫防治的法律法规,开展兽疫调查,试办家畜保险,落实经费,综合施策,强力推进兽疫防治,取得了显着成效。为了培养兽医人才,桂省政府通过创办广西大学畜牧兽医系、广西高级农业职业学校等新式学校和广西畜牧兽医养成所等兽医训练班,以及选送学生出国留学等方式,将基础教育与短平快培训相结合,理论和实践教育并重,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兽医人才。此外,还通过举办各类比赛会和展览会,加大兽医知识的社会宣传和普及力度,作为兽医教育的必要补充。为了促进兽医科研工作的开展,桂省政府建立了一系列兽医科研机构。广西家畜保育所、广西大学农学院、中央畜牧实验所等机构积极开展兽医科学研究,在药物研制、传染病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各项科研活动主要着眼于当时兽医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为兽疫的科学防治奠定了一定基础。不过,由于战乱不断,资金不足,人才紧缺,再加上交通滞后,政府工作效率低下,新桂系时期广西兽医事业的发展亦存在明显不足。尽管如此,桂省政府大力举办兽医事业,推动了广西兽医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为建国后广西兽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并为今天兽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李春亭[8](2018)在《抗日战争时期云南公共卫生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日战争加快了云南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步伐。抗战期间,云南医疗卫生机构不断扩充,并逐渐覆盖到边远和民族地区,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加之医学院校和卫生人才内迁,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卫生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不同等级的卫生院有了固定的经费投入,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得到一定保障。防疫是抗战时期云南公共卫生的首要任务,制度建设和环境卫生则是其主要内容。通过构建省县两级卫生组织体系,提高传染病防治水平,宣传卫生知识,开展空袭救护医疗,为抗战提供医疗卫生方面的支持。国际组织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社会各界捐款捐药、民众积极参与,在战争时期形成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合力。妇幼卫生和学校卫生,取得了难能可贵的进步。卫生政策和法规在实施中,充满了问题和矛盾,经济发展水平低、经费短缺、卫生人才紧缺、政策协调性差、贪污腐化使很多想法无法落到实处,公共卫生建设成效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当时,国家权力意图借助卫生,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效果并不理想。新式的报纸和期刊,在互动中传播了卫生观念。即使西医借助知识和权力,占据了卫生行政与医疗技术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却无法改变中医在医疗市场中的主体地位。社会上层和知识精英的医疗选择日趋多元,底层民众的健康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14年抗日战争期间,云南公共卫生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绝不是让人满意的。当前边疆民族地区的卫生健康事业,要坚持健康优先原则,改善医疗卫生设施,培养卫生人才,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优化健康教育,重视调查研究。要在健康扶贫中深化“健康中国”建设,不断提高健康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蔡祯[9](2016)在《广西横县双窑村小京坡规划》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政府高度重视乡村的建设与发展,广大乡村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广西横县双窑村小京坡位于广西横县平朗乡,距南宁市区约66km,与六钦高速的峦城入口和平朗入口的距离均约为8km。小京坡屯北与风雨桥相连,东南西三面被马峦江所围绕,县道贯穿其中(长度为1147m,南北向),东南边与秋江村接壤,规划区总面积30.4hm2。通过对乡村景观的相关概念、思想、理论以及国内外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的优秀案例,总结经验,结合现场的实地调查和相关资料的分析,确定规划的目标、原则及定性、定位及相关规划。广西横县双窑村小京坡规划的目标是以改善小京坡原有人居环境及村容村貌,完善村内基础设施为前提,充分挖掘小京坡历史文化内涵,结合现有资源以及优越的自然环境,形成以渔文化饮食和双窑传统饮食为特色的旅游产业服务区,建设小京坡饮食文化屯,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定性、定位方面,主要是从饮食、鱼市、文化三个方面来对小京坡进行定性,开发鱼市交易市场以及饮食文化和民风民俗的经济价值,并将小京坡定位为传统饮食与渔文化饮食,美景与娱乐结合的省级特色饮食文化屯。规划将小京坡打造为一个以“美食文化村”为主题,以“马峦绕屯知鱼美,不妨长作京坡人”、“芋果蔬茶淡中甜,马峦鱼美嫩不蔹”为理念的饮食文化屯。结合小京坡实际情况,在功能分区方面,将小京坡规划为“一轴、一带、心、六区”。一轴:贯穿小京坡的480县道。一带:马峦江。一心:小京坡中心居住区。六区:鱼市集贸区,总面积0.7hm2;居住区,总面积0.5 hm2;中心居住区,总面积3.4hm2;渔文化美食体验区,总面积1.5hm2。牲畜养殖区,总面积0.3 hm2;农业生产及景观休闲区,总面积24hm2。规划期限为2015年——2030年,预测到2030年,小京坡村庄人口规模为586人。另外,对村庄用地、道路交通、景观分区、植物景观、风景游赏、旅游服务设施公用工程等方面进行了规划。规划后,小京坡的建设用地总面积为6.43hm2,非建设用地总面积为23.97hm2,人均建设用地为109.7m2/人,拓宽县道1147m,修建主干路2047m,干路1859m,支路333m,修建道路总面积18779.8m2。在景观分区方面,将小京坡分为京坡鱼市区,总面积8.7hm2;传统美食区,总面积4.4hm2;渔文化餐饮区,总面积3.8hm2;自然植被保护区,总面积13.4hm2。规划还根据景观分区,对景点进行了布置,对植物进行了分区规划,使用了龙眼、菩提树、小叶榕、黄金榕等等适宜当地环境的植物。通过以上规划改善村屯居住环境,突显小京坡的文化特色,引入旅游产业,提高村民经济收入。最终将小京坡打造成为一个自然美观、环境生态、社会稳定的美食文化村。
洪海林[10](2016)在《广西双窑村马峦江景区总体规划》文中认为随着新农村和美丽乡村等宏观政策的引导,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投资者将目光从城市投向乡村,在风景资源优异的地区规划建设景区,开展休闲度假、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等等,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协调发展。广西双窑村马峦江景区总体规划来源于南宁市2015年市级生态综合示范村重点建设项目。规划旨在通过充分保护和利用马峦江及其周边区域的优质景观资源,规划水上观光游览,串联沿江村屯的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以建设成综合性生态旅游景区,形成当地的一张风景名片。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景区规划、乡村建设以及景区与村庄相互关系三个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进行的深入研究,归纳提炼出适用于本规划的理念和方法,为马峦江景区的规划编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案例分析方面选取了武汉东湖风景区、杭州西湖风景区、楠溪江风景区、桂林漓江风景区、班夫国家公园五个案例进行分析,并在具体规划实践中充分借鉴了这五个案例在规划理念、景点安排、功能布局、游线设计、资源保护以及居民点协调开发等方面的成果。广西双窑村马峦江景区总体规划主要依据现场调研、基础资料的整理分析及国家相关规划的各项要求进行编制。主要内容包括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及主要节点的规划。规划的马峦江景区,总面积为527.3公顷,外围保护范围约728.9公顷。景区主要采用分级保护的方式并结合实际情况将景区划分为了一、二、三级保护区、外围保护范围以及村庄发展控制区,不同的保护分区采用不同控制管理措施。马峦江景区总体规划的主题为“十里画廊·南国水乡”。规划以马峦江为核心,开展水上观光、水上游览、水上休闲。以沿江村庄的改造为基础,规划十里画廊、渔村旧事、京坡晨韵、马峦春色、多萝烟雨、森林花谷、小鸟天堂七大景区以及二十七个景点。山水景观是马峦江景区的展示主体,马峦江景区共规划了山林植被景观、河湖水域景观、建筑风貌景观三类典型景观,并设计了水上观光游览路线、生态养生游览路线、美食文化游览路线、渔村体验游览路线、休闲农庄游览路线五条游览路线,组成马峦江景区的游赏系统,并通过马峦江水上游览为轴线,串联村屯内的游览,实现景村一体化。
二、横县医院消毒卫生工作质量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横县医院消毒卫生工作质量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新中国“十七年” |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
(三) 运动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材料 |
(一) 材料来源 |
(二) 材料的甄选 |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
(四) 简要评议 |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
一、西医学习针灸 |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2)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医院感染的流行现状及危害 |
1.1.2 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的发展与变化 |
1.1.3 感控人员的内涵、岗位要求及现状 |
1.1.4 胜任力研究是卫生领域人力资源管理关注的焦点 |
1.2 国内外感控人员岗位胜任力研究现状 |
1.2.1 北美地区感控人员岗位胜任力要求 |
1.2.2 英国感控人员岗位胜任力要求 |
1.2.3 欧洲感控人员岗位胜任力要求 |
1.2.4 香港感控人员岗位胜任力要求 |
1.2.5 其他感控人员岗位胜任力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胜任力理论 |
2.1.1 胜任力的定义 |
2.1.2 胜任力的特点 |
2.1.3 胜任力模型 |
2.1.4 胜任力辞典 |
2.2 人岗匹配理论 |
2.3 动机理论 |
第3章 感控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
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1 文献研究法 |
3.1.2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
3.1.3 问卷调查 |
3.2 结果 |
3.2.1 感控人员岗位胜任力初始量表形成 |
3.2.2 指标筛选和优化 |
3.2.3 信度效度分析 |
3.2.4 评价模型权重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感控人员岗位胜任力实证研究 |
4.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1 研究对象 |
4.1.2 研究方法 |
4.1.3 统计分析 |
4.1.4 质量控制 |
4.2 结果 |
4.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4.2.2 感控人员岗位胜任力自评结果 |
4.2.3 感控人员岗位胜任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4 感控人员岗位胜任力各维度关系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讨论与对策建议 |
5.1 讨论 |
5.2 对策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创新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穴位埋线结合中药外敷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疼痛、焦虑的干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埋线组 |
2.2 西药组 |
2.3 治疗疗程 |
3 治疗结果 |
3.1 疗效判定标准 |
3.2 观察指标 |
3.2.1 疼痛评价: |
3.2.2 焦虑状态评估: |
3.2.3 随访: |
3.3 结果 |
3.3.1 两组患者治疗后近期疗效比较:见表1。 |
3.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计分结果比较:见表2。 |
3.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见表3。 |
3.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评分结果比较:见表4。 |
3.3.5 两组患者随访时远期疗效比较:见表5。 |
4 讨论 |
(4)护理人员安全注射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一览表 |
中文摘要 |
Abtract |
第一部分 前言 |
1.1 概念 |
1.2 国外促进安全注射措施 |
1.3 国内促进安全注射措施 |
1.4 安全注射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本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2.1 问卷设计 |
2.2 调查对象 |
2.3 技术路线 |
2.4 研究内容 |
2.5 调查方法 |
第三部分 结果 |
3.1 全国医疗机构护理人员安全注射现状 |
3.2 全国医疗机构安全注射现场观察情况 |
3.3 北京市基层医疗机构安全注射现状 |
3.4 北京市基层医疗机构安全注射现场观察情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五部分 研究局限性与建议 |
5.1 局限性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综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个人简介 |
致谢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5)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缘起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1.3 核心概念:新法接生及其演变 |
2. 前人研究述评 |
2.1 涉及“新中国新法接生”的史学着述 |
2.2 有关新中国新法接生队伍及其管理机构的研究 |
2.3 接生制度化与社会动员 |
2.4 新中国新法接生研究的多个面向 |
2.5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的范围、分期及意义 |
3.1 研究对象的范围 |
3.2 研究对象的分期 |
3.3 研究目的 |
3.4 研究意义 |
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 |
4.3 创新之处 |
5. 文献资料 |
5.1 文献来源 |
5.2 文献资料的甄选原则 |
第一章 新法接生推行的三种传统 |
1. 民国时期推行新法接生的遗产 |
1.1 新法接生推行被纳入国家卫生行政 |
1.2 卫生试验区的工作与新法接生推行试点 |
1.3 助产教育与接生婆培训开启生育医疗化进程 |
1.4 建立妇婴卫生公共服务网络的尝试 |
1.5 免费接生实践及其经验 |
2. 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推行新法接生的遗产 |
2.1 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新法接生推广的理论基础 |
2.2 陕甘宁边区建立和完善妇幼卫生制度 |
2.3 开展群众性新法接生宣传 |
2.4 多样化的新法接生队伍培训 |
2.5 加强新法接生的组织管理 |
2.6 积极团结各方面力量推行新法接生工作 |
3. 学习苏联先进经验 |
3.1 学习苏联医学的历史选择 |
3.2 学习苏联先进的妇幼卫生组织管理经验 |
3.3 学习苏联经验改革助产教育制度 |
3.4 引进新技术,为新法接生注入时代内容 |
3.5 学习苏联经验中存在的问题 |
4. 小结 |
第二章 新中国新法接生宣传 |
1. 进行新法接生宣传的必要性 |
1.1 新生儿破伤风与产妇产褥热高发严重影响母婴健康 |
1.2 歧视妇女歧视助产的旧生育思想普遍存在 |
1.3 新法接生宣传是打破旧思想束缚的有力措施 |
1.4 新法接生宣传是构建“人财两旺”新社会的思想武器 |
2. 不同历史时期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与宣传主体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及其实施主体 |
2.2 1960年代新法接生宣传政策与实施主体 |
2.3 1970-1985年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及其实施主体 |
3. 结合政治运动宣传新法接生理念 |
3.1 土改时期新法接生宣传 |
3.2 结合“大跃进”宣传新法接生 |
3.3 结合革命话语宣传新法接生 |
3.4 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新法接生 |
4. 综合利用多种宣传形式,使新法接生家喻户晓 |
4.1 利用妇幼卫生展览会等受众面广的宣传形式扩大影响面 |
4.2 利用个别谈话或小型会谈的方式专注点上深入 |
5. 宣传工作的成效及存在问题 |
5.1 宣传工作的成效 |
5.2 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6. 小结 |
第三章 新法接生队伍培养与提高 |
1. 初级新法接生人员培养 |
1.1 旧产婆改造与新法接生员培训 |
1.2 妇幼保健员训练与女赤脚医生培训 |
2. 学校教育 |
2.1 新中国早期的助产士培训 |
2.2 助产教育的发展及人才培养 |
2.3 助产士在新法接生推广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
3. 高级妇幼保健人员的培养 |
3.1 由学校培养的高级妇幼保健人员 |
3.2 由中级晋升而来的高级妇幼保健人员 |
3.3 高级妇幼保健人员在新法接生推广中的作用 |
4. 在职人员的培训与提高 |
4.1 行政干部的培训与提高 |
4.2 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与提高 |
5. 小结 |
第四章 点面结合的新法接生推行模式 |
1. 点面结合的新法接生推行模式 |
1.1 国家政策与各省市举措 |
1.2 各地试点区域选择与重点培养 |
1.3 由点带面的工作方法 |
2. 个案分析:广东兴宁县新法接生工作的全面推广 |
2.1 兴宁县开启新法接生试点工作 |
2.2 新法接生工作全面推广 |
3. 民族地区的新法接生推广 |
3.1 党和国家有关民族地区新法接生推广的方针政策 |
3.2 新法接生在民族地区的推广实践 |
4. 小结 |
第五章 新法接生的管理措施 |
1. 新法接生队伍的组织形式 |
1.1 群众性妇幼保健组织 |
1.2 国家举办的妇幼保健专业机构 |
2. 新法接生队伍的管理措施 |
2.1 加强党政领导,实行第一书记挂帅 |
2.2 实行劳动报酬与免费接生的双向经济驱动机制 |
2.3 建章立制,严格制度管理 |
2.4 建立妇幼保健网,实施一体化管理 |
2.5 启动评模奖优的荣誉激励机制 |
3. 小结 |
第六章 新法接生与中医 |
1. 传统中医学产科理论与实践 |
1.1 产科专着中与新法接生有关的分娩方法论述 |
1.2 产科专书以外的医书中与新法接生相关的论述 |
1.3 与产前检查及产后疾病防治有关的中医理论与实践 |
2. 产婆(接生员)接产中体现的中医理论 |
2.1 优秀产婆接生技术源于中医理论 |
2.2 接生员运用中医理论处理难产 |
3. 中医积极参与新中国新法接生推广 |
3.1 中医积极参与新法接生宣传 |
3.2 中医参与培训与辅导管理接生员队伍 |
3.3 中医理论与实践对新法接生的促进 |
4. 中医被纳入新法接生制度之中 |
第七章 推行新法接生的成就及历史经验 |
1. 新法接生推行工作的成就 |
1.1 在全国基本普及新法接生,保障母婴生命健康 |
1.2 建立起一支数量庞大的妇幼保健队伍,促进妇幼卫生工作全面开展 |
1.3 革除旧生育习俗,初步形成科学生育观 |
1.4 加强新法接生科学研究,推动助产学与产科学学术进步 |
1.5 保障国家建设的劳动力供给,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工业建设的发展 |
1.6 新法接生强化了民众的国家认同感 |
2. 普及新法接生的基本历史经验 |
2.1 党和政府的领导是新法接生普及的根本保障 |
2.2 持续有效的宣传工作是新法接生普及的思想基础 |
2.3 接生队伍建设是普及新法接生的人力保障 |
2.4 创建制度化接生模式是新法接生普及的组织基础 |
2.5 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新法接生顺利推进的重要力量 |
2.6 合理解决接生报酬是调动新法接生队伍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
2.7 善用传统中医力量丰富了新法接生理论并促进其推广 |
3. 小结 |
第八章 新法接生推行中的阻滞因素分析 |
1. 不同历史时期新法接生率的起伏 |
1.1 作为评价标准的新法接生率 |
1.2 全国历年新法接生率呈现阶段性变化 |
2. 1958-1959年新法接生率修正 |
2.1 “大跃进”时期新法接生统计方法直接导致新法接生率过高 |
2.2 通过《人口志》等资料修正新法接生率 |
2.3 通过回顾性调查修正新法接生率 |
3. 新法接生推行中的阻滞因素分析 |
3.1 变动较大的政策环境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
3.2 人力资源匮乏迟滞新法接生普及进程 |
3.3 长期经济水平低下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
3.4 传统生育观念长期存在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
4. 除旧布新非易事 |
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新法接生大事记 |
附录2 《医士、药剂士、助产士、护士、牙科技士暂行条例》摘录 |
附录3 广东省农村接生员之组织领导 |
附录4 关于普及新法接生工作的报告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详细摘要 |
(6)2012-2017年广西南宁市肺结核病流行特征及空间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现状 |
2.1 结核病研究现状 |
2.2 结核病空间分析研究现状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南宁市肺结核流行病学分析 |
1 研究资料与质量控制 |
1.1 研究资料 |
1.2 数据筛选和质量控制 |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三间分布 |
3 讨论 |
第三章 南宁市肺结核空间分析 |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2 南宁各县区肺结核的空间分析 |
2.1 肺结核总发病率的空间分析 |
2.2 2012 年肺结核发病率的空间分析 |
2.3 2013 年肺结核发病率的空间分析 |
2.4 2014 年肺结核发病率的空间分析 |
2.5 2015 年肺结核发病率的空间分析 |
2.6 2016 年肺结核发病率的空间分析 |
2.7 2017 年肺结核发病率的空间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1 研究结论 |
2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缩略语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新桂系时期广西兽医事业研究(192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广西兽医事业建设的背景 |
一、畜牧业在广西农商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
二、兽疫的肆虐 |
三、“自给政策”的提出 |
四、兽医事业在支援抗战中的重要性 |
第二章 广西与中央驻桂畜牧兽医机构 |
一、广西畜牧兽医机构的演变 |
二、中央畜牧兽医机构的进驻 |
三、对广西近代畜牧兽医机构的评价 |
第三章 广西兽疫的防治 |
一、政府的措施 |
二、民间的办法 |
三、兽疫防治经费 |
第四章 广西近代兽医教育的开启 |
一、近代畜牧兽医教育机构的建立 |
二、学校专业教育 |
三、训练班教育 |
四、兽医知识普及教育 |
五、留学教育 |
第五章 广西的兽医科研 |
一、兽医科研机构的设立 |
二、兽医科研活动 |
第六章 广西兽医事业发展困境 |
一、战争的破坏 |
二、兽医专业人才紧缺 |
三、经费不足 |
四、交通滞后 |
五、政府工作效率低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8)抗日战争时期云南公共卫生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学术与现实价值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国外医疗史研究概况 |
(二) 国内医疗史研究概况 |
(三) 抗战时期云南公共卫生研究概况 |
三、概念与论域界定 |
(一) 公共卫生 |
(二) 研究的时空断限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资料概况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因势而动:抗战时期云南公共卫生建设的因应 |
第一节 近代公共卫生建设的时代背景 |
一、自知者“明”:中国人眼里的“不卫生”状况 |
二、旁观者“清”:西方人记述的“不卫生”形象 |
三、医疗与救国的想象 |
第二节 20世纪初至抗战前云南卫生概观 |
一、“积弱”的边疆云南 |
二、“瘴气”的区域影响 |
三、疫病的传统应对 |
第三节 近代云南公共卫生事业的开端 |
一、清末民初云南医疗卫生的革新 |
二、民初至抗战前云南公共卫生的发展 |
三、民初至抗战前云南公共卫生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规模粗具:现代公共卫生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公共卫生组织体系的形成 |
一、卫生行政体系的变革 |
二、公共卫生人才的培训 |
三、现代医学教育体系的构建 |
第二节 地方公共卫生的运作 |
一、经费保障 |
二、业务开展 |
第三节 卫生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
一、卫生法规的制定 |
二、卫生法规的实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救死扶伤:疫病防控与空袭救护 |
第一节 疫病防控 |
一、疫病的流行:抗战时期云南传染病的流布 |
二、官方的措施:构建防疫体系 |
三、民间的应对:以1942年呈贡县霍乱防治为例 |
第二节 空袭救护与毒气防御 |
一、空袭救护 |
二、毒气防御 |
第三节 战时卫生资源的整合 |
一、由外而内:国家卫生的在场 |
二、人道主义:国际力量的援助 |
三、无问西东:社会资源的整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新月异:公共卫生服务的深入 |
第一节 清洁:公共空间的卫生治理 |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 |
二、基层环境卫生的改善 |
第二节 保健:妇婴卫生 |
一、新法接生 |
二、儿童保健 |
第三节 教养:学校卫生 |
一、卫生教育 |
二、环境卫生 |
三、预防传染 |
四、健康检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阐释转化:卫生知识、医疗行为与卫生治理 |
第一节 卫生知识的大众化 |
一、卫生的动员 |
二、卫生知识的灌输 |
三、卫生知识的互动 |
四、卫生的消费——以报刊医药卫生广告为中心 |
第二节 日常疾病及其医疗 |
一、昆明及其周边地区的疾病与医疗 |
二、边区的疾病与医疗 |
三、中西医之争下的医疗选择 |
第三节 边疆卫生治理模式的探索:以边疆开发方案为中心 |
一、扑灭“瘴疠” |
二、改良环境卫生 |
三、发展医疗卫生设施 |
四、发展社会生产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回顾展望:抗战时期云南公共卫生建设的成效与启发 |
第一节 抗战时期云南公共卫生建设的面临的困难 |
一、经济发展滞后 |
二、局势动荡 |
三、工作经费匮乏 |
四、贪污腐化严重 |
五、卫生观念滞后 |
第二节 抗战时期云南公共卫生建设的成绩 |
一、为抗战提供医疗卫生支持 |
二、加快了云南公共卫生建设 |
三、奠定战后云南医疗卫生发展的基础 |
四、促进云南边疆开发建设 |
第三节 抗战时期云南公共卫生建设的局限 |
一、政策协调性差 |
二、制度难以落实 |
三、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不充分 |
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 |
第四节 边疆民族地区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启示 |
一、坚持健康优先原则 |
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
三、注重政策衔接 |
四、培养卫生人才 |
五、优化健康教育 |
六、深化研究与评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广西横县双窑村小京坡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规划的目的及意义 |
1.2.1 规划目的 |
1.2.2 规划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 |
1.3.2 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研究与实践 |
1.3.3 乡村景观分类 |
1.3.4 乡村景观规划的相关思想 |
1.3.5 乡村景观规划的相关理论 |
1.3.6 评述与展望 |
1.4 规划内容与步骤 |
1.4.1 规划内容 |
1.4.2 规划步骤 |
1.5 规划流程框架 |
2. 优秀案例分析 |
2.1 台湾清境农场 |
2.2 日本:奥多摩森林理疗之路 |
2.3 漳州市芗城区张坑村 |
2.4 美国芝加哥Prairie Crossing农场 |
2.5 安徽来安耘泰新乡村综合体规划设计 |
2.6 借鉴经验 |
3. 广西横县双窑村小京坡规划 |
3.1 背景 |
3.1.1 经济背景 |
3.1.2 政治背景 |
3.1.3 小京坡示范屯建设的重要意义 |
3.2 规划分析 |
3.2.1 小京坡基地分析 |
3.2.2 小京坡上位规划 |
3.2.3 小京坡建设的优劣势 |
3.3 规划依据 |
3.4 规划原则 |
3.5 规划目标、定性、定位 |
3.5.1 规划目标 |
3.5.2 定性 |
3.5.3 定位 |
3.6 规划范围、期限 |
3.6.1 规划范围 |
3.6.2 规划期限 |
3.7 规划理念、策略 |
3.7.1 规划理念 |
3.7.2 规划策略 |
3.8 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预测 |
3.8.1 村庄人口分析 |
3.8.2 用地现状 |
3.8.3 现状问题 |
3.8.4 用地规模预测 |
3.9 空间布局与分区规划 |
3.9.1 规划结构 |
3.9.2 规划分区 |
3.10 用地布局规划 |
3.10.1 村庄用地规划 |
3.10.2 住宅及商业建筑用地规划 |
3.10.3 公共设施用地 |
3.10.4 生产设施用地规划 |
3.10.5 小京坡规划用地平衡表 |
3.11 环境容量分析 |
3.11.1 小京坡环境生态容量测算 |
3.11.2 小京坡景观资源容量测算 |
3.11.3 小京坡游人心理容量测算 |
3.11.4 结论 |
3.12 道路交通规划 |
3.12.1 交通规划原则 |
3.12.2 对外交通 |
3.12.3 对内交通 |
3.12.4 道路规划 |
3.12.5 停车场规划 |
3.12.6 码头规划 |
3.13 用地竖向控制 |
3.14 绿地规划 |
3.14.1 现状 |
3.14.2 规划原则 |
3.14.3 各类绿地布置规划 |
3.15 景观分区规划 |
3.15.1 景观分区结构 |
3.15.2 规划分区 |
3.16 植物景观规划 |
3.16.1 规划概念 |
3.16.2 规划目标 |
3.16.3 规划原则 |
3.16.4 分区规划 |
3.17 风景游赏规划 |
3.17.1 规划目标 |
3.17.2 规划原则 |
3.17.3 景区景点组织 |
3.18 游览服务设施规划 |
3.18.1 规划原则 |
3.18.2 规划前期分析 |
3.18.3 游览服务设施规划 |
3.19 环境保护规划 |
3.19.1 环境保护原则 |
3.19.2 规划措施 |
3.20 公用工程规划 |
3.20.1 给水工程规划 |
3.20.2 排水工程规划 |
3.20.3 电力工程规划 |
3.20.4 通信工程规划 |
3.20.5 广播电视规划 |
3.21 清洁能源规划 |
3.21.1 沼气综合利用 |
3.21.2 燃气利用 |
3.21.3 太阳能利用 |
3.22 环卫工程规划 |
3.22.1 环境保护的目标与措施 |
3.22.2 源头控制及措施 |
3.22.3 过程处理控制及措施 |
3.22.4 垃圾处理 |
3.22.5 厕所 |
3.23 防灾规划 |
3.23.1 消防 |
3.23.2 防洪排涝 |
3.23.3 抗震 |
3.23.4 病虫害防治 |
3.24 分期规划 |
3.24.1 目标 |
3.24.2 原则 |
3.24.3 建设年限与建设规模 |
3.24.4 一期规划 |
3.24.5 二期规划 |
3.25 投资估算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附件 |
(10)广西双窑村马峦江景区总体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规划内容与方法 |
1.3.1 规划内容 |
1.3.2 规划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相关概念 |
1.5.1 景区 |
1.5.2 风景名胜区 |
1.5.3 国家公园 |
1.6 相关理论 |
1.6.1 系统理论 |
1.6.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6.3 LAC理论 |
1.6.4 3S+3L理论 |
1.6.5 生态规划理论 |
1.7 研究综述 |
1.7.1 景区规划发展历程和相关研究 |
1.7.2 美丽乡村的发展现状和相关研究 |
1.7.3 景区规划与村庄改造整合研究 |
1.8 小结与探讨 |
2 相关案例分析 |
2.1 武汉东湖风景区 |
2.1.1 区位分析 |
2.1.2 历史人文 |
2.1.3 景区概况 |
2.1.4 景区特色 |
2.1.5 空间布局 |
2.1.6 景区规划 |
2.1.7 景点规划 |
2.1.8 风景游赏规划 |
2.1.9 水上游览专项规划 |
2.1.10 总结评述 |
2.2 楠溪江景区 |
2.2.1 区位分析 |
2.2.2 历史人文 |
2.2.3 景区概况 |
2.2.4 景区特色 |
2.2.5 总体分区 |
2.2.6 典型景观 |
2.2.7 主要景点 |
2.2.8 总结评述 |
2.3 杭州西湖风景区 |
2.3.1 区位分析 |
2.3.2 历史人文 |
2.3.3 景区概况 |
2.3.4 景区特色 |
2.3.5 总体分区 |
2.3.6 主要景点 |
2.3.7 社区改造 |
2.3.8 总结评述 |
2.4 桂林漓江风景区 |
2.4.1 区位分析 |
2.4.2 历史人文 |
2.4.3 景区概况 |
2.4.4 景区特色 |
2.4.5 总体分区 |
2.4.6 主要景点 |
2.4.7 分级保护 |
2.4.8 总结评述 |
2.5 班夫国家公园 |
2.5.1 区位分析 |
2.5.2 历史人文 |
2.5.3 公园概况 |
2.5.4 公园特色 |
2.5.5 主要景点 |
2.5.6 旅游产品 |
2.5.7 管理措施 |
2.5.8 总结评述 |
3 广西双窑村马峦江景区总体规划 |
3.1 景区概况 |
3.1.1 区位分析 |
3.1.2 历史沿革 |
3.1.3 经济背景 |
3.1.4 政治背景 |
3.1.5 规划意义 |
3.1.6 气候 |
3.1.7 水文 |
3.1.8 地质地貌 |
3.1.9 植物资源 |
3.1.10 道路交通 |
3.1.11 历史人文 |
3.1.12 经济基础 |
3.2 景观资源评价 |
3.2.1 评价方法 |
3.2.2 景源分类 |
3.2.3 评分定级 |
3.2.4 总体评价 |
3.2.5 潜在资源发掘 |
3.3 规划目标、范围、性质、期限 |
3.3.1 规划目标 |
3.3.2 规划范围 |
3.3.3 规划性质 |
3.3.4 规划期限 |
3.4 规划原则、理念、策略、依据 |
3.4.1 规划原则 |
3.4.2 规划理念 |
3.4.3 规划策略 |
3.4.4 规划依据 |
3.5 环境容量测算与旅游市场分析 |
3.5.1 环境容量测算 |
3.5.2 旅游市场分析 |
3.6 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
3.6.1 总体布局 |
3.6.2 功能分区 |
3.7 保护培育规划 |
3.7.1 保护对象 |
3.7.2 分级保护 |
3.8 风景游赏规划 |
3.8.1 景区规划 |
3.8.2 景点规划 |
3.8.3 游线规划 |
3.8.4 水上观光游览路线 |
3.8.5 生态养生游览路线 |
3.8.6 美食休闲游览路线 |
3.8.7 渔村体验游览路线 |
3.8.8 休闲农庄游览路线 |
3.9 典型景观规划 |
3.9.1 典型景观与整体风貌 |
3.9.2 典型景观特征与分类 |
3.9.3 河湖水域景观规划 |
3.9.4 山林植被景观规划 |
3.9.5 建筑风貌景观规划 |
3.10 游览设施规划 |
3.10.1 现状分析 |
3.10.2 游览设施分类 |
3.10.3 管理服务设施 |
3.10.4 环卫设施 |
3.10.5 标识系统 |
3.11 道路交通规划 |
3.11.1 竖向地形规划 |
3.11.2 交通规划 |
3.11.3 道路规划 |
3.12 基础工程规划 |
3.12.1 基础设施现状 |
3.12.2 给水工程规划 |
3.12.3 污水工程规划 |
3.12.4 雨水工程规划 |
3.12.5 电力工程规划 |
3.13 防灾减灾规划 |
3.13.1 规划目标 |
3.13.2 规划思路 |
3.13.3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
3.13.4 病虫害防治规划 |
3.13.5 抗震规划 |
3.13.6 防洪规划 |
3.13.7 消防规划 |
3.14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
3.14.1 现状分析 |
3.14.2 分区调控 |
3.14.3 居民点调控 |
3.14.4 居民安置办法 |
3.15 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
3.15.1 产业分析 |
3.15.2 规划目标 |
3.15.3 规划要点 |
3.15.4 产业引导规划 |
3.16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
3.16.1 规划目标 |
3.16.2 现状分析 |
3.16.3 规划思路 |
3.16.4 土地利用规划 |
3.17 分期发展规划 |
3.17.1 规划目标 |
3.17.2 规划思路 |
3.17.3 一期规划 |
3.17.4 二期规划 |
3.17.5 三期规划 |
3.17.6 分期规划表 |
3.18 管理与实施措施 |
3.18.1 宣传措施 |
3.18.2 技术措施 |
3.18.3 经济措施 |
3.18.4 政策措施 |
3.18.5 管理措施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广西双窑村马峦江景区总体规划图集 |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四、横县医院消毒卫生工作质量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D]. 陈慧斯. 吉林大学, 2019(02)
- [3]穴位埋线结合中药外敷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疼痛、焦虑的干预效果研究[J]. 陈立爱,钟莹,潘善雷,孙萍萍,韦忆兰. 湖北中医杂志, 2019(09)
- [4]护理人员安全注射现状调查[D]. 王富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9(10)
- [5]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D]. 罗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2012-2017年广西南宁市肺结核病流行特征及空间分析[D]. 余阳. 广西医科大学, 2018(08)
- [7]新桂系时期广西兽医事业研究(1925-1949)[D]. 廖兵. 淮北师范大学, 2018(12)
- [8]抗日战争时期云南公共卫生建设研究[D]. 李春亭. 云南大学, 2018(09)
- [9]广西横县双窑村小京坡规划[D]. 蔡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02)
- [10]广西双窑村马峦江景区总体规划[D]. 洪海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