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论文-陈扬,付勇,戴继任,林乐希,严杨艳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论文-陈扬,付勇,戴继任,林乐希,严杨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工耳蜗,耳聋,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术前评估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陈扬,付勇,戴继任,林乐希,严杨艳[1](2019)在《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在人工耳蜗植入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人工耳蜗植入患者耳蜗植入前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EABR)的测试结果并初步探讨其意义。方法对14例不同病因、不同年龄的人工耳蜗植入患者耳蜗植入前进行测试,采用EMG外置电刺激器连接面神经探针作为刺激电极,采用Neuro Soft公司生产的Neruo-Audio听觉诱发电位仪及调试软件进行EABR测试,测量并分析EABR波形,各波潜伏期和波间期,Ⅴ波波幅、阈值。结果 EABR的Ⅱ、Ⅲ、Ⅳ、Ⅴ波与声诱发ABR相似,Ⅲ、Ⅴ波的潜伏期较声诱发ABR缩短,但Ⅲ~Ⅴ波间期与声诱发ABR相同。14例耳聋患者均记录到EABR的Ⅲ波/Ⅴ波,引出率为100%。4例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未合并其他异常患者术中2.5、2.0 mA刺激Ⅲ、Ⅴ波典型,潜伏期和波间期均正常,术中神经反应遥测技术(neural response telemetru,NRT)引出,提示其听神经脑干传导通路无异常,预后效果良好。其他部分患者存在潜伏期延长或波形分化不良或刺激阈值较高等表现,提示可能由于不同因素所导致听觉传导通路异常。结论 EABR是通过电刺激耳蜗来了解听觉系统对电刺激的生理反应,最接近人工耳蜗的工作状态,可以对患者听力康复的效果提供更准确的预测;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具有评估人工耳蜗植入效果的优势。而对各种特殊类型耳聋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前检测、术后评估数据仍需深入探索。(本文来源于《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史文迪,程盈,鲍小欢,郑海昌[2](2019)在《电诱发镫骨肌反射阈值与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在人工耳蜗调机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耳蜗调机过程中需要进行参数的设置,参数阈值水平T值(threshold level)和最舒适响度级M/C(most comfortable loudness level)值共同组成电听觉动态范围,准确的T值和M/C值需要依靠患者主观行为测试设定,而小龄婴幼儿和听力障碍合并认知心理疾病的患者难以配合进行主观测试,因此需要客观测试予以参照验证,如电诱发镫骨肌反射阈值(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flex threshold,ESRT)和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EABR)。本文简述了两种客观测试在术后人工耳蜗调机中的应用、国内外目前的研究进展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对未来的展望。(本文来源于《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武洒洒,赵乌兰,王枫,张美辨,邱伟[3](2019)在《言语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对隐性听力损失的诊断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言语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speech-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ABR)对早期发现隐性听力损失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纯音听阈正常、无噪声暴露史的正常青年人27例(正常组,年龄21.04±1.04岁,男15例,女12例)和纯音听阈正常、有噪声暴露史的工人15例(工人组,均为男性,年龄27.09±3.05岁),分别进行纯音测听、声导抗和耳声发射测试,通过标准为各频率纯音听阈≤20 dB HL、鼓室导抗图为A型、耳声发射正常,对通过者行s-ABR测试,分析两组间s-ABR各波潜伏期和幅值的差异。结果两组受试者叁项测试均通过,正常组女性s-ABR的波V和波A潜伏期均小于正常男性,波A的幅值明显高于正常男性(P<0.05);工人组s-ABR波A、D、O的潜伏期较正常组男性明显延长(P<0.05),两组间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噪声暴露史但纯音听阈正常者,s-ABR能灵敏及时地发现其听力损失,s-ABR对临床诊断隐性听力损失可能有一定的价值。(本文来源于《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辛忠海,温晓慧,杜晶艳,戴金升,刘锦峰[4](2019)在《不同程度男性OSAHS患者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不同程度的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speech-ABR)测试结果,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男性OSAHS患者60例(18~40岁),根据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m,PSG)结果分为轻度组19例,中度组20例,重度组21例;选取成年男性25例(AHI<5,最低SaO_2>90%)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speech-ABR测试,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轻、中、重度OSAHS患者speech-ABR波V振幅分别为0.06±0.03、0.06±0.02、0.04±0.02μV,均低于对照组(0.09±0.02μV)(均为P<0.01),重度组低于轻、中度组(P<0.05),但轻度组与中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轻、中、重度OSAHS患者波A振幅分别为-0.16±0.04、-0.15±0.05、-0.12±0.03μV,低于对照组(-0.19±0.03μV)(均为P<0.01),重度组低于轻、中度组(P<0.01),但轻度组与中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9)。轻、中、重度OSAHS患者波V潜伏期分别为6.82±0.39、6.80±0.36、6.83±0.29 ms,波A潜伏期分别为7.92±0.28、7.91±0.26、7.95±0.26 ms,均较对照组(分别为6.59±0.28 ms、7.73±0.25 ms)明显延长(P<0.05),但轻、中、重度OSAHS患者叁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HS患者组V-A及C-A波间期,频率跟随反应(FFR)C、D、E、F波间期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患者speech-ABR测试结果出现异常,提示其脑干水平可能存在言语编码缺陷,这种缺陷可能与缺氧程度有关。(本文来源于《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汪朦,董玉梅,汪海燕,洪玉,桂飞[5](2018)在《正常成年CBA小鼠短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测试波形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不同频率短声刺激正常CBA小鼠,诱发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ABR),分析各波形出现频率、潜伏期、阈值和幅值,找出最适合用于检测CBA小鼠阈值的ABR波,为CBA小鼠听觉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50只CBA小鼠进行短声(click声)诱发ABR测试,分别观察高(90 d B SPL)、中(60 d B SPL)、低(30d B SPL)3个刺激强度下波Ⅰ、Ⅱ、Ⅲ、Ⅳ、Ⅴ的出现率,阈值的判断使用出现率最高的波,并测量其的潜伏期和幅值。结果:(1)在高中低叁个刺激强度下波Ⅰ、Ⅱ、Ⅲ、Ⅳ、Ⅴ的引出率分别是100%、100%、100%、100%、65%,100%、100%、100%、100%、59%,95%、97%、65%、55%、45%;发现波Ⅱ的引出率最高并且最稳定,相比较其他波而言最适合用来判断反应阈值,其平均阈值为30 d B SPL;(2)观察发现从90 d B SPL逐渐降低到30 d B SPL时,波Ⅱ的潜伏期在2.08~2.35 ms之间,幅值在2.15~1.62μV之间。结论:CBA小鼠短声诱发ABR波Ⅱ引出率最高且最稳定,引出波Ⅱ的刺激声强度应作为其反应阈值的参考标准。(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乔晓峰,李昕,白银焕,王国萍,郑巍[6](2017)在《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和电诱发镫骨肌反射阈值在内耳畸形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调机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内耳畸形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后,植入体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EABR)、电诱发镫骨肌反射阈值(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flex threshold,ESRT)的变化特点及规律,以指导术后设备调试。方法将88例澳大利亚Cochlear Nucleus24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患儿分为耳蜗形态正常组与内耳畸形组,测试手术后1年内不同时期EABR和ESRT值,术后1年运用行为测试法检测主观阈值(T值)和最大舒适阈(C值),分析特点及变化规律。结果内耳畸形组患儿术后不同时期EABR和ESRT阈值较正常组高(P<0.05),两组EABR和ESRT阈值变化趋势相同,总的趋势是低频值较低,高频值较高,术后1年EABR和ESRT阈值逐渐增高;两组EABR与T值显着相关,ESRT与C值显着相关。结论内耳畸形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后EABR和ESRT阈值变化规律及特点与正常组患儿相同,阈值可用于指导内耳畸形人工耳蜗植入者手术后设备的调试。(本文来源于《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期刊2017年10期)

王振晓,王林娥,龚树生,韩曙光,高芬琦[7](2017)在《蜗轴缺如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蜗轴缺如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的特点,明确蜗轴缺如畸形患者EABR阈值与耳蜗发育正常且合并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之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9-2015-08期间行人工耳蜗植入的14例蜗轴缺如畸形患者(A组),并筛选耳蜗发育正常且合并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14例患者(B组)作为对照。2组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分别选取2、6、11电极行EABR检测,比较EABR引出率及阈值的差异。结果:A组EABR引出率为71.4%,B组EABR引出率为100%。A组患者EABR阈值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3个电极间EABR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EABR阈值在2、11电极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电极EABR阈值低于11电极阈值。结论:蜗轴缺如畸形患者EABR阈值明显高于耳蜗发育正常患者,2、6、11电极间EABR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ABR作为客观的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蜗轴缺如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客观听觉效果评价。(本文来源于《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期刊2017年02期)

李丹,华清泉[8](2017)在《人工耳蜗植入治疗综合征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对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治疗综合征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效果及对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的影响。方法 25例综合征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均行人工耳蜗植入治疗,术后予以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测试及声场听阈测试。结果所有患者均记录到III波和V波,平均EABR阈值为(175.39±15.12)CL;阈上20CL时III波的潜伏期为(2.89±0.20)ms,V波的潜伏期为(4.23±0.36)ms;不同电极刺激下,9、16电极刺激下获得的EABR阈值高于1、5、13电极刺激,且随电极刺激强度的逐步增加,患者EABR测试下III波和V波的潜伏期均逐步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声场听阈测试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左、右耳的纯音听阈均显着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治疗综合征性感音神经性耳聋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听力功能,在行EABR测试时能获得良好的波形,客观、动态地反映患者听觉传导通路的功能状态。(本文来源于《实用医院临床杂志》期刊2017年01期)

付锦,罗刚[9](2016)在《骨导短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在外耳道闭锁患儿听力评估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骨导短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ABR)在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儿听力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2008-01~2014-04我院诊治的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儿15例(19耳)为病例组;正常听力小儿16例(32耳)为对照组,均行气导和骨导ABR测试。比较两组小儿气、骨导ABR波形特点、反应阈值、Ⅴ潜伏期等指标。结果:正常听力小儿气、骨导ABR波形相似,在其最大输出强度下仅引出明显的Ⅰ波、Ⅲ波和Ⅴ波。外耳道闭锁患儿气导ABR在最大输出强度下能引出明显的Ⅰ~Ⅴ波,骨导ABR波形与正常小儿相似。外耳道闭锁组患儿气导ABR反应阈值、气骨导阈值差值高于正常组小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小儿骨导ABR反应阈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骨导ABR不受外耳和中耳病变的影响,反映内耳功能,并且气、骨导ABR阈值差值可以辨别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儿听力损害的类型。(本文来源于《西北国防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09期)

金毅,冯永,梅凌云,王斌,曹克利[10](2016)在《不同脉宽条件下人工耳蜗植入者术中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检测的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不同脉宽条件下人工耳蜗植入者术中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EABR)的特点,分析脉宽与EABR波V引出率和阈值之间的关系,总结不同脉宽条件对EABR波V引出率和阈值的影响,选择更优化的EABR脉宽测试参数。方法无残余听力的人工耳蜗植入患者24例作为实验组,其中耳蜗形态正常12例、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4例、Mondini畸形4例、共同腔畸形(common cavity deformation,CCD)2例、内听道狭窄2例;筛选条件相近的24例有残余听力的人工耳蜗植入者配对作为对照组。应用改装的Cochlear Freedom人工耳蜗及自制的铂铱合金球电极对拟行人工耳蜗植入的两组者术中分别给予50、100、200μs不同脉宽的电刺激,Bio-logic Navigator Pro听觉诱发电位仪记录不同脉宽条件下EABR波V引出率和阈值。结果脉宽50、100、200μs时,EABR波V引出率实验组(均为91.7%)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0%、100%、9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EABR阈值实验组[分别为(183.73±8.96)CL、(151.28±10.05)CL、(120.56±12.82)CL]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75.50±9.14)CL、(142.71±11.45)CL、(110.63±10.24)C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87、16.82、17.64,P均<0.05)。结论蜗内单极刺激能诱发出良好的EABR波形,无残余听力的患者EABR阈值要明显高于有残余听力的患者。相对于脉宽200μs,50、100μs时EABR波形波V引出率高;脉宽50μs波形分化更好、动态范围广,内耳畸形严重可能需要适当加大刺激量(如将脉宽改为100μs)。(本文来源于《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工耳蜗调机过程中需要进行参数的设置,参数阈值水平T值(threshold level)和最舒适响度级M/C(most comfortable loudness level)值共同组成电听觉动态范围,准确的T值和M/C值需要依靠患者主观行为测试设定,而小龄婴幼儿和听力障碍合并认知心理疾病的患者难以配合进行主观测试,因此需要客观测试予以参照验证,如电诱发镫骨肌反射阈值(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flex threshold,ESRT)和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EABR)。本文简述了两种客观测试在术后人工耳蜗调机中的应用、国内外目前的研究进展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对未来的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1].陈扬,付勇,戴继任,林乐希,严杨艳.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在人工耳蜗植入中的应用[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9

[2].史文迪,程盈,鲍小欢,郑海昌.电诱发镫骨肌反射阈值与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在人工耳蜗调机中的作用[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9

[3].武洒洒,赵乌兰,王枫,张美辨,邱伟.言语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对隐性听力损失的诊断意义[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9

[4].辛忠海,温晓慧,杜晶艳,戴金升,刘锦峰.不同程度男性OSAHS患者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结果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9

[5].汪朦,董玉梅,汪海燕,洪玉,桂飞.正常成年CBA小鼠短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测试波形分析[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6].乔晓峰,李昕,白银焕,王国萍,郑巍.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和电诱发镫骨肌反射阈值在内耳畸形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调机中的运用[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7

[7].王振晓,王林娥,龚树生,韩曙光,高芬琦.蜗轴缺如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特点[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

[8].李丹,华清泉.人工耳蜗植入治疗综合征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对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7

[9].付锦,罗刚.骨导短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在外耳道闭锁患儿听力评估中的应用[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6

[10].金毅,冯永,梅凌云,王斌,曹克利.不同脉宽条件下人工耳蜗植入者术中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检测的特点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6

标签:;  ;  ;  ;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论文-陈扬,付勇,戴继任,林乐希,严杨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