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鲜关系论文-孙成旭

清鲜关系论文-孙成旭

导读:本文包含了清鲜关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康熙,册封,问罪,王世弟

清鲜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孙成旭[1](2018)在《清鲜关系中清朝礼制的张力——以康熙年间清朝册封朝鲜王世弟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册封是清鲜关系的重要基础。清朝利用册封巩固上国与属国之间的封贡关系,朝鲜受清朝的册封,获得王室的正统性,确保国内政治的稳定与军事上的安全。康熙六十年,朝鲜在国内激烈的党争中,请封延礽君李昑为世弟,而康熙叁十五年,清朝曾据《明会典》中"待王与王妃年五十无嫡,始立庶长子为王世子",拒绝过朝鲜请封世子。这次在北京的奏请也是困难重重,经过朝鲜使臣多方面的努力,最终考虑到维持朝鲜国内政治的稳定,康熙帝特准册封,但是也警告"兄弟继及,一时之权道",强调王位继承的礼制问题。从请封到准封的过程表现出,清朝对朝鲜加强礼治,朝鲜对其以"礼的言说"应对,逐步置于以清朝为中心的"礼"之世界秩序。(本文来源于《文史哲》期刊2018年05期)

焦耀[2](2013)在《从李朝质子事件透析丙子之役后清鲜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1636年,清朝进攻朝鲜,此称"丙子之役"。皇太极迫使朝鲜在叁田渡签订盟约,并以缔结城下之盟的形式确立朝鲜向清朝称臣。从此中朝关系进入一个新时期。这也是清鲜关系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之后清朝和朝鲜在斗争中相互妥协,最终使两国走上了传统的宗藩朝贡关系的道路。本文拟围绕李朝质子的叁个重要事件即命昭显世子等李朝宗室之子入清为质、世子两次回朝省亲和世子猝死这叁个事件来一一透析清鲜关系,以期于了解这一特殊时期清鲜交流的基本状况和特点。(本文来源于《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期刊2013年05期)

闫雨婷[3](2013)在《清帝东巡盛京与清鲜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朝皇帝常有出京巡视地方的举动,根据方向的不同,这种出巡活动被分为东巡、南巡、西巡和北巡四种。在这四种巡幸中,东巡盛京最为特殊。其特殊之处不仅体现在盛京乃清朝的龙升之区、发祥之地,是清朝先祖的山陵所在,又是其维系关外统治的政治中心,同时,也体现在东巡盛京乃是清朝持续时间最长、涉及皇帝最多的出行活动。顺治时期,皇帝虽然提出了归乡祭祖的想法,但始终未能成行。终清一代,举行过东巡的皇帝共有四位,计有十次。分别是康熙皇帝叁次、乾隆皇帝四次、嘉庆皇帝两次和道光皇帝一次。清朝皇帝的东巡活动,由于受到客观历史条件和主观认识的影响,前后差异较大。但是,皇帝每次东巡,朝鲜皆派遣使臣前往盛京,问安示诚,四位皇帝也均予以优待礼遇。双方的亲密接触,促进了清鲜关系的友好发展。然而,清初的征朝战争导致清鲜关系十分紧张,加之朝鲜内部“尊周思明”势力的持续存在,使得康熙时期朝鲜在派遣问安使时,内部仍对清朝持“事大以礼”的立场。到乾隆时期,朝鲜对于皇帝东巡的问安,才开始持“事大以诚”的立场。皇帝在中国国内地方巡视,外国专门遣使问安,这在中国封建王朝与外国政权之间政治关系史上极为罕见。透过这一现象,一方面说明清朝对于朝鲜的政治影响力,另一方面也表明朝鲜王朝善于把儒家礼仪外交与自身的国家安全和利益结合在一起。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历次东巡时清鲜双方交往情况的分析与比较,探寻皇帝东巡对清鲜关系的影响,从而使清鲜关系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被展现出来。(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3-04-20)

许学权[4](2011)在《清朝莽牛哨设汛事件及其对清、鲜关系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雍正九年,针对越来越多的内地偷采者沿鸭绿江口溯江而上到各山场偷采人参并且侵扰朝鲜边疆的事件,时任奉天将军那苏图制定了第一次莽牛哨设汛计划,雍正帝询问设汛计划对朝鲜有无不便之处,因朝鲜对清存有极深的防患意识,因此强烈反对在边境地区设汛,第一次莽牛哨设汛计划就此搁浅。乾隆时期,流民越来越多,清廷因此加大了对东北的封禁力度。针对偷采者从水上乘马尚船偷采的事件愈演愈烈的现象,奉天将军达尔党阿再次提出莽牛哨设汛计划。与上次设汛不同的是此次达尔党阿提出的设汛计划主要针对朝鲜提出反对设汛的理由而又进一步加以完善,以期望计划得以实现。此次设汛计划又提出东边外展边问题,即朝鲜所说的退栅,这使朝鲜更为忧虑。专门派出陈奏使,以阻止计划实行。乾隆帝对清的数次边疆举措均遭朝鲜反对亦有所不满,但还是考虑到历代清帝对朝鲜怀柔之策,第二次设汛计划亦因朝鲜的反对而停止。两次设汛计划均没有实现,但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设汛停止,清廷不能派兵至沿江边界进行巡查,因此朝鲜边民的边界意识不能得到增强。在边境上,偷采人参、越境打猎、边民与内地人潜相交易等事件时有发生。清朝在防务上根本不重视朝鲜,而朝鲜却利用清朝的怀柔政策,在鸭绿江北岸建立了缓冲地。设汛的失败对清的东北边疆发展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造成了东边封禁区的贫困、防卫上的空虚以及为朝鲜边民非法渡过鸭绿江到中国一侧地区垦居创造了前提,并在后来国际环境变化时造成了东北边疆的危机。而这种“缓冲区”的存在朝鲜边民越垦提供了便利条件,客观上为危机四伏的李朝政府减轻了压力,由此引发了近代中朝界务纠纷,另外由于朝鲜北部边民非法越境,也使李朝政府移民实边计划落空。(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学院》期刊2011-05-01)

张文文[5](2011)在《康熙朝清鲜封贡关系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637年,《南汉山城条约》(即《丁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鲜封贡关系正式建立。清鲜封贡关系历来被学界认可为典型的封贡关系,在两百多年的两国交往中,清朝基本上采取对朝鲜内政不干涉的方针。然而,在清前期,特别是康熙朝以前,历经丁卯、丙子之役所建立的封贡关系基础并不牢固,表现出明显的紧张和动荡,加强对朝鲜的控制以便稳固封贡关系成为清朝的必要之举。这从清前期不断派往朝鲜的查勘使行便可看出。所谓查勘使行,指的是清朝派往朝鲜的以查勘为出使任务的使行,其目的在于审理朝鲜所发生的潜通明朝、边民越境、使团违禁、遣返逃人等案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查勘对象包括朝鲜平民、官员甚至国王本身。查勘使行主要集中于清前期,至乾隆二十九年后便再无派出。作为清鲜通使往来中的重要环节,查勘使行兼具礼仪性与事务性双重属性,既体现着清朝在清鲜关系缔结初期对朝鲜的关注与干预,也反映出清鲜双方为维护自身利益而在交涉中做出的调整与改善。考察查勘使行的发展变化对于研究清前期清鲜封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康熙年间,自康熙五年至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共派出七次查使,这其中尤以康熙叁十年以前较为频繁。前后期使行在查勘原因、过程、结果等方面呈现出差异与转折,这种变化在整个清鲜关系的演变中都是值得关注的。本文旨在以康熙年间清朝遣使赴朝鲜查勘事件为中心,通过对康熙期历次查勘事件的对比和分析,探索康熙年间清鲜封贡关系的特点。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阐述选题的目的及意义,对于有关查勘事件及清鲜封贡关系的专着、论文进行学术史回顾,同时论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内容为清鲜封贡关系的建立过程。分为两节,第一节以丁卯之役为主线,介绍后金与朝鲜“兄弟之盟”的建立过程。第二节谈及丙子之役以及随之缔结的南汉山城条约,这标志着清鲜封贡关系的正式建立。第二章介绍入关前后清鲜封贡关系下的通使往来,以清朝赴朝鲜使节为主,分为叁节。第一节介绍清赴朝敕使的种类,包括册封使、告讣使、吊祭使、查使等。第二节介绍朝鲜方面对敕使的接待礼仪及种种仪式规定。第叁节重点分析查使的使行任务、性质,并简略介绍皇太极、顺治时期的查勘使行。第叁章介绍康熙年间历次查勘事件。康熙年间的查勘事件,按照出使原因可分为朝鲜使团违禁、未刷还逃人、朝民越境以及边界勘定等四种,其中尤以越境案件为历次交涉的重点,特别是关于越境杀人案的交涉,对清鲜关系的影响尤为深远。此外,因未刷还逃人而派出的查勘使行,在康熙年间仅有一次,为康熙五年派出。本章将以时间为主线,按照康熙初期(康熙初年至康熙二十年)、中期(康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后期(康熙四十年至康熙六十一年)叁个时期,介绍历次的查勘事件。第四章分析康熙朝查勘事件的发展变化,探寻背后的原因。通过历次查勘事件,可以反映出康熙年间清鲜封贡关系的特点:越境事件在查勘中所占比重最大,清廷对查勘事件的审判日益宽容,查勘的政治属性淡化且向事务性过渡,集中于康熙中期以前,查勘的判决中有对国王的罚银但往往免除。第五章为结语。通过归纳和分析康熙朝历年的查勘事件,可看到康熙年间的清鲜关系在整个清鲜关系的发展历程中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清鲜两国此后进入了较为平稳的发展阶段,且康熙对两国关系的政策调整以及一些规范化、制度化的规定,对其后清鲜关系有深远影响。(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1-04-20)

刘乐[6](2011)在《从昭显世子两次省亲透视1637—1645年清鲜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丙子之役"后,清朝和朝鲜正式建立宗藩朝贡关系,朝鲜向清朝称臣。1637年到1645年是清鲜宗藩朝贡关系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清朝和朝鲜在斗争相互妥协,最终使两国走上了传统的宗藩朝贡关系的道路。(本文来源于《商业文化(上半月)》期刊2011年04期)

石少颖[7](2010)在《从“郑雷卿案”看早期清鲜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沈馆陪臣郑雷卿欲借清廷之手惩处贪赃枉法、作恶于朝鲜的清朝译官郑命寿,却遭案情逆转,终以诬陷罪被处极刑。"郑案"的发生有其偶然性,但却是郑命寿与朝鲜、特别是与朝鲜关西士族之间长期矛盾的集中反映。在审理该案过程中,清朝关注的根本问题在于朝鲜本国的军政动向和政治态度。只要案情性质无关重大军政问题,清廷则尽力依法裁决、谨慎对待。不过,在明清战争的特殊背景下,专管朝鲜事务的清朝外交官员被赋予了更多裁决权力,也是毋庸置疑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增添了"郑案"的悲剧性。"郑案"发生后,朝鲜方面未能积极展开营救,反映了其"弱国无外交"的现实,但郑雷卿的忠义精神仍得到朝鲜上下的充分肯定。(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辑刊》期刊2010年03期)

盛利[8](2009)在《驻日公使与近代清鲜关系(1877—1894年)》一文中研究指出1870年代以后,清鲜关系面临着从传统封贡体系向近代条约体系的转变,而驻日公使由于其自身的特殊地位,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从1877年清政府派出首任驻日公使,到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前,驻日公使对朝鲜事务的影响大体可分为叁个不同的时期,而其影响也经历了一个从大到小的变化。(本文来源于《浙江学刊》期刊2009年01期)

刘雪[9](2006)在《清鲜关系中的岁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清鲜关系历来是中外关系史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清鲜宗藩关系是古代中国同藩属国关系的代表,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已经比较细致和深入。本文试图从新的角度入手,即以岁币为切入点,通过岁币的变化来解读清鲜宗藩关系的发展过程,同时说明岁币在整个清鲜宗藩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本文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介绍了多年来史学界从不同角度对中韩关系史进行的研究的状况及已取得的成果,并阐明自己选择这个思路进行研究的原因。 第二部分分析了清鲜宗藩关系建立的曲折过程,并着重探讨了在此期间两国在岁币等问题上的矛盾和交涉,同时分析了两次岁币之间的差距及导致这种差距的原因。 第叁部分是讨论了清鲜宗藩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并在此背景下研究了清朝对岁币额数的减免的详细情况。 第四部分结语,通过对清鲜宗藩关系的建立、稳定过程的梳理,阐述了岁币在清鲜宗藩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并说明岁币在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6-05-10)

清鲜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636年,清朝进攻朝鲜,此称"丙子之役"。皇太极迫使朝鲜在叁田渡签订盟约,并以缔结城下之盟的形式确立朝鲜向清朝称臣。从此中朝关系进入一个新时期。这也是清鲜关系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之后清朝和朝鲜在斗争中相互妥协,最终使两国走上了传统的宗藩朝贡关系的道路。本文拟围绕李朝质子的叁个重要事件即命昭显世子等李朝宗室之子入清为质、世子两次回朝省亲和世子猝死这叁个事件来一一透析清鲜关系,以期于了解这一特殊时期清鲜交流的基本状况和特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清鲜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孙成旭.清鲜关系中清朝礼制的张力——以康熙年间清朝册封朝鲜王世弟为中心[J].文史哲.2018

[2].焦耀.从李朝质子事件透析丙子之役后清鲜关系[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

[3].闫雨婷.清帝东巡盛京与清鲜关系[D].山东大学.2013

[4].许学权.清朝莽牛哨设汛事件及其对清、鲜关系影响[D].长春师范学院.2011

[5].张文文.康熙朝清鲜封贡关系探析[D].山东大学.2011

[6].刘乐.从昭显世子两次省亲透视1637—1645年清鲜关系[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

[7].石少颖.从“郑雷卿案”看早期清鲜关系[J].社会科学辑刊.2010

[8].盛利.驻日公使与近代清鲜关系(1877—1894年)[J].浙江学刊.2009

[9].刘雪.清鲜关系中的岁币研究[D].山东大学.2006

标签:;  ;  ;  ;  

清鲜关系论文-孙成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