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唑菌胺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唑菌胺酯,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分析
唑菌胺酯论文文献综述
王逊,王嫱,张敏恒[1](2014)在《唑菌胺酯分析方法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了文献报道的唑菌胺酯的分析方法。唑菌胺酯原药、残留的分析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制剂的分析采用气相色谱方法。(本文来源于《农药》期刊2014年06期)
王徵,孙克,张敏恒[2](2014)在《唑菌胺酯合成方法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了文献报道的唑菌胺酯及其中间体的工艺路线和合成方法。唑菌胺酯是由关键中间体1-(4-氯苯基)-3-羟基吡唑进一步反应得到的,主要有2条合成路线。(本文来源于《农药》期刊2014年06期)
高聪杰[3](2012)在《新型杀菌剂唑菌胺酯的合成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一种基于天然抗生素Strobi lurin A为先导化合物而开发的新型杀菌剂,是一种低毒性,高活性,光谱性杀菌剂。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的作用,并且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能在植物体内,土壤和水中都能快速降解,所以对环境安全。由此,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开发短短十年内已经成为农用杀菌剂的主流杀菌剂产品,其销售市场已经超过了传统杀菌剂霸主叁唑类杀菌剂,在各类杀菌剂中位居首席。本论文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唑菌胺酯的合成工艺进行深入研究,确定了以对氯苯肼、邻硝基甲苯为原料,经过溴化、环合、氧化、缩合、还原、酰化、甲基化等步骤合成唑菌胺酯。经过大量实验确定反应的最佳条件,溴化反应比较各种溴化方法的优劣选取最佳的溴化方法,并确定了最佳的溴化反应条件。还原反应我们采用了高压氢化催化还原,并着重研究压力、温度、催化剂等对反应的影响。这两部分工艺的改进大大提高了唑菌胺酯的产率,使唑菌胺酯总产率达到48%。唑菌胺酯的结构式如下:通过核磁、气质、红外、高效液相色谱等检测手段,对目标产物唑菌胺酯及其中间体的结构进行了确定,并讨论了其波普特性。(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2-06-08)
陈海东[4](2010)在《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唑菌胺酯药害的缓解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杀菌剂药害是农业生产中一种常见的人为灾害,严重影响了农业作物产量,因此,减轻杀菌剂引起的药害,可以减少农业经济损失。唑菌胺酯(Headline)是一种由德国BASF公司开发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能防除所有类型的真菌病原体,高效广谱,现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本文通过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唑菌胺酯复配的药效试验探究对玉米和大豆幼苗施用唑菌胺酯后药害缓解的有效方法。本实验研究在唑菌胺酯单独施用和与调节剂复配施用两种情况下分别对玉米和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表观单剂药效试验:把唑菌胺酯分别稀释1500倍,3000倍和4500倍对玉米和大豆幼苗进行叶面喷施处理,植株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且伤害作用随稀释倍数的增加而减小,其中稀释1500倍的唑菌胺酯单独施用对两种作物幼苗的药害作用最为显着。表观复配药效试验: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10ppm DA-6、10ppm复硝酚钠、200ppm氯化胆碱和300ppm肌醇,与唑菌胺酯复配后对玉米和大豆幼苗进行叶面喷施处理,结果均不同程度的缓解了唑菌胺酯的药害作用,其中DA-6与复硝酚钠对药害作用的缓解效果相对明显,而氯化胆碱和肌醇对药害作用的缓解效果相对较差。在表观药效试验后,进而进行一些基本的形态及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与单剂唑菌胺酯处理相比,加入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后的复配药剂处理增加了玉米和大豆幼苗植株的干鲜重,从而促进了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提高了植株的抗逆性;复配药剂处理增加了玉米和大豆幼苗植株的叶长叶宽,增大了叶面积,从而促进植株光合速率,影响其光合生产率,最终提高植株的整体代谢能力。综上,本实验发现了在玉米和大豆幼苗上单独用施用唑菌胺酯时的最大伤害浓度为稀释1500倍。在最大伤害浓度下,复配施用DA-6和复硝酚钠有明显的药害缓解作用,且缓解的有效浓度分别为10ppm和10ppm。而复配施用氯化胆碱和肌醇对药害的缓解效果不明显。本实验以玉米和大豆幼苗为材料,研究了杀菌剂唑菌胺酯单施的药害作用,及复配植物生长调节剂后的药害缓解作用,为开发二者混施的农艺剂型,从而最终提高作物产量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0-01-01)
徐英江,耿金培,张秀珍,张世娟,宫向红[5](2009)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蔬菜中残留的唑菌胺酯》一文中研究指出A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pyraclostrobin in vegetables by UPLC-MS/MS was established.Pyraclostrobin was extracted by acetonitrile and cleaned by Bond Elut PlexaTM PCX cartridges.The analyte was separated with 5 mmol/L ammonium acetate(containing 0.1% formic acid)-acetonitrile as mobile phase and determined by UPLC-MS/MS.The quantitation limit in vegetables was 1.0 ng/kg.When spiked 1-10 ng/kg in vegetables,the mean recovery was over 70%,and the RSDs were less than 12%.(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09年12期)
[6](2009)在《欧盟修订农药唑菌胺酯限量标准》一文中研究指出2009年8月31日,欧共体委员会通过了修改第(EC)396/2005号法规的决议,将农药唑菌胺酯在小胡瓜和小黄瓜中的最高残留限量(MRL)从现有的(本文来源于《山东农药信息》期刊2009年09期)
张永臣[7](2009)在《唑菌胺酯的合成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一类低毒、高效、广谱杀菌剂,几乎对所有真菌病害均有良好的活性。并且能有效地防治对其它杀菌剂产生抗性的病原菌系列,与目前在国内市场上使用的其它杀菌剂无交互抗性,且能在植物体内、土壤和水中很快降解。由于其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的作用,以及无致癌和致突变等特点,是世界农药界继叁唑类杀菌剂之后的又一类极具发展潜力和市场活力的新型农用杀菌剂。本文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唑菌胺酯[化学名称:N-2-[1-(4-氯苯基)-1H-吡唑-3-基氧甲基]苯基(N-甲氧基)氨基酸甲酯]的合成工艺进行研究,确定了最佳合成路线为以对氯苯肼盐酸盐和邻硝基甲苯为原料,反应包括环合、氧化,溴化、缩合、还原、酰化和甲基化共七步生成目标物。并通过大量实验,得到了物料配比、溶剂选择、催化剂选择、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较佳的反应数据。文中还原反应是采用高压釜催化氢化将硝基还原为羟胺,并对此进行了较多的实验,着重研究了压力、温度和催化剂的影响,因此该部分为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最后通过核磁、质谱、红外、液相色谱等分析方法对杀菌剂唑菌胺酯及其中间体进行了结构确定和表征。(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09-05-07)
张亦冰[8](2007)在《新颖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唑菌胺酯》一文中研究指出唑菌胺酯系由德国巴斯夫公司于1993年开发的兼具吡唑结构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该公司继肟菌酯后又开发的此类杀菌剂。1.理化性质唑菌胺酯的通用名为pyraclostrobin,代号BAS 500F。单剂商品名为Cabrio、Headline、Attitude等。(本文来源于《世界农药》期刊2007年03期)
侯春青,李志念,刘长令[9](2002)在《新型Strobin类杀菌剂唑菌胺酯》一文中研究指出唑菌胺酯 (试验代号 :BAS 5 0 0F ,通用名称 :pyraclostrobin ,商品名称 :Headline、Insignia、Cabrio、Attitude、F 5 0 0 )是巴斯夫公司继醚菌酯 (BAS 4 90F)之后于 1993年发(本文来源于《农药》期刊2002年06期)
唑菌胺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总结了文献报道的唑菌胺酯及其中间体的工艺路线和合成方法。唑菌胺酯是由关键中间体1-(4-氯苯基)-3-羟基吡唑进一步反应得到的,主要有2条合成路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唑菌胺酯论文参考文献
[1].王逊,王嫱,张敏恒.唑菌胺酯分析方法述评[J].农药.2014
[2].王徵,孙克,张敏恒.唑菌胺酯合成方法述评[J].农药.2014
[3].高聪杰.新型杀菌剂唑菌胺酯的合成工艺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2
[4].陈海东.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唑菌胺酯药害的缓解作用[D].南京农业大学.2010
[5].徐英江,耿金培,张秀珍,张世娟,宫向红.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蔬菜中残留的唑菌胺酯[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9
[6]..欧盟修订农药唑菌胺酯限量标准[J].山东农药信息.2009
[7].张永臣.唑菌胺酯的合成工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
[8].张亦冰.新颖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唑菌胺酯[J].世界农药.2007
[9].侯春青,李志念,刘长令.新型Strobin类杀菌剂唑菌胺酯[J].农药.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