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区域性商业银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区域性城市商业银行,个人客户,场景化营销
区域性商业银行论文文献综述
康睿[1](2019)在《区域性城市商业银行个人客户场景化营销研究——以GZ银行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场景化营销已逐步成为客户营销的重要方式,区域性城市商业银行需要在实际营销活动中重点关注与应用。基于此,本文阐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场景化营销的内涵,以GZ银行为例,说明了个人客户场景化营销的现实情况,分析了GZ银行场景化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做好客户需求分析、用互联网思维设计场景等一系列未来GZ银行个人客户场景化营销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管理信息化》期刊2019年16期)
张大永,张志伟[2](2019)在《竞争与效率——基于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文献中有关银行业竞争与效率之间关系的争论,本文采用我国区域性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数据做了进一步的探索。文章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计算银行效率水平,并利用银保监会发布的银行分支许可证信息构建区域竞争指数,从而考察区域银行业竞争程度对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印证了竞争程度的增加可以提高区域性商业银行的效率,但竞争度对农村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更大。结果表明,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中的竞争与效率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过度的竞争会对区域性商业银行的效率造成负面影响。通过对区域性银行跨区经营行为的进一步分析,发现竞争会影响区域性银行跨区经营决策,进而改变其经营效率。具体来讲,当区域性商业银行在银行竞争程度更高的地区设立异地分支机构时,银行效率提高的更多。本文结果对相关文献提供了重要的补充,并为我国区域银行业的发展规划提供了实证依据。(本文来源于《金融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刘博轩,张歆辰[3](2018)在《区域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区域性商业银行无论从资产规模、网点覆盖率还是业务范围,虽然相对于四大国有银行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地方经济的支撑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其客户以中小微型企业为主,在拓展业务的同时也增加了自身承担损失的风险。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市场环境,对区域性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降低区域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对策。(本文来源于《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期刊2018年12期)
陈立宇[4](2018)在《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零售转型新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利率市场化的深入、金融双重脱媒以及国有商业银行的传统优势,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解决面临问题并脱颖而出,具有非常客观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按照以下逻辑展开:探讨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的内外因—分析其不足并给出初步建议—总结我国区域商行零售转型的新思路。(本文来源于《金融经济》期刊2018年20期)
毛强,王睿,耿强[5](2018)在《区域性商业银行动态综合竞争力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我国上市城商行和农商行为例的实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性商业银行正成为我国金融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以我国21家区域性上市商业银行(包括2家拟上市农商行)为研究对象,利用样本商业银行2012—2016年的财务指标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所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文章利用普通均值法与等差数列加权求和两种方法计算了样本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水平,对比分析得出商业银行竞争力在研究期间的变动趋势。采用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寻找影响区域性商业银行动态综合竞争力的内部微观与外部宏观因素。结果表明:农商行的动态综合竞争力普遍弱于城商行且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同时,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动态综合竞争力受到外部经济发展水平与内部股权集中度的制约,但存在着显着的规模效应。(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探讨》期刊2018年08期)
邓欣然[6](2018)在《区域性商业银行和第叁方支付合作共赢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为完善市场结构、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电子商务兴起,传统的支付方式己不能满足企业和个人的需求。在电子支付的发展中,和区域性商业银行加强金融创新、发展网上银行业务相伴的,是第叁方支付公司向传统金融服务拓展,二者业务发生重迭。第叁方支付平台的兴起,解决了电子商务发展和互联网产业创新中的现金流问题,进一步维护了网络金融环境的安全;此外,在开发过程中,随着更多创新产品的出现,第叁方支付被应用到更多领域,并向许多个人和企业提供强有力的资金转移服务,同时满足客户的支付服务需求的多样化。第叁方支付平台与区域商业银行的关系自其诞生以来就受到关注。第叁方支付发展之初,区域性商业银行为从零售市场巨大的交易量中获取利润,与第叁方支付企业开展友好合作,并提供支付网关接口。然而,第叁方支付企业的业务与区域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有很强的相似性,两者竞争是必然的。因此,我们必须依靠双方的开放与合作,实现双赢,促进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的进程,扩大业务范围,实现产品创新,与国际市场接轨。基于此,结合作者本人实际工作,本文以某农村商业银行和支付宝为例,以二者合作的可行性为研讨对象,首先对与本研究相关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研究方和支付宝的经营、以及双方合作现状开展分析;然后提出完善某农村商业银行和支付宝合作的具体措施,最后结论总结全文,希望对关于某商业银行和支付宝合作的方面的研究有所益助,并对作者的工作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8-06-16)
吴金旺,顾洲一[7](2018)在《机器学习理论在商业银行区域性风险影响因素度量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和微观银行自身的角度入手,结合已有文献和最新大数据技术应用现状,形成多样化的风险指标来源,以月度为时间单位,以省市为样本区域分界,构建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区域性风险指标体系。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对大规模和多维度的历史数据进行建模挖掘。从理论上探索商业银行区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以及预测区域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为商业银行预警及防范区域性风险提供技术指导,为金融管理部门非现场监管提供数据来源。(本文来源于《财务与金融》期刊2018年03期)
张云飞[8](2017)在《浅析宁波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长叁角的区域优势,宁波依托于港口经济,着力实现区域性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在国家强调金融业需要脱虚入实,服务于制造业的背景下,区域性商业银行应该更加支持本区域中小企业的发展,为其技术升级和进出口贸易提供专业、高效的服务。对区域性商业银行如何发挥其本地化优势,提升服务水平,加强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讨论。(本文来源于《市场周刊(理论研究)》期刊2017年12期)
孙勇[9](2017)在《资本监管能影响城市商业银行区域性金融风险吗?——基于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的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2004-2013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与城市宏观经济特征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检验了不同资本充足与风险水平下,我国资本监管对城商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监管对城商行区域性金融风险具有异质性影响。城商行资本充足率提高能显着降低高风险城商行的区域性金融风险,但对低风险城商行的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不显着,进一步检验发现,核心资本充足率提高也能显着降低高风险城商行的区域性金融风险,对低风险城商行的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不显着。本文的研究表明我国加强资本充足率监管能有效提升区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效果,为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发生,应差异化加强城商行资本监管,严格遵守资本定义,提高资本质量,从而能保证其稳健经营。(本文来源于《投资研究》期刊2017年09期)
莫云淞[10](2017)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实行利率管制,以1996年我国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为起点,利率市场化改革便拉开了序幕。2015年10月,我国央行放开了存款利率的上限,标志着我国的利率管制已经基本放开,改革迈出了关键一步,利率市场化进入新的阶段。作为我国商业银行主要收入来源的利差收入失去了政策保障,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模式由利率市场化之前非价格竞争转为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并存的模式,资产和负债完全暴露在市场风险当中,传统业务萎缩,竞争压力加剧,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商业银行一方面要改变经营模式,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另一方面,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贷款定价机制,确保利差收入的稳定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能力相对较低,大型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的情况较好,几乎都能够制定出较为科学合理、符合本行情况的贷款定价方法,地区性商业银行由于缺乏相应的历史统计数据和市场数据,定价手段较为落后。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梳理国内外学者对贷款定价宏观理论的研究以及贷款定价模式的微观实证研究,得出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理论基础和现实缺陷。详细梳理分析贷款定价的典型模式,如成本加成定价法、价格领导定价法、客户盈利分析法、KMV期权定价法和基于风险回报定价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之后,结合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现状和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认为由于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实践能力方面存在差异以及经营目标的不同,不能笼统的、“一刀切”地使用某一种定价模式,而是根据自己目前已有的定价手段不断加以完善。城市商业银行在我国银行体系当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却未能在贷款市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以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定价为重点进行分析。在贷款定价过程中,基准利率的选择是贷款定价的主导因素,因此,本文分别从市场性、基础性、相关性和稳定性四个方面定量分析了 Shibor作为基准利率的适用性,认为Shibor在统计特征上具备基准利率的四个特性。最后,本研究提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应完善定价机制,加强成本、风险管理,并加大引进和培养金融管理人才的力度。(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7-05-01)
区域性商业银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文献中有关银行业竞争与效率之间关系的争论,本文采用我国区域性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数据做了进一步的探索。文章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计算银行效率水平,并利用银保监会发布的银行分支许可证信息构建区域竞争指数,从而考察区域银行业竞争程度对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印证了竞争程度的增加可以提高区域性商业银行的效率,但竞争度对农村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更大。结果表明,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中的竞争与效率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过度的竞争会对区域性商业银行的效率造成负面影响。通过对区域性银行跨区经营行为的进一步分析,发现竞争会影响区域性银行跨区经营决策,进而改变其经营效率。具体来讲,当区域性商业银行在银行竞争程度更高的地区设立异地分支机构时,银行效率提高的更多。本文结果对相关文献提供了重要的补充,并为我国区域银行业的发展规划提供了实证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区域性商业银行论文参考文献
[1].康睿.区域性城市商业银行个人客户场景化营销研究——以GZ银行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
[2].张大永,张志伟.竞争与效率——基于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9
[3].刘博轩,张歆辰.区域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研究[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8
[4].陈立宇.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零售转型新思路[J].金融经济.2018
[5].毛强,王睿,耿强.区域性商业银行动态综合竞争力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我国上市城商行和农商行为例的实证[J].现代经济探讨.2018
[6].邓欣然.区域性商业银行和第叁方支付合作共赢的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8
[7].吴金旺,顾洲一.机器学习理论在商业银行区域性风险影响因素度量中的应用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8
[8].张云飞.浅析宁波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发展[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7
[9].孙勇.资本监管能影响城市商业银行区域性金融风险吗?——基于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的检验[J].投资研究.2017
[10].莫云淞.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研究[D].广西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