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载人航天工程的后续目标与航天医学工程的研究方向(论文文献综述)
朱香英,黄定华[1](2021)在《太空探索中的人类医学保障》文中研究说明近10年国外对太空探索中人身健康与安全的研究多集中在失重生理效应及其内在机制上,有关在微重力条件下人体发生的心血管功能障碍、肌肉萎缩、骨质流失、空间运动病等生理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虽然较晚,但随着中国空间探索和载人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相关研究逐渐加速,在航天重力生理学、航天员医监医保、物理化学再生式环境控制医保和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等涉及空间人类安全与发展的相关课题上,中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特别是在针对失重性骨丢失开展的分子医学研究中,针对microRNA-214小核酸分子开发了治疗药物,成功减缓了模拟失重和增龄导致的成骨能力下降以及骨丢失速率,取得了突破性研究成果,为人类太空探索提供了重要医学保障。
夏循华,黄伟芬,吴大蔚,陈欣,梁立华,陈金盾,邹璐[2](2021)在《航天医学工程系统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及思考》文中指出本文在总结分析航天医学工程系统技术标准体系历次建设情况下,阐述当前航天医学工程标准体系的构建,并进一步提出后续标准体系建设思考。
李莹辉,孙野青,郑慧琼,商澎,曲丽娜,雷晓华,刘红,刘敏,赫荣乔,龙勉,孙喜庆,王俊峰,周光明,孙联文[3](2021)在《中国空间生命科学40年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空间生命科学的探索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1981年随着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的正式成立,依托此专业的学术交流平台,空间生命科学进入多学科并进多机构建设的新阶段.随着中国载人航天及空间探索研究的深入发展,以分支学科或重大问题为牵引,我国在空间生命科学的几个重要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成果.本文从发展历程、研究成果、平台模型、重大项目与后续展望等方面综述了我国空间生命科学40年的发展历程与标志性成果,为后续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蔺陆洲[4](2020)在《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太空竞争与空间合作的关系变化和政策调整是航天外交的基本问题。本文围绕竞争与合作的主轴,建构了一种航天外交的理论框架并以商业航天为基点分析了航天外交的现实转型。在回顾航天外交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方法和创新点,进而界定了航天外交概念的内涵、外延和特征。通过梳理自1957年以来航天外交的发展历史和当前航天外交的发展趋势,结合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相互依存、霸权稳定、世界体系、国家主义和依附理论的发展路径与分析范式,总结了航天外交在战略、资金和科技各方面的理论要素。基于这三个航天外交的理论要素,将航天产业的计划经济属性、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和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确立为航天外交理论的范式,以航天相对实力的变化和航天外交政策的调整为主要逻辑,建立航天外交的理论模型,在太空竞赛和空间合作方面形成理论推论。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和比较分析的定性研究方法,对理论和推论进行检验。通过理论限制性条件分析,将商业航天识别为改变航天外交理论外部环境和条件的颠覆性变量,并对航天外交理论的发展进行预测。随后,以文章建构的航天外交理论框架,针对世界航天外交总体态势、主要航天国家和国际航天组织的结构与政策,利用案例研究和博弈论进行分析,解释当前航天外交关系的状态和变化趋势。特别是基于中国的航天外交实践的总结,在大国博弈、多边主导和应用推广方面进行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并提出政策建议。最终回顾和总结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并对未来的航天外交进行展望。
兰宁远[5](2019)在《天上宫阙——中国921(六)》文中提出天宫,新时代的国家品牌在轨飞行的航天器内独有的微重力环境,可以使人类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研究和分析许多实验现象。利用好这个环境,可以在太空医学、材料学、基础生物学、物理科学和太空制造等多方面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载人飞船虽然能进行一些空间科学实验,但毕竟受任务时间所限,研究要想深入下去,就需要有一种能够长期进行试验的平台,这个平台就是轨道空间站。轨道空间站容积大、寿命长,相当于太空中的"航空母舰"。通过空间站可以进一步研究地球环境和宇宙空间,开展一系列的太空实验,实现太空工业化
兰宁远[6](2019)在《漫步太空——中国921(五)》文中研究表明"太空公民"的浪漫生活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过后,人们对载人航天的热情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有丝毫减少。中国人对辉煌成就感到自豪的同时,对未来的载人航天任务寄予了新的期待。神舟五号的成功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突破和掌握了载人飞船的天地往返技术。紧接着第二步的目标是:突破和掌握太空出舱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景海鹏,辛景民,胡伟,邓一兵,郑南宁[7](2019)在《空间站:迈向太空的人类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综述了空间站的创始与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首先,介绍空间站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意义.然后,回顾过去半个多世纪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间的太空竞争,并阐述了苏联/俄罗斯、美国及多国家各个空间站的发展历史.同时,着重回顾了我国载人飞船和空间站的发展规划和建设历程.最后,展望了空间站未来发展,并提出了我国空间站建设过程中要遵循的特点和思路.
兰宁远[8](2019)在《万人会战——中国921(三)》文中研究表明"神箭"千里逐天疆"保证航天员的安全"是载人航天工程的首要原则,其核心是要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火箭是飞船进入太空的运输工具,用最可靠的火箭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太空,是运载火箭系统研制者们的郑重诺言。中国的火箭统称"长征"系列,此前主要用来发射卫星。在长征火箭的托举下,我国先后发射了近百颗卫星,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通信、气象预报、国土普查、海洋观测、导航定位、防灾减灾、远程教育、农业生产、环境监测等诸多领域。1985年10月,中国政府宣布,长征火箭投放国际市场,承揽对外发射服务。
兰宁远[9](2019)在《问鼎长天——中国921(一)》文中认为天上有了"中国星"在人类历史上,远洋航海技术的兴起,导致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市场的开辟和科学的进步等一系列成就,拉开了"全球文明"的幕布。在1981年召开的国际宇航联合会第32届大会上,陆地、海洋、大气层和外层空间分别被称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环境,而第四环境是随着航天技术的诞生而出现的。在此之前,人类只能在第一、第二和第三环境里活动。航天技术的发展,把人类的活动范围扩展为陆、海、空、天四大疆域,拉近了太空与人类的距离,为人类认识、开发和利用太空,提供了重要的手段,从而,
寻文鹏[10](2019)在《面向航天流式细胞术的聚合物微流控芯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使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在轨白细胞计数能够有效地监控航天员的免疫功能状态,这对保障航天员的身体健康和载人航天任务的顺利执行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流式细胞仪因体积大、缺乏微重力适应性、操作维护复杂等缺点难以满足载人航天的应用需求。相较于传统地面应用,航天用检测仪器需额外具备体积小、重量轻、微重力适应性、操作简便、高可靠性与易维护性、以及低消耗与低排放的特性。针对流式细胞术在载人航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挑战,本文对其中的样本自动预处理、无鞘流细胞聚焦和激光诱导荧光检测这三个难题开展了研究,提出了全血自动预处理芯片和无鞘流细胞聚焦芯片两种聚合物基微流控芯片以及高容错荧光检测光路,形成了一套航天用全自动微流式细胞仪样机,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得到了批量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设计了一种集自动定量取样、试剂混匀和孵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全血自动预处理微流控芯片。该芯片针对微重力环境下的样本预处理需求设计,使用基于高吸水树脂的延时截止阀实现了全血自动定量取样,利用段塞流特性与多通道液体混合技术实现了微重力环境下的高精度液体操控与高效率混合。对比试验表明该芯片能够获得与传统手动预处理相同的全血染色效果,有效解决了航天流式细胞术在微重力环境下的样本预处理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泊松过程的无鞘流细胞聚焦微流控芯片。通过研究无鞘流通道聚焦中的泊松过程与检测区体积的关系,设计了截面尺寸为50μm×50μm的聚焦微通道,针对白细胞聚焦实现了0.54%的重复错误率。通过优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芯片制备中的热压、键合及芯片侧面抛光工艺,实现了细胞聚焦微流控芯片的小批量加工,并保证了聚焦微通道的形貌精度和位置精度。该微流控芯片能够即插即用,显着降低了航天员的操作难度,且六个外表面均具有较高的光洁度,为后续检测侧向散射光的正交光路提供了足够的光学检测面。针对无鞘流聚焦微通道的位置误差,提出了一种高容错荧光检测技术。该技术由芯片侧面入射488 nm波长的激发光,由芯片顶面检测侧向散射光(SSC)和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藻红蛋白(PE)、藻红蛋白-得克萨斯红(ECD)、和藻红蛋白-青色素(PC5)四种荧光。通过分析优化激发光光束整形参数对激发光能量分布的影响、以及荧光收集镜头对荧光收集效率的影响,实现了对包括微通道位置误差在内的大检测区的一致性荧光检测,在整个检测区内的激发光能量差异和荧光收集效率差异均小于2%。在上述三项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航天用全自动微流式细胞仪样机,并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和应用。结果表明:FITC荧光通道的荧光分辨率为4.0%,荧光灵敏度为916 MESF,侧向散射光灵敏度优于1μm,检测浓度为2000/μL的细胞样本时重复错误率<1%,且微流控芯片满足即插即用要求;具备淋巴细胞亚群分类计数能力,并成功应用于“绿航星际”4人180天受控生态生保系统集成试验中;通过抛物线飞行实验,成功验证了样机的微重力适应性。目前已在中国载人航天的免疫监测试验和训练中应用芯片318片。
二、载人航天工程的后续目标与航天医学工程的研究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载人航天工程的后续目标与航天医学工程的研究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太空探索中的人类医学保障(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研究现状 |
1.1 失重生理效应影响 |
1.2 空间辐射效应影响 |
1.3 太空环境对人体近日节律的影响 |
2 国内研究现状 |
2.1 航天重力生理学与航天细胞分子生物学 |
2.2 航天员医监医保 |
2.3 物理化学再生式环控生保技术 |
2.4 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 |
3 结论 |
(2)航天医学工程系统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及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航天医学工程系统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
2.1“起步探索”——先期预先研究(上世纪80年代初期至80年代末期) |
2.2“初步建立”——课题研究与型号结合(上世纪90年代至2003年) |
2.3“快速发展”——型号成果固化(2004至2014年) |
2.4“全面提升”——标准助力发展(2015年—) |
3 后续标准体系建设思考 |
4 结语 |
(3)中国空间生命科学40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中国空间生命科学发展历程 |
2 中国空间生命科学重要成果 |
2.1 失重效应与生命适应能力研究 |
2.1.1 航天医学基础研究 |
2.1.2 空间干细胞与胚胎发育研究 |
2.1.3 空间生物节律研究 |
2.1.4 高等植物研究 |
2.1.5 空间微生物学研究 |
2.1.6 空间蛋白质结晶 |
2.2 辐射效应与辐射风险研究 |
2.3 亚磁世界与模拟技术研究 |
2.4 面向深空探测研究地外生存技术 |
2.4.1 受控生态生保综合集成试验系统 |
2.4.2 月宫一号——生物再生生命保障地基综合实验系统 |
3 重大研究项目布局与进展 |
3.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 |
3.2 国家重大仪器开发专项 |
4 展望 |
(4)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军事安全 |
二、法律政策 |
三、经济产业 |
四、科学技术 |
五、文化认知 |
六、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概述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四节 论证框架与章节结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 |
第一节 航天的基础概念 |
一、作为技术概念的航天 |
二、航天科技 |
三、航天系统和系统工程 |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概念和定义 |
一、历史沿革 |
二、定义范畴 |
三、构成要素 |
四、本质特性 |
第三节 航天与国际关系理论 |
一、航天与地缘政治理论 |
二、航天与国际政治理论 |
三、航天与外交理论 |
第三章 历史与现实 |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历史阶段 |
一、第一个时段:1957 年-1975年 |
二、第二个阶段:1975 年-1985年 |
三、第三个阶段:1985 年-2000年 |
四、第四个阶段:2000 年-至今 |
第二节 太空竞赛与现实主义 |
一、冷战早期50年代的航天外交 |
二、冷战早期60年代的航天外交 |
三、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三节 空间合作与相互依赖 |
一、冷战中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
二、自由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四节 冲突对抗与霸权稳定 |
一、冷战后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
二、新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五节 世界航天体系与依附 |
一、发展中国家的航天计划 |
二、世界体系中的航天外交 |
第六节 商业航天与国家主义 |
一、全球化与商业航天 |
二、国家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七节 航天外交的核心要素 |
一、科技是核心基础 |
二、战略是根本动力 |
三、资金是重要条件 |
第四章 理论框架 |
第一节 理论范式 |
一、航天经济的计划属性 |
二、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 |
三、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 |
第二节 理论模型 |
一、关键要素 |
二、理论内核 |
三、主要逻辑 |
第三节 理论推论 |
一、太空竞赛 |
二、空间合作 |
第四节 理论验证 |
一、定量检验 |
二、定性检测 |
第五节 理论颠覆 |
一、理论界限 |
二、商业航天 |
三、理论发展 |
第五章 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总体态势分析 |
一、综合分析 |
二、分项分析 |
第二节 主要国家分析 |
一、美国的航天外交 |
二、俄罗斯的航天外交 |
三、欧洲的航天外交 |
四、日本的航天外交 |
五、印度的航天外交 |
第三节 国际组织分析 |
一、国际组织类型分析 |
二、多边平台博弈策略 |
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
第六章 中国的航天外交 |
第一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实践 |
一、中国航天外交的基础 |
二、中国航天外交的历史 |
第二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 |
一、大国博弈 |
二、多边主导 |
三、应用推广 |
第三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政策建议 |
一、坚持高举高打的战略定位 |
二、改革管理体制和创新模式 |
第七章 结论 |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 |
一、航天外交的本质 |
二、航天外交的启示 |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未来 |
一、持续的竞争 |
二、潜在的合作 |
第三节 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天上宫阙——中国921(六)(论文提纲范文)
天宫,新时代的国家品牌 |
轨道上演“鹊桥会” |
驾驶神舟赴天宫 |
云霄传来中国“好声音” |
椰海铸剑向天歌 |
志在九天再“长征” |
温馨的天上人家 |
天舟,为中国梦加油续航 |
(6)漫步太空——中国921(五)(论文提纲范文)
“太空公民”的浪漫生活 |
从“海鹰”到“飞天” |
五星红旗太空飘扬 |
(8)万人会战——中国921(三)(论文提纲范文)
“神箭”千里逐天疆 |
万众一心造神舟 |
科学创新的空间平台 |
航天服, 中国造 |
千里挑一的选拔 |
(10)面向航天流式细胞术的聚合物微流控芯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航天免疫检测的基本需求 |
1.2.1 航天在轨免疫评估的重要意义 |
1.2.2 航天免疫评估的主要指标 |
1.3 航天流式细胞术的主要内涵 |
1.4 流式细胞术用微流控芯片技术研究现状 |
1.4.1 样本预处理微流控芯片技术 |
1.4.2 细胞聚焦微流控芯片技术 |
1.4.3 微流控芯片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技术 |
1.4.4 研究现状小结 |
1.5 论文来源与研究意义 |
1.6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适应微重力的自动预处理微流控芯片技术 |
2.1 全血自动预处理芯片设计 |
2.1.1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样本预处理需求 |
2.1.2 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的全血用量分析 |
2.1.3 全血预处理芯片流路设计 |
2.2 基于延时截止阀的自动定量取样技术 |
2.2.1 延时截止阀与定量取样通道设计 |
2.2.2 取样通道中截止阀的反应时间控制 |
2.3 适应微重力的液体混合技术 |
2.3.1 微重力环境下的定量液体操控 |
2.3.2 预处理流程与驱动死区控制 |
2.3.3 二次流增强的往复流动混匀方法 |
2.4 基于全血预处理芯片的预处理模块实现及验证 |
2.4.1 预处理模块的主要构成 |
2.4.2 PMMA基预处理芯片工艺 |
2.4.3 全血自动预处理效果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鞘流聚焦微流控芯片技术 |
3.1 无鞘流通道聚焦芯片设计 |
3.1.1 基于泊松过程的细胞聚焦原理 |
3.1.2 聚焦微通道与芯片流路设计 |
3.2 微流控芯片上的侧向散射光检测 |
3.2.1 传统PDMS芯片工艺的侧面缺陷 |
3.2.2 高光洁度侧面的PDMS二次浇注工艺 |
3.3 即插即用的无鞘流聚焦芯片工艺 |
3.3.1 电铸镍热压模具制作 |
3.3.2 聚焦微通道形貌控制 |
3.3.3 聚焦微通道位置控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容错单光四色荧光检测技术 |
4.1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光路设计 |
4.1.1 淋巴细胞亚群分类的光学检测需求 |
4.1.2 单光四色荧光检测光路方案设计 |
4.2 激发光功率密度一致性研究 |
4.2.1 高斯光束整形理论 |
4.2.2 束腰半径对激发能量分布的影响 |
4.3 荧光收集效率一致性研究 |
4.3.1 收集镜头对荧光收集效率一致性的影响 |
4.3.2 四色荧光检测光路设计 |
4.4 流式细胞术检测模块样机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面试验免疫监测应用与微重力适应性验证 |
5.1 航天用自动微流式细胞仪样机组成 |
5.2 流式细胞仪性能标定 |
5.2.1 荧光分辨率与即插即用芯片验证 |
5.2.2 荧光灵敏度测试 |
5.2.3 散射光灵敏度测试 |
5.2.4 检测浓度范围测试 |
5.3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与地面试验应用 |
5.3.1 自动全血淋巴亚群细胞检测 |
5.3.2 4人180天地面模拟试验应用 |
5.4 微重力适应性验证 |
5.4.1 抛物线飞行与测试方案 |
5.4.2 飞行实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四、载人航天工程的后续目标与航天医学工程的研究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 [1]太空探索中的人类医学保障[J]. 朱香英,黄定华. 科技导报, 2021(11)
- [2]航天医学工程系统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及思考[J]. 夏循华,黄伟芬,吴大蔚,陈欣,梁立华,陈金盾,邹璐. 中国标准化, 2021(07)
- [3]中国空间生命科学40年回顾与展望[J]. 李莹辉,孙野青,郑慧琼,商澎,曲丽娜,雷晓华,刘红,刘敏,赫荣乔,龙勉,孙喜庆,王俊峰,周光明,孙联文. 空间科学学报, 2021(01)
- [4]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D]. 蔺陆洲. 外交学院, 2020(08)
- [5]天上宫阙——中国921(六)[J]. 兰宁远. 神剑, 2019(06)
- [6]漫步太空——中国921(五)[J]. 兰宁远. 神剑, 2019(05)
- [7]空间站:迈向太空的人类探索[J]. 景海鹏,辛景民,胡伟,邓一兵,郑南宁. 自动化学报, 2019(10)
- [8]万人会战——中国921(三)[J]. 兰宁远. 神剑, 2019(03)
- [9]问鼎长天——中国921(一)[J]. 兰宁远. 神剑, 2019(01)
- [10]面向航天流式细胞术的聚合物微流控芯片技术研究[D]. 寻文鹏. 西北工业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