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受欢迎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幼儿气质类型,气质特征,同伴交往,受欢迎性
受欢迎性论文文献综述
段丹,贺琳,黄芳,李卓,陈有梅[1](2019)在《幼儿气质特征对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受欢迎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问卷和社会测量相结合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对338名3-5岁幼儿的气质类型和受欢迎性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的气质类型及气质特征对幼儿在同伴交往中的受欢迎性有显着影响。(2)幼儿的气质特征可以预测幼儿在同伴交往中的受欢迎性。(本文来源于《中华少年》期刊2019年05期)
张云运,侯珂,骆方[2](2015)在《攻击行为与青少年受欢迎性:班级氛围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两类攻击行为对于青少年受欢迎性的不同意义,揭示班级氛围对青少年行为和同伴地位的塑造作用。被试是来自2个区县(1区、1县)、7所初中、47个班级的2489名初一年级青少年。采用同伴提名法考察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和受欢迎性;通过青少年自我报告收集对班级氛围的评价,包括教师支持、同学支持和自主机会3个指标。研究主要探讨两种攻击行为(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对受欢迎性的预测作用,并采用多水平分析考察班级氛围在攻击行为与受欢迎性之间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都能预测青少年的受欢迎性,但是方向相反:身体攻击是正向预测,而关系攻击是负向预测。(2)班级水平的教师支持和同学支持都能够调节个体身体攻击与受欢迎性的关系,且方向相反:班级水平的教师支持能够减弱青少年身体攻击对受欢迎性的预测作用,而班级水平的同伴支持则起到强化二者关系的作用。(3)班级氛围在关系攻击与受欢迎性的关系上调节作用不显着。(4)性别能够负向预测受欢迎性,男生的受欢迎性显着差于女生;班级水平的同学支持能够正向调节性别与受欢迎性的关系。(5)班级水平的自主机会既不能预测受欢迎性,也不能调节攻击行为与受欢迎性的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叁届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5-07-11)
韩玉莲[3](2015)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在同伴交往中受欢迎性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同伴交往,又称同伴沟通,是同伴之间通过言语的表达、动作行为的表现来彼此了解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体现在不同想法的表达、接受或冲突,喜好与情感的传递等。同伴关系是儿童同伴交往的产物,它是年纪相同或者相仿的儿童,在一起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彼此协作的方式所建立起来的一种早期的人际关系,即心理发展层次较为接近的个体之间在交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关系,它能够对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国内外学者对同伴交往、同伴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以往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个性心理特征及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环境变量,对儿童同伴交往、同伴关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而儿童受欢迎程度是以往研究中衡量同伴交往、同伴关系质量的主要指标,它是指儿童在同伴交往过程中被同伴接纳认可的程度。因此,本研究拟讨论父母教养方式对5-8岁儿童在同伴交往中受欢迎性的影响。本文采用岳冬梅老师修订的EMBU问卷以及同伴提名问卷对宁波市镇海区骆驼街道和蟹浦街道的小学一年级9个班级的儿童及其父母进行了问卷调查。EMBU问卷是由瑞典学者C.Perris编制岳冬梅老师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以评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和行为,量表共包含66个题目,其中父亲教养方式分量表包含6个维度,共58个条目,母亲教养方式分量表5个维度,共57个条目。同伴提名问卷分为“喜欢提名”和“不喜欢提名”两个部分,每部分要求儿童根据喜欢或不喜欢的程度依次填写叁个名字,数据回收整理后,采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实证分析的方法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受欢迎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在儿童同伴交往的作用。研究结果如下:1、父母在教养方式量表中情感温暖、理解与其孩子在同伴中的受欢迎性呈显着正相关,父母的教养方式能够正向预测儿童的受欢迎性。2、父母的受欢迎程度能够正向影响儿童的受欢迎,但这一作用是通过父母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实现的。3、儿童的受欢迎程度在性别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实证分析的方法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受欢迎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在儿童同伴交(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查抒佚[4](2006)在《儿童气质和关系攻击行为对受欢迎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气质是儿童个性及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攻击行为和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指标,以往对叁者关系的研究集中在气质、同伴关系和外部攻击,如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等显而易见的攻击形式上面,而对如排挤、传播谣言这样的关系攻击行为的研究却很少。近年来,对关系攻击行为的研究成为国外发展心理学界一个新的研究热点,但对于气质如何预测关系攻击行为的发生以及二者如何影响儿童在同伴群体中的受欢迎性仍然不是很清楚。关系攻击行为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外部攻击的攻击形式,通过对社会影响力的操纵,它对儿童的受欢迎性可能有完全不同于外部攻击的影响。本研究对儿童的关系攻击行为进行了研究,旨在发现国内儿童关系攻击行为的现状,并探索关系攻击行为与儿童早期气质以及受欢迎性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采用问卷、同伴提名和访谈的方法对杭州市幼儿园大班、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127名儿童的气质特征、关系攻击行为以及受欢迎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 (1)气质、关系攻击、外部攻击和受欢迎性都存在性别差异; (2)关系攻击行为与外部攻击行为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性别上,在各自的气质影响因素和对同伴关系的影响上也同样存在较大差异。 (3)女孩比男孩有更多的关系攻击行为,而男孩的外部攻击行为比女孩多,相对而言,女孩更容易得到同伴群体的欢迎。 (4)外向的儿童倾向于采用外部攻击形式,而内向的儿童倾向于采用关系攻击形式;消极情绪对儿童的攻击行为没有明显的影响;有意控制水平高的儿童,很少发生外部攻击行为,却可能发生关系攻击行为。 (5)外向性对儿童在同伴群体中的受欢迎性没有直接影响,但会通过攻击行为间接影响儿童的受欢迎性,外向一外部攻击型儿童容易遭到同伴拒绝,而内向一关系攻击型儿童则通过操纵同伴关系来获得同伴的接纳和欢迎。消极情绪和有意控制可以直接预测儿童的受欢迎性。同时,有意控制还通过攻击行为的中介作用影响受欢迎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6-02-01)
受欢迎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考察两类攻击行为对于青少年受欢迎性的不同意义,揭示班级氛围对青少年行为和同伴地位的塑造作用。被试是来自2个区县(1区、1县)、7所初中、47个班级的2489名初一年级青少年。采用同伴提名法考察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和受欢迎性;通过青少年自我报告收集对班级氛围的评价,包括教师支持、同学支持和自主机会3个指标。研究主要探讨两种攻击行为(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对受欢迎性的预测作用,并采用多水平分析考察班级氛围在攻击行为与受欢迎性之间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都能预测青少年的受欢迎性,但是方向相反:身体攻击是正向预测,而关系攻击是负向预测。(2)班级水平的教师支持和同学支持都能够调节个体身体攻击与受欢迎性的关系,且方向相反:班级水平的教师支持能够减弱青少年身体攻击对受欢迎性的预测作用,而班级水平的同伴支持则起到强化二者关系的作用。(3)班级氛围在关系攻击与受欢迎性的关系上调节作用不显着。(4)性别能够负向预测受欢迎性,男生的受欢迎性显着差于女生;班级水平的同学支持能够正向调节性别与受欢迎性的关系。(5)班级水平的自主机会既不能预测受欢迎性,也不能调节攻击行为与受欢迎性的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受欢迎性论文参考文献
[1].段丹,贺琳,黄芳,李卓,陈有梅.幼儿气质特征对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受欢迎性的影响[J].中华少年.2019
[2].张云运,侯珂,骆方.攻击行为与青少年受欢迎性:班级氛围的调节作用[C].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叁届学术年会摘要集.2015
[3].韩玉莲.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在同伴交往中受欢迎性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4].查抒佚.儿童气质和关系攻击行为对受欢迎性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