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照对螺旋藻形态及胞外多糖的影响和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悦[1](2021)在《基于代谢组学的发菜响应高盐胁迫的代谢应答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菜是一种名贵可食的陆生蓝藻,富含藻胶、蛋白质、糖类、氨基酸、钙、铁等营养成分,可作为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患者辅助食疗的理想食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发菜主要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沙漠和贫瘠土壤中,生长速度极为缓慢,逆境胁迫是其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因素。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发菜这一特色生物资源,开展发菜逆境胁迫机制的研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对发菜抗逆机制的研究主要局限于生理生化方面及某一代谢途径中局部基因和蛋白等方面,基于小分子化合物的代谢调控机理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本论文以野生发菜和人工液体培养发菜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盐浓度及胁迫时长对发菜细胞生理生化水平的影响;进一步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UHPLC-MS)的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方法监测高盐胁迫下发菜细胞代谢变化的全景图,阐述发菜响应高盐胁迫的代谢调控机制,筛选调控发菜耐盐特性的关键靶点物质,并进行生物功能的初步阐明。主要结果如下:(1)盐胁迫对野生发菜生理生化特征影响的研究发现,盐胁迫后野生发菜的营养细胞链弯曲折叠,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细胞链弯曲程度增大,同时部分细胞链出现断裂;此外,盐胁迫可促进野生发菜细胞中叶绿素a、藻蓝素和胞外多糖的合成和分泌,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过氧化程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的活性。正常培养的野生发菜24 h后胞外多糖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显着增加,这可能与其细胞外层的胶鞘结构被破坏密切相关。(2)基于液相色谱-质谱仪(liquid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LC-MS)的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技术对盐胁迫下野生发菜的代谢特征进行研究。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分析平台在发菜细胞中共鉴定出595个小分子代谢物,涉及到氨基酸代谢、糖酵解、三羧酸(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CA)循环、脂肪酸代谢等途径。其中,代谢组学研究发现,盐胁迫会抑制发菜中氨基酸代谢途径,促进糖代谢途径中抗逆物质海藻糖的积累。脂质组学研究发现,盐胁迫对发菜的甘油酯、磷脂和糖脂代谢途径产生了影响,其中盐胁迫后神经酰胺(ceramide,Cer)、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G)和糖脂(如硫代异鼠李糖二酰甘油脂(sulfonylquinolyldiacylglycerol,SQDG)、双半乳糖二酰甘油(digalactosyldiacylglycerol,DGDG)等)含量高于对照组细胞。(3)盐胁迫对液体培养发菜生理生化特征的研究发现,盐胁迫时液体培养发菜细胞链弯曲,异形细胞增多,营养细胞颜色变浅、自溶并逐渐消亡。盐胁迫后,叶绿素a和藻蓝素的含量降低,胞外多糖、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低盐胁迫时升高,高盐胁迫时降低。这表明盐胁迫抑制了液体培养发菜的光合作用,增加了发菜细胞膜的通透性,使其发生过氧化反应,导致细胞膜受损。(4)基于LC-MS的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技术对盐胁迫时人工液体培养发菜的代谢特征进行分析。LC-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与脂质组学分析平台可鉴定出液体培养发菜细胞中306个小分子化合物(如氨基酸、脂肪酸、有机酸等)。LC-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发现,液体培养发菜细胞在盐胁迫下大多数氨基酸(如脯氨酸、亮氨酸、谷氨酸和精氨酸等)含量上调,脂肪酸含量下调。脂质代谢分析发现,盐胁迫对人工液体培养发菜的鞘脂、磷脂和糖脂代谢途径产生了显着影响,其中盐胁迫后,发菜细胞中神经酰胺、单半乳糖甘油二酯和磷脂酰甘油(phosphatidylglycerol,PG)含量高于对照组,而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及单半乳糖基单酰基甘油酯(monogalactosyl monoacylglycerol,MGMG)的含量低于对照组。
王祎哲[2](2020)在《基于代谢组与蛋白质组分析光照对纤细裸藻生长及多糖含量的调控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纤细裸藻为实验对象,通过优化光照培养条件(光照强度、光照周期及光质),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光照条件对于纤细裸藻生长发育的影响,并以多糖含量为指标确定正交试验因素水平,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确定适宜的裸藻多糖积累的复合光照条件,再进一步通过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光照优化后相关代谢产物及蛋白质表达变化,为研究纤细裸藻生物质变化的分子机制以及目标产物定向培养提供基础数据。1.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光照强度、光照周期和光质对纤细裸藻细胞密度、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以期获得适宜纤细裸藻生长、光合色素的最佳光照条件。研究表明:光照对纤细裸藻生长、光合色素含量有显着影响(P<0.05),光强为3000lx时,利于纤细裸藻生长及光合色素积累;光暗周期为14L:10D时,利于纤细裸藻生长及光合色素积累;蓝光利于纤细裸藻生长以及光合色素积累。2.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以纤细裸藻多糖含量为指标,研究最佳积累多糖的光照条件,结果表明:在光照强度为4500 lx,光照周期为14L:10D,光质为蓝光条件下,多糖含量达到最高,为41.5mg/L。正交试验下,影响多糖含量积累的因素由强至弱依次为:光照周期、光照强度、光质。3.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对光照优化前后纤细裸藻代谢差异物和代谢途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光照条件显着影响差异代谢物的产生(P<0.05),光照处理组与对照组在正、负离子下共检测到116种差异代谢物,两处理组代谢物种类及表达量存在差异,差异代谢物种类主要集中于:氨基酸类、糖醇类及有机酸类等代谢物。4.利用蛋白质技术对光照优化前后纤细裸藻进行蛋白组学质测定,共鉴定出差异蛋白40个,其中21个差异蛋白质上调,19个下调。对差异蛋白进行层次聚类、GO注释和kegg pathway分析,结果显示:光照对纤细裸藻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代谢途径等相关蛋白有显着影响,尤其是影响糖酵解/糖异生、TCA循环、光合生物碳固定相关代谢途径蛋白的含量与表达5.代谢组学与蛋白质组学联合分析表明,光照优化后对纤细裸藻的TCA循环,光合生物碳固定,糖代谢等代谢途径有显着影响。
韩意红[3](2020)在《木醋杆菌合成细菌纤维素原位絮凝微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微藻的规模培养及应用研究中,如何提高微藻的采收效率,降低采收成本是影响其工业化应用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找到一种广泛和高效的微藻采收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实验通过优化木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 xylinus)-微藻共培养体系,实现G.xylinus原位合成细菌纤维素对微藻的高效絮凝,同时降低成本和减少过程污染。通过对共培养体系中微藻和G.xylinus相互关系的研究,探讨共培养体系高效絮凝的生物学机制和细菌纤维素引发微藻絮凝的可能原因,并对絮凝微藻的光合活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以5株G.xylinus分别与Chlorella vulgaris、Scenedesmus obliqnus和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建立共培养体系,筛选出一株高效絮凝微藻的G.xylinus菌株;共培养体系进行静置培养得到的微藻絮凝率明显高于振荡培养;将G/Y培养基中的碳源和氮源以1%乙醇和0.1g/L乙酸铵替代果糖和酵母膏,G.xylinus-微藻共培养体系仍保持了良好的絮凝率,C.vulgaris、S.obliqnus和C.reinhardtii的絮凝率分别可达到78.7%,93.5%和87.4%;通过结晶度分析表明以乙醇和乙酸铵作为碳源和氮源并不影响细菌纤维素的结构性质,可以降低G.xylinus-微藻共培养体系的成本,并减少过程污染。(2)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在G.xylinus-微藻共培养体系中细菌纤维素的合成引发了微藻絮凝过程,C.vulgaris、S.obliqnus和C.reinhardtii三种微藻共培养体系中细菌纤维素出现的时间不同,决定了微藻絮凝的速度。微藻细胞紧密缠绕在细菌纤维素三维网状交联结构中,结合紧密;利用染色法观察发现共培养体系中G.xylinus聚集在微藻细胞周围。(3)通过测定微藻细胞和G.xylinus的Zeta电位,推断G.xylinus聚集在微藻细胞周围的原因不是电中和效应。在光照与黑暗条件下进行G.xylinus-微藻共培养实验,发现只有光照条件下出现微藻絮凝现象;添加有光合作用阻断剂DCMU的G.xylinus-微藻共培养体系中也未观察到微藻絮凝现象;说明微藻的光合作用是絮凝发生的必要条件。通过共培养体系中溶氧的测定,发现G.xylinus合成细菌纤维素期间溶氧迅速降低;与相同供氧水平的单独培养G.xylinus实验组相比,共培养体系中细菌纤维素的合成启动快,进一步表明微藻的光合放氧是促进G.xylinus产生细菌纤维素引发微藻絮凝的关键。(4)为了分析共培养体系中细菌纤维素引发絮凝微藻的机制,通过比较微藻絮凝率,发现共培养体系的p H、金属离子、胞外多糖对微藻絮凝的影响较小,推测由于细菌纤维素引发微藻的絮凝不是由于桥联作用。(5)为了分析细菌纤维素絮凝微藻后微藻细胞的光合活性,通过叶绿素荧光测定仪进行测定,发现其仍表现出优异的光合活性;并初步探究影响絮凝微藻光合活性的因素。发现絮凝时间,G.xylinus的残存和贮存时间对微藻的光合活性均有影响,其中不同微藻的贮存时间差异较大,可能与微藻自身有关。为细菌纤维素絮凝微藻作为微藻浓缩液保藏技术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边建文[4](2020)在《淡水藻菌肥高效发酵菌株的筛选和发酵条件的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藻是土壤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丰富,并具有固氮、固碳和分泌植物生长激素等特性,在促进作物生长、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本研究从河西地区蔬菜大棚土壤中分离纯化出绿藻一株,同时分离筛选出三株与微藻伴生的细菌,将微藻与细菌混合发酵制备藻菌液体肥,并以小麦为实验材料,通过浸种和盆栽实验验证其肥效。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从河西地区蔬菜大棚的土壤中分离纯化获得绿藻一株,命名为ZW,通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该微藻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具有等长双鞭毛。经分子生物学进一步鉴定,藻ZW与Chlamydomonas debaryana的序列一致,相似性为100%,因此,确定藻ZW是衣藻属的德巴衣藻。对藻ZW生长条件进行研究,包括培养温度、起始培养pH值和光照强度三个因素,结果表明ZW在温度20°C、起始pH 6.5、光照强度8000 lx条件下生长最适宜。(2)从原始藻液中分离筛选了三株细菌,分别命名为W1、H1和G1,经鉴定三株细菌分别属于假单胞菌属(W1)、黄杆菌属(H1)和嗜气胞单菌(G1)。对三株细菌进行了固氮、解磷性能的测定,发现发现菌株W1和G1具有固氮能力,菌液中总氮含量分别为6.42 mg/L和4.27 mg/L;菌株W1的解磷能力较好,解磷量为23.07μg/mL。因此,选择菌株W1和G1作为发酵菌株,并按体积比1:1混合为复合菌液用于后续实验。(3)选取复合菌液与藻ZW进行混合发酵并进行条件优化。首先优化了发酵培养基,发现以简化TAP和LB培养基混合后作为发酵培养基时,藻菌生物量积累最多。其次,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优的藻菌混合比、培养温度和光照强度,结果表明,藻菌比(v/v)10:1、温度30°C、光照强度12000 lx时,有利于微藻分泌胞外多糖和藻菌生物量的积累。因此,确定了最佳藻菌混合发酵条件。(4)通过浸种实验和盆栽实验进行肥效验证,结果表明,先用纯水浸种,再加藻菌液体肥的处理方式能够提高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提高率为50.94%和16.25%;藻菌肥施用时,稀释倍数可以影响作物的生长,其中稀释50倍对小麦茎长和根长、鲜重和干重促进作用最为显着;此外,与其他种类的藻肥相比,藻菌肥的肥效大于单一微藻或者多种微藻混合后的肥效。
王丽娟,杨宋琪,陈银花,罗光宏,崔岩,杨生辉[5](2019)在《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光照强度对极大螺旋藻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文中提出以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为材料,采用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在不同光照强度下(278、327、373、420和463μmol·m-2·s-1)对其进行培养。通过测定藻生物量、生长速率、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藻蓝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探讨光照强度对极大螺旋藻生长和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光照强度为373μmol·m-2·s-1时螺旋藻生长最快,生长速率为0.203,培养10 d后生物量达0.298 g·L-1,是初始生物量的6.2倍。极端光强463μmol·m-2·s-1时藻细胞出现死亡。单位质量藻体中叶绿素a、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积累最大值的光强与生长最佳光强相同,即在373μmol·m-2·s-1时产量均最高。类胡萝卜素在高光强420μmol·m-2·s-1时产量最高,而藻蓝素和可溶性蛋白在较低光强278μmol·m-2·s-1时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各处理组。该研究结果可为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在螺旋藻规模化培养中的推广提供理论基础。
吴梓涵[6](2019)在《成像流式细胞技术在藻类研究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成像流式细胞技术是一种将流式细胞仪的高通量和统计能力与显微镜成像特征相结合的技术,该技术克服了传统流式细胞技术的许多局限性,在评估复杂的浮游植物群落的组成和丰度、细胞大小结构测定、生物体积估算和有害藻类物种的检测等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主要从评估野外水样浮游植物群落的组成和丰度、实时观测实验室藻株生理生化特征以及通过不同染料判定海洋甲藻细胞在胁迫状态下程序性死亡的不同阶段等角度,实现了成像流式细胞技术在藻类研究中从宏观到微观,从野外到实验室不同层次的应用,解决了使用过程中的诸多技术难点问题。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深圳大学文山湖两次水样中浮游植物的粒径和色素含量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可将文山湖中藻细胞分为6个种群,分别标记为R1、R2、R3、R4、R5、R6。其中R1、R2、R5、R6为形状单一的藻细胞群体,可分别判定为小型球状蓝藻、小型绿藻、丝状蓝藻棒胶藻(Rhabdogloea)、丝状蓝藻伪鱼腥藻(Pseudanabaena);R3为细胞稍大,种类众多的藻细胞群体,其中包括蓝藻如平裂藻(Merismopediaceae)、色球藻(Chroococcus)、浮鞘丝藻(Planktolyngbya)等,也包括绿藻如栅藻(Scenedesmus)、盘星藻(Pediastrum)、卵囊藻(Oocystis)等;R4为藻细胞的碎片。不同藻细胞种群的色素含量和粒径分布各不相同,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本实验结果为成像流式细胞技术在湖泊藻类监测中提供了参考依据。(2)在研究海洋经济微藻紫球藻(Porphyridium cruentum)的生长过程时,成像流式细胞仪提供了紫球藻单细胞图像及单细胞的各种参数。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自然海水和人工海水培养基,不同光照强度)紫球藻平均粒径、叶绿素a(Chl-a)含量和藻红蛋白(PE)含量各有不同的分布趋势,结果表明自然海水和低光照(10μmol·m-2·s-1)培养条件更有利于Chl-a和PE的积累,而高光照(80μmol·m-2·s-1)能提高细胞的密度,且更能促进多糖的累积。本实验结果为优化紫球藻的培养条件和成像流式细胞技术在海洋经济微藻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3)在研究海洋赤潮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的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过程中,成像流式细胞仪不仅提供了程序性死亡各阶段标志物的参数,还呈现出了每个状态下的细胞图像以及荧光在细胞中的具体位置,使结果更加精准。结果表明赤潮中分离的溶藻细菌6A1菌液上清液可诱导塔玛亚历山大藻进入程序性死亡,并且呈现浓度效应,5%处理组下藻细胞最高早凋率为56.80%,10%处理组下藻细胞最高早凋率为63.60%,并且该过程很有可能是由Caspase 3-like参与调节的。本实验结果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了溶藻机制,也为成像流式细胞仪在海洋有害微藻的程序性死亡方面的研究打下基础。
王亚茹[7](2019)在《共生细菌、光照和胞外聚合物对盐生小球藻亚砷酸盐代谢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砷(As)是一种在自然环境中分布比较广泛的有毒类金属。在自然环境中,砷有多种形态,不同形态的砷毒性不同,因此将砷从毒性较大形态转化到毒性较小的形态是重要的砷解毒机制之一。盐生小球藻(Chlorella salina)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绿藻,在海洋环境中分布广泛,数量较多。在自然水体中,微藻很少单独存在,一般是与其他微藻、细菌以及真菌等微生物共生,形成菌藻共生系统。微藻在水体污染修复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往研究中发现,微藻对重金属如Cd、Cu等污染修复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如共生细菌种属、光照条件、pH值以及培养基成分等,但是菌藻共生体对As污染修复方面研究甚少,共生细菌对微藻As代谢和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也存在差异,因此共生细菌对微藻As代谢的影响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以盐生小球藻(Chorella salina)为供试材料,从小球藻培养液中分离出来一株可培养的共生细菌,经鉴定为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WB-1);并通过加入抗生素组合获得相对无菌的小球藻。为了探究盐生小球藻As(Ⅲ)代谢和形态转化的原因,分别设置以下几部分试验:(1)不同浓度As(Ⅲ)处理带菌和无菌小球藻以及共生细菌;(2)不同时间As(Ⅲ)处理带菌和无菌小球藻以及共生细菌;(3)遮光条件下不同浓度的As(Ⅲ)处理带菌和无菌小球藻;(4)不同浓度As(Ⅲ)处理去除EPS的带菌和无菌小球藻,具体结果如下:1.共生细菌对As(Ⅲ)的形态转化设置不同浓度的 As(Ⅲ)(75、150、300、750 μg·L-1)、并以 300μg·L-1,的 As(Ⅲ)处理共生细菌A.tumefaciens WB-1不同时间,测定其培养液内砷形态及含量,计算共生细菌对培养液中As(Ⅲ)的去除率及氧化率。结果表明:A.tumefaciens WB-1培养液内仍以As(Ⅲ)为主要砷形态,其对As(Ⅲ)的氧化率为4.51%~30.6%,去除率为1.86%~16.2%,培养液内未检测到甲基砷,且在24~48 h,该细菌将培养液内的As(Ⅴ)还原成As(Ⅲ),说明该细菌具有一定的As(Ⅲ)氧化能力,也有一定的As(Ⅴ)还原能力,但无甲基化能力。2.As(Ⅲ)处理浓度对带菌和无菌小球藻砷代谢的影响设置不同浓度的As(Ⅲ)(75、150、300、750μg·-1)处理带菌和无菌的C.salina,7天后测定C.salina对As(Ⅲ)的吸收、吸附和富集量,以及培养液和藻细胞内As的形态,计算带菌和无菌C.salina对As(Ⅲ)的氧化率和去除率。结果表明:与无菌C.soalina相比,带菌C.salina生长更快,对As(Ⅲ)的耐性更强。带菌C.salina对As(Ⅲ)的富集量为103~448 mg·kg-1、氧化率为78.9%~96.9%、去除率为18.9%~55.2%,显着高于无菌C.salina的富集量(11.7~91.4mg·kg-1)、氧化率(14.5%~26.4%)和去除率(12.8%~29.2%),此外,带菌C.salina胞内还检测到少量的As(Ⅲ)和甲基砷,而在无菌C.salina胞内没有甲基砷存在。研究结果表明,共生细菌的存在显着促进了C.salina的生长,以及显着影响了C.salina对砷的代谢和形态转化。3.As(Ⅲ)处理时间对带菌和无菌小球藻砷代谢的影响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上,设置300μg·L-1的As(Ⅲ)处理带菌和无菌C.salina,在不同时间点(0 h、6 h、12 h、1 d、2 d、3 d、4 d、5 d、6 d 和 7 d)测定C.salina对As(Ⅲ)的吸收、吸附和富集量,以及培养液和藻细胞内As的形态,计算不同时间点下带菌和无菌C.salina对As(Ⅲ)的氧化率和去除率。结果表明:在0~24 h,带菌和无菌C.salina生物量无显着差异,但24 h之后带菌C.salina生物量显着高于无菌C.salina。在同一时间段,带菌C.salina的富集都显着高于无菌C.salin,a在0~3 d时,带菌C.salina的富集量以胞内吸收为主,占富集量的74.4%~94.7%,而无菌Csalina处理前期0~6 h有一个快速吸附过程,以胞外吸附为主。带菌和无菌C.salina对As(Ⅲ)的氧化率均在对数生长期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7.6%和57.4%,带菌C.salina的氧化率显着高于无菌C.salina;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带菌C.salina在第6 d时去除率达到最大值53.7%,而无菌Csalina对As(Ⅲ)的去除率为32.7%,显着低于带菌Csalina,说明不同处理时间C.salina对As(Ⅲ)的代谢和形态转化存在一定影响,且共生细菌的存在显着影响C.salina对As(Ⅲ)的代谢和形态转化。4.遮光培养条件对带菌和无菌盐生小球藻砷代谢的影响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设置不同浓度的As(Ⅲ)(75、150、300、750 μg·L1)于遮光条件下处理带菌和无菌的C.salina,7天后测定C.salina对As(Ⅲ)的吸收、吸附和富集量,以及培养液和藻细胞内As的形态,计算带菌和无菌C.salina对As(Ⅲ)的氧化率和去除率。研究表明,遮光条件下带菌和无菌C.salina生长速率都显着低于光照条件下培养的C.salina,说明光照条件有利于C.salina的生长。遮光条件下,带菌和无菌C.salina对砷的富集量和去除率均显着低于光照培养条件下的带菌和无菌C.salina的富集量和去除率,表明光照培养条件对C.salina砷代谢具有显着影响。遮光培养条件下,带菌C.salinaAs(Ⅲ)氧化率为88.8%~99.2%,无菌C.salinaAs(Ⅲ)氧化率为9.46%~26.0%,与光照条件下培养的带菌和无菌C.salinaa砷氧化率相比无显着差异,说明光照培养条件不影响砷的氧化。5.EPS对带菌和无菌小球藻砷代谢的影响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设置不同浓度的As(Ⅲ)(75、150、300、750 μg·L-1)处理去除EPS的带菌和无菌C.salina7天后测定C.salina对As(Ⅲ)的吸收、吸附和富集量,以及培养液和藻细胞内As的形态,计算带菌和无菌C.salina对As(Ⅲ)的氧化率和去除率。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As(Ⅲ)(75、150μg.L/1)处理时带菌C.salina的富集量为85.3~170mg·kg-1,显着高于无菌C.salina的富集量(11.1~18.7 mg·kg-1),说明低浓度的As(Ⅲ)处理时,共生细菌能够促进去除EPS的C.salina对砷的富集;去除EPS之后带菌和无菌C.salina As(Ⅲ)氧化率分别为 88.6%~99.2%和11.4%~22.4%,与不去除EPS的C.salina相比,无显着性差异,说明C.salina对As(Ⅲ)的氧化是微藻胞内和胞外共同作用的结果,且以胞内氧化为主。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带菌的C.salina具有较强的As(Ⅲ)氧化能力,通过一系列的试验排除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以及微藻产生的EPS对As(Ⅲ)的氧化作用,确定了C.salina对As(Ⅲ)的氧化是微藻本身发生的生物学过程导致,然而共生细菌是如何促进C.salina对As(Ⅲ)进行氧化的,以及C.salina与共生细菌之间有哪些信号尚未可知,仍需进一步探索。
王福双[8](2017)在《基于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螺旋藻形态建成相关蛋白》文中研究说明螺旋藻形态是衡量螺旋藻品质的重要因素,但螺旋藻在培养过程中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形态发生改变,并伴随一系列生理学,营养学,遗传学和蛋白组学等的相应变化,不仅藻种产量大幅度下降,而且为藻种的鉴定带来了困难。因此为实现对螺旋藻形态变化的改良和调控,有必要解析螺旋藻形态建成的分子机理。本研究以来源于单藻丝培养物中发生形态分化的直线形和螺旋形个体为对象,利用iTRAQ蛋白组学和质谱分析技术,探讨其蛋白质组的差异变化,获得与螺旋藻形态建成相关的差异蛋白,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对筛选到的差异蛋白从参与的生物过程、细胞定位、分子功能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所得到的蛋白组学数据从转录组水平进行验证,旨在找到调控螺旋藻形态建成的关键基因,揭示螺旋藻形态建成的分子机理及代谢调控机制。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分别对直线形和螺旋形螺旋藻的藻丝体长度、螺径、螺距、螺旋数及生长曲线、藻蓝蛋白、别藻蓝蛋白、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等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进行测定,掌握不同形态螺旋藻之间的形态及生理指标差异,为后续研究对象的选择提供充分的依据。2.通过iTRAQ蛋白组学及质谱技术,对与螺旋藻形态建成相关蛋白进行筛选鉴定。以FDR≤1%,去除反库数据和比值为空白的无效值,作为可信蛋白筛选标准;蛋白丰度倍数变化大于2(上调表达)或小于0.5(下调表达),作为差异蛋白筛选标准。iTRAQ-LC-MS/MS分析共匹配到185123个图谱,谱图利用率为37.6%,去除可信度较低的肽段,共鉴定到30508个特定肽段,根据可信蛋白筛选标准,去掉冗余结果,最终鉴定到2156个蛋白。TJSD2/TJSD3组共筛选出165个差异蛋白,TJBC4-1/TJBC4-2组中共筛选出167个差异蛋白,两组共有的差异表达蛋白35个。3.对筛选的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的差异蛋白参与糖酵解TCA循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天线蛋白,淀粉与蔗糖代谢,脂多糖生物合成,光合生物固碳,卟啉,叶绿素代谢等多种代谢调控。通过对代谢途径的分析,构建了螺旋藻形态建成预测模型,用于初步解析螺旋藻形态建成机理。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模型中的蛋白质数据进行验证。以蛋白组学和转录组学分析具有相同变化趋势的蛋白质为依据,构建了螺旋藻形态建成中心能量代谢网络图,解析了蛋白质的互作网络。4.通过对两组螺旋藻中的共性差异蛋白进行分析,对螺旋藻形态建成起关键作用的pgm基因,进行原核表达验证。构建pgm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并成功转入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转入螺旋藻pgm基因的大肠杆菌形态发生显着变化,说明螺旋藻pgm基因可调控大肠杆菌形态建成,为pgm基因在螺旋藻体内进行功能验证提供理论依据。
梁英,黄徐林,田传远,孟祥荣[9](2016)在《海洋药源微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海洋微藻是海洋药物的一个重要来源,可从海洋微藻中筛选、分离和提取出多种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能的活性物质。本文概述了蓝藻门(Cyanophyta)、绿藻门(Chlorophyta)、硅藻门(Bacillariophyta)、金藻门(Chrysophyta)、红藻门(Rhodophyta)、甲藻门(Pyrrophyta)及其它门类海洋微藻的药用研究现状,介绍了各门类常见的药源微藻种类、主要活性物质和药理特性,概述了目前活性物质的应用情况,分析了海洋微藻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通过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海洋药源微藻提供参考。
王福双,董世瑞,王素英[10](2016)在《螺旋藻形态建成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螺旋藻形态变化是藻种衰退的表现,衰退的藻种产量下降,且不易于采集。同时,螺旋藻形态易变也给螺旋藻的分类和鉴定增加了难度。因此,研究螺旋藻形态建成机理在螺旋藻应用前景上具有重要价值。综述了国际上在螺旋藻形态建成方面的最新进展,总结了光照、温度、pH等对螺旋藻形态建成的影响,初步分析了螺旋藻形态建成机理,展望了应用新一代蛋白组学技术结合基因组学分析不同条件下螺旋藻形态建成机理。
二、光照对螺旋藻形态及胞外多糖的影响和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照对螺旋藻形态及胞外多糖的影响和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代谢组学的发菜响应高盐胁迫的代谢应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1 前言 |
1.1 发菜简介 |
1.1.1 发菜的地理分布 |
1.1.2 发菜的形态结构与生长繁殖 |
1.1.3 发菜的营养物质 |
1.1.4 发菜的生理学特征 |
1.2 盐胁迫 |
1.2.1 盐胁迫概述 |
1.2.2 盐胁迫对蓝藻的影响 |
1.2.3 蓝藻应对盐胁迫的基本过程 |
1.3 代谢组学 |
1.3.1 代谢组学基本概念 |
1.3.2 代谢组学基本流程 |
1.3.3 代谢组学在藻类研究中的应用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盐胁迫对野生发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 |
2.1.1 发菜样品 |
2.1.2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培养基制备与样品制备 |
2.2.2 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
2.2.3 胞外多糖分泌量测定 |
2.2.4 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测定 |
2.2.5 藻蓝素含量的测定 |
2.2.6 质膜透性的测定 |
2.2.7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2.2.8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
2.2.9 统计学分析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细胞形态观察 |
2.3.2 胞外多糖含量测定 |
2.3.3 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
2.3.4 藻蓝素含量测定 |
2.3.5 质膜透性的测定 |
2.3.6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2.3.7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
2.5 本章小结 |
3 盐胁迫下野生发菜的代谢特征研究 |
3.1 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野生发菜响应高盐胁迫的代谢特征研究 |
3.1.1 引言 |
3.1.2 实验材料 |
3.1.3 实验方法 |
3.1.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5 结论 |
3.2 脂质组学对野生发菜响应高盐胁迫的脂质代谢特征研究 |
3.2.1 引言 |
3.2.2 实验材料 |
3.2.3 实验方法 |
3.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5 结论 |
3.3 本章小结 |
4 盐胁迫对液体培养发菜细胞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发菜菌种 |
4.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4.2.3 试剂配制 |
4.3 实验方法 |
4.3.1 发菜细胞培养 |
4.3.2 发菜细胞显微形态观察 |
4.3.3 胞外多糖含量测定 |
4.3.4 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
4.3.5 藻蓝素含量的测定 |
4.3.6 质膜透性的测定 |
4.3.7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4.3.8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
4.3.9 统计学方法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细胞显微形态的观察 |
4.4.2 发菜细胞胞外多糖的测定 |
4.4.3 发菜细胞中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
4.4.4 盐胁迫对发菜细胞中藻蓝素的影响 |
4.4.5 盐胁迫对发菜细胞质膜透性的影响 |
4.4.6 盐胁迫对发菜细胞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4.4.7 盐胁迫对发菜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盐胁迫下液体培养发菜的代谢特征研究 |
5.1 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液体培养发菜响应高盐胁迫的代谢特征研究 |
5.1.1 引言 |
5.1.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1.3 实验方法 |
5.1.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5 结论 |
5.2 脂质组学对人工培养发菜响应髙盐胁迫的脂质特征研究 |
5.2.1 引言 |
5.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5 结论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撰写的发明专利 |
(2)基于代谢组与蛋白质组分析光照对纤细裸藻生长及多糖含量的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纤细裸藻概述 |
1.1.1 纤细裸藻的生物学特征 |
1.1.2 裸藻多糖概述及应用 |
1.2 光照对微藻生长以及多糖含量的影响 |
1.2.1 光照强度对微藻生长以及多糖含量的影响 |
1.2.2 光照周期对微藻生长以及多糖含量的影响 |
1.2.3 光质对微藻生长及以多糖含量的影响 |
1.3 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应用现状 |
1.3.1 代谢组学概念 |
1.3.2 代谢组学技术和方法 |
1.3.3 代谢组学在藻类中的应用 |
1.4 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应用现状 |
1.4.1 蛋白质组学的概念 |
1.4.2 蛋白质组学的技术与方法 |
1.4.3 蛋白质组学在微藻上的应用 |
1.5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光照对纤细裸藻生长与多糖含量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藻种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培养基 |
2.1.4 实验方法 |
2.1.5 测定方法 |
2.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光照强度对纤细裸藻生长及色素含量影响 |
2.2.2 光照周期对纤细裸藻生长及色素含量影响 |
2.2.3 光质对纤细裸藻生长及色素含量影响 |
2.2.4 光照对纤细裸藻多糖含量的影响 |
2.2.5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3.1 光照强度对纤细裸藻生长及色素含量影响 |
2.3.2 光照周期对纤细裸藻生长及色素含量影响 |
2.3.3 光质对纤细裸藻生长及色素含量影响 |
2.3.4 光照强度、光照周期及光质对纤细裸藻多糖含量的影响 |
2.4 结论 |
第三章 光照处理对纤细裸藻的代谢组学影响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3.1.3 实验试剂 |
3.1.4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QC样本总离子流图(TIC)的比较 |
3.2.2 总体样本主成分分析(PCA) |
3.2.3 主成分分析(PCA) |
3.2.4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 |
3.2.5 差异代谢物火山图分析 |
3.2.6 差异代谢物聚类分析 |
3.2.7 差异代谢物相关性分析 |
3.2.8 差异代谢物KEGG通路及富集分析 |
3.3 讨论 |
3.3.1 氨基酸类代谢物 |
3.3.2 有机酸类代谢物 |
3.3.3 糖醇类代谢物 |
3.4 小结 |
第四章 光照处理对纤细裸藻的蛋白质组学影响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4.1.3 实验试剂 |
4.1.4 实验方法 |
4.1.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蛋白质鉴定结果汇总 |
4.2.2 差异表达蛋白质筛选 |
4.2.3 差异表达蛋白质聚类分析 |
4.2.4 差异蛋白GO分析 |
4.2.5 差异表达蛋白质(GO)功能富集分析 |
4.2.6 差异表达蛋白质KEGG通路富集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代谢蛋白组学数据联合分析 |
5.1 组学数据联合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KEGG通路注释比较分析 |
5.2.2 KEGG通路可视化分析 |
5.3 讨论 |
5.3.1 TCA循环 |
5.3.2 光合生物碳固定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参会情况 |
(3)木醋杆菌合成细菌纤维素原位絮凝微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藻概述 |
1.1.1 实验藻种概述 |
1.1.2 微藻应用 |
1.2 微藻采收方法 |
1.2.1 离心法 |
1.2.2 沉降法 |
1.2.3 过滤法 |
1.2.4 絮凝法 |
1.3 木醋杆菌及细菌纤维素 |
1.3.1 木醋杆菌 |
1.3.2 细菌纤维素 |
1.4 研究意义及思路 |
1.4.1 研究意义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G.xylinus-微藻共培养絮凝微藻的条件优化 |
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2.1.1 藻种和菌种来源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主要试剂 |
2.1.4 培养基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种的保藏、活化与培养 |
2.2.2 藻种的保藏、活化与培养 |
2.2.3 G.xylinus-微藻共培养体系中菌种的筛选 |
2.2.4 G.xylinus-微藻共培养体系的培养方式 |
2.2.5 G.xylinus-微藻共培养体系碳源和氮源的优化 |
2.2.6 微藻的絮凝效率 |
2.2.7 细菌纤维素的结晶度测定 |
2.2.8 数据分析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G.xylinus-微藻共培养体系菌种的筛选 |
2.3.2 G.xylinus-微藻共培养体系的培养方式 |
2.3.3 G.xylinus-微藻共培养体系碳源和氮源的优化 |
2.3.4 共培养体系G.xylinus产生细菌纤维素的结晶度测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藻絮凝过程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藻种及菌种 |
3.1.2 主要实验仪器 |
3.1.3 主要实验试剂 |
3.1.4 制备染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微藻絮凝过程的光镜观察 |
3.2.2 染色观察 |
3.2.3 微藻絮凝过程的扫描电镜观察 |
3.3 实验结果 |
3.3.1 微藻絮凝过程的光镜观察 |
3.3.2 染色观察 |
3.3.3 微藻絮凝过程的扫描电镜观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xylinus-微藻共培养体系微藻絮凝的机制研究 |
4.1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4.1.1 实验藻种及菌种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实验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微藻细胞和G.xylinus的 Zeta电位测定 |
4.2.2 光照对微藻絮凝影响 |
4.2.3 溶氧变化对微藻絮凝的影响 |
4.3 实验结果 |
4.3.1 微藻细胞和G.xylinus的 Zeta电位测定 |
4.3.2 光照对微藻絮凝的影响 |
4.3.3 溶氧变化对微藻絮凝的影响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共培养体系中细菌纤维素絮凝微藻的机制研究 |
5.1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5.1.1 实验藻种及菌种 |
5.1.2 实验仪器 |
5.1.3 实验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共培养体系初始pH对共培养体系中微藻絮凝的影响 |
5.2.2 金属离子对共培养体系中微藻絮凝的影响 |
5.2.3 胞外多糖溶液的制备 |
5.2.4 胞外多糖的测定 |
5.2.5 胞外多糖对共培养体系中微藻絮凝的影响 |
5.3 实验结果 |
5.3.1 共培养溶液初始pH对共培养体系中微藻絮凝的影响 |
5.3.2 金属离子对共培养体系中微藻絮凝的影响 |
5.3.3 胞外多糖的测定 |
5.3.4 胞外多糖对共培养体系中微藻絮凝的影响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细菌纤维素絮凝微藻光合活性的研究 |
6.1 实验材料 |
6.1.1 藻种及菌种 |
6.1.2 主要实验仪器 |
6.1.3 主要试剂 |
6.1.4 培养基 |
6.2 实验方法 |
6.2.1 絮凝微藻光合活性的测定 |
6.2.2 影响絮凝微藻团的光合活性的因素 |
6.2.3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6.3 实验结果 |
6.3.1 絮凝微藻光合活性的测定方法 |
6.3.2 共培养时间对絮凝微藻光合活性的影响 |
6.3.3 絮凝微藻团的洗涤次数对微藻光合活性的影响 |
6.3.4 时间对絮凝微藻光合活性的影响 |
6.4 小结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淡水藻菌肥高效发酵菌株的筛选和发酵条件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微藻的概念 |
1.2 微藻肥料的生物特性 |
1.2.1 固氮作用 |
1.2.2 固碳作用 |
1.2.3 生物活性物质 |
1.2.4 微量元素 |
1.3 微藻肥在农业生产中应用 |
1.3.1 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1.3.2 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3.3 对土壤生物性质的影响 |
1.4 微藻肥在农业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
1.4.1 土壤荒漠化治理 |
1.4.2 盐碱地修复 |
1.5 藻菌生物肥的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微藻的分离纯化及培养条件优化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培养基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采样及处理 |
2.2.2 微藻的分离纯化 |
2.2.3 藻种的鉴定 |
2.2.4 微藻的培养 |
2.2.5 微藻生长条件的优化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微藻的形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
2.3.2 藻ZW的生长曲线 |
2.3.3 藻ZW生长条件的优化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发酵菌株的筛选及性能测定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培养基与试剂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细菌的分离纯化 |
3.2.2 形态学鉴定 |
3.2.3 分子生物学鉴定 |
3.2.4 三株细菌的生长曲线 |
3.2.5 固氮能力的测定 |
3.2.6 解磷能力的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筛选细菌的形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
3.3.2 细菌的生长曲线 |
3.3.3 细菌固氮能力的测定 |
3.3.4 细菌解磷能力的测定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藻菌混合发酵条件的优化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培养基配制 |
4.2 实验方法 |
4.2.1 藻菌混合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4.2.2 藻菌混合发酵条件的优化 |
4.2.3 胞外多糖含量的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藻菌混合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4.3.2 藻菌混合发酵条件的优化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藻菌肥对小麦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5.2.2 不同藻肥处理对小麦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
5.3.2 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
5.3.3 不同藻肥处理对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
5.3.4 不同藻肥处理对小麦茎长和根长的影响 |
5.3.5 不同藻肥处理对小麦鲜重的影响 |
5.3.6 不同藻肥处理对小麦干重的影响 |
5.3.7 不同藻肥处理对小麦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光照强度对极大螺旋藻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藻种和培养基 |
1.2 光生物反应器与培养条件 |
1.3 生长速率和生物量的测定 |
1.4 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测定 |
1.5 藻蓝素的测定 |
1.6 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测定 |
1.7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光照强度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 |
2.2 光照强度对螺旋藻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2.3 光照强度对螺旋藻藻蓝素含量的影响 |
2.4 光照强度对螺旋藻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2.5 光照强度对螺旋藻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6)成像流式细胞技术在藻类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成像流式细胞技术的原理 |
1.2 成像流式细胞技术在浮游藻类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
1.2.1 成像流式细胞技术在评估浮游藻类群落组成中的研究进展 |
1.2.2 成像流式细胞技术在研究藻细胞粒径分布中的研究进展 |
1.2.3 成像流式细胞技术在有害藻华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
1.2.4 成像流式细胞技术在研究浮游藻类生理特征中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 |
1.3.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2 本研究主要内容 |
第2章 湖泊藻类群落结构的快速监测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样品预处理 |
2.2.3 数据采集 |
2.2.4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浮游藻类的群落组成 |
2.3.2 各细胞种群图像及代表藻种显微图像对比 |
2.3.3 浮游藻类的细胞丰度 |
2.3.4 浮游藻类Chl-a分布 |
2.3.5 浮游藻类PE分布 |
2.3.6 浮游藻类粒径分布 |
2.3.7 气象要素对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培养条件对紫球藻(Porphyridium cruentum)生理状态的影响 |
3.1 材料 |
3.1.1 仪器 |
3.1.2 试剂 |
3.1.3 藻种 |
3.1.4 培养基 |
3.2 方法 |
3.2.1 人工海水与自然海水培养基对紫球藻生长的影响 |
3.2.2 光照强度对紫球藻生长的影响 |
3.2.3 Chl-a含量的传统检测方法 |
3.2.4 胞外多糖含量的检测 |
3.2.5 数据采集 |
3.2.6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海水培养基对紫球藻细胞数和细胞粒径的影响 |
3.3.2 海水培养基对紫球藻Chl-a含量的影响 |
3.3.3 海水培养基对紫球藻PE含量的影响 |
3.3.4 海水培养基对紫球藻胞外多糖含量的影响 |
3.3.5 光照强度对紫球藻细胞数和细胞粒径的影响 |
3.3.6 光照强度对紫球藻Chl-a含量的影响 |
3.3.7 光照强度对紫球藻PE含量的影响 |
3.3.8 光照强度对紫球藻胞外多糖含量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海洋溶藻细菌诱导赤潮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 (Alexandrium tamarense)程序性死亡的研究 |
4.1 材料 |
4.1.1 藻种 |
4.1.2 菌种 |
4.1.3 仪器与试剂 |
4.1.4 培养基 |
4.2 方法 |
4.2.1 细胞形态观察 |
4.2.2 细胞密度与Chl-a含量的检测 |
4.2.3 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PS)和碘化丙啶(PI)检测 |
4.2.4 Caspase 3-like活性检测 |
4.2.5 数据采集 |
4.2.6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塔玛亚历山大藻的细胞形态 |
4.3.2 藻细胞密度和Chl-a含量的变化 |
4.3.3 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PS)和碘化丙啶(PI)的变化 |
4.3.4 Caspase 3-like活性的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共生细菌、光照和胞外聚合物对盐生小球藻亚砷酸盐代谢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砷的性质、来源、毒性及危害 |
1.1.1 砷的理化性质及来源分析 |
1.1.2 砷的毒性危害 |
1.2 近岸海域中砷污染现状 |
1.3 砷的生物修复 |
1.4 微藻和细菌对砷的生物转化 |
1.4.1 微藻对砷的生物转化 |
1.4.2 细菌对砷的生物转化 |
1.4.3 微藻对砷生物转化的影响因素 |
1.5 菌藻共生研究进展 |
1.5.1 菌藻共生的研究现状 |
1.5.2 菌藻共生在环境污染生物修复的方面的应用 |
1.6 拟研究的问题 |
1.7 研究内容 |
1.8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9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共生细菌对盐生小球藻不同浓度亚砷酸盐代谢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藻种的来源及培养条件 |
2.1.2 共生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
2.1.3 无菌藻的获取与检验 |
2.2 试验设计 |
2.2.1 不同浓度亚砷酸盐处理带菌和无菌盐生小球藻 |
2.2.2 不同浓度亚砷酸盐处理共生细菌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共生细菌的种属鉴定及理化性质的测定 |
2.3.2 亚砷酸盐和共生细菌对盐生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
2.3.3 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对亚砷酸盐的富集、吸附、吸收和形态转化 |
2.3.4 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胞内总砷和总磷含量的测定 |
2.3.5 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胞内砷形态的提取及测定 |
2.3.6 亚砷酸盐对共生细菌表面形貌的影响 |
2.3.7 共生细菌对亚砷酸盐的形态转化以及培养液磷含量的变化 |
2.4 数据处理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盐生小球藻共生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
2.5.2 共生细菌和亚砷酸盐对盐生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
2.5.3 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对亚砷酸盐的富集、吸附和吸收 |
2.5.4 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胞内砷形态及含量 |
2.5.5 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培养液砷形态及含量 |
2.5.6 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对培养液中亚砷酸盐的去除率 |
2.5.7 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胞内磷含量 |
2.5.8 亚砷酸盐对细菌细胞形态的影响 |
2.5.9 共生细菌对培养液亚砷酸盐的形态转化及磷含量变化 |
2.6 讨论 |
2.6.1 共生细菌对盐生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
2.6.2 带菌和无菌盐生小球藻对亚砷酸盐的吸附、吸收和形态转化 |
2.6.3 共生细菌对亚砷酸盐的形态转化 |
2.7 小结 |
第三章 共生细菌对盐生小球藻亚砷酸盐代谢动态过程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藻种的来源与培养条件 |
3.1.2 无菌藻的获取与检测 |
3.1.3 共生细菌的培养 |
3.2 试验设计 |
3.2.1 亚砷酸盐处理带菌和无菌盐生小球藻不同时间 |
3.2.2 亚砷酸盐处理共生细菌不同时间 |
3.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3.1 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生长的动态过程 |
3.3.2 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对亚砷酸盐代谢的动态过程 |
3.3.3 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细胞内总砷和总磷含量的测定 |
3.3.4 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细胞内砷形态的测定 |
3.3.5 共生细菌对亚砷酸盐形态转化及培养液磷含量动态过程 |
3.4 数据处理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的生物量和生长OD值 |
3.5.2 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对亚砷酸盐的富集、吸附和吸收 |
3.5.3 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胞内砷形态的动态变化 |
3.5.4 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培养液砷形态及含量的动态变化 |
3.5.5 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胞内及培养液磷含量的动态变化 |
3.5.6 共生细菌培养液砷形态的动态变化 |
3.5.7 共生细菌培养液磷含量的动态变化 |
3.6 讨论 |
3.6.1 不同亚砷酸盐处理时间对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
3.6.2 不同处理时间下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亚砷酸盐吸收、吸附和形态转化 |
3.6.3 不同处理时间下共生细菌对As(Ⅲ)吸收、吸附和形态转化 |
3.7 小结 |
第四章 光照对带菌和无菌盐生小球藻砷代谢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藻种的来源与培养条件 |
4.1.2 无菌藻的获取与检验 |
4.2 试验设计 |
4.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3.1 遮光条件下亚砷酸盐对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
4.3.2 遮光条件下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对亚砷酸盐的代谢和形态转化 |
4.3.3 遮光条件下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胞内总砷和总磷含量的测定 |
4.3.4 遮光条件下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胞内砷形态及含量 |
4.4 数据处理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遮光条件下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的生长OD值 |
4.5.2 遮光条件下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对亚砷酸盐的富集、吸附和吸收 |
4.5.3 遮光条件下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胞内砷形态及含量 |
4.5.4 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培养液砷形态及含量 |
4.6 讨论 |
4.6.1 遮光条件对带菌和无菌盐生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
4.6.2 遮光条件对带菌和无菌盐生小球藻亚砷酸盐吸附、吸收形态转化的影响 |
4.7 小结 |
第五章 胞外聚合物对带菌和无菌盐生小球藻砷代谢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藻种的来源与培养条件 |
5.1.2 无菌藻的获取与检验 |
5.2 试验设计 |
5.2.1 不同浓度亚砷酸盐处理去除EPS的无菌和带菌的盐生小球藻 |
5.2.2 不同浓度亚砷酸盐处理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除藻上清液 |
5.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5.3.1 不同浓度EDTA提取盐生小球藻EPS对盐生小球藻活性的影响 |
5.3.2 不同浓度亚砷酸盐对去除EPS的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
5.3.3 去除EPS的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对亚砷酸盐的代谢和形态转化 |
5.3.4 去除EPS的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胞内总砷和总磷含量的测定 |
5.3.5 去除EPS的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胞内砷形态及含量 |
5.3.6 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的除藻上清液中砷形态及含量 |
5.4 数据处理 |
5.5 结果与分析 |
5.5.1 EDTA提取EPS后盐生小球藻生长状态 |
5.5.2 亚砷酸盐处理下去除EPS的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的生长OD值 |
5.5.3 去除EPS的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对亚砷酸盐的富集、吸附和吸收 |
5.5.4 去除EPS的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胞内砷形态及含量 |
5.5.5 去除EPS的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培养液砷形态及含量 |
5.5.6 去除EPS的无菌和带菌盐生小球藻胞内及培养液磷含量 |
5.6 讨论 |
5.6.1 亚砷酸盐对去除EPS生物带菌和无菌盐生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
5.6.2 EPS对盐生小球藻亚砷酸盐富集、吸附、吸收和形态转化的影响 |
5.7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1.1 共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亚砷酸盐的形态转化 |
6.1.2 不同处理条件下带菌和无菌盐生小球藻对亚砷酸盐富集和形态转化 |
6.2 创新之处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基于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螺旋藻形态建成相关蛋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螺旋藻形态建成研究进展 |
1.1.1 影响螺旋藻形态建成因素 |
1.1.2 螺旋藻形态建成机理 |
1.2 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1.2.1 蛋白组学概述 |
1.2.2 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 |
1.3 螺旋藻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1.4 选题的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藻种及菌种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主要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螺旋藻生理指标的测定 |
2.2.2 iTRAQ实验流程 |
2.2.3 蛋白组数据分析 |
2.2.4 RNA的提取及质量鉴定 |
2.2.5 qRT-PCR验证蛋白质组数据试验流程 |
2.2.6 原核表达验证蛋白质功能试验流程 |
2.2.7 螺旋藻基因敲除试验流程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螺旋藻生理指标的测定 |
3.1.1 不同形态藻丝体的分离 |
3.1.2 不同形态藻丝体的形态参数 |
3.1.3 不同形态藻丝体生理指标的测定 |
3.2 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 |
3.2.1 数据预处理及归一化 |
3.2.2 蛋白质谱鉴定的统计结果 |
3.2.3 两组样品差异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2.4 螺旋藻形态建成假定模型 |
3.3 qRT-PCR验证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结果 |
3.3.1 分光光度法测总RNA的纯度 |
3.3.2 qRT-PCR验证螺旋藻形态建成假定模型 |
3.3.3 qRT-PCR验证共性差异蛋白 |
3.4 螺旋藻 pgm 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定位 |
3.4.1 pgm基因的扩增结果 |
3.4.2 重组质粒pgm-T的检测 |
3.4.3 表达载体pET-pgm的构建 |
3.4.4 融合表达蛋白GFP-pgm(50B)的表达鉴定 |
3.4.5 融合蛋白GFP-pgm的表达对大肠杆菌形态的影响 |
3.5 螺旋藻pgm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 |
3.5.1 目的片段PCR扩增 |
3.5.2 敲除载体构建及检测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4.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4.3 本论文的不足和今后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9)海洋药源微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蓝藻门药源微藻 |
1.1 螺旋藻 |
1.2 巨大鞘丝藻 |
1.3 嗜盐隐杆藻 |
1.4 蓝藻门其它药源微藻 |
2 绿藻门药源微藻 |
2.1 小球藻 |
2.2 盐生杜氏藻 |
3 硅藻门药源微藻 |
4 金藻门药源微藻 |
5 红藻门药源微藻 |
6 甲藻门药源微藻 |
7 其它门类药源微藻 |
8 活性物质的应用 |
9 问题与展望 |
(10)螺旋藻形态建成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螺旋藻形态建成因素 |
1.1 光照对螺旋藻形态建成的影响 |
1.2 温度对螺旋藻形态建成的影响 |
1.3 p H对螺旋藻形态建成的影响 |
1.4 其他 |
2 螺旋藻形态建成机理 |
3 结语 |
四、光照对螺旋藻形态及胞外多糖的影响和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代谢组学的发菜响应高盐胁迫的代谢应答机制研究[D]. 李悦.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2]基于代谢组与蛋白质组分析光照对纤细裸藻生长及多糖含量的调控机制研究[D]. 王祎哲. 天津农学院, 2020(07)
- [3]木醋杆菌合成细菌纤维素原位絮凝微藻的研究[D]. 韩意红. 中南民族大学, 2020(08)
- [4]淡水藻菌肥高效发酵菌株的筛选和发酵条件的优化[D]. 边建文.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5]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光照强度对极大螺旋藻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J]. 王丽娟,杨宋琪,陈银花,罗光宏,崔岩,杨生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9(06)
- [6]成像流式细胞技术在藻类研究中的应用[D]. 吴梓涵. 深圳大学, 2019(10)
- [7]共生细菌、光照和胞外聚合物对盐生小球藻亚砷酸盐代谢的影响研究[D]. 王亚茹. 南京农业大学, 2019
- [8]基于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螺旋藻形态建成相关蛋白[D]. 王福双. 天津商业大学, 2017(02)
- [9]海洋药源微藻研究进展[J]. 梁英,黄徐林,田传远,孟祥荣.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11)
- [10]螺旋藻形态建成研究进展[J]. 王福双,董世瑞,王素英. 生物技术通报,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