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苗期论文-刘爽,米继强,张多,段晓征

哮喘苗期论文-刘爽,米继强,张多,段晓征

导读:本文包含了哮喘苗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槐杞黄颗粒,哮喘苗期,体液免疫

哮喘苗期论文文献综述

刘爽,米继强,张多,段晓征[1](2018)在《槐杞黄颗粒调节“哮喘苗期”小儿体液免疫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槐杞黄颗粒对哮喘苗期小儿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收治哮喘苗期患儿72例,平分两组。治疗组给予槐杞黄颗粒干预,对照组为空白对照,观察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IgA、IgG及T淋巴细胞CD3~+、CD4~+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在1年的随访中,治疗组咳喘疾病发病率1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6%(P<0.05)。结论:槐杞黄颗粒能有效地调节"哮喘苗期"患儿的免疫功能,并减少咳喘的发作次数。(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8年34期)

丁利忠,孙丽平,王延博[2](2016)在《加强哮喘苗期患儿合理用药和中医健康教育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哮喘苗期理论创新性地将哮喘病的防治提前到了无任何哮鸣喘促症状的时期。加强小儿哮喘苗期的药物治疗和中医健康教育,是哮喘防治的关键策略,可以有效预防哮喘的典型发作。本文就此进行分析,介绍了合理用药的对证治疗和防哮汤加味或益气固本胶囊序贯治疗两个阶段。从节乳食、防外感、慎起居、适锻炼、中医体质辨识、体质调摄入手,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健康教育实践。(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期刊2016年03期)

丁利忠,孙丽平,王延博[3](2015)在《小儿哮喘苗期中医健康指导服务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中医健康指导服务对小儿哮喘苗期治疗及管理的效果和经验,探讨其推广价值。方法选取哮喘苗期患儿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实施中医健康指导服务,内容包括饮食调养、起居活动、穴位按揉、定期随访等;对照组100例,未实施中医健康指导服务,对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随访1年内哮喘发作次数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着性。结论对哮喘苗期患儿实施中医健康指导服务能有效预防哮喘典型发作,值得临床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生杂志》期刊2015年11期)

丁利忠,孙丽平[4](2015)在《防哮汤治疗小儿哮喘苗期46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讨论在小儿哮喘苗期时,采用防哮汤口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2例哮喘苗期患儿,随机分为治疗及对照组,均给予常规中药对证治疗,病情缓解后,对照组未再继续用药,治疗组加用防哮汤,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区别。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6.96%,对照组总有效率65.22%,两组患儿整体疗效差异显着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哮喘发病情况,治疗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防哮汤治疗儿童哮喘苗期,可以更安全有效地控制症状,降低发病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期刊2015年05期)

张文贤[5](2011)在《小儿“哮喘苗期”理论与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之一,是一种由多种因素诱发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到遗传、环境、行为、心理、机体免疫等诸多方面。王烈教授指出小儿哮喘未发病前,已有早期特定临床表现即“哮喘苗期”的新理论,同时认为毛细支气管炎是小儿哮喘的第一次发作,提倡早期发现,早期用药,预防哮喘发生。本文在临床上针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体质与病因研究,探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发病的危险因素,对“哮喘苗期”理论的科学性进行论证,旨在提高中医防治小儿哮喘病水平。方法:在临床上将病例组30例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与30例观察组非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进行体质对照,通过统计学分析,探讨高危哮喘儿的体质特点。结果:(1)毛细支气管炎发病年龄多见于1.5岁以内,以1岁以内为主,发病率高达80%。(2)在体质与病因上:痰湿质具有体肥、喉间痰鸣、湿疹者较其他儿童更易发生毛细支气管炎。气虚质中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易泄、肉松、面白光、佝偻病明显、发稀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含有上述体质特征的者易发生毛细支气管炎。而易惊、便干在病例组与观察者组间无显着差异。特禀质中药物过敏史、其他过敏史、家族哮喘史叁项是毛细支气管炎发病的高危因素,易致毛细支气管炎发病;食物过敏史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配伍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检验结果,组别的F=53.969,P=0.000,证明病例组与观察组间体质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痰湿质与气虚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痰湿质和气虚质与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的相关性在统计学上大于特禀质。结论:在“哮喘苗期”阶段,探讨儿童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体现一级预防,对降低儿童哮喘发病率具有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期刊2011-04-01)

孙丽平,丁利忠,王延博[6](2010)在《王烈教授“哮喘苗期”理论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哮喘是小儿时期反复发作的慢性疾患,如何有效防治哮喘已成为全世界医学界关注的课题。目前中西医研究虽已认识到预防发病的重要性,但尚无公认的可行性方案。王烈教授指出小儿哮喘未发病前,已有早期特定临床表现,相对于哮喘"夙根",创新性地提出了"哮喘苗期"的新理论,提倡早期发现,早期用药,预防哮喘病的发生。本文从"哮喘苗期"产生的理论依据、临床依据、干预治疗方药分析及研究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述,探讨在"哮喘苗期"早期应用中药干预治疗的意义,旨在为防治小儿哮喘病提供一种新的证治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期刊2010年02期)

王烈[7](2009)在《论哮喘的苗期证治》一文中研究指出哮喘,有史以来,其治皆从病期,苗期之治极为罕见。本文从1992年始对小儿哮喘的苗期进行证治研究,由于难度大,资料不全,现将有关例案介绍如下。(本文来源于《全国第26届中医儿科学术会暨王烈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9-09-21)

李昊威[8](2009)在《防哮汤加味治疗小儿哮喘苗期的理论及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60例小儿哮喘苗期患儿进行临床研究,观察防哮汤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发病机理,以期达到降低小儿哮喘发病率的目的。方法:采用防哮汤对60例小儿哮喘苗期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将6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防哮汤治疗。对照组:经常规治疗进入无症状期后,未再继续服药。7天为一疗程,观察4-6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进行了比较,差异显着,并且治疗组在改善症状、体征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防哮汤具有补肺、健脾、益肾,祛痰截哮的功效,治疗小儿哮喘苗期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期刊2009-04-01)

王烈[9](2002)在《哮喘苗期辨治经验举隅》一文中研究指出哮喘 ,有史以来 ,其治皆在病期 ,苗期之治极少见。笔者自 1 992年始对小儿哮喘苗期进行证治研究 ,现举例介绍如下。1 案例1 .1 张某某 ,男 ,2 8天 ,1 992年 4月 1日初诊。患儿为第 1胎 ,足月顺产。父母均有过敏史 ,祖母患有哮喘(本文来源于《山西中医》期刊2002年06期)

哮喘苗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哮喘苗期理论创新性地将哮喘病的防治提前到了无任何哮鸣喘促症状的时期。加强小儿哮喘苗期的药物治疗和中医健康教育,是哮喘防治的关键策略,可以有效预防哮喘的典型发作。本文就此进行分析,介绍了合理用药的对证治疗和防哮汤加味或益气固本胶囊序贯治疗两个阶段。从节乳食、防外感、慎起居、适锻炼、中医体质辨识、体质调摄入手,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健康教育实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哮喘苗期论文参考文献

[1].刘爽,米继强,张多,段晓征.槐杞黄颗粒调节“哮喘苗期”小儿体液免疫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8

[2].丁利忠,孙丽平,王延博.加强哮喘苗期患儿合理用药和中医健康教育的思考[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6

[3].丁利忠,孙丽平,王延博.小儿哮喘苗期中医健康指导服务效果评价[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

[4].丁利忠,孙丽平.防哮汤治疗小儿哮喘苗期46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

[5].张文贤.小儿“哮喘苗期”理论与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1

[6].孙丽平,丁利忠,王延博.王烈教授“哮喘苗期”理论初探[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

[7].王烈.论哮喘的苗期证治[C].全国第26届中医儿科学术会暨王烈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2009

[8].李昊威.防哮汤加味治疗小儿哮喘苗期的理论及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9

[9].王烈.哮喘苗期辨治经验举隅[J].山西中医.2002

标签:;  ;  ;  

哮喘苗期论文-刘爽,米继强,张多,段晓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