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断层扫描论文-葛堂娜,张淑存,熊世江

显微断层扫描论文-葛堂娜,张淑存,熊世江

导读:本文包含了显微断层扫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术,牙体牙髓病学,根管系统

显微断层扫描论文文献综述

葛堂娜,张淑存,熊世江[1](2015)在《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术在牙体牙髓病研究与治疗中的应用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术(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CT),又称显微CT或μCT,它是普通CT的继承与发展,显微CT已被证实是一种分辨率高、重复性好、可信度高、非破坏性的叁维分析工具。近30年来,MCT不断研发,成为牙体牙髓病研究与治疗的新型影像学技术。本文主要对显微CT在牙体牙髓病研究与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口腔材料器械杂志》期刊2015年01期)

倪义坤,徐鹏,牛旭锋,王丽珍,樊瑜波[2](2014)在《基于Micro-CT断层扫描图像的啄木鸟颅骨不同部位显微结构参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大斑啄木鸟、灰头绿啄木鸟、百灵鸟、山雀和戴胜鸟作为样本,其中百灵鸟、山雀和戴胜鸟作为对照,研究啄木鸟颅骨颞部、额部和枕部的显微结构参数.样本经Micro-CT扫描后,在断层扫描图像的基础上,可以得到的显微结构参数包括体积分数、结构模型指数、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骨小梁分离度和骨质密度.通过与其他鸟类的对比分析发现,啄木鸟具有更加独特的颅骨结构,其骨小梁厚度、体积分数和骨小梁数量显着高于其他鸟类,结构模型指数小于其他鸟类,其颅骨所具有的这种特点是啄木鸟长期进化过程中为适应啄木行为所形成的,也是其抗冲击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期刊2014年06期)

麦小婷[3](2011)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评价视网膜脱离后黄斑区的显微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评价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后黄斑区的显微结构改变,研究这些改变的相关因素和对功能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7月到2010年12月在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JSIEC)诊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术前频域OCT结果和临床病历。分析频域OCT中黄斑区显微结构改变,比较发生结构改变与不发生结构改变两组之间术前因素和术前、术后视力之间是否具有统计学显着性差异。结果:共有177人177眼纳入研究。频域OCT显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后黄斑部显微结构改变有:黄斑脱离(86.4%);黄斑裂孔(12.1%);视网膜前膜(25.4%);视网膜内增殖(1.7%);视网膜下增殖(10.2%);外层波浪样改变(74.6%);光感受器丢失(53.7%);光感受器脱离(20.1%);外核层囊样水肿(74.6%);内核层囊样水肿(22.6%);视网膜内表面皱褶(43.8%)。其中黄斑脱离、黄斑裂孔、视网膜前膜、外层波浪状改变、光感受器脱离及外核层/内核层囊样水肿均与手术前/后视力差相关:光感受器丢失与手术后视力差相关。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视网膜脱离的高度(r=-0.487,p<0.001)及手术前最佳矫正视力(r=-0.306,p=0.001)呈负相关。影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独立因素为:光感受器丢失(B=0.225,p=0.038)、外核层波浪样改变(B=0.344, p=0.004),及视网膜前膜(B=0.356,p=0.013)。结论:频域OCT能显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后的黄斑区显微结构改变。这些结构改变可能是视网膜脱离视力不良的原因之一。影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独立因素为:光感受器丢失、外层波浪样改变及视网膜前膜,可作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预后的预测因素。进一步研究这些病变的发病机制、在各种手术治疗后的转归,可以帮助探讨措施预防和治疗这些病变,最终有利于提高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的视力结果。(本文来源于《汕头大学》期刊2011-05-01)

高万荣,陶纯堪,杨晓春[4](2002)在《共焦扫描显微成象的光学断层平面分辨率与信噪比之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 Fried的一维分辨度理论的基础上 ,系统地讨论了光学成象系统两维分辨率与信噪比之间的定量关系 ,并以反射式共焦显微成象为例 ,建立了实际显微成象系统分辨率的定量计算方法 .所得出的结果对于选择共焦扫描显微成象系统的最佳参量及评价所设计的显微成象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02年06期)

徐叶邦[5](1988)在《安宁河活动断裂中断层泥扫描电子显微结构组合特征与断层活动方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安宁河断裂中断层泥七类SEM微结构类型,揭示了微结构类型的组合方式。首次应用微结构组合特征,讨论了断层粘滑与稳滑的两种运动方式。(本文来源于《西北地震学报》期刊1988年03期)

显微断层扫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选取大斑啄木鸟、灰头绿啄木鸟、百灵鸟、山雀和戴胜鸟作为样本,其中百灵鸟、山雀和戴胜鸟作为对照,研究啄木鸟颅骨颞部、额部和枕部的显微结构参数.样本经Micro-CT扫描后,在断层扫描图像的基础上,可以得到的显微结构参数包括体积分数、结构模型指数、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骨小梁分离度和骨质密度.通过与其他鸟类的对比分析发现,啄木鸟具有更加独特的颅骨结构,其骨小梁厚度、体积分数和骨小梁数量显着高于其他鸟类,结构模型指数小于其他鸟类,其颅骨所具有的这种特点是啄木鸟长期进化过程中为适应啄木行为所形成的,也是其抗冲击的重要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显微断层扫描论文参考文献

[1].葛堂娜,张淑存,熊世江.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术在牙体牙髓病研究与治疗中的应用概况[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15

[2].倪义坤,徐鹏,牛旭锋,王丽珍,樊瑜波.基于Micro-CT断层扫描图像的啄木鸟颅骨不同部位显微结构参数研究[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4

[3].麦小婷.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评价视网膜脱离后黄斑区的显微结构[D].汕头大学.2011

[4].高万荣,陶纯堪,杨晓春.共焦扫描显微成象的光学断层平面分辨率与信噪比之间的关系[J].光子学报.2002

[5].徐叶邦.安宁河活动断裂中断层泥扫描电子显微结构组合特征与断层活动方式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1988

标签:;  ;  ;  

显微断层扫描论文-葛堂娜,张淑存,熊世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