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左传正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春秋学,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
左传正义论文文献综述
姜海军,姬越[1](2019)在《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的成书、诠释及思想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春秋左传正义》作为唐人义疏集大成者,统一了经学文本,在注疏形式上独尊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在内容上则兼纳汉人注疏和南北学义疏,对《公羊传》与《谷梁传》也采撷可取。同时,《春秋左传正义》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为稳定社会秩序打下了思想根基,亦对后世经学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期刊2019年01期)
张丽娟[2](2018)在《阮元《春秋左传注疏校勘记》与八行本《春秋左传正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八行本《春秋左传正义》是阮元《春秋左传注疏校勘记》的重要校本,本文通过《校勘记》与国图藏八行本《春秋左传正义》、台北"国家图书馆"藏过録段玉裁校本《春秋左传注疏》的比较研究,考察《校勘记》对八行本《春秋左传正义》的利用情形,探讨《校勘记》八行本与国图藏八行本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未出校、误出校之成因。(本文来源于《经学文献研究集刊》期刊2018年01期)
张丽娟[3](2018)在《八行本《春秋左传正义》版刻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八行本《春秋左传正义》是目前所知《左传》最早的注疏合刻本,有重要的版本校勘价值。因其传世仅一部孤本,关于此本的原版、补版情况及刻工分期,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而原版、补版的辨析,及补版叶文字质量的考察,有助于我们对此本校勘价值的认定,也有助于我们在经籍校勘中对异文进行是非判断。本文结合今存他经八行本的版刻信息,辨析了宋刻八行本《春秋左传正义》中原版与补版的版叶特征及刻工分期,重点考察了补版版叶的文本质量。八行本《春秋左传正义》的补版版叶,特别是宋代补版版叶,多见明显讹误,其文字质量与原版文字质量有明显差距。在利用此本校勘时,应当充分考虑补版因素。出自补版与出自原版的异文,其效力有所不同,在异文的是非判断中尤当留意。(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陈绪波,史淑琴[4](2018)在《敦煌残卷本《春秋左传正义》的学术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敦煌文献P.3634+P.3635《春秋正义》为现存最早的《左传》单疏抄本。由于其抄写时间与孔颖达《春秋正义》的成书时代非常接近,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保存了书本的原貌,通过与它本的比勘可纠正传世《左传》文献及前人校勘之失,在版本学、校勘学方面非常有价值。此外,敦煌残卷本《左传》还保留了当时敦煌地区流行使用的大量俗字,对于文字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敦煌学辑刊》期刊2018年01期)
魏栋[5](2017)在《新出竹简与《左传》“为简之师”正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左传》襄公叁年记载楚国令尹子重伐吴,先是旗开得胜,后来战事逆转,子重因所@不如所失被人诟病,同时又遭遇心疾而亡。为下文研究方便,现将@一历史记载完整引述如下:叁年春,楚子重伐吴,为简之师,克鸠兹,至于衡山。使邓廖帅组甲叁百、被练叁千以侵吴。吴人要而击之,@邓廖。其能免者,组甲八十、被练叁百而已。子重归,既饮至。叁日,吴人伐楚,取驾。驾,良邑也。邓廖,亦楚之良也。君子谓:"子重于是役也,所@不如所亡。"楚人以是咎子重。子重病之,遂遇心疾而卒。~([1])(本文来源于《出土文献》期刊2017年02期)
杨锦[6](2017)在《《春秋左传正义》札记二则》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内容一是对杜注"侯车败"的解释进行驳正,二是对北京出版社2000年繁体版《春秋左传正义》"国之材人,无不事也"下《正义》标点失误进行辨析。(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7年20期)
高亮[7](2017)在《《左传正义》的校勘方法及其学术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左传正义》作为唐代官修义疏之一,其诠释学或史学价值受学界重视,但其校勘方法、特点及在校勘学史上的学术价值则较少受到关注。孔颖达等初唐学者运用义理、考证、本证、引证、两存等方法深入剖析经注文献异文细节,体现出择善、征实的特点,集魏晋以来,特别是南北朝以来校勘经验之大成,在校勘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开拓创新的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周梦烨[8](2015)在《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词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简称"孔疏")是《五经正义》之一,成书于初唐,全书约134万字;如果去除《春秋》《左传》以及西晋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唐陆德明的《经典释文》,仅论孔颖达的义疏,则约85万字。孔疏的编撰年代正处于中古汉语向近代汉语发展的过渡时期,因此能够较为充分地反映这一时期的语言概貌;又因该书大量参考、改写前人的相关注疏,使其词汇呈现出丰富的内部层次与差异。这种语料特徵,有利于我们探求一般性、普遍性的语言发展规律,为我们描写中古汉语的词汇面貌,考察上古至中古时期的词义演变等问题,提供了研究基础。此外,孔疏作为一种注疏语料,遵循特定的写作体例,这也使孔疏词汇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文献语言的特点,值得我们关注。本文结合孔疏的撰着过程、时代背景,及其文体特徵、注疏体例和注疏对象《左传》的特点,对孔疏词汇进行了全面考察和分析。第1章《绪论》,交代了选题意义,介绍了孔疏的基本情况,论述了当前相关研究成果,也説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2章《孔疏的语料性质及其研究价值》,梳理了孔疏的语料来源,并用统计数据加以説明,在厘清语料性质的基础上论证孔疏语料的研究价值。第3章《孔疏词汇的专业性》,这种"专业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注疏内容的专业性,二是注疏用语的专业性。本章的论述重点在于后者,讨论了其中叁类注疏专业术语:训诂术语、辨析论説类术语、孔疏中的新与注疏术语,揭示了注疏体例和语料性质对词汇所产生的影响,尤其是"义疏"这种新体裁的出现催生了一批新的注疏术语。第4章《孔疏词汇的特殊性》,通过考释一系列因《左传》的特殊内容和体例而产生的特殊词语,揭示注疏对象对注疏语言的影响。第5章《孔疏词汇的时代性》,从"新"和"俗"两个角度讨论了孔疏词汇的"时代性"特点:"新"是指在"以今释古"的注疏方式下,孔疏词汇中所包含的一批产生或主要使用于南北朝之后的新词和新义;"俗"是指在"以俗释雅"的注疏方式下,孔疏词汇中所包含的、唐代正在使用的俗语词。第6章《孔疏词汇的承袭性与创新性》,"承袭性"反映了孔疏词汇受到《左传》语言的影响,"创新性"是孔疏在各种参考材料的基础上创造的新词、新义,带有明显的个人偏好,体现了语言使用过程中的灵活性。这两个特点都体现了注疏词汇与注疏对象以及相关注疏材料之间难以剥离的关系。第7章《从孔疏看上古至中古时期的词义演变》,从孔疏的语料特点入手,通过经传和注疏的对比,考察《左传》常用词的词义演变,并分析其缘由。对孔疏词汇展开研究,除了能解决具体的训诂、校勘等问题,描述中古汉语向近代汉语过渡时期的词汇面貌,还揭示了注疏语料在汉语词汇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复杂性和特殊性,仅仅将注疏语料视作独立个体,置入当时语言发展的普遍规律中去讨论,从而描写其词汇的一般性特徵,这是逮远不够的;我们必须认识到,除了时代的影响,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写作目的,以及不同的注疏对象,都会对个体所使用的语言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5-12-01)
孙玲玲[9](2015)在《《春秋左传正义》起止文所据底本不一现象考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孔颖达编撰的《五经正义》中,存有大量校文,其中《春秋左传正义》含有41条校文。通过比对这些校文信息,笔者发现《春秋左传正义》的起止文用字出现了时而与正义本相合,时而与定本相合,甚至还有与正义本、定本均不相合的情况。这一正义起止文所据底本不一的怪异现象,在孔颖达编撰之初是不可能出现的,通过考察《五经正义》的编修、刊刻以及流传过程,笔者认为此现象乃是因北宋初年孔维等校勘《五经正义》时对起止文做出改动所致。(本文来源于《殷都学刊》期刊2015年01期)
王克家,姚小鸥[10](2015)在《《左传》“摄官承乏”正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摄官承乏"一语出自《左传·成公二年》,杜预将其解作"摄承空乏",这是晋人的普遍认识,后人多承袭旧注之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对此解释说:"摄,代也。承乏亦谦词,表示某事由于缺乏人手,只能由自己承当。"日本学者竹添光鸿的《左氏会笺》说法与之类似:"敢来谢辱戎士之不敏,且摄而执役也,摄官承乏犹曰有事请承之也。"细察《左传》原文,旧注及上引各家之说实系望文生义,与《左传》原意及古代制度皆不相符合。经本文考析,"摄官承乏"一语源出于西周"射礼"。"承乏"为射礼活动中的官职名。"乏"为古代"射礼"中报靶人的蔽屏;"承乏"指担任"射礼"中宣布校射结果的"获者"之职。(本文来源于《中州学刊》期刊2015年03期)
左传正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八行本《春秋左传正义》是阮元《春秋左传注疏校勘记》的重要校本,本文通过《校勘记》与国图藏八行本《春秋左传正义》、台北"国家图书馆"藏过録段玉裁校本《春秋左传注疏》的比较研究,考察《校勘记》对八行本《春秋左传正义》的利用情形,探讨《校勘记》八行本与国图藏八行本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未出校、误出校之成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左传正义论文参考文献
[1].姜海军,姬越.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的成书、诠释及思想探析[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9
[2].张丽娟.阮元《春秋左传注疏校勘记》与八行本《春秋左传正义》[J].经学文献研究集刊.2018
[3].张丽娟.八行本《春秋左传正义》版刻辨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4].陈绪波,史淑琴.敦煌残卷本《春秋左传正义》的学术价值[J].敦煌学辑刊.2018
[5].魏栋.新出竹简与《左传》“为简之师”正义[J].出土文献.2017
[6].杨锦.《春秋左传正义》札记二则[J].明日风尚.2017
[7].高亮.《左传正义》的校勘方法及其学术价值[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8].周梦烨.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15
[9].孙玲玲.《春秋左传正义》起止文所据底本不一现象考论[J].殷都学刊.2015
[10].王克家,姚小鸥.《左传》“摄官承乏”正义[J].中州学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