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动态容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航路动态容量,燃油消耗,成本,雷暴
动态容量论文文献综述
王彬[1](2019)在《基于动态容量的灵活空域航路网络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近几年各航空公司航班飞行统计资料显示,由于天气原因导致的航班延误率较高,为了减少航班延误、降低航空公司运行成本及提高飞行安全,本文研究了航路网络规划相关问题。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本文首先分析了空域的结构形式,建立了叁维坐标系,用于表示飞机的位置、航路高度和长度、航路改航点的位置等;其次分析危险天气种类,雷暴变化趋势,以此建立雷暴数学模型,用数学公式表示雷暴的影响范围和趋势变化;采用栅格法划分空域,设定每个栅格的大小为20千米乘以20千米,并采用深度优化算法遍历空域中的所有栅格,得到灵活空域下的航路网络图,再将雷暴相关数据输入其中,根据雷暴区域与栅格的距离不同引入栅格阻塞概念,建立航路可用模型,求得航路的可用率,最终得出规避雷暴的航路网络图;然后分析飞机的飞行模式,建立空间内的绕飞模型,以几何的形式画出飞机的航行轨迹,根据几何之间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得出航迹表达式;再通过分析航路上的飞机间隔、飞行数据、管制员的工作负荷等,设计出航路动态容量评估模型,用于评估航路网络中单个航路的容量值;然后根据飞机距离雷暴边缘的最小距离建立相应的安全等级,评估飞机飞行的安全性;其次搜集常见机型的飞行参数,整合飞机的燃油消耗量与飞行高度的数据,制作飞机燃油消耗量与飞行高度关系图,进行数据分析,拟合燃油消耗量与飞行高度关系式,通过建模得到燃油消耗模型,用于评估航路网络中单个航路的经济性;最后以郑州到济南的空域为例,输入相应的空域数据,规划出其灵活空域下的航路网络图,并计算出有效航路路径图和每个航路的燃油消耗量,评估每条航路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最终得到灵活空域下安全、经济航路网络图。(本文来源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期刊2019-04-18)
张文倩,王瑛,严伟,李超[2](2019)在《恶劣天气下的多扇区动态容量评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容量评估技术考虑不够全面的问题,提出了多扇区动态容量评估方法。通过分析扇区容量影响因素,加入扇区耦合性的概念,建立了多扇区管制员工作负荷模型;通过量化空域单元阻塞程度,得到恶劣天气下的多扇区可用率;最后选取典型多扇区空域进行算例仿真,评估空域系统的动态容量,多扇区在恶劣天气下的动态容量为17架次/15 min,评估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灵活性。(本文来源于《火力与指挥控制》期刊2019年03期)
汪家保[3](2018)在《机位动态容量评估及运行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民航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已是名副其实的民航大国,并且正在向民航强国的道路上向前迈进,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机位占用冲突问题。千万级以上的民航运输机场,近机位资源紧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如何评估机场机位容量,达到提高机场机位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为机场机位的改扩建计划提供依据的目的,已成为当前我国民航运输机场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飞机等待时间限定值为目标,建立机位动态容量评估模型,并且进行仿真运行,做出了一下研究工作:1.分析机位与航班之间的匹配关系。从类型和数量两个方面来分析,以容量是否溢出造成机位资源浪费和容量不足造成机位资源紧缺进而来判断机位与航班类型是否匹配。2.对于机场持续高峰时段确定方法的研究。分析高峰时段的流量特性,提出研究持续高峰时段机位容量的必要性。分析机场容量发生变化对飞机延误的影响关系,确定以机场稳定容量为研究前提。运用系统聚类理论对高峰持续时段进行研究,结合SPSS数据分析软件,确定高峰持续时段的确定方法。3.确定机位最小间隔时间的研究。根据ICAO附件14的机位尺寸和机型尺寸数据,得出各类型机位的尺寸及各类型飞机的机位最小安全间隔时间,统计机场机位上停放的所有飞机类型及数量占比,运用加权平均的方法求出各类型机位的最终机位最小间隔时间。4.对机位保障时间的研究。通过统计各类型飞机的计划保障时间得到保障时间的原始数据,将原始数据进行分类统计,根据原始数据及其飞机的混合比,运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出最终的保障时间。5.对机位缓冲时间的研究。根据机位需要缓冲时间的原因是飞机会出现早于计划时间和晚于计划时间进港的特性,统计其时间数据,并运用概率论的知识进行拟合,得出早于计划时间进港和晚于计划时间进港的概率密度函数,并用SPSS软件中的卡方检验的功能,对分布函数进行检验,验证其准确性。分析航班在早于计划时间进港和晚于计划时间进港情况下,机位的占用情况,得出机位缓冲时间的计算方法,并且引出机位等待时间的概念。6.对飞机平均等待时间限定值的确定方法的研究。分析八种机位占用冲突的情况,并且计算出这八种占用情况出现的概率,运用MATLAB程序编程,得出缓冲时间与平均等待时间的关系图,研究图中缓冲时间随着平均等待时间变化而产生的规律,进而确定最佳的平均等待时间。7.建立以飞机平均等待时间限定值为目标的机位动态容量优化模型。在计算出平均等待时间限定值之后,可根据统计计算的数据,求出各类型机位的缓冲时间,进而建立机位容量模型,并且在模型中对各种数据的限制性条件予以说明。根据建立的最优机位动态容量计算模型,进行实例验证,验证结果与机场实际情况之间的误差在合理范围以内,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8.研究机位容量实例计算并进行了仿真运行验证。本文是以中南某四千万级以上的机场作为验证机场,结合该机场当前的4号卫星厅的建设计划,验证了模型合理有效性。并且运行仿真的手段对机位容量进行仿真验证,运行仿真的容量小于理论计算的容量,但是在较小的误差范围以内,因此认为这种误差是可控的,进一步验证模型的有效合理性和实际可操作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期刊2018-05-20)
张敏,翟文鹏[4](2018)在《改进的证据理论在机场动态容量评估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对机场的容量进行准确的评估,考虑了容量评估中的不确定影响因素,将D-S证据理论引入到动态容量评估中。针对证据间存在高冲突导致融合结果有悖常理的情况,将一种新的证据权重确定方法加入到证据理论中,引入证据相容系数和证据可信度的概念,建立基于改进的证据理论机场动态容量预测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动态容量预测过程中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容量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影响,降低评估过程中的主观性,为空中交通管理决策过程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文》期刊2018年02期)
武丁杰[5](2017)在《基于机场动态容量的航班时刻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机场容量利用率,降低航班延误水平,本文提出了机场动态容量的概念,梳理机场各个运行环节容量的特征,尤其是可用于优化的动态特征,明确了航班走向、机型比例、进离场比例都应被优化。并在分析航班时刻属性的基础上,结合时刻需求各方对动态容量的使用方式,制定了详细的时刻优化流程,并通过对时刻管理体制的分析检验了该优化方法在现实工作中应用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综合运输》期刊2017年12期)
肖若嵩[6](2017)在《计及架空线路动态容量及输电网络结构优化的大电网可靠性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国民经济发展对电力系统可靠性的要求日渐提升,输送容量低下的输电网络有时并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一需求。然而,考虑到直接新建输电设施建设周期长、投资成本高,一个更为经济现实的方法是:对已建输电网络进行技术升级,深入挖掘现有输电设施的潜在传输能力以满足愈来愈高的供电可靠性要求。已有研究表明,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考虑架空线路动态容量以及引入输电网络结构优化,可在不新增投资的情况下充分挖掘现有输电设施的输电能力,改善输电网络的输送容量,提高电网可靠性。为此,本文围绕考虑架空线路动态容量以及输电网络结构优化对大电网可靠性水平的影响,开展以下研究工作:为计及不同区域实时气温、风速等环境因素对架空线路动态容量的影响,建立综合考虑各区域运行环境的线路输送容量影响模型,进而建立架空输电线路的动态输送容量估计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大电网可靠性评估。首先,基于IEEE Std.738标准,采用各区域实时气温、实时风速、区域纬度及运行时刻计算导线的对流散热率、辐射散热率及太阳辐射吸热率,根据导线热平衡方程计算导线实时载流能力;同时,定义线路动态增容率以衡量线路输送容量受实时运行环境的影响。随后,以架空线路跨越各区域线路动态增容率最小者估计整回线路的动态输送容量。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大电网可靠性评估。对修改的IEEE RTS-79和RTS-96系统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计及架空线路动态容量后系统失负荷时间期望(LOLE)指标降低0~45.8%不等,失电量期望(EENS)指标降低0~44.4%不等。为分析输电网络结构优化变换对大电网可靠性的影响,基于直流潮流从架空输电线路优化开断、变电站电气主接线优化重构两方面建立大电网结构综合优化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大电网可靠性评估。首先,以负荷削减最小为目标,分别建立考虑线路优化开断的输电线路最优开断模型,和考虑基于变电站母线分裂运行机制的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结构优化模型。同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综合考虑输电线路优化开断、变电站优化重构的输电网络结构优化模型,并应用于大电网可靠性评估。分别对修改的IEEE RTS-79和RTS-96系统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计及输电网络结构优化后系统LOLE可降低0~55.09%不等,EENS可降低0~27.04%不等;同时考虑输电线路优化开断和母线分裂优化运行的可靠性提升效果更为显着。为综合考虑线路动态容量和网络结构优化两方面对大电网可靠性的影响,建立同时计及这两方面的综合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大电网可靠性评估。首先,基于综合考虑输电线路开断机制与母线分裂运行机制的输电网络结构优化模型,在约束中计及线路动态增容率的影响,从而建立考虑输电线路动态容量的网络结构优化模型。分别对修改的IEEE RTS-79和RTS-96系统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计及两方面影响后系统LOLE可降低0~70.80%不等,EENS可降低0~47.19%不等;同时,考虑多种手段对大电网可靠性水平的改善程度,优于单一手段的情形。为分析输电设施运行环境因素及输电网络结构变化对大电网可靠性水平影响,应用前述综合模型,讨论了环境气温、环境风速、可开断输电线路数及可分裂运行母线数等对大电网可靠性水平的影响分析。选取-25℃~45℃范围内共8个气温水平、8个风速水平、6个可开断输电线路水平和6个可分裂运行母线水平,对修改的IEEE RTS-79系统进行了可靠性影响分析。算例结果表明:风速对大电网可靠性的影响大于环境气温,而可开断输电线路数与可分裂运行母线数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大致相当。(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7-04-01)
苏金龙[7](2016)在《ZH航空公司腹舱动态容量与装载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快递业的蓬勃发展,我国民航货运运输总量也在稳步攀升,然而对于航空公司而言,单价利率下滑、产品同质化严重、服务链条长、供大于求现象加剧。由于对货运的不够重视,各航空公司对于舱位管控和运价管理都比较粗放。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对航空货运收益管理技术进行探讨研究。从目前来看,国内外的航空收益管理研究更多侧重于客运和全货机,并没有针对航空客机的腹舱进行针对性研究,而航空腹舱货运的收益管理却比全货机更复杂,客机腹舱的舱容和载量变动性更大,预测难度也更大。本文将结合现有航空货运研究以及国内外航空公司的收益管控经验,以ZH航空公司为例,着重探索我国窄体客机(单通道飞机)腹舱的容量优化和舱位运价研究。本文将从两方面着手:一部分是考虑油量、旅客、行李等载量等因素,在载量和舱容变动的情况下,研究货运舱位控制情况并建立舱位控制优化模型;二是窄体机腹舱容量可变的情况下,运用线性规划等原理,建立收益最大化的货物搭配优化模型,并与货物的等级舱位运价机制匹配。通过模型优化,本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1、把客运收益管理系统的EMSR引入货运腹舱舱位管理中,从而有科学依据的进行分舱管理,并根据EMSR方法机型动态调整腹舱舱容控制,实现了ZH航广州始发所有航班的动态分舱和舱位控制;2、通过定性定量法、实例研究法,通过ZH航近几年的数据样本分析,定义了货物的轻泡比,并把各种货品的轻泡比都计算出来;3、通过考虑航班收益的单一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实现了ZH航航班货物体积、重量与飞机舱容、载量的最佳搭配,最终对所有航班进行了装载优化。(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6-12-21)
周雄飞,胡明华[8](2016)在《基于RAMS仿真的扇区动态容量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扇区动态容量的定义及RAMS仿真系统,在分析恶劣天气对飞行影响的基础上,用恶劣天气区域的最小外接矩形划设飞行受限区,提出基于RAMS仿真的扇区动态容量评估方法.最后选取典型扇区进行RAMS建模仿真,评估扇区在恶劣天气影响下的动态容量,仿真结果验证了评估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陈凤兰[9](2016)在《军航活动下扇区动态容量评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航业迅速发展,空域资源的稀缺性日益凸显。科学合理地评估空域容量是解决空中交通流量瓶颈的关键,同时也为制定流量管理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由于我国体制的特殊性,军航活动一直是我国空域资源限制的重要因素。研究并详细分析军航活动对扇区容量损失作用的机理,定量地评估军航活动对扇区容量的影响,建立军航活动影响下的扇区动态容量评估模型,结论表明模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航空计算技术》期刊2016年05期)
高兴[10](2016)在《面向动态容量的区域管制扇区分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准确的对扇区容量进行评估是实施高效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基础。现阶段对扇区容量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扇区静态容量,对扇区动态容量的研究较少,并且对扇区动态容量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文字层面,因此对扇区动态容量影响因素进行量化研究对今后评估扇区动态容量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扇区动态容量的定义以及管制员工作负荷和扇区动态容量的关系,借鉴影响管制员工作负荷的因素,确定出可量化的扇区动态容量的影响因素,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PSO-Kmeans算法对扇区进行聚类,描述类别与动态容量影响因素的关系,为进行动态容量评估奠定基础。本文首先从扇区交通运行以及管制员工作表现两个角度分析了影响管制员工作负荷的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基于加权灰色关联度的分析。其次本文根据扇区动态容量的定义,参考影响管制员工作负荷的因素,从扇区可用空域资源、空中交通流以及管制服务叁个角度对影响扇区容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与归纳,并按照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对其进行分类,从影响因素中提取具有时变性的动态因素建立了扇区动态容量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且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北京区管中心10个扇区的数据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对样本数据的主成分解释明确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重要程度。最后,采用PSO-Kmeans聚类法对上述扇区的各主成分因子得分进行聚类。通过计算不同K值下的轮廓系数,确定了聚类效果最佳的K值,并且验证了聚类的有效性,最后将聚类所得的类别定义为扇区分类,并分析了不同分类的管制员工作负荷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民航大学》期刊2016-07-08)
动态容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当前容量评估技术考虑不够全面的问题,提出了多扇区动态容量评估方法。通过分析扇区容量影响因素,加入扇区耦合性的概念,建立了多扇区管制员工作负荷模型;通过量化空域单元阻塞程度,得到恶劣天气下的多扇区可用率;最后选取典型多扇区空域进行算例仿真,评估空域系统的动态容量,多扇区在恶劣天气下的动态容量为17架次/15 min,评估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态容量论文参考文献
[1].王彬.基于动态容量的灵活空域航路网络规划[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9
[2].张文倩,王瑛,严伟,李超.恶劣天气下的多扇区动态容量评估方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9
[3].汪家保.机位动态容量评估及运行仿真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8
[4].张敏,翟文鹏.改进的证据理论在机场动态容量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论文.2018
[5].武丁杰.基于机场动态容量的航班时刻优化[J].综合运输.2017
[6].肖若嵩.计及架空线路动态容量及输电网络结构优化的大电网可靠性评估[D].重庆大学.2017
[7].苏金龙.ZH航空公司腹舱动态容量与装载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8].周雄飞,胡明华.基于RAMS仿真的扇区动态容量评估[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9].陈凤兰.军航活动下扇区动态容量评估研究[J].航空计算技术.2016
[10].高兴.面向动态容量的区域管制扇区分类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