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虚拟器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体素化,包络体,OpenMP,C++AMP
虚拟器件论文文献综述
徐伟,赵新,孙广毅[1](2018)在《面向微纳器件虚拟运行的包络体生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快速获取目标物体或空间点集的包络体成为一种重要需求,基于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体素化生成包络体的方法,该方法对体素数据进行操作时运用了并行运算OpenMP(Open Multi-Processing)技术以及C++AMP(Accelerated Massive Parallelism with Microsoft Visual C++)技术,其中C++AMP技术可以极大的提高运算速度。传统意义上包络体应用于路径规划、工业装配等领域,将包络体技术运用到微纳器件虚拟运行的仿真中。通过将运行器件包络体计算引入到微纳器件的仿真系统中可以得到微纳器件的整个运动空间,进而直观有效的辅助微纳器件设计。(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王永,陈刚,谢莉[2](2017)在《高职液晶器件课程中虚拟仿真技术的开发及教学实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论述了在高职专业课程中液晶器件制造虚拟仿真技术的设计开发和教学实施过程。以本校光电子技术专业为例,深入阐述了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校企合作开发虚拟仿真技术,建设信息化虚拟仿真网络教学平台,将虚拟仿真工艺软件中的仿真项目与真实生产环境融合,构建虚实结合的实训教学体系,有效提升了液晶器件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7年23期)
姚日晖,文尚胜,吴为敬,郑奕娜,王丹[3](2017)在《光电材料与器件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意义、教学理念、建设目标及特色,坚持"立足产业、创新为先、虚实结合、合作共享"的教学理念,形成了"以国家和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用为引导、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际联合实验室为支撑,采用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方式,将国际前沿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入本科教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人才"的办学特色,在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开放共享、服务产业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来源于《实验技术与管理》期刊2017年03期)
漆强,刘爽[4](2017)在《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改进显示器件驱动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显示器件驱动实验在实验设备数量、便携性和可修改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将虚拟仿真技术和硬件实验相结合,利用Proteus软件设计七段数码管、点阵液晶和点阵LED等多种显示器件的驱动电路,在每一种显示器件的设计中还增加了不同的驱动电路设计方案,让学生能够比较不同设计方案的优缺点,提高工程实践能力。这种设计方式解决了传统硬件实验存在的问题,同时改变了实践教学的模式,使学生不再局限于在实验室完成实验,扩展了实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率和受益面。(本文来源于《实验技术与管理》期刊2017年02期)
胡瑞心[5](2015)在《虚拟衬底应变Si/SiGe HBT击穿电压及器件温度敏感性改善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虚拟衬底结构的提出可有效降低SiGe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HBT)中衬底对基区SiGe外延层应力的影响,进而提高基区Ge组分,增大器件的电流增益。同时,较大的电流增益又可用于折中基区电阻、减小基区宽度,最终大幅提升器件的高频大功率性能。特别是应变技术在第四代SiGe工艺的全面展开,采用SiGe虚拟衬底的应变Si/SiGe HBT将在毫米波雷达、Gb/s级无线局域网(WLAN)以及100Gb/s以太网等太赫兹(>500GHz)应用领域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虚拟衬底应变Si/SiGe HBT的集电区为SiGe材料,与Si材料相比,其击穿电场较低,使得器件击穿电压下降,进而导致系统输出功率的降低。此外,SiGe材料低的热导率使得虚拟衬底应变Si/SiGe HBT的自加热效应更加显着,在大电流应用时,随温度的变化易引起静态工作点的漂移,加剧热不稳定,退化器件的特性。本文分别对虚拟衬底应变Si/SiGe HBT击穿电压和温度敏感性改善技术进行详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基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虚拟衬底应变Si/SiGe HBT制造工艺,采用SILVACO/ATHENA建立器件模型,提取了虚拟衬底应变Si/SiGe HBT的应力特性、直流特性、频率特性,并重点分析了器件的击穿特性和温度敏感性。结果表明,与常规SiGe HBT相比,采用虚拟衬底可减小SiGe外延层所受衬底应力的影响,从而实现基区Ge含量的高掺杂,用以提高器件的电流增益(β)。但SiGe材料的热导率较Si材料低,不利于散热,使得器件整体温度相应升高。考虑到β和特征频率(fT)均与温度相关,易引起器件特性的漂移。同时,SiGe材料的击穿电场也低于Si材料,使得击穿电压降低,限制了器件的高功率工作。其次,分别提出采用两种集电区超结设计来改善虚拟衬底应变Si/SiGe HBT的击穿电压。研究表明,采用纵向超结(VSJ)结构虽可改善集电区电场分布,大幅度提高器件击穿电压,但是该结构将扩展集电结空间电荷区宽度,增大集电结空间电荷区渡越时间,从而退化了器件的频率特性。为此,进一步提出在集电结空间电荷区内设计横向超结(LSJ)结构来降低集电结峰值电场,在不扩展集电结空间电荷区的前提下实现对器件击穿电压的改善,同时保持了较高的频率特性。第叁,提出采用基区Ge组分梯形设计来改善虚拟衬底应变Si/SiGe HBT的温度敏感性。虽然采用LSJ设计可降低集电区有效掺杂浓度,改善集电区材料的热导率,使得器件的整体温度有所降低,但器件β和fT受温度影响依然较大。而基区Ge组分梯形设计的提出,可在基区引入少子加速电场,削弱β和fT随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同时fT得以进一步提高。最后,将集电区超结设计和基区Ge组分设计相结合,提出兼具LSJ结构和基区Ge组分梯形分布的新型应变Si/SiGe HBT。与常规基区Ge组分均匀分布的应变Si/SiGe HBT相比,新型器件具有更高的击穿电压,且整体温度有所降低,β和fT随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得到改善,有利于器件在大功率下热稳性工作。(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期刊2015-06-01)
朱睿,杨飞然,叶超,杨军[6](2015)在《基于频率追踪的非线性器件虚拟低音增强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经典的虚拟低音增强技术的时域算法存在比较明显的非线性失真。对基于非线性器件的虚拟低音增强算法进行了研究和改进,引入自适应格型陷波滤波器进行频率追踪,并改进了传统的谐波产生方法。Rnonlin客观模型与隐藏参考和基准的多刺激法(multistimuli with the hidden reference and anchor,MUSHRA)主观听音实验的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时域虚拟低音增强算法音质明显得到改善,低音感知效果得到一定的提高。(本文来源于《电声技术》期刊2015年02期)
倪舜谦[7](2013)在《基于规则引擎的自动运维虚拟器件模型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云计算服务的普及,虚拟化技术作为云计算的核心支撑技术,提高虚拟化产品的创建部署以及管理效率,对推动云计算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传统的虚拟化产品业务部署步骤繁琐效率低下因此虚拟器件技术应运而生。虚拟器件是将操作系统中间件和业务软件进行打包作为整体进行发布的一种新的软件形态,可以提高数据中心业务部署的效率,还具有跨平台、可移植、预安装优化等优势。然而虚拟器件内部的业务软件对外透明,无法被有效管理。并且在数据中心,对于大规模部署的虚拟机缺乏高效的运维管理。为此本论文研究了现有的虚拟化架构和管理技术,在OVF标准虚拟器件基础上提出了自动运维虚拟器件模型。该模型通过在虚拟器件内安装代理程序实现对虚拟器件内部的系统中间件和软件的监控和管理。通过在虚拟化管理平台中引入规则引擎技术结合监控和管理接口,实现对虚拟器件的自动运维。本论文基于KVM-QEMU-libvirt虚拟化实现架构研究并实现了上述模型,并进行了测试。通过测试数据来验证上述模型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3-11-01)
刘学超[8](2012)在《虚拟实验室中元器件建模和器件管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虚拟实验被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要实现虚拟实验教学,虚拟元器件的设计建模与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对虚拟器件的概念,特点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深入细致的分析了虚拟实验中的元器件的设计、管理等问题.(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16期)
唐九飞,刘宇环,于俊清[9](2012)在《基于VHDL的可编程逻辑器件虚拟实验平台》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研究基于VHDL的可编程逻辑器件虚拟实验平台的设计和实现方案。平台的主体是VHDL程序翻译模块和模拟调度模块。翻译模块的核心是VHDL编译器,它将用户编写的VHDL源程序翻译转换为等价的C++语言描述,最终生成若干C++程序文件;模拟调度模块通过改进传统的事件驱动模拟算法,对翻译模块得到的C++文件进行编译、连接和动态调度,实现对所描述的静态电路的动态行为的模拟。通过典型实验样例对平台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中进行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与真实实验一致,达到预定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12年07期)
石磊,范志刚[10](2012)在《虚拟红外成像器件的模拟输出电路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虚拟红外成像器件是能输出红外图像数据源的器件,在调试图像采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时能替代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虚拟成像器件的输出具有很好的线性度和精度,可作为图像采集电路的标定器件。文设计了虚拟红外成像器件的模拟输出电路,根据UL03 40 1性能参数,设计了信号调理电路,通过在FPGA上使用ROM中查表方式校正模拟端口输出误差,在实际应用中表现了良好的精确性。(本文来源于《自动化技术与应用》期刊2012年06期)
虚拟器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论述了在高职专业课程中液晶器件制造虚拟仿真技术的设计开发和教学实施过程。以本校光电子技术专业为例,深入阐述了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校企合作开发虚拟仿真技术,建设信息化虚拟仿真网络教学平台,将虚拟仿真工艺软件中的仿真项目与真实生产环境融合,构建虚实结合的实训教学体系,有效提升了液晶器件课程的教学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虚拟器件论文参考文献
[1].徐伟,赵新,孙广毅.面向微纳器件虚拟运行的包络体生成方法[J].系统仿真学报.2018
[2].王永,陈刚,谢莉.高职液晶器件课程中虚拟仿真技术的开发及教学实施[J].教育现代化.2017
[3].姚日晖,文尚胜,吴为敬,郑奕娜,王丹.光电材料与器件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
[4].漆强,刘爽.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改进显示器件驱动实验[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
[5].胡瑞心.虚拟衬底应变Si/SiGeHBT击穿电压及器件温度敏感性改善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
[6].朱睿,杨飞然,叶超,杨军.基于频率追踪的非线性器件虚拟低音增强算法[J].电声技术.2015
[7].倪舜谦.基于规则引擎的自动运维虚拟器件模型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
[8].刘学超.虚拟实验室中元器件建模和器件管理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9].唐九飞,刘宇环,于俊清.基于VHDL的可编程逻辑器件虚拟实验平台[J].科技通报.2012
[10].石磊,范志刚.虚拟红外成像器件的模拟输出电路设计[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