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下河水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镇化,裸露岩溶区,地下河,水质变迁
地下河水质论文文献综述
罗维,杨秀丽,邹胜章,宁黎元[1](2017)在《城镇化进程下裸露岩溶区地下河水质变迁——以贵阳上寨地下河系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查明城镇化进程中裸露型地下河系统水质变化特征,以贵阳上寨地下河为例,基于历史水质监测数据,对比研究区城镇化进程,分析总结水质变化情况与成因。结果显示:上寨地下河水质随城镇化进程呈明显阶段性变化,1987年前基本未受影响,1988-1995年仅轻微影响,1996-2014年即城乡结合部期间污染最严重;无机超标组分历年贡献率以锰、氨氮、氟化物和亚硝酸盐最高,来源以养殖、生活、食品加工为主,冶炼、制造次之;有机污染物主要为苯系物和苯并[a]芘,2003年后开始有机污染物检出,2015年首次出现苯并[a]芘超标。从1981年至今研究区经历了从农村-城郊-城镇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城乡结合部期间,区内人口、企业激增,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管理未能跟上,导致废水废渣无序排放,地表水体污染严重,加上裸露岩溶区地下河系统脆弱的防污性能,是地下河污染的主要原因。建议尽快开展区内排污管网建设、加强对生猪养殖场、食品工业园等污染源控制、启动区域地表水体污染的综合修复治理,以遏制上寨地下河的污染现状。(本文来源于《中国岩溶》期刊2017年05期)
蒋然,朱小平,梁志宏,雷列辉,刘艺斯[2](2016)在《桂林毛村地下河水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定桂林毛村地下河的氮磷水平及其来源,在毛村地下河出口设置水质自动监测仪,并根据地下河水系分布在流域内布点同时采样监测。结果表明:采用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Ⅱ类评价,毛村河地下水出口的NH_4~+-N超标率为63.4%,TP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Ⅱ类,氮磷浓度变化与枯雨季无直接联系。毛村地下河流域TN和NO-3-N的浓度呈现出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升高趋势,经过洼地的大岩前采样点和毛村出口的TN浓度超过地表水水质Ⅴ类标准,其他指标均达Ⅱ类标准。对比不同降雨量条件下毛村地下河出水口NH_4~+-N和TP质量浓度实时动态变化发现,在小雨和中雨期间氮磷浓度变化无明显改变,说明农业施肥和生活污水对地下河水质影响除了集中降雨之外,还存在着通过岩溶地下管道直接流入的途径。在大雨期间,集中降雨对土壤冲刷,TP质量浓度出现了瞬间最高值(23.5μg/L),NH_4~+-N质量浓度则在降雨的携带和稀释下产生剧烈波动。(本文来源于《水资源保护》期刊2016年05期)
杨元丽,孟凡涛,宁黎元[3](2015)在《贵阳市观山湖区上寨村朱家龙潭地下河水质演化趋势及原因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上寨村朱家龙潭地下河1986、2010—2014年的水质测试数据为基础,研究地下河近30年来主要离子浓度变化规律,以期为裸露型岩溶山区地下水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分析结果为近30年以来研究区大部分水化学指标浓度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但是离子浓度季节变化规律性不明显。并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推荐的方法对近30年来的水质进行单项指标评价及综合评价,枯季综合评价结果为1986、2010—2014年中超标组分为F-、NH4+、Al3+、COD;2011—2013年超标组分为F-、NH4+、NO2-、COD;丰季综合评价结果为1986—2014年超标组分为F-、NH4+、NO2-、COD、TH、Al3+、Mn。主要是受水-岩地质作用过程、人类工程活动和区域地质环境变化的共同影响。(本文来源于《贵州地质》期刊2015年04期)
颜赫,贾亚男,王开然,胡大超,苗海通[4](2014)在《基于PCA的岩溶地下河水质评价——以重庆青木关南段岩溶槽谷地下河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地下河水质状况,以重庆青木关南段岩溶槽谷的地下河为研究对象,采用以主成分分析方法为主的一系列数学方法对野外作业采集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认为第一、二、叁主成分的因子载荷量分别是48.721%,19.095%和13.112%,累积贡献率为80.929%.水质的综合得分为-0.83.结合水质评价标准,认为该区的水质虽然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但是水质的整体质量居于中等偏上.建议暴雨期间进行加密监测,确定水质在雨水作用下的响应.(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王喆,夏日元,Chris,Groves,卢丽[5](2014)在《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河水质影响因素的R型因子分析——以桂林寨底地下河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R型因子分析法对桂林寨底地下河水化学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出影响寨底地下河水质因素的4个主因子:因子1以Ca2+、HCO-3和总硬度为主,表明方解石矿物的溶滤作用对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的影响;因子2以K++Na+和Cl-为主,反映含水介质易溶盐对水化学组分的重要影响;因子3以SO2-4和NO-3为主,代表了人类活动(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生活污水的污染)对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的影响作用;因子4以pH和Mg2+为主,反映了弱碱性水环境下白云石矿物的溶滤作用对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的影响作用。(本文来源于《桂林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薛倩倩,贾亚男,李欢欢[6](2014)在《城市化对岩溶地下河水质的影响及其环境效应——以重庆市南山老龙洞地下河流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化的同时产生的生活污水及废弃物不断增加,对环境的污染加剧。为了了解人类活动尤其是城市化对岩溶地下河水质的影响,对重庆市南山老龙洞地下河流域上游的污水和老龙洞地下河出口处的河水的温度、pH、电导率、溶解氧和阴阳离子等水化学指标进行了一年的连续性观测。结果表明,老龙洞地下河的主要污染源是上游城镇产生的生活污水,各项指标都超过了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急需治理。(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4年05期)
郑洁,李林立,曹敏,罗健,吴金权[7](2012)在《典型岩溶槽谷区降雨条件下地下河水质短时间尺度变化过程研究——以重庆南山老龙洞地下河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CTDP300多参数水质自动记录仪对重庆市南山老龙洞地下河出口处的地下水在降雨条件下水位、水温、pH值和电导率进行监测,以及2h时间间隔的地下水水化学指标(HCO3-,Ca2+,Mg2+,NO3-,PO34-,SO24-,Fe2+,Mn2+,Ba2+)测定,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监测期间南山老龙洞地下河水质变化与降雨、气温以及流量表现出良好的响应关系,降雨前后水质变化明显,这可能是因为降雨的稀释作用以及大流量、快流速使水体中CO2由于水体的扰动逸出,导致HCO3-质量浓度低.随后由于降雨停止,HCO3-质量浓度升高.可能与此时的水受到来自岩溶洼地水和来自裂隙水的补给有关,并且HCO3-与水温的关系为负相关.Ca2+与Mg2+质量浓度在降雨初期随降雨量的增多而减小,之后开始上升,与雨水的稀释有关,但是其最高值不在降雨量的最大值.NO3-,PO34-,SO42-的质量浓度随降雨的到来和流量的增加而升高.Fe2+,Mn2+,Ba2+质量浓度在降雨初期迅速上升,Mn2+在降雨过后,快速下降.降雨初期,各种离子的变化受雨水稀释作用控制,降雨停止后,表层岩溶带的高裂隙率和渗透性开始发挥作用,水动力条件和CO2效应占主导,进而影响水质的变化.(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12期)
邱述兰,曹敏[8](2012)在《农业活动对岩溶槽谷地下河水质变化研究——以重庆青木关地下河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了解人类活动对岩溶区地下河水水质的影响,同时为岩溶地下水合理利用和防治污染提供依据,于2010年5月中旬到2010年6月中旬期间,对重庆市青木关地下河的pH值、电导率、HCO_3~ˉ、Ca~(2+)、SO_4~(2-)、Mg~(2+)以及N0_3~ˉ等水化学指标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表明,青木关地下河水质变化与地下河上游的人类农业施肥活动密切相关,地下河水中C1~ˉ、NO_3~ˉ和SO_4~(2-)变化与地下河上游的农业施肥活动表现出良好的响应关系,施肥期地下水质变化为岩溶地下河水合理利用和防治污染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1期)
邹胜章,于晓英,卢海平[9](2011)在《基于自动监测的柳州鸡喇地下河水质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数据,对柳州鸡喇地下河系统水动态变化规律及地下河出口水污染特征进行了讨论与分析。结果表明,鸡喇地下河水质呈现明显的24小时周期变化,且滞后于居民生活用水时间12小时,而Cl-与氨氮浓度变化并不一致,存在6个小时的相位差,说明Cl-不仅仅来自生活污水,可能与含无机氯的工业废水间歇性排放有关。水质自动监测可为水环境管理、水资源利用等提供决策依据,且在西南岩溶区水资源评价中具有更重要的使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岩溶》期刊2011年01期)
贾鹏,蒋勇军,杨平恒[10](2010)在《典型岩溶槽谷区地下河水质变化对农业活动的响应——以重庆市青木关地下河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对岩溶区地下河水质的影响,于2008年5月期间在重庆市青木关地下河上游入口、下游出口以及地下河上游入口附近水田共采集102个水样进行分析。根据监测期间上、下游岩溶地下河与监测水田的阴阳离子变化以及地下河中钠离子、硫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对氯离子的离子摩尔比率关系研究结果,监测期间青木关地下河水质变化与地下河上游的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地下河水中的硫酸根、硝酸根和氯离子对地下河上游的农业施肥活动表现出良好的响应关系。该时期的水质变化研究对以青木关地下河下游泉水为主要生活、生产用水来源的居民用水安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0年01期)
地下河水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确定桂林毛村地下河的氮磷水平及其来源,在毛村地下河出口设置水质自动监测仪,并根据地下河水系分布在流域内布点同时采样监测。结果表明:采用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Ⅱ类评价,毛村河地下水出口的NH_4~+-N超标率为63.4%,TP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Ⅱ类,氮磷浓度变化与枯雨季无直接联系。毛村地下河流域TN和NO-3-N的浓度呈现出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升高趋势,经过洼地的大岩前采样点和毛村出口的TN浓度超过地表水水质Ⅴ类标准,其他指标均达Ⅱ类标准。对比不同降雨量条件下毛村地下河出水口NH_4~+-N和TP质量浓度实时动态变化发现,在小雨和中雨期间氮磷浓度变化无明显改变,说明农业施肥和生活污水对地下河水质影响除了集中降雨之外,还存在着通过岩溶地下管道直接流入的途径。在大雨期间,集中降雨对土壤冲刷,TP质量浓度出现了瞬间最高值(23.5μg/L),NH_4~+-N质量浓度则在降雨的携带和稀释下产生剧烈波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下河水质论文参考文献
[1].罗维,杨秀丽,邹胜章,宁黎元.城镇化进程下裸露岩溶区地下河水质变迁——以贵阳上寨地下河系统为例[J].中国岩溶.2017
[2].蒋然,朱小平,梁志宏,雷列辉,刘艺斯.桂林毛村地下河水质评价[J].水资源保护.2016
[3].杨元丽,孟凡涛,宁黎元.贵阳市观山湖区上寨村朱家龙潭地下河水质演化趋势及原因浅析[J].贵州地质.2015
[4].颜赫,贾亚男,王开然,胡大超,苗海通.基于PCA的岩溶地下河水质评价——以重庆青木关南段岩溶槽谷地下河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5].王喆,夏日元,Chris,Groves,卢丽.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河水质影响因素的R型因子分析——以桂林寨底地下河为例[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4
[6].薛倩倩,贾亚男,李欢欢.城市化对岩溶地下河水质的影响及其环境效应——以重庆市南山老龙洞地下河流域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4
[7].郑洁,李林立,曹敏,罗健,吴金权.典型岩溶槽谷区降雨条件下地下河水质短时间尺度变化过程研究——以重庆南山老龙洞地下河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8].邱述兰,曹敏.农业活动对岩溶槽谷地下河水质变化研究——以重庆青木关地下河为例[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9].邹胜章,于晓英,卢海平.基于自动监测的柳州鸡喇地下河水质变化特征[J].中国岩溶.2011
[10].贾鹏,蒋勇军,杨平恒.典型岩溶槽谷区地下河水质变化对农业活动的响应——以重庆市青木关地下河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