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规则,用心引导,激发兴趣

掌握规则,用心引导,激发兴趣

一、掌握规律 悉心指导 激发兴趣(论文文献综述)

吕春宇[1](2021)在《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更好地培养时代新人,党和国家先后召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等系列重要会议,并出台了系列重要文件,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越来越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推进,特别提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在这个背景下,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既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培养方针政策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然选择,更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具有非常突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主要分五章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第一章是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相关概念,主要包括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等,分别对新时代的理论蕴含及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要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内涵及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所指等进行深入探讨。只有明确了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相关概念,才能使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找到科学的遵循,也才能使该研究有所明确指向。第二章是对整体建构视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进行分析。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要回到目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中,以整体建构视野来分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整体建构视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分析,主要是以普通国民教育诸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为参照,以作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作为主阵地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个领域来分别梳理每个学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通过这些梳理分析每个学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同时把握了整体建构视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这是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也是增强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第三章是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经验借鉴进行梳理。主要选取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经验和当代西方有代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经验。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集中体现为注重自我教育的方法、注重家庭教育的方法、注重社会教化的方法。选取的道德发展认知方法、社会学习方法、隐性教育方法、价值澄清方法、政治社会化方法、潜能激发方法、心理治疗方法等都是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代表性方法。这些经验的梳理并没有局限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而是从一般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进行的,这样能够更全面把握有益的经验。通过这种梳理,启发我们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整体建构要服从特定社会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要服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要坚持显性与隐性教育方法的有机结合,要注重自身体系的整体性和协同性。第四章是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宏观思路进行架构。本文从理论依据、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来架构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宏观思路。理论依据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吸收借鉴德育学、心理学、系统科学的有关理论,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要求。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科学化与人文化相结合原则、传统化与现代化相结合原则、生活化与实践性相结合原则、针对性与规律性相结合原则是整体建构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整体建构的基本要求是以基于新时代为整体建构的基本点,以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为整体建构的着眼点,以做好学段层次衔接为整体建构的根本点,以坚持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为整体建构的关键点。第五章是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具体呈现。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应呈现出具体的、实操性较强的每个学段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本文以普通国民教育的诸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为基本划分依据,谈及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大学阶段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安排,并按照主渠道与主阵地的领域划分标准,完成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建构。同时,从理念保障、队伍保障、承载保障和学术保障等角度探索推进整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体实施的保障策略,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保障策略的支持下,最终将方法建构落实到位。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难度很大的工程,本文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研究只是初步的探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完善。本文的研究期待能够助力于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能够助力于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战略实施。同时,也期待更多的研究者能够投入到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中。

张妍[2](2021)在《生活化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的实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原则。物理是一门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涉及的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同时,物理也是一门实验科学,初中物理更是以实验为基础。如果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选择学生知道或接触过的生活中的现象、事物和器具,使他们感受到物理知识无处不在,让物理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如何将生活化教具运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从而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是值得一线的初中物理教师深思的问题。鉴于此,笔者选择生活化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实例为课题进行研究,期望能为同行们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法、调查法和行动研究法。在收集、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简介了本研究的背景;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的研究现状;初步界定了教具和生活化教具的概念;叙述了生活化教具制作和运用必须遵循的科学性、教育性、启发性、经济性、实用性、安全性等原则;简述了指导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在自编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基础上,对淮阴中学新城校区的部分初中学生及物理教师实施了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基本了解了目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具的现状,并总结归纳了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一线教学的实际,探索并提出了生活化教具设计与制作,应当体现出直观性、趣味性、廉价性、针对性、灵活性等特征;总结了生活化教具具有的功能,一是适当弥补当前学校教具的不足;二是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知识建构;四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动手实践能力;五是深化教师职业情感,提升教师职业技能。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新课引入、概念教学、规律教学和课外实验等四方面,介绍了由本人探索制作的三十多个生活化教具的具体实例,其中每个实例都包括生活化教具所需要的制作材料、实验过程及其实验现象和实验特点等。最后,还利用学生访谈的方式,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具运用的效果进行了解和分析。本研究的实践表明,初中学生很欢迎生活化物理教具,其不仅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而且可以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刘晓瑜[3](2021)在《基于BOPPPS模型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教育界对于课堂教学的研究更加重视。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是教师将教学理论付诸于实践的主要场所,如何改变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能够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实现有效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BOPPPS模型以建构主义和交际法为理论依据,是一个强调学生参与式互动和反馈的闭环教学活动模型,对于改善课堂教学的一系列问题有着积极作用。BOPPPS模型主要包括导言(Bridge-in)、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与小结(Summary)等六个环节,运用该模型精心设计教案,进行课堂教学,对实现有效教学具有一定的帮助。本次研究采用了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实验研究法以及弗兰德斯法。首先,笔者为了了解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从三个学校的初二年级分别选取了三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三名一线教师进行了访谈,对于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教育现象进行了归因分析。其次,基于BOPPPS模型制定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并进行教学实践,将课堂情况、学生作业情况、学业成绩进行记录,将记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形成性评价。最后,利用弗兰德斯矩阵将实验结果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通过教学设计和实践应用,笔者认为BOPPPS模型能够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与参与度、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与合作性。BOPPPS模型在教学实践中强调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是学生而非教师,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学习变成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遵循了新课标中提到的素质教育的理念,对培养学生成为“整体的人”有着重大意义。本次研究在初中物理课堂进行实验属于首次,是本次研究的创新之处。从理论上为实践者提供了一种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思路,丰富了BOPPPS模型理论的现有内容,为BOPPPS模型实现有效教学的理论提供了新的证据。从实践上,运用BOPPPS模型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资源使用合理,才能够发挥出它的作用,本次研究也为当前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教学实际提供参考,具有实践意义。

沈婕[4](2021)在《4c教学模式在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教学模式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促进教育者从整体上综合地探讨教学过程的本质与规律。当前,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教学活动虽已渐渐形成较为广泛认可的教学流程,但仍缺乏固定的、已形成一定理论的幼儿科学教育教学模式,以至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忽视幼儿探索性,或探索只是停于表面,缺乏一定的体系和深度的现象仍时有发生。4c教学模式作为由乐高教育引入的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已有部分学者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阐释并探讨了4c教学模式应用在教育教学领域能够带来的价值。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要重视对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并创新一种新的培养模式以有效打破长期以来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研究上采取单一刻板的思维方式的习惯。此外,4c教学模式是否有助于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研究以哈尔滨H幼儿园的两个大班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对4c教学模式在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应用情况进行研究,通过观察、访谈及案例分析的方法搜集、整理并分析资料,提出该教学模式的应用建议,以期为教师在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中应用4c教学模式提供有效的参考。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通过分析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从内涵、特点、应用领域、实施步骤流程等方面,分别对4c教学模式及科学领域教育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简单梳理;第二章通过阐述4c教学模式及幼儿科学领域教育内涵及特点,分析4c教学模式在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中应用的适宜性;第三章遵循4c教学模式的固定流程,以三个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为代表在H幼儿园两个大班实施了行动研究;第四章基于以上对4c教学模式应用过程的分析,从4c教学模式的应用准备、应用条件及应用过程方面,对如何在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中有效应用4c教学模式提出相关建议。通过以上研究发现,4c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能够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反思能力、研究能力,也能促进幼儿科学情感态度的培养、科学方法能力的掌握及科学知识经验的建构。但同时也因4c教学模式本身固有的特殊性,在应用中存在一定困难,无论是从应用准备、应用条件或是应用过程方面,都对尝试使用4c教学模式的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陈曼坚[5](2021)在《支架式教学理论在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施行,整本书阅读逐渐引起了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关注,成为了语文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整本书阅读作为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个人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思想修养的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我国语文教学长期以来都是以短篇文章教学为主,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较为欠缺,导致了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极大的被动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这时,借鉴国外成熟的支架式教学理论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为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就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由绪论、主体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支架式教学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主体第一部分对支架式教学、整本书阅读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介绍了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支架式教学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步骤和表现形式。主体第二部分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解,并结合对新课标教学理念的解读分析支架式教学理论在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整本书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课标为导向,遵循新课标的基本教学理念。支架式教学理论和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有相通之处,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应用支架式教学理论,有助于落实新课标的相关教学理念,有助于解决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的阅读书目选择缺乏科学性、学生缺乏整本书阅读调控能力、教师缺乏整本书阅读的过程性指导和整本书阅读教学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等问题,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体第三部分在新课标教学理念和支架式教学理论的引领下,结合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特点,在支架式教学搭建支架、创设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五个基本环节的基础上,构建整本书阅读教学“分析学情——把握最近发展区、明确目标——搭建教学支架、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设置任务——推进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共同探讨交流、多维评价——促进反思总结”六大应用策略,并明确支架式教学理论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应用时应遵循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支架搭建的动态性、渐撤性原则。主体第四部分是基于支架式教学理论,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经典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支架式教学理论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应用的经验,并基于前文所构建的整本书阅读支架式教学策略,以路遥《平凡的世界》为例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案例设计,为支架式教学理论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一个案例参考。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内容,并分析了研究的局限性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常睿[6](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高校“培养什么人”的关键。党和国家历来深切关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度重视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要“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可见,意志品质作为能够影响大学生目标追寻和行为取向的重要品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在此背景下,能否加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通过“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砺,使大学生具备顽强的意志品质,促使他们勇于面对困境,敢于战胜困难,具有明确生活目标,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并自觉承担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已成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重大而紧迫的问题。现实来看,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意志品质,但在日常生活中仍存在缺乏勇气、毅力,心态不稳等突出问题,对其进行意志品质培育更具紧迫性与重要性。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新的时代背景,尝试系统地研究意志品质及大学生意志中品质培育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围绕研究主题,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按照“是什么——怎么样——如何办”的逻辑进路,全面阐述了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基本问题,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理论资源,探究了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时代诉求、现实样态和实践创新。全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基本问题。本部分是对“是什么”的具体回应,也是本研究前提和基础。从厘清意志品质一般界定出发,重点阐述意志品质社会性、时代性、实践性以及发展可塑性等综合特征,探索分析了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生成机理以及在大学生动机冲突、确定目标、执行决定、面对困难、面对挫折和面对成功时的具体呈现,在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意志品质的本质的同时揭示了研究意志品质的复杂性和必要性。第二部分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理论资源。本部分是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理论指导、方法借鉴和思想依循三个方面。以马克思经典作家关于意志品质论述为培育的理论指导,立足积极心理学、挫折主义与挫折教育论等方法理论,从意志品质的民族文化属性入手,探寻文化资源中培育可依循的思想智慧,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思想支持。第三部分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时代诉求。本部分是对现实环境“怎么样”的回答,立足新的时代背景下,着重分析新的时代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所带来的环境变化,以及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方向;阐述了新的历史方位下,意志品质培育对于大学生巩固信仰、持续奋斗、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等方面具有的重要时代意义;以当前人才培养目标和当前大学生主体性特征为参照,洞悉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实践难点,由此明晰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现实指向和目标要求。第四部分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现状考察。本部分是对研究主体的“怎么样”的考察,是实证研究部分。综合运用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研究方法,通过调查问卷、个案访谈把握当前大学生意志品质现状与要求之间的差距,从表象透视大学生意志品质呈现的基本样态,考察大学生对意志品质的认识、认同及是否践行等方面的问题,剖析当前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症结所在,为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路径选择提供现实依据。第五部分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实践创新。本部分解答了“如何办”的问题,提出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基本原则、路径选择和优化机制,即在坚持引导与自觉性共恰、目标与规律统一、系统与环节协调、认知与实践对接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培育内容、营造教育氛围、构建实践平台等路径开展培育。同时,从体制机制建设、资源整合机制、培育运行机制、跟踪评价机制等几个方面构建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优化机制,从而为全面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做出努力。

孙盼[7](2021)在《APOS理论视角下小学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研究》文中认为“用字母表示数”一节是培养小学生符号意识的重要内容,教学内容指的是从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来表示数。学生从特殊思维到一般思维的转化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符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一转化过程,不仅能使学生的数学语言变得丰富,并且能够拓展学生逻辑思维,提高思维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学习素养。研究以APOS理论为基础,运用活动(Action)、过程(Process)、对象(Object)、图式(Schema)四个阶段建构模型,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的教材内容,按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反思系统的框架进行教学设计。具体以扬州市Y小学五年级的一个班同学为例,首先,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关于“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经验基础,对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细化APOS理论的观点与操作行为,并且确定“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要素,形成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与教案。利用APOS理论设计的课堂教学实施发现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特征,针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以下建议:在活动阶段,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过程阶段,教师要注重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让学生能够感受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在对象阶段,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巩固概念,促使学生在再次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图式阶段,教师要注重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练习要适当的拓展,联系生活实际。

张建苏[8](2021)在《中学古典诗文教学引入流行文化元素的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古典诗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目前古典诗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活动程式化,文本挖掘不深刻,检测反馈模式单一,学生不感兴趣,以致教学难以推进,教学效率低下。基于现状,论文试图将古典诗文教学与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文化元素结合起来,让流行文化元素成为一种可以利用的新兴的教学资源,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论文共分三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正文部分细分为四个板块。第一板块全面概述了中学古典诗文教学与流行文化元素,界定了古典诗文教学与流行文化元素的概念,从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提升个人修养,拓展心灵空间两个方面论述了古典诗文的教学意义。古典诗文教学引入流行文化元素无论从拉近师生心理距离,激发学习兴趣来说,还是语文教学自身的改革来讲,都切实可行。第二板块论述了中学古典诗文教学中可开发的显性和隐性流行文化元素。流行形象元素、流行行为元素、流行物品元素等是古典诗文教学中可开发的显性流行文化,在知识结构层面具备可开发内容。而在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是可以开发的的隐性内容。第三板块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当前引入流行文化元素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尝试结合“微课”和综艺节目进行文言文教学,融合综艺节目和项目学习进行古诗词教学,通过专题学习、剧本排演和影视阅读进行古典小说教学,这些丰富的流行文化元素让古典诗文教学重新焕发生机。第四板块在调查和案例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融入流行文化元素的运用原则和教学策略。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思想、乐于接纳,讲究时效、注重实效并合理引进,适时编排。建议教师在课前预习,课堂导入、重难点突破、课堂拓展、课后作业以及综合实践教学中引入流行文化元素。结语部分总结本论文的成果并反思不足。

刘广利[9](2021)在《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结合东北地域文化精神,考察了东北地区散文的发展历程,对东北文化“场域”与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关系作了揭示,并从多个角度对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进行了研究。东北散文的生发演变有迹可循:1919至1931年是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和发展期;随后,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产生的、伪满时期的沦陷区散文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面影,东北作家群散文和东北光复后散文则从多个方面丰富了东北现代散文的面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作品为东北文坛增添了风景;新时期以来散文观念的更新又带来东北散文创作面貌的变化。本文在对以上各阶段散文创作的题材内容和审美风格进行考察的同时,阐述了东北地域风光、民俗风情和东北民族文化精神,东北移民文化和被殖民的历史遭遇,当代体制文化,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的理论倡导和栏目设置等文化“场域”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带来的地域文化色彩。在这一基础上,本文从乡土书写的多向性、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生态关怀、民族情怀等角度对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思想艺术面貌进行了分析,包括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乡土体验的个性化和纵深化,知识分子散文对自我主体性的寻求和独特的精神品位,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民族文化情结的倾心抒写等。还分别从作家对东北风物习俗的书写和作品中的“生活美学”气息、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和建构精神家园的意识、重建生态文明的强烈愿望、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寻求等方面,对迟子建、王充闾、胡冬林、鲍尔吉·原野、格致等有代表性的作家的散文创作作了较为详尽深入的分析。此外,本文对东北散文创作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指出创作多元化趋势将长期保持,艺术手法的探索将影响创作的面貌,过分强调思想、概念而忽视散文的文学性和美感的状况将得到改变,不迎合、不造作、真实率性地表达自我、抒写性情的写作姿态将普遍形成。同时也指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创作存在的问题,如东北地区文化创造意识相对薄弱给散文创作与传播带来消极影响,作家成长发展的环境有待于优化等。

高俊[10](2021)在《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行动研究 ——以昆明市S幼儿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将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学前阶段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其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国内外学者对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充分证明了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价值及其重要性。但是关于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尤其是在幼儿园数学领域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从数学教学活动的实施及反思中,探索、归纳出具体的通过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指导策略,提升幼儿教师通过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意识,使得幼儿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能力得到提高,在为幼儿教师提供相关借鉴策略的同时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本研究以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为载体,采用行动研究法、文献法、参与式观察、访谈法等,以S幼儿园某大班为研究对象,探讨该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幼儿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并对国内外幼儿核心素养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进行梳理总结,探讨了幼儿核心素养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通过对该园大班幼儿情况进行分析,选取相应的教学内容,制定与幼儿年龄相适的教育目标,设计满足幼儿参与兴趣的活动内容、灵活地组织实施,引导幼儿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并在活动后及时进行反思与方案调整,在实践、反思、调整的过程中提炼出通过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具体指导策略。研究结果显示,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能较突出地培养幼儿科学精神、学会学习的学习习惯及实践创新能力;教师对数学领域教学知识的准确把握是有效开展数学教学的基础,整合教师的学科知识、有关幼儿的知识和教学法的知识,有助于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从而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注重数学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前后联系、有发展性目标且尊重幼儿主体地位的数学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核心素养。

二、掌握规律 悉心指导 激发兴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掌握规律 悉心指导 激发兴趣(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概念界定
    一、新时代的理论阐释
        (一) 新时代的科学界定
        (二) 新时代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要求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内涵
        (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概念界定
        (二)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含义
        (三)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质
    三、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概念指向
        (一)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科学含义
        (二)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具体指向
第二章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分析
    一、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梳理
        (一) 整体建构视野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考察
        (二) 整体建构视野中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把握
        (三) 整体建构视野中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解读
        (四) 整体建构视野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梳理
    二、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总体问题
        (二)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学段问题
    三、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的总体归因
        (二)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的学段归因
第三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经验借鉴
    一、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览
        (一) 注重自我教育的方法
        (二) 注重家庭教育的方法
        (三) 注重社会教化的方法
    二、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览
        (一) 道德认知发展方法
        (二) 社会学习方法
        (三) 隐性教育方法
        (四) 价值澄清方法
        (五) 政治社会化方法
        (六) 潜能激发方法
        (七) 心理治疗方法
    三、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借鉴
        (一) 方法的建构要服从特定社会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二) 方法的建构要服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
        (三) 方法的建构要坚持显性与隐性教育方法有机结合
        (四) 方法的建构要特别注重自身体系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第四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宏观思路
    一、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理论依据
        (一)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指导
        (二) 借鉴德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
        (三) 运用系统科学的有关成果
        (四) 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
    二、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基本原则
        (一) 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
        (二) 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原则
        (三) 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原则
        (四) 生活化与规范化相结合原则
        (五) 针对性与规律性相结合原则
    三、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基本要求
        (一) 基于新时代的基础:整体建构的基本点
        (二)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整体建构的着眼点
        (三) 做好学段层次衔接:整体建构的根本点
        (四) 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整体建构的关键点
第五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构建的具体呈现
    一、小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一) 小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二) 小学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三) 小学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二、初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一) 初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二) 初中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三) 初中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三、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一) 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二) 高中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三) 高中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四、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一) 大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二) 大学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三) 大学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五、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体实施的保障策略
        (一) 理念保障:树立大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化的理念
        (二) 承载保障:统筹推进主渠道与主阵地的纵向衔接与横向贯通
        (三) 队伍保障: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沟通交流
        (四) 学术保障:深化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2)生活化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的实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
    1.4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的方法
第2章 研究的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
        2.1.1 教具
        2.1.2 生活化教具
    2.2 生活化教具制作和运用原则
        2.2.1 科学性原则
        2.2.2 教育性原则
        2.2.3 启发性原则
        2.2.4 经济性原则
        2.2.5 实用性原则
        2.2.6 安全性原则
    2.3 理论基础
        2.3.1 认知学习理论
        2.3.2 杜威的教育思想
        2.3.3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第3章 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具运用现状调查和分析
    3.1 问卷调查的统计与分析
        3.1.1 调查问卷的编制
        3.1.2 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3.1.3 问卷调查的实施
        3.1.4 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教师与学生访谈
        3.2.1 访谈提纲的编制
        3.2.2 访谈内容的整理与分析
    3.3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具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新课程理念尚未完全落实
        3.3.2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缺乏合理的培训体系和评价机制
        3.3.3 教师的思想认识和实践能力亟待提高
第4章 生活化教具的特征和功能
    4.1 生活化教具的特征
        4.1.1 生活化教具具有直观性
        4.1.2 生活化教具具有趣味性
        4.1.3 生活化教具具有廉价性
        4.1.4 生活化教具具有针对性
        4.1.5 生活化教具具有灵活性
    4.2 生活化教具的功能
        4.2.1 生活化教具可以适当弥补当前学校教具的不足
        4.2.2 生活化教具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
        4.2.3 生活化教具可以转变学习方式,促进知识建构
        4.2.4 生活化教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动手实践能力
        4.2.5 生活化教具可以深化教师职业情感,提升教师职业技能
第5章 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具运用的实例研究
    5.1 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具运用的实例
        5.1.1 生活化教具运用于初中物理新课引入的实例
        5.1.2 生活化教具运用于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实例
        5.1.3 生活化教具运用于初中物理规律教学的实例
        5.1.4 生活化教具运用于初中物理课外实验的实例
    5.2 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具运用的效果分析
        5.2.1 访谈提纲的编制
        5.2.2 访谈内容的整理与分析
第6章 结束语
    6.1 研究的收获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生活化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调查问卷(教师用)
    附录二: 生活化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调查问卷(学生用)
    附录三: 生活化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访谈提纲(教师用)
    附录四: 生活化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访谈提纲(学生用)
    附录五: 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具运用效果的访谈提纲(学生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BOPPPS模型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设想与方法
        1.3.1 研究设想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BOPPPS模型概述
    2.2 BOPPPS模型的构成要件特征
    2.3 BOPPPS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BOPPPS模型国内研究现状
        2.3.2 BOPPPS模型国外研究现状
    2.4 相关基本理论
        2.4.1 对话教学理论
        2.4.2 建构主义理论
        2.4.3 人本主义理论
        2.4.4 交际法
第三章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归因分析
    3.1 现状调查
        3.1.1 问卷调查
        3.1.2 教师访谈
    3.2 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3.2.1 课堂教学环节不够完整
        3.2.2 学生自身存在差异性
        3.2.3 教师自身经验的差异
        3.2.4 教育环境的差异
第四章 BOPPPS模型下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4.1 课堂导入策略
    4.2 目标导向策略
    4.3 课堂前测策略
    4.4 参与学习策略
    4.5 随堂后测策略
    4.6 课堂结课策略
第五章 BOPPPS模型下有效教学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实验研究
    5.1 实验对象
    5.2 教学设计
    5.3 结果分析
        5.3.1 从课堂互动方面
        5.3.2 从课堂后测及作业情况方面
        5.3.3 从考试成绩方面
    5.4 教学反思与改进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现状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2 天平使用规则
附录3 随堂后测
附录4
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4c教学模式在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要重视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
        (二)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模式需要创新
        (三)4c教学模式是否有助于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三)文献述评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情境学习理论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之处
    七、研究伦理与效度
        (一)研究伦理
        (二)研究效度
第一章 4c教学模式在幼儿园科学领域应用的适宜性分析
    一、4c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一)4c教学模式的内涵
        (二)4c教学模式的特点
    二、幼儿科学领域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一)幼儿科学领域教育的内涵
        (二)幼儿科学领域教育的特点
    三、4c教学模式在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应用的适宜性
        (一)共同的基础: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
        (二)共同的关注点:关注结果的同时更关注过程
        (三)共同的价值取向: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
第二章 4c教学模式在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一、行动的准备
        (一)深入实践,发现问题
        (二)确定研究对象
        (三)选择合作伙伴
        (四)拟定研究计划
    二、计划的实施及调整
        (一)“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
        (二)“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
        (三)“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
    三、行动反思及效果分析
        (一)4c教学模式在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的应用价值分析
        (二)4c教学模式在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的应用难点分析
第三章 在大班科学领域有效应用4c教学模式的建议
    一、4c教学模式的应用准备
        (一)备教师
        (二)备幼儿
        (三)备教材
    二、4c教学模式的应用条件
        (一)教师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二)促进多媒体使用与幼儿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三、4c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
        (一)坚持以幼儿为主体
        (二)保证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体性
        (三)完善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支架式教学理论在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
        3.案例分析法
    (四)研究综述
        1.支架式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2.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综述
        3.支架式教学应用于整本书阅读的研究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及支架式教学相关概述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1.支架式教学
        2.整本书阅读
        3.整本书阅读教学
    (二)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2.最近发展区理论
    (三)支架式教学的基本环节
        1.搭建支架
        2.创设情境
        3.独立探索
        4.协作学习
        5.效果评价
    (四)支架式教学的表现形式
        1.范例支架
        2.问题支架
        3.建议支架
        4.工具支架
        5.图表支架
二、支架式教学理论在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有助于落实新课标教学理念
        1.新课标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2.新课标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性
        3.新课标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有助于解决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现存问题
        1.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2.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现存问题分析
        3.支架式教学理论有助于突破整本书阅读教学困境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支架式教学理论在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和原则
    (一)支架式教学理论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分析学情,把握最近发展区
        2.明确目标,搭建教学支架
        3.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4.设置任务,推进独立探索
        5.协作学习,共同探讨交流
        6.多维评价,促进总结反思
    (二)支架式教学理论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1.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
        2.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
        3.动态性、渐撤性搭建教学支架
四、基于支架式教学理论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课例分析与设计
    (一)基于支架式教学理论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二)基于支架式教学理论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课例设计
        1.支架搭建的基础——文本分析、课标解读及学情了解
        2.支架搭建的导向——教学目标及教学安排的确定
        3.创设教学情境——阅读前激发兴趣与方法指导
        4.搭建阅读支架——阅读中以任务推进独立探索与合作探究
        5.支架教学评价——阅读后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反思与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设计
    五、创新之处及不足
第一章 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基本问题
    一、意志品质的概念发展与内涵特征
        (一)意志品质在哲学中的内涵及发展
        (二)意志品质在心理学中的内涵及发展
        (三)意志品质的一般界定及特征
    二、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生成机理
        (一)生成意志品质的内部结构系统
        (二)生成意志品质的影响因素
        (三)意志品质内化、外化的生成机理
    三、大学生意志品质在实践过程中的呈现
        (一)意志品质在大学生动机冲突中的呈现
        (二)意志品质在大学生确定目标中的呈现
        (三)意志品质在大学生执行决定中的呈现
        (四)意志品质在大学生面对困难时的呈现
        (五)意志品质在大学生面对挫折时的呈现
        (六)意志品质在大学生面对成功时的呈现
第二章 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理论资源
    一、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理论指导
        (一)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世界:马克思主义意志品质培育的价值指向
        (二)主客体统一的塑造:马克思主义意志品质培育的内核特性
        (三)为全人类幸福而奋斗:马克思主义意志品质培育的内源动力
    二、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方法借鉴
        (一)积极意志品质的塑造: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
        (二)消极意志品质的对抗:挫折理论与挫折教育
    三、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依循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于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
        (二)革命文化中关于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关于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
第三章 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时代诉求
    一、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时代条件
        (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提出了新挑战
        (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锚定了新坐标
        (三)“时代新人”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规定了新方向
    二、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时代意义
        (一)巩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涵育大学生持续奋斗的精神
        (三)增强大学生不屈不挠的动力
        (四)鞭策大学生前赴后继成就事业
    三、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实践难点
        (一)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如何与群体时代特征相适应
        (二)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如何与主体性发展相互促进
        (三)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效果如何与人才全面发展要求相符合
        (四)大学生个人意志品质如何与集体意志、国家意志高度统一
    四、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具体内容
        (一)新时代大学生应具有毫不退缩的勇气
        (二)新时代大学生应具备持之以恒的毅力
        (三)新时代大学生应具备责任担当的自觉
        (四)新时代大学生应具有坚韧不拔的干劲
        (五)新时代大学生要保持宠辱不惊的稳健心态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现状考察
    一、调研的设计与实施
        (一)调研目的及总体思路
        (二)调研问卷的设计及实施
    二、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现状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二)从量表数据看大学生意志品质五个维度的差异
        (三)从量表数据看大学生意志品质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
        (四)大学生对意志品质认知、认同、实践的情况
    三、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现状
        (一)访谈实施及案例描述
        (二)从访谈案例看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现状
        (三)从访谈案例看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问题
    四、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问题的归因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不完善的影响
        (二)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干扰影响
        (三)高校意志品质培育机制不健全的影响
        (四)中国式家庭教育模式的影响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实践创新
    一、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引导与自觉共恰的原则
        (二)坚持目标与规律统一的原则
        (三)坚持系统与部分协调的原则
        (四)坚持认知与实践对接的原则
    二、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路径选择
        (一)以理想信念为先导多维教化
        (二)以群己互励为重点促进感化
        (三)以实践锻炼为关键深入内化
    三、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优化机制
        (一)优化体制机制,提升意志品质培育的引导力
        (二)资源整合机制,增强意志品质培育的支撑力
        (三)培育运行机制,有力回应意志品质的现实要求
        (四)跟踪评价机制,完善意志品质培育的体系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APOS理论视角下小学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 数学概念
        (二) 教学设计
    三、文献综述
        (一) APOS理论的研究
        (二)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
        (三) 小学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学的研究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APOS理论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APOS理论的内涵
        (一) APOS理论的渊源
        (二) APOS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 APOS理论的四个阶段模型
    二、APOS理论视角下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与框架
        (一) 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
        (二) 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 小学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
    一、学生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前期调查分析
        (一) 调查对象的选择
        (二) 调查问卷的设计
        (三) 调查的结果分析
        (四) 调查结果对教学设计的启示
    二、学习需求分析
    三、学习者分析
        (一) 学习者的学习起点分析
        (二) 学习者的思维特征分析
        (三) 学习者的自我调节能力分析
    四、教学内容分析
第三章 APOS理论视角下“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的环节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一) 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二) 确定教学目标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
        (一) 贴近学生认知和生活选取教学素材
        (二) 依据逻辑与规律呈现教学内容
        (三) 结合实际活动与抽象概括揭示概念本质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 导入环节的设计
        (二) 新授环节的设计
        (三) 巩固环节的设计
        (四) 练习环节的设计
    四、教学评价的设计
        (一) 诊断性评价的设计
        (二) 形成性评价的设计
        (三) 总结性评价的设计
第四章 APOS理论视角下“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实施与效果分析
    一、APOS理论视角下“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实施的设计
    二、APOS理论视角下“用字母表示数”教学的实施
        (一) 活动阶段,游戏引入
        (二) 过程阶段,动手感知
        (三) 对象阶段,巩固概念
        (四) 图式阶段,深化概念
    三、课堂效果分析
        (一) 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二) 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三) 提高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第五章 APOS理论视角下教学设计的建议
    一、活动阶段,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素材
    二、过程阶段,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
    三、对象阶段,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巩固所学概念
    四、图式阶段,教师要注重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五年级“用字母表示数”的前测问卷
致谢

(8)中学古典诗文教学引入流行文化元素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学古典诗文教学与流行文化元素概述
    第一节 中学古典诗文教学的现状与意义
        一、古典诗文教学概述
        二、中学古典诗文教学的现状
        三、中学古典诗文教学的意义
    第二节 中学古典诗文教学引入流行文化元素的意义
        一、流行文化元素概述
        二、中学古典诗文教学引入流行文化元素的意义
第二章 中学古典诗文教学中可开发的流行文化元素
    第一节 中学古典诗文教学中可开发的显性流行文化元素
        一、开发流行形象元素,再现古典诗文独特意境
        二、学习流行行为元素,丰富古典诗文时代意蕴
        三、探索流行物品元素,挖掘古典诗文深刻内涵
    第二节 中学古典诗文教学中可开发的隐性流行文化元素
        一、互动对话,合作探究出新意
        二、品味诗文,审美能力得提升
        三、激活思维,思维空间得开拓
第三章 中学古典诗文教学引入流行文化元素的现状调查和实践案例
    第一节 中学古典诗文教学引入流行文化元素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概况
        二、学生调查结果与分析
        三、教师调查结果与分析
        四、对学生和教师问卷的综合分析
    第二节 文言文教学引入流行文化元素的实践案例
        一、文言文+“微课”教学设想
        二、文言文+《国家宝藏》教学初探
    第三节 古诗词教学引入流行文化元素的实践案例
        一、古诗词+《中国诗词大会》教学初探
        二、“古诗词+流行元素”语文项目学习
    第四节 古典小说教学引入流行文化元素的实践案例
        一、专题活动:细节中评析人物
        二、剧本排演:表演中启发思维
        三、影视阅读:观察中激发兴趣
第四章 中学古典诗文教学引入流行文化元素的运用原则与教学策略
    第一节 中学古典诗文教学引入流行文化元素运用原则
        一、转变思想,乐于接纳
        二、讲究时效,注重实效
        三、合理编排,适时引进
    第二节 中学古典诗文教学引入流行文化元素教学策略
        一、在课前预习引入流行文化元素
        二、在课堂导入引入流行文化元素
        三、在课堂学习引入流行文化元素
        四、在拓展探究引入流行文化元素
        五、在作业展示引入流行文化元素
        六、在综合实践教学中引入流行文化元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时代风云中的心灵变奏——对东北散文的一种“史”的考察
    第一节 东北现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一、1919—1931: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与发展
        二、伪满时期沦陷区散文
        三、流亡者的歌哭:东北作家群的散文
        四、东北光复后的散文
    第二节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北散文
        一、“大我”语境中的多样化抒写
        二、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散文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
        一、散文观念更新下的创作态势
        二、东北各地区的散文创作群体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东北文化“场域”下散文的地域性特征
    第一节 东北地域风光与民族文化在散文中的彰显
        一、东北自然地理风光的文本呈现
        二、东北民族文化特征及精神气质的文本呈现
    第二节 移民文化和殖民文化在散文中的映现
        一、“流人”“闯关东”历史记忆的表达
        二、对被殖民遭遇的回望与凝思
    第三节 当代体制文化对东北散文的影响
        一、“共和国长子”与当代体制文化的关系
        二、对体制文化某些弊端的文学反思
    第四节 东北文学期刊对散文创作的引导
        一、“东北文学”的倡导与创作实践的自觉
        二、栏目导向与散文题材的地域性
第三章 乡土书写的多向性
    第一节 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
        一、东北民俗风情的文本呈现
        二、对童年生活和故乡人物的追忆
    第二节 从历史到哲思:乡土体验的个人化和纵深化
        一、对东北历史文化命脉的理性刺探
        二、以东北典型农作物意象为核心的乡土哲思
    第三节 迟子建散文:朝向故乡的深挚恋歌
        一、童年经历与创作主体思想性格、情感取向
        二、以黑土地风物习俗为载体的故乡抒情
        三、蕴含着“生活美学”的乡土书写
第四章 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
    第一节 知识者文化身份的想象与表达
        一、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对东北文化的干预和形塑
        二、知识分子散文自我主体性的寻求与持守
    第二节 知识分子散文的独特精神品位
        一、渗透于知识表述的知识个性
        二、知识分子文化理想的表达
    第三节 王充闾散文:知识者对精神家园的建构
        一、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
        二、交织着启蒙意识的心路历程
        三、源于浓烈书卷气的独特文调
第五章 东北散文的生态关怀
    第一节 生态散文:大工业时代的“意义化写作”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散文创作
        二、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对生态问题的思考
    第二节 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
        一、对自然生命的深切关爱
        二、写“物”:发掘万象的盎然生机
    第三节 胡冬林散文:长白山林中的沉潜与呼喊
        一、独异的写作姿态:把书桌搬进森林
        二、鲜明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倾向
第六章 东北散文的民族情怀
    第一节 鲍尔吉·原野散文对蒙古族文化的守望
        一、草原景色和民族生活的呈现
        二、“怨乡”情结中的文化反思
    第二节 格致散文的满族文化情结
        一、民族归属感的表达
        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找寻
结语:无尽的弦歌—对东北散文创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精神魅力的丰足显现——王充闾访谈录
附录(二) 学养·情怀·语言——高海涛访谈录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10)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行动研究 ——以昆明市S幼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培养幼儿核心素养是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二、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对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价值不容忽视
        三、S幼儿园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核心素养方面有待改善
        四、个人的研究兴趣及工作需要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幼儿核心素养
        二、幼儿数学教育
        三、幼儿数学教学活动
        四、核心经验
    第五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关于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相关研究
        二、关于幼儿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
        三、关于幼儿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的相关研究
        四、关于幼儿数学核心经验分类的研究
        五、对已有文献综述的评价
第二章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实践背景
        一、研究场所
        二、研究对象及参与者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流程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流程
    第三节 行动研究方案设计
        一、设计意图
        二、活动目标
        三、活动内容
        四、基本过程
        五、资料收集与处理
第三章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实施
    第一节 有关“集合与模式”的实践
        一、“集合与分类”的教学实践
        二、“模式”的教学实践
        三、本阶段的思考
    第二节 有关“数概念与运算”的实践
        一、“计数”的教学实践
        二、“数符号”的教学实践
        三、“数运算”的教学实践
        四、本阶段的思考
    第三节 有关“比较与测量”的实践
        一、“量的比较”的教学实践
        二、“测量”的教学实践
        三、本阶段的思考
    第四节 有关“几何与空间”的实践
        一、“图形”的教学实践
        二、“空间方位”的教学实践
        三、本阶段的思考
第四章 S幼儿园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特色、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在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特色
        一、巧用启发探索激发幼儿勇于探究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幼儿独立探索以培养幼儿批判质疑的精神
        三、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幼儿尝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四、尊重幼儿主体地位确立发展性教学目标
    第二节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数学教学策略单一
        二、教师数学教学语言质量有待提高
        三、教师缺乏对幼儿探究过程的启发式引导
        四、教师在活动中的有效提问较少
    第三节 在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幼儿核心素养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教师对幼儿核心素养的内涵的理解不深入
        二、教师自身的数学领域知识储备不足
        三、教师对幼儿的数学学习路径了解不够深入
第五章 S幼儿园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思考
    第一节 行动研究的结论
        一、数学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
        二、教师对数学领域教学知识的准确把握是有效开展数学教学的基础
    第二节 教学实践的反思
        一、设计准备阶段反思
        二、组织实施阶段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专着
    二、硕博学位论文
    三、期刊论文
    四、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
附录A 表清单
附录B 图清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掌握规律 悉心指导 激发兴趣(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D]. 吕春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生活化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的实例研究[D]. 张妍. 扬州大学, 2021(09)
  • [3]基于BOPPPS模型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D]. 刘晓瑜.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4]4c教学模式在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的应用研究[D]. 沈婕.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支架式教学理论在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陈曼坚.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6]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研究[D]. 常睿.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7]APOS理论视角下小学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研究[D]. 孙盼. 扬州大学, 2021(09)
  • [8]中学古典诗文教学引入流行文化元素的实践研究[D]. 张建苏. 延安大学, 2021(12)
  • [9]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D]. 刘广利. 吉林大学, 2021(02)
  • [10]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行动研究 ——以昆明市S幼儿园为例[D]. 高俊.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掌握规则,用心引导,激发兴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