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外感受抑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紧张型头痛,外感受抑制实验,中枢调控机制
外感受抑制论文文献综述
梁瑞华,张素平[1](2014)在《外感受抑制实验在紧张型头痛中枢调控机制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求不同亚型紧张型头痛中枢调控机制。方法对叁个亚型的病例及对照组进行外感受抑制实验,测定第一外感受抑制期(ESP1)和第二外感受抑制期(ESP2)的潜伏期及时程。结果偶发性紧张型头痛组ESP2潜伏期、时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频发性紧张型头痛组及慢性紧张型头痛组与对照组比较,ESP2潜伏期延长、时限缩短(P<0.05);慢性紧张型头痛组与频发性紧张型头痛组比较,ESP2潜伏期延长、时限缩短更为显着(P<0.05)。结论偶发性紧张型头痛病人无明显中枢调控异常存在,频发性及慢性紧张型头痛病人均存在中枢性疼痛调控机制异常,慢性型程度甚于频发型。(本文来源于《脑与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4年03期)
王庆广,朱祖福,韩伯军,韩峰,刘定华[2](2011)在《紧张型头痛及偏头痛患者咀嚼肌外感受抑制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叁叉神经颞肌、咬肌外感受抑制试验(ES)检测紧张型头痛及偏头痛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紧张型头痛患者、30例偏头痛患者及30名正常志愿者利用肌电图(EMG)刺激眶下神经进行ES试验,检测颞肌、咬肌ES的潜伏期和时限。结果与对照组及偏头痛组相比,紧张型头痛患者的第二抑制期(ES2)潜伏期延长,时限缩短(P<0.05)。结论 ES对紧张型头痛及偏头痛具有诊断和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1年27期)
王庆广,朱祖福[3](2011)在《咀嚼肌外感受抑制试验在紧张型头痛患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叁叉神经颞肌、咬肌外感受抑制试验(ES)检测紧张型头痛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名紧张型头痛和30名正常志愿者利用肌电图(EMG)刺激眶下神经进行ES试验,检测颞肌、咬肌的潜伏期和时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紧张型头痛患者的第2抑制期(ES2)潜伏期延长,时限缩短现象。经t检验,紧张型头痛组左右侧颞肌和咬肌EF2潜伏期、左侧颞肌时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咀嚼肌外感受抑制试验对紧张型头痛具有诊断和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职业与健康》期刊2011年13期)
朱浩静,于生元,李丽萍,戚晓昆,姜树军[4](2008)在《紧张型头痛患者咀嚼肌外感受抑制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叁叉神经颞肌、咬肌外感受抑制(ES)检测紧张型头痛(TTH)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名紧张型头痛患者及30名正常志愿者利用肌电图(EMG)刺激眶下神经进行ES试验,检测颞肌、咬肌ES的潜伏期和时限。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紧张型头痛患者的第二抑制期(ES2)潜伏期延长,时限缩短,出现率降低(P<0.05)。结论:外感受抑制检查对紧张型头痛具有一定的诊断和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疼痛医学杂志》期刊2008年06期)
朱浩静[5](2008)在《紧张型头痛和偏头痛的咀嚼肌外感受抑制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用肌电图(EMG)检测叁叉神经颞肌、咬肌外感受抑制(ES)在紧张型头痛和偏头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名紧张型头痛(TTH)患者,20名偏头痛患者,及30名正常志愿者应用EMG进行ES实验,受检者最大力量咬颌时,用强度梯次为5mA,逐渐加大的电刺激眶下神经,在EMG上出现咀嚼肌较早的ES1和较晚的ES2两个活动抑制期。观察记录双侧颞肌、咬肌ES1和ES2的出现频率和抑制程度,检测ES1和ES2的潜伏期和时限,并分析它们与电刺激强度之间的关系,对各组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1.ES1的出现频率,抑制程度,潜伏期,时限在每名受检者中是稳定的,与刺激强度变化无关。各组ES1的均数值潜伏期在12.6~13.3ms,时限在13.5-16.1ms范围,无明显差异(P>0.05)。2.TTH组ES2出现频率较对照组和偏头痛组低(P<0.05)。3.各组ES2的抑制程度随刺激强度增强有增加趋势,在20-40mA的刺激强度水平相对稳定。偏头痛组中70%(14/20)患者存在一些特征性的较高程度抑制的波形。4.受检者咬肌与颞肌比较,ES2潜伏期缩短,时限延长(P<0.05);受检者左侧咀嚼肌的潜伏期和时限与右侧比较无差异(P>0.05)。5.颞肌、咬肌ES2潜伏期均数分别为TTH组61.3ms、56.3ms,偏头痛组54.1ms、49.8ms,对照组52.8ms、49.0ms;时限均数分别为TTH组25.8ms、26.5ms,偏头痛组27.9ms、31.3ms,对照组30.4ms、33.2ms;TTH组ES2与对照组和偏头痛组比较,潜伏期延长、时限缩短(P<0.05);偏头痛组ES2与对照组比较,潜伏期和时限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TTH患者ES2的降低或消失,提示其中枢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活动减弱。偏头痛患者ES2具有特征性的较高程度抑制的波形,提示其中枢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活动增强。叁叉神经咀嚼肌ES对紧张型头痛和偏头痛的中枢性疼痛调节机能异常提供了证据,同时在了解紧张型头痛和偏头痛电生理方面有一定的帮助。(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期刊2008-05-27)
朱浩静,于生元,戚晓昆,李丽萍,姜树军[6](2008)在《偏头痛患者外感受抑制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叁叉神经颞肌、咬肌外感受抑制(ES)检测偏头痛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肌电图刺激眶下神经对20例偏头痛患者及3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ES试验,检测颞肌、咬肌ES的潜伏期和时限。结果偏头痛患者第二外感受抑制期(ES2)潜伏期均数值为49.6~55.3ms,时限为26.6~31.3ms,健康对照组分别为48.8~53.0ms和29.5~33.9ms,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偏头痛组中70%(14/20)患者存在一些特征性的较高程度抑制的波形。结论具有特征性的较高程度抑制的波形提示偏头痛存在外感受抑制环路中间神经元的过度活动;ES实验对了解偏头痛的电生理变化可提供一定帮助。(本文来源于《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期刊2008年03期)
孙国强[7](2007)在《攻击人格特质与颞肌外感受抑制相关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面部肌肉的外感受抑制(exteroceptive suppressions,ES)是指人的叁叉神经支配区接受一个电刺激后闭颌活动产生相对或绝对的抑制,可分为第一外感受抑制(ES1)和第二外感受抑制(ES2)。有研究表明颞肌活动的ES2抑制受到脑干中5-HT能神经元的调控。另有研究显示,除焦虑外,攻击人格特质也和脑内5-HT能神经元活动有关。而神经质—焦虑特质已证明显着地减少颞肌的ES2,因此,我们开展了高或低攻击人格特质与颞肌外感受抑制相关性的研究。[方法]我们根据DSM-Ⅳ对65名高、低攻击倾向个体做出临床诊断,其中22名为反社会型、边缘人格或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然后他们完成Zuckerman-Kuhlman人格量表(ZKPQ)、感觉寻求量表(SSS)、Plutchik-van Praag抑郁量表(PVP),并接受颞肌外感受抑制实验,最后选取符合研究分析要求的49名对象(高攻击22名,低攻击27名)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攻击组的平均颞肌ES2持续期显着地短于低攻击组。高攻击组ZKPQ的冲动感觉寻求、神经质—焦虑和攻击—敌意叁个分量表的得分,以及PVP量表总分明显高于低攻击组。在2组数据中的人格特质与颞肌ES2的潜伏期或持续期均不相关。在所有的49例对象中PVP量表总分与颞肌ES2的持续期呈负相关。[结论]本研究从神经生理学角度揭示了高攻击人格特质个体可能存在脑干或边缘系统的功能紊乱。(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7-06-01)
朱瑞[8](2006)在《攻击人格特质影响颞肌活动第二外感受抑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和目的:攻击机制是多方面的、而且很复杂,目前仅停留在假说阶段。攻击的神经生物学观点是基于这样的假说:机体的一些神经生理过程紊乱可导致攻击行为。在人的叁叉神经分布区域给予一轻微疼痛刺激会诱导出闭颌肌电活动中相继出现的两个相对或绝对的自动抑制性反应,称“外感受抑制”、或“静息期”、或“抑制性反射”,为避免和外周肢体肌肉的本体感受静息期相混淆而采用第一个命名即“外感受抑制(exteroceptive suppression,ES)”。先出现的称第一外感受抑制(ES1),继后出现的称第二外感受抑制(ES2)。在健康人,颞肌的或咬肌的ES1和ES2已被充分研究。对健康者研究表明,ES1为脑桥单或少突触反射所介导,而ES2是由脑干多突触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所介导;介导ES2的这些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可能临近叁叉神经脊束核尾端的背外侧。介导ES2的这些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接受从边缘系统下传的神经冲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与低位脑干中缝核可能参与对来自边缘系统下传的神经冲动的调节。经颅电或磁刺激研究表明大脑皮层灰质或皮层下结构抑制功能对ES2可能也有影响。从神经生理学角度看,介导ES2的脑干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得到边缘环路的强大的神经传入,这些神经元中有些属五羟色胺能神经元;攻击也和脑内五羟色胺能神经元活性有关。已有有关攻击行为或攻击特质和EEG、VEP、ERP等电生理方面的的研究,而尚无攻击特质和ES2相关性研究。已有研究表明广泛性焦虑症者的神经质-焦虑特质缩短颞肌ES2,所以本研究探讨攻击人格特质对颞肌活动ES2的影响,探寻攻击人格特质可能的神经机制。 方法:对65名高、低攻击倾向个体(先以临床估计,其中高攻击倾向30名,低攻击倾向35名)先检测颞肌ES2,后行Zuckerman-Kuhlman人格问卷(ZKPQ)、感觉寻求量表(SSS)、Plutchik-van Pragg抑郁调查表(PVP)测试,最后选取符合研究分析要求的49人(高攻击22名,低攻击27名)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06-05-01)
朱瑞,周农,王伟[9](2005)在《攻击人格特质影响颞肌活动第二外感受抑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攻击人格特质对颞肌活动外感受抑制的影响。方法对65名高、低攻击倾向个体(以临 床估计)先检测颞肌外感受抑制,后行Zuckerman—Kuhlman人格量表(ZKPQ)、感觉寻求量表(SSS)、Plutchik-van Pragg抑郁量表(PVP)测试,最后选取符合研究分析要求的49人(高攻击22名,低攻击27名)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 析。结果高攻击组颞肌第二外感受抑制持续时间明显低于低攻击组。高攻击组ZKPQ的冲动感觉寻求、神经质 -焦虑和攻击-敌意3分量表得分、PVP总分明显高于低攻击组。2组所有人格特质或抑郁倾向与外感受抑制潜 伏期或持续时间均无相关关系。结论有限的神经生理学研究分析显示,高攻击人格特质个体可能存在脑干功能 紊乱。(本文来源于《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期刊2005年05期)
贾天成,施圣光,乔锡鸿,景慧[10](1994)在《颞肌外感受性抑制试验对慢性头痛的鉴别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按Schonen方法使用肌电图对55例已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的慢性头痛病人及12例正常人进行3种不同频率的电刺激,观察颞肌最大收缩干扰相于电刺激的潜伏期后出现的两个静息期ES1和ES2,显示2Hz刺激条件下肌收缩性头痛组ES2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1)和偏头痛组(P<0.01)。本文认为此试验对肌收缩性头痛和偏头痛的鉴别有一定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安医科大学学报(中文版)》期刊1994年02期)
外感受抑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叁叉神经颞肌、咬肌外感受抑制试验(ES)检测紧张型头痛及偏头痛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紧张型头痛患者、30例偏头痛患者及30名正常志愿者利用肌电图(EMG)刺激眶下神经进行ES试验,检测颞肌、咬肌ES的潜伏期和时限。结果与对照组及偏头痛组相比,紧张型头痛患者的第二抑制期(ES2)潜伏期延长,时限缩短(P<0.05)。结论 ES对紧张型头痛及偏头痛具有诊断和研究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外感受抑制论文参考文献
[1].梁瑞华,张素平.外感受抑制实验在紧张型头痛中枢调控机制研究中的应用[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4
[2].王庆广,朱祖福,韩伯军,韩峰,刘定华.紧张型头痛及偏头痛患者咀嚼肌外感受抑制试验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
[3].王庆广,朱祖福.咀嚼肌外感受抑制试验在紧张型头痛患者中的应用[J].职业与健康.2011
[4].朱浩静,于生元,李丽萍,戚晓昆,姜树军.紧张型头痛患者咀嚼肌外感受抑制实验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8
[5].朱浩静.紧张型头痛和偏头痛的咀嚼肌外感受抑制实验[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
[6].朱浩静,于生元,戚晓昆,李丽萍,姜树军.偏头痛患者外感受抑制实验[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8
[7].孙国强.攻击人格特质与颞肌外感受抑制相关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
[8].朱瑞.攻击人格特质影响颞肌活动第二外感受抑制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6
[9].朱瑞,周农,王伟.攻击人格特质影响颞肌活动第二外感受抑制的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5
[10].贾天成,施圣光,乔锡鸿,景慧.颞肌外感受性抑制试验对慢性头痛的鉴别价值[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中文版).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