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志学研究论文-杰罗姆·特鲁克,曲云英

民族志学研究论文-杰罗姆·特鲁克,曲云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民族志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民族志学,文化场景,微观民族志

民族志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1](2016)在《民族志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志学用于描述文化或文化场景。文化是指在探寻某一群体日常生活的模式时,研究者归纳出来的该群体的某种品质特征,并被当作这一群体的标志。文化场景即民族志学中所指的所要研究的文化。民族志包括宏观民族志和微观民族志。宏观民族志描述的是广义的文化,而微观民族志描述狭叉的文化,即对一组或文化中的小单位进行详尽细致的研究,如流浪者避难所的文化,或对组织机构单位中的特殊活动行为进行研究,如急诊室护士如何与孩子交流。任何人都属于某一种文化,它指引了人们的世界观,以及构建经历的方式。(本文来源于《中国护理管理》期刊2016年10期)

吴美慧[2](2016)在《运用交际民族志学分析处理翻译中出现的文化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翻译与跨文化交际中,中外双方的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导致误译、交际失败等问题的出现。语言是人类用于交流的一种任意的言语符号的系统,它是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又是一种文化实践。而交际民族志学则是研究语言人类学的一个重要视角,是社会文化知识和语言关系研究的传统流派之一,用于分析语言在社会文化联系中的使用问题。本文将运用交际民族志学中的一些理论来分析处理翻译中出现的文化点,以减少翻译和交际中出现的误译等常见问题。(本文来源于《商》期刊2016年07期)

杰罗姆·特鲁克,曲云英[3](2012)在《对场所的记忆和记忆的场所:集体记忆的哈布瓦赫式社会——民族志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有关记忆的研究越来越多。但随着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作品的问世,哈布瓦赫所提出的对记忆定位过程的分析则常常被简单地定义为对"记忆场所"的研究。本文旨在重建记忆与场所之间的动态社会学关系,旨在从方法论和理论两方面突出强调《福音书中圣地的传奇地形学》一书的范例意义。通过引用袭击事件发生地的研究例证和对"自发性纪念"现象的概括综述,作者表明社会学研究既要考虑"场所对记忆的影响"也要顾及"记忆对场所的影响",还要特别注意对过去事件所发生的"场所的记忆"(memory of places)和事件被纪念的"记忆的场所"(places of memory)之间存在的动态、矛盾和冲突关系。这里将主要利用民族志学方法论。(本文来源于《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期刊2012年04期)

王亚非,周云彩[4](2012)在《互动社会语言学与交际民族志学的渊源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核心概念、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方面对互动社会语言学和交际民族志学进行了梳理。互动社会语言学中的"语境提示"是交际民族志学中核心概念的动态、深层次发展;互动社会语言学沿袭了交际民族志学实地考察、深度参与的研究方法;互动社会语言学的落脚点是会话策略,这是对交际民族志学所研究的单一、静态的言语事件的动态汇总。经过比较分析,揭示了互动社会语言学继承和发展了交际民族志学的精髓。(本文来源于《北方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王瑾,何朝阳,韦琳[5](2011)在《中国青年音乐营销的文化学解析——民族志学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青年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年轻人一样,也在试图颠覆传统规范,但大多数所谓另类青年,保持一种"安全酷(safe cool)",在忠于朋客的同时,迅速成长,以适应社会规范。商人们对中国独生子女一代的孤独文化,没有给予足够关注。手机音乐的营销,若凸显其隐喻的伙伴功能、幸福童年及传统强调的重视"自我表达",会更加有效。中国音乐景象可以被概念化为在亚文化与部落文化之间建立的频谱,一端是真正的音乐亚文化,另一端是本质上部落性的流行音乐。新音乐营销模式的研究焦点需再度置于自设议程、知道如何执着、乐观地获取自我所想的独生子女一代身上。(本文来源于《国际新闻界》期刊2011年04期)

张文霞[6](2010)在《劝说策略中的话语模式:对买卖交际会话的民族志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买卖交际会话为研究对象,以真实商业情境中的自然话语为语料,用民族交际学的方法通过对买卖交际会话中劝说策略的分析揭示摊主作为特定社会群体的话语模式。研究发现,摊主的话语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是礼貌,其次是关系性的、促进性的及合作性的。(本文来源于《大家》期刊2010年10期)

盖瑞·奇克,董二为[7](2009)在《中国六城市休闲制约因素研究——以民族志学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六城市中,基于研究对象的自主重要性,可以把休闲制约因素分成相对清晰的八种类型。而且,较之于社会心理学抽象地把休闲制约因素分为诸如"个体内部的"或"结构的"等制约因素,以民族志学的方法所提供的休闲制约因素对各级政府官员和休闲服务行业更有价值。今后更多的研究应该需要清楚地把休闲制约因素重新分类,即基于研究样本所提供的信息(民族志学法)而不是被研究者强加(社会心理学法)去分类休闲制约因素。(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1期)

牟小梅[8](2008)在《沉默、面子、礼貌,及跨文化交际》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生对教师的提问没有反应,即课堂沉默现象,是中国学生课堂互动的模式及重要特征(Song, 1995; Flowerdew & Miller 1995; Cortazzi & Jin, 1996; Liu, J., 2000; Davis, Linell, 2001; Jackson, 2002, 2003; Tereisa Chen, 2003; Nakane, 2006)。而且沉默比其他的交际事件更能体现该言语社团成员的文化价值和文化信念,因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民族志学家研究的重要话题之一(Fitch, 1994)。但中国学生的这种特殊的课堂交际模式及其文化意义却被国内外大部分的学者所忽视,尽管有的学者曾经就这一问题从理论上做过阐释,但关于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很少(Nakane,2006);只有叁个学者对这一问题作过民族志学研究(Saville-Troike,1982, 2003; Liu, J., 1996, 2000, 2001a, 2001b, 2005; Nakane, 2006),但是他们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在国外的二语语境下进行的。目前还没有关于中国学生在中国外语语境下课堂沉默现象的民族志学研究。本研究是一项关于英语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在外教课上沉默现象的民族志学研究。本文试图探索下述问题:学生是怎样定义课堂沉默现象的?学生课堂保持沉默的目的和动机是什么?课堂沉默现象受到那些因素的影响?课堂沉默现象存在的模式和特征是什么吗?这种模式的文化意义是什么(学生对沉默文化价值的阐释)?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看,这种模式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美籍教师又是如何阐释学生的沉默现象的?美籍教师和中国学生之间关于课堂沉默存在跨文化交际失误吗?本文中的语料主要来自对英语专业研究生为期一年的课堂参与式观察,和对他们的采访,对美籍教师的问卷和采访和在本研究中收集的关于沉默的文献,外教课上布置的作业和分发的材料。文中采用的理论框架是中国文化中的面子和礼貌模式。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面子指的是一种社会心理和情境性建构;中国的面子具有等级性,相互依赖性,并与社会关系网及社会尊严,社会地位和社会特权有着密切的关系(Hwang, 1987; Zhu, 1988; Ide, 1989; Ho & Zhou, 1993; Lim and Choi, 1996; Garcia, 1996, Placencia, 1996;Wang & Yang, 2006; Jia, 2007)。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礼貌指的是为了维持中国面子而采取的交际行为;礼貌具有维持儒家思想中规定的具有等级性的关系网,并且被社会所接受的交际功能(Gu, 1990)。本研究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完全回避与教师的交流,对教师的提问不做反应。学生课堂沉默受到教师权威,同伴影响,自信,谦虚,他人对自己能力的评价,长期形成的习惯,学生数量,教室的布置,学生与教师及同伴间的熟悉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沉默带有一定的交际意图,沉默是一种礼貌行为(polite behavior),学生运用这种礼貌行为来维持并提升自己的面子。具体的说,从面子的社会建构层面来讲,学生用沉默来协商自己在具有等级性的社会关系网中的位置和地位,并尽量按照社会的规范(social norms)来行事,以避免受到社团的惩罚(sanction)或被社团中其他人孤立(isolation)。此外,从面子的心理建构层面来看,学生试图保持谦虚,并且低估而不是夸大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与他人的评价保持平衡,维持自身的社会形象,以防止由于自身能力未能获得社团认可而带来的外在的惩罚。另外,从面子协商的情景性来看,学生的沉默受到学生数量,教室的布置,与教师及同伴间的熟悉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总之,沉默是一种礼貌行为,学生用沉默来建构了一张无形的中国面子。但从对美籍教师的问卷和采访来看,这位美籍教师没有意识到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建构的中国面子,相反,她认为学生保持沉默主要是由于他们没有听明白讲课内容;中国学生性格过于内向和害羞;讲课内容过于枯燥,学生感到厌烦;及讲座这种授课方式不利于引发学生互动。美籍教师和学生之间就课堂沉默存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失误。最后文章尝试给出了对外语语境下,加强学生互动的建议及本研究的缺陷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8-04-01)

王涛[9](2007)在《追寻教育的语言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揭示语言能力培养在西方几种教育组织形式中的历史地位,运用交际民族志学的“语言能力”概念,分析语言教育中关注受教育者语言能力养成的问题,探讨教育促进受教育者发展的语言基础的具体构造。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问题的理论背景,分析有关教育与语言之关系的研究状况,辨析交际民族志学的“语言能力”概念及其适用本文的程度。海姆斯的“语言能力”概念,强调语言能力对知识和语言运用的依赖,强调语言应用场合的得体性和适切性,这可以用作对教育情境中受教育者语言使用实情进行分析的工具。第二部分,揭示文法学校、修辞学校和“七艺”教育中语言能力培养的地位,描述世俗语言最终取代古典语言的基本轨迹。以此说明,教育过程强调语言的重要性,乃强调培养受教育者掌握语言的能力。第叁部分着力分解教育与语言的关系,从叁个方面展开:一、从历史和理论的结合点上看语言能力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二、受教育者掌握语言能力与实现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叁、教育通过语言活动完成个体社会化的合理性。第四部分是结语,总结在教育中语言存在的必要性,同时提出因为受教育者和教育者掌握了语言能力而使得教育获得了语言基础的主张。第五部分为两个附录。一、文字和书写对学校的影响;二、夸美纽斯论语言教育评析。(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民族志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翻译与跨文化交际中,中外双方的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导致误译、交际失败等问题的出现。语言是人类用于交流的一种任意的言语符号的系统,它是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又是一种文化实践。而交际民族志学则是研究语言人类学的一个重要视角,是社会文化知识和语言关系研究的传统流派之一,用于分析语言在社会文化联系中的使用问题。本文将运用交际民族志学中的一些理论来分析处理翻译中出现的文化点,以减少翻译和交际中出现的误译等常见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民族志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1]..民族志学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6

[2].吴美慧.运用交际民族志学分析处理翻译中出现的文化点[J].商.2016

[3].杰罗姆·特鲁克,曲云英.对场所的记忆和记忆的场所:集体记忆的哈布瓦赫式社会——民族志学研究[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2

[4].王亚非,周云彩.互动社会语言学与交际民族志学的渊源探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2

[5].王瑾,何朝阳,韦琳.中国青年音乐营销的文化学解析——民族志学视角[J].国际新闻界.2011

[6].张文霞.劝说策略中的话语模式:对买卖交际会话的民族志学研究[J].大家.2010

[7].盖瑞·奇克,董二为.中国六城市休闲制约因素研究——以民族志学的方法[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8].牟小梅.沉默、面子、礼貌,及跨文化交际[D].中国海洋大学.2008

[9].王涛.追寻教育的语言基础[D].华南师范大学.2007

标签:;  ;  ;  

民族志学研究论文-杰罗姆·特鲁克,曲云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