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状拉伸论文-江真

片状拉伸论文-江真

导读:本文包含了片状拉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碳纤维,乙烯基酯树脂,片状模塑料,数值模拟

片状拉伸论文文献综述

江真[1](2018)在《短切碳纤维/乙烯基酯树脂片状模塑料拉伸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对汽车品质要求的逐步提高,各类附加装置的添加造成了汽车自重增加,从而带来油耗和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轻量化成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动力。随着新材料时代的到来,传统单相材料自身的弊端带来的局限性,限制了其应用空间,另一方面,具有性能优异,应用广泛的复合材料正迅速发展。以轻质高强,性能优异着称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也随之成为目前的研究重点。片状模塑料(SMC),是一种将短切纤维或毡片增强热固性树脂的片材置于热模具中进行加压成型的复合材料,其自动化程度高,能够一次成型形状复杂的构件,且制品表面光洁,因而在汽车轻量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碳纤维逐步产业化,生产碳纤维的成本降低,碳纤维增强轻量化材料正广泛在交通运输行业得到应用,而短切碳纤维增强乙烯基酯树脂片状模塑料(CFSMC)却鲜有研究。本文主要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实验对CF-SMC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进行分析,以期为CF-SMC复合材料在汽车轻量化上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通过利用Python语言对ABAQUS进行二次开发,生成短切碳纤维随机分布的二维平面应变模型,建立代表性体积单元,并结合Hypermesh进行网格划分,在周期性边界条件下,保证代表性体积单元应力场的均匀协调性,进行拉伸性能的有限元分析计算,分析碳纤维长度对CF-SMC复合材料拉伸弹性模量的影响,得到随碳纤维长度增加,CF-SMC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逐渐增加的规律,并且拉伸模量增加的斜率出现先增加后变缓的趋势,纤维长度为12mm时片状模塑料拉伸模量相对于纤维长度为2mm时增加了91.3%,说明纤维长度增加对其拉伸模量的提高意义明显。当纤维长度较短时,在纤维端部应力集中情况相对长纤维而言比较明显,而随着纤维长度的增加,纤维端部应力集中现象得到缓解,纤维轴向应力逐渐变大,受力方向分布一致的纤维所承受的应力明显大于偏转方向的纤维;设计细观力学模型,研究碳纤维端部距离对CF-SMC复合材料应力集中的影响,得到随着碳纤维端部距离的增加,纤维端部应力集中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为提高碳纤维与树脂的界面性能,利用丙烯酰胺接枝法,丙烯酰胺“迁移法”,以及上浆剂法对碳纤维进行界面改性,确定应用于CF-SMC复合材料的界面处理方法为利用实验室制备上浆剂对碳纤维进行界面改性;以12mm长度的碳纤维作为增强体,研究最佳成型工艺,确定了压机压力为8MPa,模具预热温度120℃,模压温度145℃,保压时间180s,排气两次,每次10s,高温脱模。对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分析微观形貌以及拉伸模量,得到调整成型压力之后,纤维长度为12mm时片状模塑料拉伸模量相对于纤维长度为2mm时增加了61.9%。对比数值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得到当纤维长度小于7.7mm时,树脂模拟值与实验值的误差值约为20%,在误差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但随着纤维长度的增加,导致分散性降低,界面浸润不良,界面结合强度受到影响,实验值与模拟值之间的值出现的误差较大论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及正确性。为片状模塑料在汽车轻量化行业的应用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王欢,赵聪,朱艳春[2](2018)在《TA11钛合金片状组织缺口拉伸行为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比研究了缺口角度(30°,45°,90°)对TA11钛合金片状组织的拉伸性能及断裂行为的影响规律。基于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及OM、SEM分析,获得如下结论:随缺口角度增加,TA11钛合金拉伸承载能力下降,塑性变形能力最受影响;α集束为TA11钛合金的变形单元及断裂单元,当裂纹沿着某个α集束运动至其与另一个α集束的界面时,由于取向的改变,裂纹发生偏转;整体上,缺口角度越小,缺口根部应力叁轴度越低,裂纹扩展路径越崎岖,因此可获得大的非均匀塑性变形量。(本文来源于《轻金属》期刊2018年02期)

姚可夫,乾晴行,山口正治[3](2000)在《层片状双相TiAl合金拉伸与压缩变形行为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S本文研究了层片状双相TiAl合金的室温拉伸压缩变形行为与断裂行为,发现在拉压变形条件下,其室温塑性有显着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与裂纹扩展路径有关.在室温拉伸与压缩变形时,该合金的拉压屈服应力随外载与层片界面间的夹角ψ的变化趋势一致,而拉压断裂应变εf随夹角ψ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外载与层片界面垂直时(ψ=90°),拉伸断裂应变最小(εf≈0);压缩断裂应变最大(εf≈38%).夹角ψ减小时,拉伸断裂应变增加,压缩断裂应变减小在拉、压变形时裂纹的扩展路径不同。(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00年03期)

林建兴[4](1992)在《用弹性理论求解片状弹簧承受拉伸和扭转时的变形》一文中研究指出机械、仪器、仪表中,片状弹簧或拉丝应用甚广.本文用弹性理论求解片状弹簧承受拉伸和扭转时的变形.作为力学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可供有关专业的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1.矩形截面杆的自由扭转(本文来源于《力学与实践》期刊1992年01期)

崔秀兰[5](1983)在《片状模塑料的断裂行为 Ⅰ、承受拉伸载荷》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来,声发射已成为研究复合材料断裂过程的有用工具。本文报导采用声发射监测片状模塑料(SMC)在拉伸载荷下的断裂行为的研究。按照该研究的结果,讨论SMC的应力/应变曲线与其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发现由于采用破坏变形大的基体而使SMC在该曲线拐点之后,其裂纹的形成有所减弱。本文也介绍了两个有关拉伸性能的经验公式。(本文来源于《玻璃钢》期刊1983年04期)

蔡增伸[6](1982)在《无限体中受均匀拉伸的椭圆片状裂纹周界上各点应力强度因子的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Green-Sneddon解的裂纹表面位移场结果出发,应用坐标变换推出了无限体中受均匀拉伸的椭圆片状裂纹周界上任意点、任意方位上的应力强度因子K_1(x_1,z_1,α)表达式.从而补充了Irwin的工作,证明了对椭圆周界上某一确定点而言,沿法线平面上所得的应力强度因子为最大值.并指出了一些着作中,对[3]中有关内容所作的错误解释.还推荐了一个更为直观的以极角来表示的椭圆周界上任意点处的应力强度因子表达式.(本文来源于《应用数学和力学》期刊1982年04期)

片状拉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对比研究了缺口角度(30°,45°,90°)对TA11钛合金片状组织的拉伸性能及断裂行为的影响规律。基于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及OM、SEM分析,获得如下结论:随缺口角度增加,TA11钛合金拉伸承载能力下降,塑性变形能力最受影响;α集束为TA11钛合金的变形单元及断裂单元,当裂纹沿着某个α集束运动至其与另一个α集束的界面时,由于取向的改变,裂纹发生偏转;整体上,缺口角度越小,缺口根部应力叁轴度越低,裂纹扩展路径越崎岖,因此可获得大的非均匀塑性变形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片状拉伸论文参考文献

[1].江真.短切碳纤维/乙烯基酯树脂片状模塑料拉伸性能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2].王欢,赵聪,朱艳春.TA11钛合金片状组织缺口拉伸行为及机理研究[J].轻金属.2018

[3].姚可夫,乾晴行,山口正治.层片状双相TiAl合金拉伸与压缩变形行为差异[J].金属学报.2000

[4].林建兴.用弹性理论求解片状弹簧承受拉伸和扭转时的变形[J].力学与实践.1992

[5].崔秀兰.片状模塑料的断裂行为Ⅰ、承受拉伸载荷[J].玻璃钢.1983

[6].蔡增伸.无限体中受均匀拉伸的椭圆片状裂纹周界上各点应力强度因子的讨论[J].应用数学和力学.1982

标签:;  ;  ;  ;  

片状拉伸论文-江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