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胆红素吸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舒适,护理
胆红素吸附论文文献综述
刘雷,胡登科[1](2019)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对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舒适状况的影响及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DPMAS)对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舒适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5月在本院进行DPMAS治疗的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进行30次治疗,治疗过程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实施常规护理。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总胆红素含量、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舒适度评分。结果患者DPMAS治疗后总胆红素含量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舒适度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清除胆红素,同时还能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上旬刊)》期刊2019年12期)
李兴勤,伍云松,董梅,王梅,顾云娜[2](2019)在《改进百特金宝Prismaflex连续性血液净化装置配套管路连接方式实现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百特金宝Prismaflex连续性血液净化装置设计原理、治疗模式特点的研究,改进原装耗材部分管路连接实现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模式的方法。方法在百特金宝Prismaflex连续性血液净化装置治疗性血浆置换(TPE)治疗模式下,增加两根连接管,一根连接废液管与胆红素吸附柱入口端、另一根连接置换液管与胆红素吸附柱出口及参数设置。结果改进管路连接后的机器成功实现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模式。结论经改进后临床使用安全,疗效确切,实现原机型治疗模式扩展,值得设备单一医院、科室借鉴。(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86期)
刘燕[3](2019)在《人工肝血浆置换与胆红素吸附联合治疗重型肝炎的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人工肝血浆置换与胆红素吸附联合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7月间我院感染科接收的重型肝炎患者64例,按入院顺序分组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研究组则实施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对比两种方法对患者肝功能改善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的PTA(凝血酶原活动度)、ALT(谷草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AST(谷丙转氨酶)水平比较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TBIL、ALT与AST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PT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法对重型肝炎疾病治疗,可有效肝功能水平改善,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40期)
张茜,蔡辛[4](2019)在《双重胆红素吸附系统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双重胆红素吸附系统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行双重胆红素吸附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患者23例,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相关指标进行评估,观察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的总效率为83%。治疗前后转氨酶、胆红素、胆汁酸、白蛋白变化明显(P<0.05),但胆碱脂酶、肾功能、电解质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重胆红素吸附在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患者中疗效显着,不良反应少。(本文来源于《贵州医药》期刊2019年09期)
杜小萍[5](2019)在《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接受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30例患者展开调查研究,采用归纳法将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进行分类总结,针对各种不良反应提出应对措施。结果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归纳,针对常见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减少不良反应引起的医源性损害。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虽然高,但若及时发现并进行积极干预,一般不会引起严重机体损害,正确处置不良反应可提高治疗的依从性,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77期)
赵丽娟,陈小兰,柏明,于艳,李洋平[6](2019)在《胆红素吸附治疗心脏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胆红素吸附治疗心脏术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应用胆红素吸附治疗的11例心脏术后急性肝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数据。记录患者基础疾病、心脏手术名称、术后胆红素升高时间及治疗前后肝功能、胆红素、凝血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患者11(男7,女4)例,年龄(45±13)岁,体外循环时间(226±104) min。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409±137)μmol/L,直接胆红素(321±100)μmol/L,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298±107)μmol/L,直接胆红素(166±111)μmol/L,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P<0.01)。转氨酶、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例患者胆红素吸附共治疗22次,8例患者治疗1次,其余3例患者分别治疗2次、5次、7次。血清总胆红素下降率2.8%~47.6%。4例存活,7例死亡,生存率36%。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治疗相关副作用。结论胆红素吸附治疗心脏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是一种安全较为有效的降低胆红素及肝脏支持系统技术。(本文来源于《心脏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张鹃,杨梅,吴奖,左定财,钟永科[7](2019)在《介孔TiO_2对胆红素的吸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自制的介孔TiO_2对胆红素的吸附性能。方法采用液态氮吸附仪、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表征合成的TiO_2,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出吸光度值对吸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所得产物TiO_2是典型的缝状介孔材料,对胆红素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具有不易流失且易于回收的优点,其吸附与在2.4~4.1 nm的介孔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结论介孔TiO_2对胆红素吸附良好,优于市售的HA130和P25,且易于回收。(本文来源于《遵义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骆庆峰,王永清[8](2019)在《一次性使用胆红素血浆吸附器注册技术文件重点介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日益重视血液净化疗法对肝炎等疾病的防治,一次性使用胆红素血浆吸附器的申报数量不断增多。为便于监管部门对其上市前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准确评价,本文总结近期技术审评经验,参考相关法规、技术标准,编写了注册技术资料重点介绍,以供生产、技术审评等单位部门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血液净化》期刊2019年08期)
曾湘丽,肖平,周巧玲,袁琼婧,李霞[9](2019)在《胆红素吸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行胆红素吸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2017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胆红素吸附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共10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7±18)岁。结果 10例患者共行18次胆红素吸附治疗,其中显效1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0%。治疗后胆红素降低(P <0.05),对转氨酶、肌酐、尿素、尿酸的清除无作用(P>0.05),对白蛋白、血常规、凝血常规、E7A无影响(P>0.05)。结论胆红素吸附在治疗以血清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效果较好,安全性高。若合并有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危重患者,则应联合多种人工肝治疗模式。(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彭晓云[10](2019)在《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血浆胆红素吸附(PBA)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患者而言,采取血浆置换(PE)联合血浆胆红素吸附(PBA)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方便选取在该院就诊,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以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为诊断的患者74例,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肝损伤酶水平,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对照解析。结果联合组不良反应率为43.24%,对照组为81.08%,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肝损伤酶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联合组下降更价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51 3,P<0.001)。结论采用PE联合PBA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损伤酶水平,减少血浆应用节约资源,不良反应率更少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9年01期)
胆红素吸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对百特金宝Prismaflex连续性血液净化装置设计原理、治疗模式特点的研究,改进原装耗材部分管路连接实现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模式的方法。方法在百特金宝Prismaflex连续性血液净化装置治疗性血浆置换(TPE)治疗模式下,增加两根连接管,一根连接废液管与胆红素吸附柱入口端、另一根连接置换液管与胆红素吸附柱出口及参数设置。结果改进管路连接后的机器成功实现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模式。结论经改进后临床使用安全,疗效确切,实现原机型治疗模式扩展,值得设备单一医院、科室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胆红素吸附论文参考文献
[1].刘雷,胡登科.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对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舒适状况的影响及护理[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
[2].李兴勤,伍云松,董梅,王梅,顾云娜.改进百特金宝Prismaflex连续性血液净化装置配套管路连接方式实现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3].刘燕.人工肝血浆置换与胆红素吸附联合治疗重型肝炎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
[4].张茜,蔡辛.双重胆红素吸附系统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J].贵州医药.2019
[5].杜小萍.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6].赵丽娟,陈小兰,柏明,于艳,李洋平.胆红素吸附治疗心脏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J].心脏杂志.2019
[7].张鹃,杨梅,吴奖,左定财,钟永科.介孔TiO_2对胆红素的吸附研究[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9
[8].骆庆峰,王永清.一次性使用胆红素血浆吸附器注册技术文件重点介绍[J].中国血液净化.2019
[9].曾湘丽,肖平,周巧玲,袁琼婧,李霞.胆红素吸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9
[10].彭晓云.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血浆胆红素吸附(PBA)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J].中外医疗.2019
标签: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 高胆红素血症; 舒适;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