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战中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电影(重庆)》,抗战中期,抗战动员,电影路线
抗战中期论文文献综述
谭林[1](2018)在《《中国电影(重庆)》与抗战中期的大后方电影救亡》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在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出版的电影刊物,《中国电影(重庆)》凭借其官方的权威性和作者的专业性,成为抗战中期电影研究的重要学术阵地。虽只出版了叁期,但《中国电影(重庆)》仍刊登了大量诸如如何利用电影进行民众动员、农村电影如何摄制、电影如何通俗化等赋予电影政治宣传属性的文章,并借鉴苏联电影的经验,将电影视为救亡图存的重要工具,由此引发了20世纪40年代一场关于中国电影路线之争的重要理论探讨。(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18年13期)
杨石华[2](2017)在《抗战中期出版思想的碰撞与协调》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中期出版界各方面均有所好转,但出版思想方面,出版统制与反统制间的冲突却在不断加剧。加之在具体的出版导向上出现了分歧,由此出现了时任国民政府中央宣传部编审科科长印维廉和民营出版家张静庐之间关于文艺书刊出版的论战。为了探究此次论战的过程、意义以及该时期出版界中统制与反统制间出版思想交锋的历史状况。本研究以话语分析为主要研究路径,借助传播学中相关的“对话”理论对此次论战的话语文本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在此次论战过程中印维廉和张静庐通过你来我往的传统文人论战回应叙事框架,利用各自的话语符号系统来分别建构了国民政府行政人员与民营出版商的不同社会身份;将文艺书刊、抗战、出版统制与反统制等相互关联并赋予新的社会意义;在抗战期间对于文艺书刊这一社会产品的立场与策略上,印维廉主张应该少出版,而张静庐则主张适应市场需求多出版;值得注意的是,两人的关系除了说服式的对立外还存在一种特殊的邀请式协商关系。此次论战从侧面描绘出了在抗战中期出版界中关于出版统制与反统制不同出版思想间的交流过程。这种出版思想间的交流主要包括冲突与协调尝试两个方面。在出版思想的冲突方面主要是出版统制与反出版统制间的冲突,其具体体现在关于文艺书刊“营养论”和“滋味论”间的争论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在战时出版界中“政府”和“市场”在出版界中的角色冲突。在出版思想的协调尝试方面主要是通过“邀请式修辞”论战话语模式进行的。这种“邀请式修辞”论战话语模式的出现是源自于当时政治现实的无奈,也反映出了当时意见环境中交流的无奈。此外,此次论战在一定程度上承载了出版界中统制与反统制两种不同立场的出版思想之间意义协调与管理的重要使命。故而此次论战在抗战中期的中国出版界中有着重要的社会历史意义。(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7-05-01)
范伟[3](2016)在《南宋中期抗战派文人的文学思想与奏议文风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南宋中期抗战派文人的文学思想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主张文气,即追求刚大劲健的文风,用来振作气势、鼓舞力量;二是主张意与理胜,语言纯粹和易,追求一种质实的议论化。这两方面的文学思想促进了抗战主题奏议感发力与议论化特点的形成,对他们所作奏议文的雄辩文风影响深远。(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6年05期)
袁成毅[4](2015)在《没有制空权的日子:抗战中期中国防空的窘境》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军占领武汉后,可资利用的航空基地越来越多,因此其对华航空作战反而比抗战初期更为激烈,并由战争初期的"战略轰炸"转为对中国抗战大后方的"政略轰炸",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地区和其它各地遭受了来自日本航空兵持续的空袭。这一时期的国民政府空军不成规模,且多处于修整状态,根本难以应对日本的进攻,地面防空部队也由于战线的延长、防空武器的短缺难以得到充分的配置,中国的防空处于极为艰难的境地,各地民众普遍遭遇了日军的无差别轰炸。(本文来源于《抗战史料研究》期刊2015年02期)
郭晓平[5](2015)在《第一战区国民党杂牌军中期抗战简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第一战区的国民党杂牌军承担着防御日军正面攻击和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双重任务。由于自身成分比较复杂,处于防御日伪进攻的前沿阵地,面临各种政治势力集中的复杂环境,以及国民党中央军的排斥与歧视等方面的原因,第一战区国民党杂牌军的处境比较艰难。杂牌军中的爱国官兵,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指引下,克服自身不足和面临的各种困难,为打击日军,稳定后方作出了努力和贡献,成为第一战区中期抗战的重要力量。(本文来源于《中州学刊》期刊2015年08期)
陈思广[6](2015)在《全面抗战中期抗战小说检视》一文中研究指出全面抗战中期的抗战小说较之抗战初期,无论是抒写英雄人物,呼唤民族伟力,还是继续揭露后方丑态,讽刺黑暗现实,都显得更为理性,更为深沉,特别是沙汀、艾芜、张恨水等作家用现实主义的笔触描写大后方农村与城镇的社会生活百态,将尖锐的政治揭露与对社会黑暗的剖析结合起来,从不同侧面表现出现实斗争中的迫切主题,将中国讽刺小说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阶段。而陈瘦竹、萧红、陈铨等作家对个体命运的关注,对民族劣根性的批判,对思想启蒙的呼唤以及宣扬民族主义的小说创作,成为抗战小说的另一维度,体现出抗战中心话语下多元的主题诉求,也使得抗战中期的抗战小说呈现出与抗战初期迥然有异的嬗变特色。(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张丽丽,范伟[7](2015)在《南宋中期抗战主题奏议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宋中期抗战主题奏议文是指写作于南宋中期(约隆兴二年至开禧二年,1164-1206年)的一批呼吁抗战、反对议和,并以恢复中原为旨归而为皇帝出谋划策的奏议文,代表作者为辛弃疾、陈亮、陆游,另外还有胡铨、王十朋、叶适、杨万里等。以这类奏议为研究对象,分析南宋中期抗战主题奏议的文章风格:这类奏议兼具感发力与说服力,感发力主要是指情感上的鼓动性,表现为国耻民痛的实录、复仇决心的抒发,并且用极富节奏感与音乐美的语言来表达;说服力主要是立足现实的议论和严谨清晰的论辩层次,这类奏议抒情的感发力与说理的议论化,形成了它们的主体风格:雄辩文风。(本文来源于《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张丽丽,范伟[8](2015)在《南宋中期抗战主题奏议文论辩层次——以陈亮、辛弃疾、陆游创作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辛弃疾、陈亮、陆游无疑是南宋中期抗战主题奏议文的代表作者,他们不仅是坚定的主战派,而且各有丰富的抗战主题奏议文,虽然他们的文章微有差异,但是依然展现出鲜明的雄辩文风,奏议的论辩层次鲜明清晰,他们的文章是南宋中期文坛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来源于《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王菱[9](2014)在《抗战中期官营故事片的叙事美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中期,国民党官营的电影机构"中国电影制片厂"和"中央电影摄影场"成为了抗战电影制作的主力军,在短短的叁年时间内制作了大量堪称抗战代表性影片的抗战故事片,形成了抗战电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叙事美学,即抗战中期的官营故事片站在救亡图存的叙事立场上,以民族国家为叙事主体,秉持故事性与纪实性交叉与结合的叙事策略,将蒙太奇思维作为电影叙事的结构。(本文来源于《中华文化论坛》期刊2014年03期)
于耀洲[10](2013)在《抗战中期国际形势的变化与以对美外交为重心格局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争取国际援助以抗击日本侵略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出发点。该政策实施过程中,国民政府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苏德战争的爆发与苏联援华武器的终止,法西斯国家的相互勾结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国民政府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开始改变"苦撑待变"的外交政策,实施积极的以对关外交为重心的政策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一成功不仅使中国获得了以美国为首的同盟国的大力支持,而且也使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显着的提高,改变中国近百年来弱国外交的局面。(本文来源于《大连近代史研究》期刊2013年00期)
抗战中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抗战中期出版界各方面均有所好转,但出版思想方面,出版统制与反统制间的冲突却在不断加剧。加之在具体的出版导向上出现了分歧,由此出现了时任国民政府中央宣传部编审科科长印维廉和民营出版家张静庐之间关于文艺书刊出版的论战。为了探究此次论战的过程、意义以及该时期出版界中统制与反统制间出版思想交锋的历史状况。本研究以话语分析为主要研究路径,借助传播学中相关的“对话”理论对此次论战的话语文本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在此次论战过程中印维廉和张静庐通过你来我往的传统文人论战回应叙事框架,利用各自的话语符号系统来分别建构了国民政府行政人员与民营出版商的不同社会身份;将文艺书刊、抗战、出版统制与反统制等相互关联并赋予新的社会意义;在抗战期间对于文艺书刊这一社会产品的立场与策略上,印维廉主张应该少出版,而张静庐则主张适应市场需求多出版;值得注意的是,两人的关系除了说服式的对立外还存在一种特殊的邀请式协商关系。此次论战从侧面描绘出了在抗战中期出版界中关于出版统制与反统制不同出版思想间的交流过程。这种出版思想间的交流主要包括冲突与协调尝试两个方面。在出版思想的冲突方面主要是出版统制与反出版统制间的冲突,其具体体现在关于文艺书刊“营养论”和“滋味论”间的争论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在战时出版界中“政府”和“市场”在出版界中的角色冲突。在出版思想的协调尝试方面主要是通过“邀请式修辞”论战话语模式进行的。这种“邀请式修辞”论战话语模式的出现是源自于当时政治现实的无奈,也反映出了当时意见环境中交流的无奈。此外,此次论战在一定程度上承载了出版界中统制与反统制两种不同立场的出版思想之间意义协调与管理的重要使命。故而此次论战在抗战中期的中国出版界中有着重要的社会历史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战中期论文参考文献
[1].谭林.《中国电影(重庆)》与抗战中期的大后方电影救亡[J].电影文学.2018
[2].杨石华.抗战中期出版思想的碰撞与协调[D].重庆大学.2017
[3].范伟.南宋中期抗战派文人的文学思想与奏议文风关系[J].兰台世界.2016
[4].袁成毅.没有制空权的日子:抗战中期中国防空的窘境[J].抗战史料研究.2015
[5].郭晓平.第一战区国民党杂牌军中期抗战简论[J].中州学刊.2015
[6].陈思广.全面抗战中期抗战小说检视[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7].张丽丽,范伟.南宋中期抗战主题奏议文研究[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8].张丽丽,范伟.南宋中期抗战主题奏议文论辩层次——以陈亮、辛弃疾、陆游创作为例[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5
[9].王菱.抗战中期官营故事片的叙事美学[J].中华文化论坛.2014
[10].于耀洲.抗战中期国际形势的变化与以对美外交为重心格局的形成[J].大连近代史研究.2013
标签:《中国电影(重庆)》; 抗战中期; 抗战动员; 电影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