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可扩展论文-熊炜伟

路由可扩展论文-熊炜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路由可扩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应用层路由,层迭网,应用层连接代理

路由可扩展论文文献综述

熊炜伟[1](2019)在《弹性可扩展的应用层路由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各种互联网业务和服务大量出现。当今使用的互联网,是已经经过互联网运营商进行流量规划后产生的。在正常情况下,网络流量会被路由到IGP计算出来的最短路径进行传输,在最短路径上有足够的带宽。为了保证互联网能够稳定提供服务,互联网拓扑相对于主机拓扑来说更为稳定,路由表不会频繁的更新。在这种正常状态下,网络工作并不需要流量工程来避免拥塞。然而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比如一些重要节点发生故障,或者流量超过了规划的带宽,就会导致网络拥塞。这时候网络层的路由表提供的路径可能无法提供正常服务,从而导致通信失败。在这种通信失败的情况下,可能会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方法,不再直接使用网络层路由表提供的路径,而是将网络流量引导到当前可用的路径上,从而保证在错误发生时,网络应用仍然能够正常通信。现有的应用层路由技术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思路,但在可扩展性、可靠性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瓶颈。本文通过对现有的应用层路由相关技术,以及对项目组开发的应用层连接代理(ALCA1.0)技术的研究,找到现有应用层连接代理技术存在的缺陷:当部署节点数目较多时,会出现节点簇拥的情况,从而使得本需要选择相互较为分散的目标,但最终会汇聚在一起的情况,从而使设计中的部分功能失效;现有的应用层连接代理技术把收集、分发所有部署节点信息的“锚点”功能和普通的转发节点角色功能绑定在一起,使充当锚点的转发节点开销过高;使用数据库作为运行时的数据存储介质,缓慢的IO将会阻塞网络消息的处理速度。在对现有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对ALCA1.0寻求在可用性、可扩展性方面的优化,并对ALCA1.0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提出“RTT圈层”的概念,通过根据传输时延的分布,有目的性的选择目标节点来避免目标汇聚的情况;将作为“锚点”的功能角色提单独提取出来独立工作,并设计消息同步的多锚点同时运行;重新对ALCA进行结构功能设计和编码,称为ALCA2.0。本文首先进行背景调研,介绍几种现有应用层路由相关技术,以及它们所面临的瓶颈,讨论这些现有技术对设计ALCA2.0的借鉴价值。接下来介绍现有ALCA1.0技术存在的缺陷,以及ALCA2.0将如何进行改进。接下来介绍ALCA2.0的面向场景,分析需求,从而设计ALCA2.0应该具有哪些特性,并设计一个场景来介绍ALCA2.0的原理和工作流程。接下来介绍ALCA2.0的系统的具体设计和编码工作,将详细介绍系统在工作中的所有流程以系统内部各模块对消息的处理方式。最后在全球多个云主机组成的广域网中,对ALCA2.0进行部署和测试,验证该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3-02)

万逸[2](2017)在《面向网络互联的可扩展路由服务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路由是网络的一项核心功能,在大规模网络互联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的互联网中,网络路由主要是通过部署协议方式提供服务。路由协议隶属于网络体系结构的一部分,特定的路由服务只能适用于特定的网络,不便于在多种网络中进行迁移和切换,不具有灵活性、扩展性和独立性。从终端用户的角度看,路由服务是透明的,因为除了能够获得路由提供的一些必要信息(例如目的地址等),用户对路由的过程不可控制,不能够实现路由服务的定制。以协议的方式提供路由服务,协议还必须针对特定的网络体系结构进行开发部署,成本高,具有依赖性,且协议之间会存在过多的功能性冗余。以上几方面问题,都制约着路由服务的扩展能力。针对目前网络中路由服务可扩展能力差的问题,本论文通过对路由服务体系结构的深入分析,提出一种新的可扩展路由服务模型(ERSM),为网络路由问题提供了统一的解决方案。ERSM支持两层扩展模式,可以让终端用户指定不同的路由需求,提供可扩展的、灵活的路由服务。其原理是,从网络互联的核心及现代分组交换原理出发,抽象出编址方式、路由表结构以及路由算法叁个基本要素,建立路由服务元模型,实现路由服务模型的类型化。从而,提升路由服务模型的抽象级别,使其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较好的扩展能力。更进一步,通过对IP网、CDN、NDN等网络的路由协议分析,将其映射成可扩展路由服务模型的实例,验证了该模型在理论上的扩展能力。最后,通过基于该模型构建出的可扩展路由服务进行相关实验,验证了可扩展路由服务模型的可行性和扩展性。(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7-05-30)

孙彦斌[3](2016)在《面向ICN的可扩展名字路由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内容分发和获取已成为互联网的主要应用,而网络体系结构依然沿用主机为中心的端到端设计。为彻底解决应用需求和体系结构间的矛盾,新型网络体系结构-信息中心网络(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ing,ICN)被提出。ICN以内容作为网络的首要对象,以高效地内容分发和获取为目标,已成为未来网络研究的热点之一。名字路由作为ICN的核心,通过内容名字而非地址获取内容。然而,由于海量内容名字以及内容命名的位置无关设计,导致ICN名字路由在规模和性能两方面均面临严峻的可扩展问题挑战。本文从可扩展路由理论出发,基于几何路由从名字解析角度探索可行的可扩展名字路由方案,主要从可扩展名字路由设计和基于几何路由的可扩展优化两方面展开研究。(1)从overlay角度解决ICN路由可扩展问题。虽然ICN名字解析路由多采用overlay设计,但面临两方面问题:底层拓扑采用传统路由,本身存在可扩展问题;覆盖网拓扑与底层拓扑不一致,易产生长路径。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基于overlay的几何名字路由方案,分别在网络拓扑和名空间拓扑上解决以上问题。针对底层路由可扩展问题,提出通用几何路由框架,适用于任意几何路由。针对长路径问题,提出基于双层群组划分策略的名字解析系统,至多两跳完成名字解析,通过与几何路由框架结合,保证总能找到较近解析节点。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方案达到了规模和性能可扩展的折中。(2)从underlay角度解决ICN路由可扩展问题。通过分析几何路由度量空间和DHT键值空间的特性,提出基于underlay的几何名字路由方案,将几何路由和基于DHT的名字解析系统置于相同度量空间,保证拓扑一致性。首先,基于符号空间层次划分思想提出基于树的度量空间T;然后,基于T提出了贪心嵌入和名字映射方案。内容名字直接映射为度量空间坐标,以内容坐标为目的通过贪心转发实现名字发布或解析,有效降低了路径延展度和路由表规模。同时,针对解析信息分布不均衡问题,提出不等概率编码和注册转发的负载均衡策略,显着提高了节点解析负载均衡。(3)动态拓扑可能导致路由更新可扩展问题。对于几何路由,节点加入或删除可能引起大量节点甚至整个拓扑重新嵌入,导致大规模坐标更新;对于基于underlay的几何名字路由,坐标更新和拓扑变化可能导致大规模解析信息更新。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支持动态拓扑的几何路由和几何名字路由。首先,分析几何路由动态问题的原因,提出维度扩展在线嵌入策略,基于该策略进一步提出比特串前缀嵌入以实现动态几何路由,有效避免了节点坐标更新,继而避免由坐标更新导致的解析更新;随后,提出基于粗粒度拓扑信息的名字映射以支持基于underlay的动态几何名字路由,实现了拓扑无关性和解析负载均衡的折中,满足解析负载均衡同时,减少了拓扑变化导致的解析更新。(4)虽然几何路由路由表只保存邻居坐标,但其面临坐标长度可扩展问题,即简洁贪心嵌入问题。长坐标使得数据包头部过大,造成网络资源浪费。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简洁前缀嵌入方案,通过压缩关键路径上节点坐标保证简洁性。首先,提出了重路径分解和宽路径分解两种路径分解方法,自底向上地从生成树中寻找关键路径;然后,提出压缩嵌入方法,基于关键路径自顶向下地实现生成树简洁嵌入。理论分析和实验均表明方案同时满足贪心特性和简洁特性。对于任意拓扑,贪心嵌入后坐标长度上界为多项式对数比特。(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6-08-01)

孙彦斌,张宇,张宏莉,方滨兴[4](2016)在《基于位置无关名字的可扩展几何路由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名字路由已成为未来网络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网络中节点和信息规模的持续增长,可扩展问题成为其瓶颈。几何路由作为新型可扩展路由方案,可同时满足路由表规模和路由路径的可扩展,但难以支持名字路由。首先在几何路由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基于位置无关名字的可扩展几何路由方案——GRIN,结合源路由和贪心路由实现混合几何路由,在混合几何路由上引入基于双层稀疏群组的名字解析(映射)。然后理论分析了节点状态及名字映射的路径延展度上界。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GRIN具备可扩展、低延展度以及高可靠性等特征,并优于其他名字路由方案。(本文来源于《电信科学》期刊2016年01期)

孙泽民[5](2016)在《基于可扩展框架的域间路由攻击检测技术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域间路由选择协议,边界网关协议BGP的功能成熟可靠。但是,BGP协议在安全方面却存在设计缺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威胁。当前,对BGP协议安全性增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域间路由攻击检测和路由认证两个方向。由于路由认证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域间路由攻击检测是目前保障网络安全较为实用、有效的方法。为了研究和实现基于可扩展框架的域间路由攻击检测,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在深入理解域间路由攻击原理的基础上,分析得出域间网络的信息特征,并为正常路由构建了路由信息特征库;2、提出并阐述了一种域间路由攻击的判定算法。该算法能够借助路由信息特征库中的特征信息,准确判定前缀劫持攻击和MED漏洞攻击行为;3、为了构建可扩展框架,提出了针对BGP协议的自定义规则方法,详细介绍了实现思路、描述方法和冲突处理等内容。使用者能够通过该方法提供的接口制定检测规则,以轻松实现对域间路由攻击检测能力的扩展;4、综合域间路由攻击判定算法和自定义规则方法,设计、实现并测试了域间路由攻击检测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时、准确地检测域间路由攻击行为,并提供告警信息。(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6-01-08)

吴丹[6](2015)在《基于自治域编址的可扩展路由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在近年来面临严峻的路由可扩展性问题,具体体现为核心网络路由器中路由表规模和路由更新数量的快速增加。本文提出了基于自治域编址的可扩展路由机制用以解决该问题。本文分别综述了路由可扩展性的测量工作和解决路由可扩展性的方案。路由可扩展性的测量工作从互联网路由表规模和路由更新两个角度,研究两者的增长规律和增长原因。路由可扩展性的方案包括编址类方案、核心/边缘分离方案、移除方案和聚合方案,这四种方式都能提高路由可扩展性并各有优缺点。本文主要从地址分配角度(包括域内和域间两个方面)测量路由可扩展性及其变化规律。从域内地址聚合角度将前缀分为连续碎片、不连续碎片、聚合非碎片和吸收非碎片,发现大部分前缀由于地址分配因素形成。从域间地址聚合的角度,提出指标“兄弟前缀距离”用以衡量前缀被聚合的可能性,发现新分配前缀的聚合可能性逐渐降低。测量表明了合理的地址分配对路由可扩展性的重要性。本文提出基于自治域的无类编址和路由机制(CABA):在编址结构上反向嵌入AS号码将前缀和AS号码进行关联,并通过PA方式分配AS号码促进路由信息在域间的聚合;在路由机制上限制AS拆分和发布更细小的前缀。因此从地址分配和使用两方面减少了对路由可扩展性的影响。本文提出了混合源路由机制(HSR)对CABA机制进行扩展。HSR在CABA的基础上引入了不可见自治域的概念,不可见自治域不对外宣告路由信息,可以在增加不可见自治域的同时不增加网络中的路由信息。同时,HSR也解决了不可见自治域的通信问题,它使报文在离开不可见自治域时携带路由信息并根据该路由信息返回不可见自治域。本文提出了域间不相交多路径路由(DIMR),提高CABA的路径多样性以增强对流量工程的支持,为了降低多路径路由对路由可扩展性的影响,每条宣告前缀最多计算两条路径,并要求两条路径尽可能不相交。DIMR将两条AS路径看作一个整体(路径对),发现两条不相交AS路径可以形成AS环,且AS环也能分成两条不相交路径。因此DIMR包含了一个基于路径对的路由选择算法,该算法可以让更多的AS找到不相交AS路径。本文还证明了该路由算法的收敛性,并提出路由策略的实现方法和两种无环报文转发方法。(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15-12-01)

王淑贤,陈文龙,兰李晶,郑喆[7](2015)在《基于可扩展路由体系的路由均衡存储转发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路由表的急剧扩张使得可扩展分布式路由器中线卡的硬件成本迅速增长。提出一种路由表的均衡存储转发模型RESD(Storage and Decomposition Model based on Even Routing),它属于非完全存储方式。RESD模型通过初始化分配将长度相邻的前缀尽可能地分配到相同或是相邻的线卡上,然后通过分段式分配均衡每个线卡上的路由数目,最后通过路由特征位信息表和定位路由来实现路由信息的查找。实验证明,该模型可以在路由表分解存储均衡的同时大大减少LPM匹配中各线卡的并行查找次数。RESD模型的设计和实施原型都是以真实的环境为基础的,因此,RESD模型与现有网络的体系结构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易于实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5年10期)

梁昊驰[8](2015)在《SDN可扩展路由及流表资源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软件定义网络SDN定义了一种新的网络架构,它的核心思想是将网络的数据平面和控制平面进行分离。典型的SDN网络由控制器和网络传输设备构成,不同于传统IP网络,SDN网络中的传输设备仅保留数据转发功能,网络的控制功能则都交由SDN控制器来完成。控制器收集维护整个网络的状态信息,并通过标准的OpenFlow协议集中管理网络传输设备的转发行为,实现对整个SDN网络的控制。可扩展性问题是SDN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从大规模SDN网络可扩展路由以及流表资源优化两方面来提高SDN网络的可扩展性。(1)传统SDN网络的路由机制不适用于大规模网络。当网络中到达新的数据流时,控制器根据网络拓扑为该流计算全网最优的路由,并且更新路径上所有SDN交换机中的流表项。然而,网络规模增大或数据流量增多都会导致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之间交互信息的剧增,因此该路由方案存在可扩展性问题。(2)由于SDN交换机中的流表大部分都是由TCAM构成的,同时控制器单位时间可以处理的流请求消息数目也是有限的,因此SDN网络中的流表资源以及控制器计算资源都是受限的,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即时消息应用会产生数量巨大的流,在SDN网络中将会消耗大量的流表资源和控制器计算资源,考虑该场景下的网络资源优化很有必要。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1)针对大规模多域SDN网络,本文提出了一种可扩展路由机制SRSO。不同于大部分SDN路由方案,SRSO在路由数据流时只需给路由路径上的部分交换机添加流表项,该方案在保持网络传输设备仅负责转发功能的同时,还减少了控制网络中的交互信息。实际OpenFlow平台上的实验证明了SRSO路由机制的可行性;相比于其它SDN路由方案,仿真结果显示SRSO路由机制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2)针对即时消息流,本文主要研究流表项idle_timeout值的合理设定问题。基于ON/OFF模型,本文定量分析了即时消息流表项的idle_timeout值对流表资源以及控制器计算资源的影响,然后考虑这两类资源有限性的约束,给出idle_timeout应该满足的条件,并建立了相应的优化问题来求解合理的idle_timeout值,最后通过比较理论结果和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5-05-01)

[9](2015)在《阿尔卡特朗讯推出可扩展波长路由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阿尔卡特朗讯日前宣布实现光路由技术的突破性创新,该技术可为运营商在新型光传输网络部署方面提供更多灵活性。当前运营商正苦于无法周全地应对容量、速度和效率需求,而阿尔卡特朗讯推出的可扩展波长路由技术则为通信行业带来一把钥匙,帮助他们打开了目前面临的诸多枷(本文来源于《电信网技术》期刊2015年04期)

岳俊梅,苏颖,李庆义[10](2014)在《面向可扩展的VANETs混合路由的研究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车载网VANETs(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属于高速移动的无线网络,可供车辆安全、交通监测以及其他的商业服务的应用。然而,为此,提出混合式的位VANETs中车辆的快速移动导致通信链路频繁地断裂,增加路由开销,降低了可扩展性。议地理位置路由的特点。HLAR(Hybrid location-based ad hoc routing)。HLAR结合了反应式路由、HLAR克服了反应式路由的扩展性问题,并改善了地理位置路由对位置误差的敏感性。同时,通过理论分析,量可扩展性,并推导了路由开销的表达式。通过分析、仿真表明,提出的路由协议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并降低了路由开销。在仿真中引入位置误差因子,结果表明。同时,与同类的其他协议相比,输时延方面HLAR到对位置误差具有很强的鲁棒性HLAR在数据传输率、端到端传提升。(本文来源于《激光杂志》期刊2014年12期)

路由可扩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网络路由是网络的一项核心功能,在大规模网络互联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的互联网中,网络路由主要是通过部署协议方式提供服务。路由协议隶属于网络体系结构的一部分,特定的路由服务只能适用于特定的网络,不便于在多种网络中进行迁移和切换,不具有灵活性、扩展性和独立性。从终端用户的角度看,路由服务是透明的,因为除了能够获得路由提供的一些必要信息(例如目的地址等),用户对路由的过程不可控制,不能够实现路由服务的定制。以协议的方式提供路由服务,协议还必须针对特定的网络体系结构进行开发部署,成本高,具有依赖性,且协议之间会存在过多的功能性冗余。以上几方面问题,都制约着路由服务的扩展能力。针对目前网络中路由服务可扩展能力差的问题,本论文通过对路由服务体系结构的深入分析,提出一种新的可扩展路由服务模型(ERSM),为网络路由问题提供了统一的解决方案。ERSM支持两层扩展模式,可以让终端用户指定不同的路由需求,提供可扩展的、灵活的路由服务。其原理是,从网络互联的核心及现代分组交换原理出发,抽象出编址方式、路由表结构以及路由算法叁个基本要素,建立路由服务元模型,实现路由服务模型的类型化。从而,提升路由服务模型的抽象级别,使其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较好的扩展能力。更进一步,通过对IP网、CDN、NDN等网络的路由协议分析,将其映射成可扩展路由服务模型的实例,验证了该模型在理论上的扩展能力。最后,通过基于该模型构建出的可扩展路由服务进行相关实验,验证了可扩展路由服务模型的可行性和扩展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路由可扩展论文参考文献

[1].熊炜伟.弹性可扩展的应用层路由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9

[2].万逸.面向网络互联的可扩展路由服务模型[D].东南大学.2017

[3].孙彦斌.面向ICN的可扩展名字路由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4].孙彦斌,张宇,张宏莉,方滨兴.基于位置无关名字的可扩展几何路由方案[J].电信科学.2016

[5].孙泽民.基于可扩展框架的域间路由攻击检测技术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6

[6].吴丹.基于自治域编址的可扩展路由机制研究[D].清华大学.2015

[7].王淑贤,陈文龙,兰李晶,郑喆.基于可扩展路由体系的路由均衡存储转发模型[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5

[8].梁昊驰.SDN可扩展路由及流表资源优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

[9]..阿尔卡特朗讯推出可扩展波长路由技术[J].电信网技术.2015

[10].岳俊梅,苏颖,李庆义.面向可扩展的VANETs混合路由的研究与仿真[J].激光杂志.2014

标签:;  ;  ;  

路由可扩展论文-熊炜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