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计算机专业学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学生计算机素养,提升策略
计算机专业学生论文文献综述
张霞[1](2019)在《探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计算机素养》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中职学校的数量和规模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对于中职院校的教育来说,它主要是培养技术型的人才,就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来说,就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着力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素养,但是就如今的教学现状来看,很多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素养是比较低的,所以说如何有效的将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加以提升已成为中职院校所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只有切实的将专业学习能力加以提升,才可以在就业的时候有核心竞争力。(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产品与流通》期刊2019年12期)
侯德艳,向晓华[2](2019)在《探讨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文中分析了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详细探讨了高职计算机专业职业技能培养,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效的建议。(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产品与流通》期刊2019年11期)
凌敏[3](2019)在《“1+X”证书制度下探究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在部分院校启动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的计划方案。这一改革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新的价值观念人才评价体系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在新的教育改革方案下,如何合理的规划好各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是普遍的疑问和需探究之处。在互联网时代,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来讲做好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重中之重。本文就"1+X"证书制度下论述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如何做好职业生涯管理。(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产品与流通》期刊2019年11期)
宁彬,谷琼,曹文平[4](2019)在《基于学科竞赛的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学科竞赛为载体,通过搭建一体化的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引入学生团队或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方式和双导师制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推动计算机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和变革,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及创新能力的培育。(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44期)
杜小林[5](2019)在《创建岗位锻炼长效机制 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探索中职计算机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践岗位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加强专业与岗位对接,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是现代职业教育面临的共同课题,而工学结合与顶岗实习是目前大多院校采用的解决方式。但在岗位实践中校企合作却遇到了许多问题,作者根据多年专业管理和专业建设的经验,提出创建校内生产性岗位实践长效机制,解决计算机专业学生岗位实训问题,并从实施背景、主要目标、实施过程、实际成效、实施条件、体会与思考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该实践机制下企业帮创新,教师教学生,老生带新生的良好循环发展模式更能有效地促进专业发展。(本文来源于《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汤路斐[6](2019)在《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培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要想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并且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赢得更多的机会,就必须注重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高职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建立融洽的生生关系与师生关系等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本文来源于《成才之路》期刊2019年28期)
马文俊,黄楠,蒋运承,詹捷宇[7](2019)在《基于DS/AHP模型的学生综合成绩评估体系设计——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大学课程的教学评估在对学生综合成绩评估时存在的叁个问题:(1)过于强调期末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其他评估指标,如学科基础、进步程度等;(2)无法处理课堂表现缺失或课后作业和实验设计的成绩的不确定性;(3)缺乏对学生进步程度的评估手段。针对以上问题,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提出了基于DS/AHP模型的多属性综合评估体系,分别从多因素融合、不确定数据处理、进步程度的指标衡量叁个角度阐述了如何结合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合理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39期)
蔡畅[8](2019)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教育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各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标准也随之提高,不仅要求人才具备专业技能,还要求其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并具有很强的自我适应能力,能真正通过团队协作、与人交流沟通的过程,达到高质量的工作效率。这也要求中职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来源于《学周刊》期刊2019年29期)
兰华斌[9](2019)在《县级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实习改革实践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县级中职学校处于中国职业教育的最底层,由于大学扩招和普通高中的普及,中等职业学校已呈"衰落"之势,县级职校更是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峻局势,就业则是县级中职学校的"生命线",很多家长及学生选择县级中职学校"不看广告看就业"。县级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县级中职学校学生自身的素质,为此,县级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实习面临诸多挑战。采用过程控制的方法,应用"事前、事中、事后"质量控制原则,在县级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实习中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是确保县级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实习顺利进行、保质保量完成实习任务、达到预期实习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26期)
杨秋润[10](2019)在《探究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创新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动力。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科技在不断发展,当今国际上各个国家、各行各业都在力争创新,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如果不创新就会落后,会被社会淘汰。对于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要掌握好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才能立足于社会。(本文来源于《电脑知识与技术》期刊2019年26期)
计算机专业学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文中分析了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详细探讨了高职计算机专业职业技能培养,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效的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计算机专业学生论文参考文献
[1].张霞.探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计算机素养[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
[2].侯德艳,向晓华.探讨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
[3].凌敏.“1+X”证书制度下探究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管理[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
[4].宁彬,谷琼,曹文平.基于学科竞赛的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
[5].杜小林.创建岗位锻炼长效机制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探索中职计算机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践岗位建设[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9
[6].汤路斐.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培养研究[J].成才之路.2019
[7].马文俊,黄楠,蒋运承,詹捷宇.基于DS/AHP模型的学生综合成绩评估体系设计——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
[8].蔡畅.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J].学周刊.2019
[9].兰华斌.县级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实习改革实践与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
[10].杨秋润.探究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