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温阳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湖南永州市零陵区徐家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42500)

摘要:目的探讨温阳健脾汤应用在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50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病例收集时间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医组(温阳健脾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各75例,连续治疗1月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中西医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96.00%显著的优于对照组的81.3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组治疗后胃脘疼痛(0.76±0.13)分,胃脘痞满(1.03±0.11)分,食少(0.69±0.12)分,乏力(0.52±0.11)分;对照组治疗后胃脘疼痛(1.45±0.48)分,胃脘痞满(1.51±0.51)分,食少(1.41±0.39)分,乏力(1.52±0.32)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健脾汤应用在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可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体征,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温阳健脾汤;脾胃虚弱;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病变,主要是由非萎缩性胃炎治疗无效发展而来,患者表现出腺体萎缩以及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减少等特点,近年来治疗效果一般,一旦治疗不及时容易演变为胃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中医学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胃痞证”范畴,主要是饮食不节、劳役过度导致,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日久化热,脾虚导致肝木克土,最终形成湿热胶着、虚实夹杂的证候[2]。本研究采用温阳健脾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应用在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150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病例收集时间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医组、对照组各75例。

中西医组,男43例、女32例,年龄45~79岁,平均59.05±3.22岁,病程2~16年,平均8.97±1.66年。对照组,男46例、女29例,年龄46~75岁,平均59.15±3.17岁,病程3~18年,平均8.86±1.72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1)西医诊断:患者表现出胃黏膜萎缩,呈现颗粒状,黏膜皱襞逐渐变平,血管可见,胃镜下可见灰色肠上皮化生结节;(2)中医诊断标准:符合脾胃虚弱型,患者见胃脘胀痛或者隐痛,胃部喜暖,伴有食少纳呆,大便溏薄,倦怠乏力,食后脘闷,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3)本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及患者的知情同意。

1.2.2排除标准:(1)伴有恶性肿瘤疾病;(2)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3)急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其他特殊类型胃炎患者;(4)孕期及哺乳期妇女。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患者在治疗期间饮食规律,宜清淡,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忌食肥甘厚味、生冷辛辣、腌制等刺激性的食物,同时给予常规三联疗法治疗。

中西医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温阳健脾汤治疗,用方如下:党参15g,干姜9g,炒白术12g,茯苓12g,木香6g,元胡6g,半夏6g,莱菔子6g,水红花子6g,炙甘草6g,上述药物水煎服每日一剂,煎取药液400ml,分两次早晚温服,治疗1月后观察疗效。

1.4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采用《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治疗效果,共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痊愈为临床体征完全消失,经胃镜复查胃黏膜炎症好转,经胃镜活检提示腺体萎缩以及异型增生完全消失;显效为经治疗后临床体征明显好转,胃镜复查提示胃黏膜炎症好转,经胃镜活检腺体萎缩和异型增生减轻2度;有效为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胃镜复查提示胃黏膜病变缩小超过50%,经胃镜活检提示慢性炎症减轻1度;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或者病情加重[3]。记录治疗前后胃脘疼痛、胃脘痞满、食少和乏力临床症状积分变化,采用0、1、2、3四级评分,得分越高提示临床症状越严重。

1.5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采用SPSS16.0,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统计描述,临床疗效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临床症状积分比较采用两组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P值<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征性,目前对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近年来研究显示该病发生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密切相关,幽门螺旋杆菌童工鞭毛在胃内穿过黏液层移向胃黏膜,分泌黏附素使其紧贴上皮细胞,菌体释放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保持了细菌周围中性环境,有助于细菌在胃黏膜表面的定植,这些因素长期存在造成了胃黏膜慢性炎症,导致胃固有腺体被破坏发生萎缩[4]。中医理论认为本病属于“胃脘痛”、“痞满”等病范畴,脾胃位居中焦,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两者共司饮食水谷笑话、吸收和输布,是为后天之本,一旦脾胃功能异常,气虚生化乏源,脏腑皆虚,因此本病基本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胃虚弱,标实为痰浊、气滞、血瘀以及热毒,因此治疗上应以益气健脾、活血消痞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5]。

我院采用温阳健脾汤辅助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方中党参为君药,可以甘温益气,健脾补中,臣药为干姜可以健运脾阳,散寒邪,扶阳抑阴,两药配合可以健脾温中,白术能够健脾燥湿,健脾益气,茯苓能够淡渗利湿,健脾止泻,同白术合用健脾祛湿,配合木香健脾消食,联合元胡能够增加行气止痛作用,半夏能够燥湿消痞满,降逆和胃止呕,莱菔子可以行气消胀,消食化积,通降和胃,水红花子可以增强消食化积止痛、降逆止呕功效,炙甘草可以调和诸药,缓急止痛,全方合用发挥了健脾胃和、温中行气的作用,该方体现了寒热并用、虚实并用、升降并用的特点[6]。

综上所述,温阳健脾汤应用在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可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体征,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斌,黄玉凯,周进.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对照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9):1388-1390.

[2]戴彦成,张亚利,唐志鹏,等.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评价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22(2):107-109.

[3]王强,王庆胜,鲁鹏程,等.香砂六君子汤对脾胃虚弱型萎缩性胃炎大鼠胃窦黏膜组织白细胞介素-6、10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6,23(11):62-66.

[4]陈佳,代二庆.升阳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6,33(8):1056-1059.

[5]周莉,魏文慧,张燕丽.温补通络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寒)证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5,32(1):103-105.

[6]安贺军,郭雁冰,朱宏,等.温阳活血方配合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5,30(10):1506-1508.

标签:;  ;  ;  

温阳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