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点论文-李立人

文学评点论文-李立人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学评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金圣叹,叙事文学,无字,虚构

文学评点论文文献综述

李立人[1](2019)在《论金圣叹叙事文学评点的“无”》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圣叹生活于明末清初的易代之际,虚无的人生体验促使他论证了小说的虚构的合理性。他发展前人的零散的虚构思想,完成文学虚构的理论建设,确立小说与传统诗文并列的地位,形成独特的"有字"与"无字"之辨,并推演至叙事技巧,实现小说的诗化。(本文来源于《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白建忠[2](2018)在《杨慎文学评点综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杨慎的文学评点是杨慎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缺乏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杨慎文学评点的版本凡二十余种。杨慎未评点过《楚辞》与《文选》,但是明代一些《楚辞》与《文选》的汇评本,都从杨慎的着作中辑录相关论述作为评语,这与杨慎声名之着及其《丹铅》诸书影响之大有关。杨慎评点《李诗选》与《杜诗选》,为李、杜诗歌的笺注、诠释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杨慎对时人诗文集的评点,每则评语大多很简短,且属于感悟式、鉴赏类的,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杨慎的论诗旨趣与审美倾向。杨慎的文学评点之间表面看似无甚关联,但细究的话,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有着重要的内在理路,贯穿其中之一的便是杨慎对《文选》或六朝诗文的重视。(本文来源于《中华文化论坛》期刊2018年12期)

袁圆[3](2018)在《试论文学评点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言文教学一方面要重视"言"的积累,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文"的挖掘,体悟古人的情怀志趣。经典的文言名篇,常有历代名家的评点,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解读依据。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如能利用前人的评点文字,不仅可以增强文本解读的可信度,而且也可以此为抓手,优化教学设计,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激趣诱思、设疑碰撞等作用,让学生在远离自身生活的陌生语言环境中,克服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从而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本文来源于《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期刊2018年03期)

张志强[4](2016)在《评点:建构学生议论文写作图式——古代文学评点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议论文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但长期以来,师生在相关训练上耗尽心力,效果却不理想。议论文低效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把审题立意的策略、逻辑思维的方法、谋篇布局的技巧作为陈述性知识来传授,而没有帮助学生在深入体验的基础上,将其内化为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主动建构议论文写作图式。刘淼教授的"作文心理转换理论"认为,完成书面表达要经过叁级转换:思维到内部言语的转换;内部言语到外部言语表达的转换;(本文来源于《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期刊2016年03期)

张蓓蓓[5](2016)在《苏州绘画传统与金圣叹文学评点之人物塑造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本就与传统书画理论有许多相通之处,借书画理论论诗文亦是文学批评的常用方法。金圣叹(1608-1661)的小说戏曲评点受传统绘画理论影响的痕迹十分明显,一定程度上金圣叹把作文比作作画,从他的评点文字中很容易找到绘画理论、术语、典故的痕迹。从金圣叹的交游及其对诗歌、小说、戏剧的评点中不难看出,金圣叹对古代绘画理论和绘画技法比较熟悉,对绘画具有浓厚的兴趣与独到的领悟。金圣叹借用传统绘画理论而来的人物塑造技法主要包括背面铺粉法、烘云托月法、衬染之法,这几种技法是对以“衬”为核心的绘画术语的借鉴。虽然是借用画论术语,但金圣叹在他的小说戏曲评点中并非简单地移植,而是结合文学创作的特殊规律,对传统绘画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挥,使其成为具有相对稳定内涵的创作手法。金圣叹借用“背面铺粉”这一绘画术语主要取其映衬、衬托之意,但将画纸或绢的“背面”转意为人物性格的对立面。在小说评点中,“背面铺粉法”的作用对象仅限于人物与人物之间,利用人物性格的对立面进行反衬,并在衬托中寓含褒贬。正反相衬的人物在地位上具有并列性,二者的衬托是互相的,最终达到的效果是使互相衬托的人物性格都得到凸显,而非有意突出其中一人。“烘云托月法”借用绘画中利用云来凸显月的方法,把需要突出的主体物象转意为戏曲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把用水墨或淡彩渐次渲染的物象外廓转意为围绕在主角周围的次要人物。文学批评领域中的“烘云托月法”是一种通过描写次要人物来侧面烘托主要人物的方法,强调次要人物存在的目的是为突出主要人物,同时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是水涨船高的关系,必须要重视次要人物。“衬染之法”取绘画中颜色涂染浑融的要求,利用与人物相一致的环境氛围进行渲染烘托,不仅为情节发展提供所需的场景、为人物营造特定的氛围,还不着痕迹地揭示出人物的精神面貌。(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6-05-01)

钟锡南[6](2015)在《金圣叹文学评点的女性观》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圣叹是明末清初评点家中的突出代表,他在文学评点中表现的女性观,如同他的评点文字一样个性鲜明,既有其随时代潮流而彰显出其民主、进步的一面,同时也有着其传统文人因循守旧的另一面。这种矛盾的出现,一方面归于金圣叹本人出身经历及性格等内部原因,另一方面更是明末清初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思潮在其评点文字中的投影。(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学研究》期刊2015年04期)

钟新彦[7](2014)在《复旦大学召开“第叁届文学评点国际学术研讨会”》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9月22—24日,"复旦大学第叁届文学评点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美国斯坦福大学王靖宇教授、韩国高丽大学崔溶澈教授和全南大学李腾渊教授、中国台湾高雄师范大学林雅玲教授等研究文学评点的着名学者与大陆20余位中青年学者参加会议,提交了论文。会议议题大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深化对评点的理论研究评点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阅读评论形式,自宋代以来,日益繁盛。然而,对它一直(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学研究(辑刊)》期刊2014年02期)

陈灵芝[8](2014)在《金圣叹的文学评点与话语权力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金圣叹的文学评点艺术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影响深远又备受争议,本文从金圣叹的文学评点与话语权力的关系入手,分析其如何在矛盾的思想下建构他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4年26期)

张珊[9](2014)在《金圣叹文学评点背后的经学思维探析——以评点词“春秋笔法”为线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圣叹在文学评点中频繁运用"春秋笔法"一词,研究界一般将其划归为"作史笔法"或"拟史批评"的范畴。事实上,金圣叹对"春秋笔法"的运用,更偏向经学的角度,主要表现在叁个层面:一,他在文学评点中将《春秋》及"春秋叁传"等经学着作的内容奉为圭臬,直接引用其中的相关内容来佐证他对文学作品的判断和思考;二,他在文学评点中将"春秋叁传"等经学着作解读《春秋》的段落奉为经典,在文学评点中从形式到内容逐一模仿;叁,他在文学评点中,严格遵循以"春秋五例"为代表的经学观念,其中正名分、定尊卑、劝善而惩恶等经学观念时常在评点中体现。总的看来,金圣叹的文学评点对传统经学观念和经学思维存在着深刻的认同与推崇,因此,本文选择以评点词"春秋笔法"为切入角度,试图揭示金圣叹文学评点背后的经学思维。(本文来源于《明清小说研究》期刊2014年02期)

杨春旭[10](2014)在《刘辰翁文学评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刘辰翁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大家,在创作上,诗、词、文成就都很大,尤其是他的词,艺术成就较高。同时,刘辰翁也是宋元时期文学评点大家,他对《世说新语》的评点开创了小说评点之先河,散文亦有评点,而诗歌评点影响尤大。本文结合刘辰翁所处的时代及其生平和思想,对他的文学评点及其评点中的文学理论进行研究。引言、余论外,论文分五章。第一章论述文学评点的起源和出现。第一节文学评点起源,主要从我国古代的经、史、子、集的注解当中追溯评点方式的起源。第二节南宋时期的评点,是文学评点的出现。第二章论述刘辰翁的生平、时代及文学创作、评点概况。第一节生平及时代,第二节文学创作概况,第叁节文学评点概况。第叁章论述刘辰翁的小说评点。第一节人物形象塑造论。主要有人物动作及细节描写、个性化的语言、外貌及神态描写叁方面。第二节情节论。论述刘辰翁关于小说情节的观点。第叁节小说虚实论。论述刘辰翁关于小说虚实问题的观点。第四章论述刘辰翁的诗歌评点。在细读刘辰翁诗歌评点文本的基础上,结合他的创作及序跋,梳理刘辰翁的诗歌理论主张。依次分为细读、多读、贵情真、尚自然、重奇异四节探讨。第五章继续论述刘辰翁诗歌评点。依次分为说嫩老、以味论诗、讲起结、观诗各随所得四节论述。余论简述刘辰翁文学评点的影响。这包括对小说评点和诗文评点的影响两方面。(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文学评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杨慎的文学评点是杨慎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缺乏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杨慎文学评点的版本凡二十余种。杨慎未评点过《楚辞》与《文选》,但是明代一些《楚辞》与《文选》的汇评本,都从杨慎的着作中辑录相关论述作为评语,这与杨慎声名之着及其《丹铅》诸书影响之大有关。杨慎评点《李诗选》与《杜诗选》,为李、杜诗歌的笺注、诠释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杨慎对时人诗文集的评点,每则评语大多很简短,且属于感悟式、鉴赏类的,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杨慎的论诗旨趣与审美倾向。杨慎的文学评点之间表面看似无甚关联,但细究的话,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有着重要的内在理路,贯穿其中之一的便是杨慎对《文选》或六朝诗文的重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学评点论文参考文献

[1].李立人.论金圣叹叙事文学评点的“无”[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白建忠.杨慎文学评点综论[J].中华文化论坛.2018

[3].袁圆.试论文学评点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J].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8

[4].张志强.评点:建构学生议论文写作图式——古代文学评点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6

[5].张蓓蓓.苏州绘画传统与金圣叹文学评点之人物塑造法研究[D].河北大学.2016

[6].钟锡南.金圣叹文学评点的女性观[J].中国文学研究.2015

[7].钟新彦.复旦大学召开“第叁届文学评点国际学术研讨会”[J].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14

[8].陈灵芝.金圣叹的文学评点与话语权力的关系[J].名作欣赏.2014

[9].张珊.金圣叹文学评点背后的经学思维探析——以评点词“春秋笔法”为线索[J].明清小说研究.2014

[10].杨春旭.刘辰翁文学评点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标签:;  ;  ;  ;  

文学评点论文-李立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