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身份建构论文-王烺烺

美国身份建构论文-王烺烺

导读:本文包含了美国身份建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爵士乐》,美国非裔,文化置位,身份建构

美国身份建构论文文献综述

王烺烺[1](2019)在《爵士乐声中美国非裔文化置位与身份建构——评托妮·莫里森的小说《爵士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移动性为突出特征的全球化浪潮中产生多种形态的"文化位移",给少数族裔和弱势群体的主体性建构和文化身份认同带来新的影响;如何进行策略性的"文化置位",有效协商社会空间,成为构建可行身份的重要话题。托妮·莫里森以20世纪20年代哈莱姆文艺复兴为背景的小说《爵士乐》,描写了在都市化进程中遭受地理与文化位移的美国黑人移民寻找新身份的历程。小说文本中处处体现的具有即兴创作特点、挪用特征和混杂化性质的爵士乐话语和爵士乐美学,成为美国黑人在新的放逐地进行策略性"文化置位"的喻写。(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覃巧用[2](2019)在《一战期间美国战时宣传中的女性主体身份建构——基于波伏娃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波伏娃存在主义女性主义,对一战期间美国战时宣传中的女性主体身份建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战争初期至后期,女性形象从作为"他者"、富有"女性气质"转化为"独立自主"。表面上,这种现象昭示着女性已逐步超越"内在性"束缚,走向自由和解放。但本质上,这种新主体身份的转化具有虚假性,其背后是男权社会在操纵和主导。并且女性仍未获得自我筹划、设计的权利,也没有坚持自身的独立性,更未全面实现其作为个体"人"的价值。(本文来源于《视听》期刊2019年11期)

吴晶晶[3](2019)在《顺应论视角下美国总统大学毕业典礼演说中的语用身份建构——以唐纳德·特朗普2017-2018年演讲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顺应论为理论框架,分析唐纳德·特朗普在2017年-2018年期间的美国大学毕业典礼演讲语料,考察了美国总统作为语言使用者,如何建构不同的语用身份。研究表明:特朗普通过同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相顺应,在毕业典礼演讲中建构了不同的语用身份如美国总统、叁军总司令、宗教信仰者、"英雄"和"反抗精英、不畏媒体的斗士"等。语用身份的选择是人们有意识进行语言选择的结果,通过凸显不同的语用身份,以达到不同的交际目的。(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9年27期)

林馥嫌[4](2019)在《美国医生的语用身份建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医患会话为语料,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阐析美国医生如何使用语气、情态和人称等语言策略建构多种语用身份。研究发现,随着动态语境的变化,医生蓄意地建构医学专家、朋友以及倾听者等语用身份以凸显不同的交际意图。医生对语用身份的选择不是被动地反映在语言层面,而是在语气、情态和人称方面主动选择,且同患者共同建构的结果。此研究成果有助于启发国内外医生根据具体语境建构相应的语用身份,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本文来源于《医学与哲学》期刊2019年16期)

薛璇子[5](2019)在《从霍比莫克的“出走”看美国印第安人的身份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查尔德的小说《霍比莫克:以前的故事》中通过描写"欧洲白人和美洲印第安人间生育子女"这一禁忌话题,反映了十九世纪早期印第安民族面对种族歧视,白人文化霸权时的彷徨和痛苦,指出传统文化在印第安人自我身份建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高考》期刊2019年26期)

周娇玲[6](2019)在《镜像理论视角下美国华裔离散文学作品中的离散身份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镜像理论是拉康的关键概念,拉康认为主体一旦进入镜像阶段就确立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对立关系。换句话说,主体只有通过镜子认识到了“他人是谁”,才能够意识到“自己是谁”。“他人”的目光也是主体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他人”不断地向“自我”发出约束信号。镜像理论对人们准确分析和定位自我,及进行自我身份重建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研究美国华裔文学离不开离散身份的研究,离散作家因其独特的跨文化的生命体验,往往有着比较强烈的边缘文化意识和身份危机感。他们作品中的主人公们所感受到的文化身份困惑和因此而产生的痛苦迷惘,其实就是这些作家离散身份意识的一种表征。根据拉康的理论,人类自我意识的确立,是与他者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中主体的身份建构要依赖他者。本研究依据拉康的镜像理论,对美国华裔离散文学作品《华女阿五》《接骨师之女》和《无声告白》进行文本研究。从拉康镜像理论的角度重新审视美国华裔离散文学作品中折射的移民主体身份建构的过程,探究镜像阶段不同的他者对主体形成的影响,以及最终不同阶段相矛盾的主体如何相融合建构成混杂的离散身份。文章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引言,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方法。第二章为文献综述,探讨国内外对拉康镜像理论的研究以及《华女阿五》《接骨师之女》和《无声告白》这叁部文学作品的研究现状。第叁章为理论框架,重点介绍拉康镜像理论发展的相关背景及相关概念(大小他者,想象界,象征界,实在界)。并说明主体身份的建构与他者息息相关,没有镜像阶段他者的介入,就不能建构合理的身份。第四章以拉康的镜像理论为依据,分别对叁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离散身份建构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在不同阶段大小他者是如何影响女主人公的身份建构。第一阶段想象界,“小他者”(母亲,家庭成员)介入,这是主体身份建构的开始。在进入象征界后,主体开始接受“大他者”(文化,社会背景,意识形态,语言等)的认证。但是实在界无“他者”干扰的理想身份使她们在象征界的认证受阻,无法在社会上获得一个合理的身份。小说的叁位女主人公在经历种种挫折之后对实在界的理想自我也有了不同的理解。莉迪亚沉迷于实在界,露丝和黄玉雪发现实在界是不可能存在的“真”后,放弃对理想身份的追求,重新接受他者的认证。第五章论述小说中叁位主人公跨越镜像,对自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之后,对“他者”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正是她们对他者的不同态度使她们走向了不同的结局。莉迪亚想要完全摆脱“他者”,最终走向了死亡。露丝和黄玉雪与“他者”和解,在双重文化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成功建构了离散身份。第六章为结论部分,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本文从镜像理论的角度说明小说中美籍华裔女性身份建构之路之所以荆棘重重,主要是因为在想象界“小他者”作为虚假镜像让她们对自己的身份有了不同程度的误认。进入象征界后,代表象征秩序的那一整套价值观,文化,意识形态等也和她们在想象界所接触的有着明显的差异,她们身上的中国元素使她们在“大他者”这一镜像前犹如异类,这进一步加深了她们对自己身份的错误认识。镜像理论的分析是一种对这些作品的新的解读方式。离散族群在身份建构中所遇到的困难可能会导致悲剧的发生,也可能让两种文化在他们身上和解,让他们选择性的接受成长环境这一镜像中所看的种种,同时也不摈弃与之冲突的本国文化,以轻松潇洒的姿态让矛盾共存,成功建构混杂性的离散身份。这一研究再次证实了拉康的镜像理论能够用于分析离散族群的身份建构问题。最后,指出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本文来源于《南昌航空大学》期刊2019-06-01)

王素佳[7](2019)在《记忆理论视阈下《中国佬》的美国华裔身份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汤亭亭(1940-)是美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华裔作家之一,她关注过去和历史对美国华裔的影响。问世于1980年的《中国佬》是汤亭亭的第二部力作,讲述了四代华裔男性移民在美国的奋斗历史。本文基于保罗·康纳顿的社会记忆理论、扬·阿斯曼的交往记忆及文化记忆理论,通过分析作者家族四代移民不同的记忆,探寻美国华裔的身份建构历程。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汤亭亭的生平及《中国佬》,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社会记忆、交往记忆及文化记忆等理论,提出本文主旨。第二章以康纳顿的“社会记忆”为依据,详细剖析了第一代美国华裔主体性身份建构的普遍经历,即从在“组织忘却”中被压制导致主体性身份危机到通过再现社会记忆的真相来实现主体性身份建构。第叁章以阿斯曼的“交往记忆”为指导,分析第二代美国华裔的民族身份建构历程,即从与白人主导社会的交流中导致身份迷失到通过外化交往记忆来完成民族身份建构。第四章从阿斯曼的“文化记忆”出发,分析新一代美国华裔的文化身份形成过程,即从因失去文化记忆导致身份困惑到通过传承文化记忆来完成文化身份建构。第五章结论指出,汤亭亭通过对过去、记忆和身份之间关系的考量,进一步探讨了记忆对身份建构的重要意义。记忆促进了华裔美国人与群体的认同并实现了其身份建构。(本文来源于《大连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18)

陈敏[8](2019)在《从美国新闻媒体有关中美贸易争端报道论国家身份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增长,中国的形象建设和对外传播以及世界各国所塑造的中国形象对中国的发展日益重要。新闻报道在塑造和传播中国形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角度选取《华盛顿邮报》新闻报道作为研究数据,探讨美国新闻报道所建构的中国国家形象和美国国家形象并分析建构中、美两国国家形象的可能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华盛顿邮报》把中国塑造成一个不诚实、无能、狡诈的国家。相反,美国作为贸易争端的受害者,总是采取合法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并赢得其他国家的支持。此外,美国拥有强劲的实力,并且美国的行为是正当的。对美国的行为充满信心的特朗普政府将希望寄托在中国的让步以结束持久的中美贸易争端。《华盛顿邮报》所建构的中国与美国的国家形象可以从经济与政治两方面找到原因。首先,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美国发动与中国的贸易争端。为了美化和合理化其意图,美国不断强调中国的“非法贸易行为”,塑造中国的负面形象,而美国则是贸易争端以及中国“非法贸易实践”的受害者以迷惑读者,掩盖其针对中国的单边贸易行为。其次,出于“美国优先”战略,遏制中国快速发展,以及面临中期总统选举,特朗普政府自然会打出“贸易牌”,向主要贸易伙伴施压,争取选民,以支撑大选。在漫长的贸易争端中,一个无能的中国和强大的美国出现于美国主流报纸将在很大程度上安抚美国群众和选民。(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9-05-10)

刘思彤[9](2019)在《论《喜福会》中的饮食描写对美国华裔文化身份的建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喜福会》中关于饮食的描写对华裔文化身份建构有重要作用。在女性的身份建构问题上,食物的意象暗示着第一代移民女性们的过去与现在的变化;从家庭关系的角度出发,食物的描写象征着华裔们在美国所建构的"第叁空间";从文化冲突的角度来看,食物的背后暗含着土生的美国华裔在美国遇到的困境与希望。(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11期)

石婉伊[10](2019)在《库柏边疆小说中的景观与美国民族身份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库柏是十九世纪受欢迎的美国作家,其作品丰富多产,如今因其边疆小说与海洋小说被世人铭记。在库柏所处的时代,美国民众依旧沉浸于摆脱英国殖民统治所带来的喜悦与激情中,但美国作家却急迫的想要在文学领域建立自己的民族身份,受边疆景观的激发,库柏在《皮袜子故事集》中找到了建立民族身份的方法。库柏描绘的如画边疆景观在读者中大受欢迎,批评家曾将其作品中的景观与哈德逊河画派的绘画相媲美,并称赞库柏为文字绘画家。如今,他的小说已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而他的边疆景观也成为了美国民族形象的象征和美国人民的共同记忆。在文学批评领域,景观不单单指地理和自然,它与政治、权力、历史和审美等诸多问题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文化特质赋予库柏再现的景观深远的意义。景观还承载着一个地区的民族历史与该民族的意识形态。景观可以以绘画,照片和绘画的形式再现出来,库柏边疆景观的再现反映了他对美国民族身份的观点。《拓荒者》《最后的莫西干人》以及《杀鹿人》这叁部作品在景观描写中有诸多相似之处,因此,本文将以库伯的这叁部作品为主线展开研究,探讨景观在美国身份建构中的作用,并发掘景观下所形成的民族身份。本文包含叁个部分,简介、主体部分(叁个章节)和结语。通过分析库柏在这叁部小说中的房屋描写,第一章主要研究了美国的殖民史。房屋是边疆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它反映了殖民者的审美转变、社会的发展以及意识形态的变化,美国的殖民史是整个民族的共同记忆,这个记忆是美国民族身份建立的重要部分。通过分析库柏在这叁部小说中的荒野描写,第二章主要研究了美国的文化意识形态。美国荒野景观与英国的庄园和静谧的乡村景观不同,该景观为殖民者提供了一种粗野的文化,赋予每个独特的个性,从荒野文化中培养出来的文化意识形态将殖民者与多样的文化背景结合起来。通过分析库柏在这叁部小说中的战场景观,第叁章主要研究了美国的民族意识。战场遍布于边疆景观的角角落落,充满着暴力,斗争和对自由的呐喊,对战场的刻画是库柏小说的特色之一,他的战场就是美国独立战争的一个缩影,体现了美国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也体现了库柏的大国意识。总而言之,库柏在这叁部作品中,通过景观再现的方式,把美国构建成了一个拥有共同殖民历史和文化意识形态的独立骄傲的大国。(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02)

美国身份建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基于波伏娃存在主义女性主义,对一战期间美国战时宣传中的女性主体身份建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战争初期至后期,女性形象从作为"他者"、富有"女性气质"转化为"独立自主"。表面上,这种现象昭示着女性已逐步超越"内在性"束缚,走向自由和解放。但本质上,这种新主体身份的转化具有虚假性,其背后是男权社会在操纵和主导。并且女性仍未获得自我筹划、设计的权利,也没有坚持自身的独立性,更未全面实现其作为个体"人"的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美国身份建构论文参考文献

[1].王烺烺.爵士乐声中美国非裔文化置位与身份建构——评托妮·莫里森的小说《爵士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覃巧用.一战期间美国战时宣传中的女性主体身份建构——基于波伏娃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的分析[J].视听.2019

[3].吴晶晶.顺应论视角下美国总统大学毕业典礼演说中的语用身份建构——以唐纳德·特朗普2017-2018年演讲为例[J].新西部.2019

[4].林馥嫌.美国医生的语用身份建构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9

[5].薛璇子.从霍比莫克的“出走”看美国印第安人的身份建构[J].高考.2019

[6].周娇玲.镜像理论视角下美国华裔离散文学作品中的离散身份建构[D].南昌航空大学.2019

[7].王素佳.记忆理论视阈下《中国佬》的美国华裔身份建构[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9

[8].陈敏.从美国新闻媒体有关中美贸易争端报道论国家身份建构[D].浙江师范大学.2019

[9].刘思彤.论《喜福会》中的饮食描写对美国华裔文化身份的建构作用[J].青年文学家.2019

[10].石婉伊.库柏边疆小说中的景观与美国民族身份的建构[D].西南大学.2019

标签:;  ;  ;  ;  

美国身份建构论文-王烺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