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泉州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论文文献综述)
程可心[1](2020)在《福厦泉产业结构对税收收入影响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根据1999年至2018年福州、厦门和泉州三市的GDP和税收收入数据,三地的GDP和税收收入呈现显着的反差现象,泉州GDP最高,福州次之,厦门最低,地方税收收入则是厦门最高、福州次之,泉州最低。三地税收收入与地区GDP呈现的显着反差现象,无法用经济规模因素进行解释。从税收收入的影响因素考虑,除了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税收征管等因素也会影响税收收入。鉴于福州、厦门和泉州三地处于同样的税收法规环境,我们做出一个基本假设:三地GDP与税收收入的反差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三地的产业结构差异。本文利用岭回归模型,对福州、厦门、泉州三地的三次产业结构和税收收入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同时分析了三地二产、三产的细分结构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厦门的二、三产业税收影响因子在三个地区中最高,尤其是三产的影响因子更为明显;相反,泉州的二、三产业税收影响因子在三个地区中均为最低。结合三地三次产业增加值情况,可以较好解释三地税收收入差异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对第二产业的细分结构的分析结果显示,厦门在各个细分产业中税收贡献因子比较均衡,福州劳动密集型产业税收贡献因子也明显小于厦门,福州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比较高,这可能是福州税收收入小于厦门的原因之一。泉州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税收贡献因子比较小,结合泉州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比较高,这可能是造成泉州税收收入与GDP呈现较大反差现象的重要原因。对第三产业细分行业的分析结果显示,厦门在金融业、房地产业行业的税收贡献因子比较高,福州总体处于三地比较适中状态,泉州行业产值占比较高的批发零售和仓储物流业,税收贡献因子是各个行业中较低的。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本文认为应积极推动三地的产业技术升级。对福州而言,应积极推动创造税收能力较强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通过新技术的引入来提高占比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税收的能力,注重第三产业科技化,提高金融业等行业创造税收的能力;对于厦门而言,应积极推动创造税收能力较强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应促进产品创新,依托已有优势促进智慧物流发展,提高各个行业创造税收的能力;对于泉州而言,应继续推动产业技术升级,积极运用AI技术让传统优势行业迸发新活力,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技术方向发展,提高泉州单位产值创造税收的能力。
岳燕祥[2](2020)在《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同时,我国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更为复杂,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仍旧存在,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搅动着全球化的进程;国内“三期叠加”仍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在此背景下,充分发挥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探索经济发展新动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的创新力和竞争力迫在眉睫。伴随着生产要素向旅游业的大量集聚、旅游生产力的日益加强,旅游生产关系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更加广泛而深刻,以及旅游发展中凸显出来的优化产业结构、提质增效中的积极作用,旅游化正成为我国日益重要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城市是一个国家最重要和活跃的组成单元,城市效率反应着一个城市的发展能力,城市的旅游发展与城市效率有着历史性的关联,由此,本研究以城市为切入点,立足城市发展,对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以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具有相同的发展因素,以及城市旅游化通过对城市发展投入、产出因素的影响而对城市效率产生作用,城市效率的认知与实践惯性也作用于城市旅游化发展为支撑,提出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存在时间上的关联关系的假设,同时在论述城市类型和城市定位多样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协同存在空间差异的假设。其次,开展了定性分析。一方面通过文献研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并明确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另一方面由于“旅游化”、“城市旅游化”和“城市效率”本就是三个动态概念,而“城市”则是一个时空交叠的整体,故通过回溯历史,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革下城市与旅游的发展进行了推演。上述研究完善了对相关概念的认知,同时得出: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有着历史性的关联,旅游化是在后工业社会应运而生的一种生产方式,表现为在生产领域中旅游业逐步上升为主导产业,在生活领域中旅游成为人们不能缺少的内容的动态过程。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驱动下的必然趋势,是当下可与工业化并行的有效生产方式,对缓解工业化发展中的伴生问题,以及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和增强人民幸福感具有积极作用。之后,本着科学严谨、逻辑合理与切实可操作的原则,在吸收借鉴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优化的城市旅游化和城市效率指标体系,并分别运用线性权重法和SBM-DEA法测算和分析了我国2007年-2016年间268个地级及以上样本城市的旅游化指数值及增长率和城市效率指数值及增长率,应用协整模型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论证了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在时间维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空间维度,利用四象限分析模型及交叉组合法将城市分类为十六种类型,并对不同类型城市的旅游化发展特征、城市效率特征进行了阐述,同时给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最后,对整个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将研究的创新归纳为优化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指标体系、以城市发展为立足点来研究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依城市类型的差异客观理智地给出不同的旅游化发展建议。从旅游学人的角度,提出三个观点以讨论,分别是:1、旅游化是顺应历史的必然却不是旅游业的一支独大;2、旅游化兼具逆向的表征和正向的效用;3、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适合全面推进旅游化。对相关知识和思想进行创造性探索将是一项长久的使命。同时,从认知的使命角度,总结了研究的局限并对未来研究可拓展的方向进行了阐述。
范玉楼[3](2020)在《基于修正后DEA两步法的城市工业环境效率研究 ——以25个城市为例》文中指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工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但是人口红利减少、环境污染逐渐成为制约我国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问题。如何更好地利用劳动投入、资本投入、能源投入实现高产出、低污染的高质量工业转型将是我国工业在未来较长的一个时期内面对的重要课题,而工业城市则是我国工业转型的重要载体。工业环境效率是度量区域工业发展及环境影响的重要指标。因此,本文依据城市分工理论选取25个样本工业城市,首先通过带有非期望产出SBM模型的构建、Malmquist指数的计算及分解,对样本工业城市工业环境效率的静态特征及动态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其次通过冗余分析、未加入环境因素的SBM模型研究从投入产出角度考虑工业环境效率提升的途径;最后通过基于Bootstrap方法修正的断尾回归模型,研究环保政策、技术进步等其他因素对工业环境效率的影响机制,为工业城市环境效率的提升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017年25个样本工业城市整体工业环境效率处于较高的水平,并呈现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工业环境效率较高的分布情况;在2005-2017年期间,实现DEA有效的工业城市数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工业环境效率提升的驱动力正由规模扩张转向技术进步;单位GDP能耗的缩减可以有效改善工业环境效率。本文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着力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较好的经济环境可以为工业环境效率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第二,工业SO2总量“减排”与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节能”并举;第三,搭建产学研平台,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苏文伟[4](202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初步探索 ——基于“晋江经验”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本经济制度是经济制度体系中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部分,对经济制度的属性和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决定性作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且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而不断完善,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2017年党的十九大重申“两个毫不动摇”的重要性,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行新概括,彰显了党对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不断探索与完善,彰显了党的伟大政治智慧,是我们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晋江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政策的引领和政府的指导,解决了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市场经济体制及分配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晋江市场活力提高,经济得到快速发展。2002年,习近平在总结晋江发展成就后提出“晋江经验”。18年来晋江始终践行“晋江经验”,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市场经济体制和收入分配制度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使晋江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城市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晋江的经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集中体现,“晋江经验”在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市场经济体制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探索过程中,正确处理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并最终形成了县域经济治理的宝贵经验。以“晋江经验”为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行研究,为我国县域经济治理和地方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蒋智智[5](2020)在《泉州市工业转型升级中的政府职能研究》文中认为泉州市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营经济高度发达,经济总量连续19年领跑福建,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第一经济大市。经过近30年的发展,泉州市已经奠定了较为雄厚的工业制造业基础,“泉州模式”蜚声全国。但与此同时,泉州市的工业发展仍然面临着工业产业结构较为单一,新兴高科技企业对传统产业辐射带动能力较弱,科研力量薄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发展落后于其他地区,高科技领域人才缺乏等现实问题。因此,如何推动泉州市工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泉州市政府亟待解决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首先,本文综合运用公共管理、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采用定性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与比较研究法,在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对工业转型升级、政府职能等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本文运用政府职能相关理论,梳理了泉州市工业转型升级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分析了泉州市政府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具体践行措施及获得的初步成效;指出泉州市工业转型升级中政府职能的践行主要存在政府直接干预过多、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支持手段单一等问题,而原因则在于泉州市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市场思维相对落后、评估考核机制不完善等。最后,论文还结合发达国家与国内龙头城市的先进做法,对泉州市工业转型升级提出进一步转变职能、提升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综合评估考核机制以及加大引入科研技术力度等对策建议。
李国龙(Prak Kokling)[6](2020)在《柬埔寨纺织品与服装出口贸易研究》文中认为从上世纪90年代新政府成立开始,柬埔寨就依靠其独特的经济条件和地理位置成为国际纺织品与服装贸易中的一个重要出口国,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定地位。纺织品与服装出口贸易为柬埔寨带来了大量外汇,在提高柬埔寨人民生活水平起着重要作用。除此之外,纺织品与服装业作为柬埔寨主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不仅能够充分的推动国内就业,而且能够为柬埔寨经济带来了重要的贡献。因此,柬埔寨政府一直将纺织品与服装业视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但是,随着目前世界纺织品与服装出口贸易的竞争日益激烈,柬埔寨纺织品与服装出口贸易所面临的问题日渐严峻,国际市场占有率也不断地缩小。生产技能滞后、劳动力价格上升等因素制约了柬埔寨纺织品与服装出口贸易长期的发展。因此,对柬埔寨纺织品与服装出口贸易进行研究,从而有具体性、针对性和新颖性的提出提高其出口竞争力相关的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文在对柬埔寨纺织品与服装的出口规模、出口价格与出口结构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以及贸易竞争指数来对其出口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柬埔寨纺织品与服装出口的竞争力相对缺陷,在国际平台上存在一定的脆弱地位,其竞争力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此外,为了进一步预测柬埔寨纺织品与服装的出口贸易,本文使用时间序列预测和回归分析预测来预测柬埔寨纺织品与服装出口贸易。研究结果表明,柬埔寨纺织品与服装出口额在2018年—2022年期间呈现出稳步上升之势。所以整体来看其未来出口处于发展的趋势。最后,为了克服目前柬埔寨纺织品与服装出口贸易所面临的问题,柬埔寨政府应该重视人才培养、实施减少成本措施、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推动目标市场多元化以及促进周边产业发展。
蔡翔[7](2020)在《泉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逐步建立完善覆盖城乡、服务全民、高效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内涵,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列为一项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泉州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又是福建省内经济体量最大、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正努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其在文化层面的政府策略、政府行为正有待于进一步谋划提升。本文尝试从泉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入手,对其中的政府行为进行研究。首先,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探讨,并阐释了公共文化、政府行为的相关理论,同时将二者相结合,着重探讨和研究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政府行为的极端重要性。随后,综合运用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结合泉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关资料,对其中政府行为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发现泉州市通过政府行为,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公共文化组织和文化人才队伍进一步完善、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效果显着、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创新发展等一系列成就。但同时,也依然存在着公共文化服务的体系化还不够完善、均衡化程度还不够高、文化人才资源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应与公众需求不相匹配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泉州市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视和投入还不够,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公民导向”意识比较缺乏,此外,文化部门传统体制也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为此,本文认为,泉州市应当从上海、厦门市等公共文化服务的先进发展模式中汲取经验,采取有针对性的优化政府行为策略,比如,要补齐短板、健全完善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要整合资源、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和服务能力;要深化体制改革,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制度保障;要强化资金保障,完善人才队伍建设等等。本文试图成为该领域的一项有益探索和范本,在理论层面,推动学界深入该领域作进一步深入研究,在实践层面,为其它城市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高宏[8](2020)在《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志广泛编纂,积累了丰富的编纂理论和经验,本文以省级旅游志为研究对象,从编纂的角度考察了旅游志编修源流、背景和体例,对旅游志的内容、特点、价值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旅游志内容梳理的基础上回顾了当代旅游的发展变迁。当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代旅游业白手起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遇挫折但徘徊前行,拨乱反正之后,在改革开放之初,旅游业开始崭露头角,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被国家确定为支柱产业。为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不断调整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扩大旅游的空间和地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居民收入增加,旅游出行人数和旅游消费大幅度增长,旅游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旅游业资料的收集和汇编,总结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反映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已经成为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和部署下,各级政府开始编修旅游志。旅游类志书的编纂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地方志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旅游元素就是志书记述的一个重要方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类专志开始产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志书也愈来愈丰富,出现了包括山志、水志、寺庙志、湖泊志、名胜志等诸多的旅游类志书,民国时期,名胜、古迹被纳入志书定例,逐步奠定了当代旅游志的基础。当代志书编纂过程中,旅游起初是作为部分区域志的篇章之一,随着旅游发展,逐步单独成志,并成为省级志书中一个重要的分志。首轮省级旅游志各地启动时间不一,发展极不平衡,纂修部门多,既有旅游部门,也有外事部门,还有外事部门和旅游部门联动修志。20世纪90年代后期,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开始部署,省级旅游志的续修也开始启动,但由于首轮志书进展不一,故仅有7个省份完成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的编纂。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过程中呈现出工作体制的一致性、机构人员的趋同性、工作程序的相似性、志书编纂和旅游业发展不对称等特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根据各省旅游的实际情况和资料情况,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拟定的相关规定,对志书结构进行设计和规划。篇目主要采用篇(编)、章、节三级,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经营与管理等篇章。两轮志书基本都采用了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设序言、凡例、概述、卷目等,为全书之纲。省级旅游志的文体,在遵循传统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志记述内容的情况,尤其景区景点景色的记述,略微有些创新和变通。两轮志书相比较,体例结构既有继承,也有变革和发展。篇章数量有所损益;篇目分类由“静”到“动”,与时俱进,更加科学;体裁运用更加丰富和合理;文风更加精炼、简洁和实用。省级旅游志主要记述了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线路与规划、旅游类型、旅游市场、旅游服务施设、旅游管理等事象。在这些记述的内容中,展现了当代旅游业的发展和变迁:旅游活动类型更加丰富、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后起勃发、消遣性旅游幅度增大、自费旅游和自助旅游增加;旅游的时空极大拓展,客源地和目的地全球化,旅游时间更加灵活;旅游业的属性从外事接待逐步向经营接待型转变,最终形成旅游产业;旅游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机构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旅游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得到极大的改善;旅游功能也更加多元。省级旅游志在多方面都具有价值,不仅是记录区域旅游发展的载体,也是经济和文化史料的重要来源;在旅游开发中,是旅游宣传的重要工具和信息来源,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重要参考,旅游商品开发的重要借鉴。对于旅游文化研究、旅游史研究、区域经济史研究意义重大。省级旅游志编纂成果丰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编纂组织时,存在组织机构的临设与调整、修志人员的不稳定性、内容不断调整和变化、编纂工作持续周期长等问题;在体例编排方面,篇目分类不够科学、篇目设置存在太“全”和太“简”等现象;在内容记述方面,存在遗漏、失真、地图运用不足、关联性不够等问题;在理论运用方面,对方志学理论和旅游学理论有待进一步融汇贯通。针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存在的问题,有待从资料收集、篇目设置、内容建构和理论创新四个方面进行着手,提高志书的编纂质量。在资料收集方面,加强微观资料、口述史料、网络资料和旧方志资料收集;在篇目的设置时,注意行业分工实际和发展、篇目标题客观简洁、篇目设置注意整体性和逻辑性;在内容建构上,凸显地域特色、彰显时代变化、突出专业性;在理论方面加强创新,尤其是加强对省级旅游志的续修理论的研究、正确处理旅游志和其他志之间的关系,力争早日构建形成旅游方志学。
吴丹洁[9](2019)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海洋经济深化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迈入21世纪,各国对海洋资源开发的高度重视,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方向发展。深化海陆协同发展、海洋经济合作发展,研究福建省海洋经济纵深发展的理论机制,对丰富和深化海洋经济理论体系,对促进福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福建“海丝核心区”、建设海洋强国都有重大意义。目前海洋资源开发已步入高效开发应用的时期。经济发展受到陆地资源缺口日益扩大、社会需求不减反增、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因素的影响,必然会走向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模式。为实现海洋经济展的新突破,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时代,海陆再平衡是新时期深化海洋经济合作发展的战略需要。在新机遇、新挑战面前,探讨推进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论文基于“一带一路”背景,综合运用产业经济、空间经济学、区域经济、海洋经济等相关理论,采用归纳与演绎推理、理论与实证研究、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沿着理论阐释——现实分析与评价——路径选择的思路展开。本文核心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国内外海洋经济研究进展,阐释福建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理论框架。对海洋经济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和“一带一路”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关系的文献梳理和述评,研究发现将海陆经济一体化与再平衡的研究较少,研究中存在着重应用轻理论的现象,结果导致目前理论研究滞后和不足,本论文研究福建省海洋经济纵深发展的理论机制,凝练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的实践,提炼、丰富和深化海洋经济理论体系。本论文阐释了福建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理论框架,理论框架中蕴含的海陆再平衡战略思维:在以海带陆、陆海联动,陆海经济共同发展、良性循环的框架下,推动福建省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强化,助力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落实,海洋经济与内陆经济协同发展,海洋经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共赢发展,推动海洋经济拓展国际市场比较优势、加快高端要素集聚,扩大开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福建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第二部分,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的历程、现状描述,发展评价与实证研究。在分析了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研究提出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的评价模型,同时提出福建省海陆统筹发展的评价模型,通过两个模型的对比评价分析,得出2010年以后,海陆经济逐渐呈现协调发展态势,海洋经济需要深度调整,通过海陆再平衡的战略思维,加强海陆联动,促进优质要素向海集聚,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而推动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第三部分,以理论阐释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福建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体系化的路径:融入“一带一路”、海洋经济深化合作发展、深化海陆协同发展,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完善海洋经济战略空间布局,促进海洋经济提质增效;发展海洋湾区经济,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推进海洋贸易环境国际化,拓展国际市场比较优势;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加快高端要素集聚;产学研一体化培养高新技术人才,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提升海洋产业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全域统筹海陆生态治理,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而言,论文实现了系列层面的创新。一是研究视角上,研究主要指出海陆再平衡是“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战略思维;二是理论框架上,基于“一带一路”背景,研究提出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理论框架,在海陆联动、良性循环的框架下,海洋经济与陆地经济之间的要素有效流动与协同发展、海峡两岸合作发展、与东南亚国家合作发展,推动海洋经济升级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借助并助力“一带一路”经济建设,以全面协调、可持续、高质量的海洋经济发展态势,海洋经济迈向深化发展;三是研究提出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体系化的路径与政策建议。提出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要融入“一带一路”、海洋经济深化合作发展、深化海陆协同发展的路径;提出了完善海洋经济战略空间布局,发展海洋湾区经济,推进海洋贸易环境国际化,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海洋高新技术人才,提升海洋产业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全域统筹海陆生态治理的体系化政策建议。
林存文[10](2019)在《文化资源产业转化机制研究 ——基于69个样本城市11年的面板数据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文化资源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及其产业开发与利用等的研究日益成为文化产业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本研究以验证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不好这一现象为出发点,以实证检验文化资源产业转化机制为逻辑主线展开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理论模型和研究框架;其次,借鉴创意经济理论、文化产业价值链等理论,分析了文化资源对文化产业的影响以及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机制等研究内容,构建了相应的研究模型;再次,运用因子分析、面板数据计量回归等方法对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并通过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了文化资源产业转化的水平;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并得出相应的管理启示。本研究主要取得以下三点研究结论。第一,文化资源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机制揭示了两者间存在的影响和联系。实证研究显示,综合文化资源对文化产业存在正向显着的影响,“文化资源诅咒”总体上不存在。但不同类型文化资源对文化产业的影响不同,不同地区不同城市文化资源禀赋对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也会存在差异。第二,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作用机制揭示了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过程和运行机制。文化资源产业转化过程可以分为产品化、商品化和产业化三个阶段,包括创意、生产、流通、消费和再生产等环节。实证研究显示,产业集聚、城市经济环境、城市政策环境、人才、市场需求、创意等要素对文化资源产业转化过程有正向显着的影响作用。第三,文化资源产业转化水平测度揭示了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程度和水平,具体通过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来体现。实证研究显示,我国当前各城市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存在中等水平以上的耦合,但耦合协调等级处于中等以下水平,这表明,两者之间存在较强的影响关系,但协调发展水平还不足,文化资源产业转化水平还不高。本研究创新之处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提出并验证了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机制的理论模型;第二,分析并检验了文化资源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机制,验证了经济学领域中的“资源诅咒”命题在文化产业领域中的适用性;第三,剖析了文化资源产业转化的运行机制,提炼并实证检验了创意、人才、市场需求、产业集聚、城市经济环境、城市政策环境等关键影响因素;第四,实证测度了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水平,通过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量化了对文化资源产业转化程度的研究。本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学术价值,丰富了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期望能够为后续的学术研究与企业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泉州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泉州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论文提纲范文)
(1)福厦泉产业结构对税收收入影响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税收收入影响因素研究 |
1.3.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
1.3.3 产业结构与税收收入关系研究 |
1.3.4 文献综述综评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主要内容 |
1.6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1.6.1 创新点 |
1.6.2 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产业结构相关理论 |
2.1.1 产业结构理论 |
2.1.2 产业结构的划分 |
2.1.3 产业结构优化 |
2.1.4 产业技术升级 |
2.2 产业税收概述 |
2.2.1 第一产业税收政策 |
2.2.2 第二产业税收政策 |
2.2.3 第三产业税收政策 |
2.3 产业结构影响税收收入理论 |
2.4 税收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第3章 福厦泉三地产业结构与税收收入的描述分析 |
3.1 福厦泉三地税收收入基本情况的对比分析 |
3.2 福州、厦门、泉州产业结构基本情况的对比分析 |
3.2.1 福州、厦门、泉州产业结构对比分析 |
3.2.2 由描述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 |
第4章 三地产业结构对税收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三地经济总量对税收收入影响分析 |
4.1.1 福州经济总量对三次产业税收收入总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2 厦门经济总量对三次产业税收收入总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3 泉州经济总量对三次产业税收收入总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
4.2 三地产业结构对税收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4.2.1 福州产业结构对税收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4.2.2 厦门产业结构对税收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4.2.3 泉州产业结构对税收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4.3 三地第二产业细分结构对税收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4.3.1 福州第二产业细分结构对税收收入的影响 |
4.3.2 厦门第二产业细分结构对税收收入的影响 |
4.3.3 泉州第二产业细分结构对税收收入的影响 |
4.4 三地第三产业细分行业对税收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4.4.1 福州第三产业细分行业对税收收入的影响 |
4.4.2 厦门第三产业细分行业对税收收入的影响 |
4.4.3 泉州第三产业细分行业对税收收入的影响 |
第5章 实证结果的分析 |
5.1 三地经济总量对税收收入影响实证结果的分析 |
5.2 三地产业结构对税收收入影响实证结果的分析 |
5.3 三地第二产业细分结构对税收收入影响实证结果的分析 |
5.4 三地第三产业细分行业对税收收入影响实证结果的分析 |
5.5 其他因素对于三地税收收入的影响 |
第6章 协调三地产业结构与税收的建议 |
6.1 福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建议 |
6.1.1 福州第二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
6.1.2 福州第三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
6.2 厦门三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建议 |
6.2.1 厦门第二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
6.2.2 厦门第三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
6.3 泉州三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建议 |
6.3.1 泉州第二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
6.3.2 泉州第三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
6.4 从税收角度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立论基础:旅游成为城市的一种生产方式 |
1.2.1 生产力要素向旅游集聚 |
1.2.2 旅游生产关系影响深入 |
1.2.3 旅游业社会贡献率提高 |
1.3 基本问题: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
1.3.1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基础格局 |
1.3.2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演化规律 |
1.3.3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正效机制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结构 |
2 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旅游化 |
2.1.2 城市旅游化 |
2.1.3 城市效率 |
2.2 文献分析 |
2.2.1 旅游化研究综述 |
2.2.2 城市效率研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1.1 假设一: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存在时间上的协同关系 |
3.1.2 假设二: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协同存在空间差异性 |
3.2 研究方法 |
3.2.1 定性研究 |
3.2.2 定量研究 |
3.3 样本与数据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与测度分析 |
4.1 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 |
4.1.1 既有的旅游化指标体系分析 |
4.1.2 旅游化指标体系的优化原则 |
4.1.3 优化的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 |
4.2 城市旅游化测算与分析 |
4.2.1 权重分配 |
4.2.2 数据处理 |
4.2.3 测算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与测度分析 |
5.1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 |
5.1.1 既有城市效率指标体系分析 |
5.1.2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优化原则 |
5.1.3 优化后的城市效率指标体系 |
5.2 城市效率的测度与分析 |
5.2.1 方法说明与数据处理 |
5.2.2 测算结果与数据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间关系分析 |
6.1 方法说明 |
6.1.1 时间序列的稳定性及其检验 |
6.1.2 协整检验 |
6.1.3 误差修正模型 |
6.2 数据预处理 |
6.3 时间关系分析 |
6.3.1 平稳性检验 |
6.3.2 旅游化和城市效率协整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7 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空间关系分析 |
7.1 分析说明 |
7.1.1 分析模型构建 |
7.1.2 城市分类说明 |
7.2 空间关系分析 |
7.2.1 城市旅游化的空间特征分析 |
7.2.2 城市效率的空间特征分析 |
7.2.3 交叉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研究总结 |
8.1 研究内容 |
8.1.1 城市旅游化的现状及时空特征 |
8.1.2 城市效率的现状及时空特征 |
8.1.3 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空关系 |
8.2 研究见解 |
8.2.1 旅游化是历史发展必然而非一支独大 |
8.2.2 旅游化兼具逆向的表征和正向的效用 |
8.2.3 并非所有城市都适合全面推进旅游化 |
8.3 研究创新 |
8.3.1 概念的创新 |
8.3.2 理论的创新 |
8.3.3 策略的创新 |
8.4 研究展望 |
8.4.1 研究局限 |
8.4.2 研究拓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2007-2016年) |
附录 B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排名(2007-2016年) |
附录 C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增长率(2007-2016年) |
附录 D 中国城市效率指数(2007-2016年) |
附录 E 中国城市效率增长率(2007-2016年)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修正后DEA两步法的城市工业环境效率研究 ——以25个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城市分工理论 |
1.3.2 工业环境效率及其评估方法 |
1.3.3 DEA两步法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2 所研究样本城市概况 |
2.1 样本选择 |
2.2 所研究城市概况 |
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方法 |
3.1.1 DEA方法 |
3.1.2 具有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 |
3.2 数据来源 |
3.3 本章小结 |
4 工业环境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
4.1 DEA模型的构建 |
4.1.1 投入产出指标选取 |
4.1.2 所选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本章小结 |
5 工业环境效率模型应用 |
5.1 DEA分析 |
5.1.1 工业环境效率计算结果 |
5.1.2 工业环境效率结果分析 |
5.1.3 冗余分析 |
5.1.4 未加入环境因素的SBM模型分析 |
5.2 Malmquist指数分析 |
5.2.1 Malmquist指数计算结果 |
5.2.2 Malmquist指数计算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工业环境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6.1 回归变量选择 |
6.2 基于Bootstrap方法的断尾回归步骤 |
6.3 断尾回归结果 |
6.3.1 回归结果 |
6.3.2 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初步探索 ——基于“晋江经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比较分析法 |
(三)理论联系实际法 |
第二章 “晋江经验”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 |
一、“晋江经验”的主要内容 |
(一)“晋江经验”的实践脉络 |
(二)“晋江经验”的科学内涵 |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涵 |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主要内涵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涵 |
(三)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主要内涵 |
第三章 “晋江经验”中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初步探索 |
一、改革开放初期晋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大型企业数量少 |
(二)企业融资困难 |
(三)企业诚信意识和品牌意识淡薄 |
(四)企业管理模式和技术创新落后 |
(五)企业经营者文化素质低 |
二、“晋江经验”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措施 |
(一)扩大生产规模,增强企业实力 |
(二)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 |
(三)坚持诚信为本,打造品牌之都 |
(四)完善管理模式,加快企业创新 |
(五)传承企业文化,弘扬企业家精神 |
三、改革开放以来晋江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就 |
(一)民营经济实力壮大 |
(二)产业集群作用凸显 |
(三)品牌效应引领发展 |
第四章 “晋江经验”中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探索 |
一、改革开放初期晋江经济发展中资源配置方式存在的问题 |
(一)市场化程度不高 |
(二)政府作用发挥不充分 |
(三)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不协调 |
二、“晋江经验”中培育市场经济的措施 |
(一)调整经济政策,创新发展方式 |
(二)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能力 |
(三)立足比较优势,推进产业升级 |
(四)正确处理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 |
三、改革开放以来晋江市场经济的发展成就 |
(一)市场化机制健全 |
(二)现代化治理能力 |
(三)工业化基础牢靠 |
(四)城市化建设完善 |
(五)网络化互联互通 |
第五章 “晋江经验”中对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初步探索 |
一、改革开放以来晋江对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探索 |
(一)打破平均主义,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公平 |
(三)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
(四)把公平放在突出地位,提倡共享发展成果 |
二、“晋江经验”对分配制度体系的初步探索 |
(一)初次分配制度是基础 |
(二)再分配制度是调节 |
(三)第三次分配制度是补充 |
结语“晋江经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初步探索 |
一、“晋江经验”初步探索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二、“晋江经验”初步探索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
三、“晋江经验”初步探索多种分配方式的实现方式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泉州市工业转型升级中的政府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工业转型升级中的政府职能概述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工业转型升级 |
二、政府职能 |
第二节 工业转型升级与政府职能 |
一、工业转型升级的方式与阶段 |
二、工业转型升级中的政府职能及其表现方式 |
第三章 泉州市工业转型升级中政府职能的具体践行措施及初步成效 |
第一节 泉州市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泉州市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 |
二、泉州市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机遇 |
第二节 泉州市工业转型升级中政府职能的具体践行措施 |
一、积极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
二、积极发挥公共服务职能 |
三、积极发挥文化职能 |
第三节 泉州市工业转型升级中政府职能践行的初步成效 |
一、工业产值稳中有升 |
二、高技术制造业增长明显 |
三、新兴产业快速布局 |
第四章 泉州市工业转型升级中政府职能践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经济决策失误 |
二、政府支持手段单一 |
三、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 |
第二节 原因剖析 |
一、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
二、市场思维相对落后 |
三、评估考核机制不完善 |
第五章 国内外其他地区工业转型升级中政府职能践行的成功做法及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内外其他地区工业转型升级中政府职能践行的成功做法 |
一、德国推进“工业4.0”的成功做法 |
二、深圳市工业转型升级成功做法 |
第二节 经验借鉴 |
一、加强工业转型升级的社会化配套建设 |
二、突出企业在工业转型升级中的主体地位 |
三、积极营造鼓励全民创新的社会创新氛围 |
第六章 泉州市工业转型升级中政府职能优化对策 |
第一节 进一步转变职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
一、完善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
二、搭建工业转型升级服务平台 |
三、大力提升工业产业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
第二节 提升市场思维能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
一、进一步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
二、提高政府政策与企业需求的契合度 |
第三节 健全政府绩效综合评估考核机制 |
一、建立政策实施效果监督反馈机制 |
二、建立更加全面的官员政绩考核机制 |
第四节 强化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科研体系建设 |
一、建立工业转型升级科研中枢平台 |
二、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载体 |
第五节 加大引进与培养新型工业人才力度 |
一、加强人才的引进工作 |
二、加强人才的培训工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柬埔寨纺织品与服装出口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问题、目标与意义 |
1.1.1 研究问题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点 |
1.4 研究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出口贸易影响因素 |
2.2 产业竞争力 |
2.3 文献评述 |
3 柬埔寨纺织品与服装出口现状分析 |
3.1 出口规模 |
3.2 出口价格 |
3.3 出口结构 |
3.3.1 出口产品结构 |
3.3.2 出口国别结构 |
3.4 出口竞争力 |
3.4.1 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 |
3.4.2 国际市场占有率(MS) |
3.4.3 贸易竞争指数(TC) |
4 柬埔寨纺织品与服装出口的问题与机遇 |
4.1 柬埔寨纺织品与服装出口的问题 |
4.1.1 出口目标市场比较集中 |
4.1.2 国际竞争优势日益趋弱 |
4.1.3 产品价格不具有竞争力 |
4.1.4 商品种类比较单一 |
4.1.5 专业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欠缺 |
4.1.6 生产技术落后 |
4.2 柬埔寨纺织品与服装出口贸易的机遇 |
4.2.1 柬埔寨政府的高度重视 |
4.2.2 中国的FDI |
4.2.3 美国普惠制(GSP)的优惠待遇 |
4.2.4 欧盟“EBA”的优惠待遇 |
5 柬埔寨纺织品与服装出口贸易预测分析 |
5.1 时间序列预测 |
5.1.1 平稳性检验 |
5.1.2 自相关性分析 |
5.1.3 预测结果与分析 |
5.2 回归分析预测 |
5.2.1 构建模型 |
5.2.2 平稳性分析 |
5.2.3 相关性分析 |
5.2.4 回归分析 |
5.2.5 预测结果与分析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重视人才培养 |
6.2.2 提高产业生产技术水平 |
6.2.3 塑造全面良好的投资环境 |
6.2.4 推动目标市场多元化 |
6.2.5 实施减少成本措施 |
6.2.6 促进周边产业发展 |
6.3 论文存在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泉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二、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三、文献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可能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主要概念界定与研究基础理论 |
第一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文化、公共文化和公共文化服务 |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三、政府行为 |
第二节 研究基础理论 |
一、公共产品理论 |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三章 泉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概述 |
第一节 泉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概况 |
第二节 泉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概况 |
一、加大文化投入力度,健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
二、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实现乡村文化持续振兴 |
三、丰富公共文化活动,提升文化生活品质 |
第三节 泉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的成就 |
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 |
二、公共文化组织和文化人才队伍进一步完善 |
三、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效果显着 |
四、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创新发展 |
第四章 泉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
第一节 泉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存在问题 |
一、泉州市公共文化服务的体系化还不够完善 |
二、泉州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程度还不够高 |
三、泉州市文化人才资源总量不足、结构失衡 |
四、泉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应与公众需求不相匹配 |
第二节 泉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泉州市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视和投入还不够 |
二、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公民导向”意识比较缺乏 |
三、文化部门传统体制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 |
第五章 国内其它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成功经验及其借鉴 |
第一节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成功经验 |
一、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做法 |
二、厦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做法 |
第二节 其它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成功经验的借鉴 |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
二、政策规划先行 |
三、引导多元参与 |
第六章 进一步优化泉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策略 |
第一节 补齐短板,健全完善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
一、持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
二、持续提升乡镇综合文化设施 |
三、持续盘活基层综合文化中心 |
第二节 整合资源,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和服务能力 |
一、深入落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
二、深入开展丰富多元文化工程 |
三、完善流动文化服务体系 |
四、深化数字文化建设 |
五、丰富文化产品供给 |
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交流合作 |
第三节 深化体制改革,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制度保障 |
一、深化体制改革和制度设计 |
二、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机制 |
三、探索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
四、鼓励引导社会参与 |
五、大力引导文化消费 |
第四节 强化资金保障,完善人才队伍建设 |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
二、配齐配强文化队伍 |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架构 |
第一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背景 |
第一节 当代旅游业快速发展 |
第二节 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
第三节 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增长 |
小结 |
第二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概要 |
第一节 旅游志编纂溯源 |
第二节 首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
第三节 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省级旅游志体例安排 |
第一节 省级旅游志结构设计 |
第二节 省级旅游志的体裁 |
第三节 省级旅游志的文体 |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体例比较 |
小结 |
第四章 省级旅游志记述的事象 |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开发 |
第二节 旅游线路与规划 |
第三节 旅游类型 |
第四节 旅游市场 |
第五节 旅游服务设施 |
第六节 旅游管理 |
小结 |
第五章 旅游志中旅游业的发展变迁 |
第一节 旅游活动类型的变化 |
第二节 旅游时空的拓展 |
第三节 旅游业属性的变迁 |
第四节 旅游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 |
第五节 旅游设施的发展 |
第六节 旅游功能多元化 |
小结 |
第六章 省级旅游志的价值 |
第一节 资料价值 |
第二节 应用价值 |
第三节 研究价值 |
小结 |
第七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组织工作问题 |
第二节 体例编排问题 |
第三节 内容记述问题 |
第四节 理论应用问题 |
小结 |
第八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优化建议 |
第一节 资料收集 |
第二节 篇目设置 |
第三节 内容建构 |
第四节 理论创新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 |
二、地方志 |
三、资料汇编 |
四、着述 |
五、期刊论文 |
六、硕博论文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9)“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海洋经济深化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及其意义 |
1.1.2 海洋经济深化发展是助力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迫切需要 |
1.1.3 海陆再平衡是新时期深化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
2.1 “海洋经济”以及“‘一带一路’与海洋经济”文献综述 |
2.1.1 国外海洋经济文献综述 |
2.1.2 国内海洋经济文献综述 |
2.1.3 “一带一路”与海洋经济文献综述 |
2.1.4 文献述评 |
2.2 相关概念 |
2.2.1 “一带一路” |
2.2.2 海洋经济 |
2.2.3 海洋文化 |
2.2.4 海陆再平衡 |
2.3 理论工具 |
2.3.1 空间经济学理论 |
2.3.2 产业经济理论 |
2.3.3 区域经济理论 |
2.3.4 海洋经济理论 |
2.4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 |
2.4.1 提出“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的政策背景 |
2.4.2 海陆耦合关联分析 |
2.4.3 海陆再平衡的内涵 |
2.4.4 海陆再平衡的逻辑 |
第三章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发展历程、现状与问题 |
3.1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历程 |
3.1.1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背景 |
3.1.2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阶段 |
3.2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
3.2.1 福建省海洋第一产业发展现状 |
3.2.2 福建省海洋第二产业发展现状 |
3.2.3 福建省海洋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
3.3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成就与问题 |
3.3.1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成就 |
3.3.2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与评价 |
4.1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海丝核心区与政策叠加效应 |
4.1.1 福建海洋经济迎来的崭新经济机遇——海丝核心区建设 |
4.1.2 “一带一路”倡议后福建海洋经济迎来政策方案密集的环境 |
4.2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基础与条件分析 |
4.2.1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资源基础与条件 |
4.2.2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产业基础与条件 |
4.2.3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科研基础与条件 |
4.2.4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文化基础与条件 |
4.3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评价 |
4.3.1 海洋经济发展的评价方法 |
4.3.2 有关数据说明 |
4.3.3 实证数据与解释 |
4.3.4 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评价实证结果及分析 |
4.4 福建省海陆耦合发展实证研究 |
4.4.1 福建省海陆耦合发展的评价方法 |
4.4.2 福建省海陆耦合发展的评价模式 |
4.4.3 福建省海陆耦合发展评价的数据及解释 |
4.4.4 福建省海陆耦合发展评价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五章 海陆再平衡特征分析与战略选择 |
5.1 福建省海洋经济海陆再平衡的特征分析 |
5.1.1 福建省海洋经济海陆再平衡的特征 |
5.1.2 海陆相关基础关系与海陆再平衡动因分析 |
5.2 福建省海洋经济海陆相关要素再平衡 |
5.2.1 海陆资源要素再平衡 |
5.2.2 海陆资本要素再平衡 |
5.2.3 海陆技术要素再平衡 |
5.2.4 海陆劳动力要素再平衡 |
5.3 福建省海洋经济海陆再平衡的战略选择 |
5.3.1 福建省与内陆地区海陆再平衡的战略选择 |
5.3.2 海峡两岸海洋经济海陆再平衡的战略选择 |
5.3.3 福建省与东南亚国家海洋经济海陆再平衡的战略选择 |
第六章 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路径与政策建议 |
6.1 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路径 |
6.1.1 融入“一带一路” |
6.1.2 秉承两种发展:深化海陆协同发展、深化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海洋经济合作发展 |
6.2 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
6.2.1 完善海洋经济战略空间布局,促进海洋经济提质增效 |
6.2.2 发展海洋湾区经济,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 |
6.2.3 推进海洋贸易环境国际化,拓展国际市场比较优势 |
6.2.4 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加快高端要素集聚 |
6.2.5 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海洋高新技术人才,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
6.2.6 以创新为驱动力,提升海洋产业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 |
6.2.7 全域统筹海陆生态治理,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10)文化资源产业转化机制研究 ——基于69个样本城市11年的面板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1 文化资源利用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效 |
1.2.2 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3 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化资源的研究 |
2.1.1 文化资源研究的文献分析 |
2.1.2 文化资源的研究脉络 |
2.1.3 文化资源的概念演化 |
2.1.4 文献述评 |
2.2 文化产业的研究 |
2.2.1 文化产业研究的文献分析 |
2.2.2 文化产业的研究脉络 |
2.2.3 文化产业的概念演化 |
2.2.4 文献述评 |
2.3 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关系研究 |
2.3.1 文化资源对文化产业的影响研究 |
2.3.2 文化产业对文化资源的影响研究 |
2.4 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
2.4.1 文化资源产业转化的实践应用研究 |
2.4.2 文化资源产业转化模式研究 |
2.4.3 文化资源产业转化路径研究 |
2.4.4 文献述评 |
2.5 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机制研究 |
2.5.1 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转化的机制研究 |
2.5.2 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机制研究 |
2.5.3 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
2.5.4 文献述评 |
2.6 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实证研究 |
2.6.1 文化资源评价的实证研究 |
2.6.2 文化资源产业转化机制的实证研究 |
2.6.3 文献述评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 |
3.1.1 文化资源的涵义与类型 |
3.1.2 文化产业的涵义和类型 |
3.2 文化资源对文化产业影响的理论基础与分析 |
3.2.1 理论基础 |
3.2.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3 文化资源产业转化机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 |
3.3.1 理论基础 |
3.3.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4 文化资源产业转化水平测度的理论基础与分析 |
3.4.1 理论基础 |
3.4.2 理论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文化资源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检验 |
4.1 实证研究方案设计 |
4.1.1 模型指标的选取与设定 |
4.1.2 研究模型构建 |
4.1.3 样本选择 |
4.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 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与文化资源丰裕度测度 |
4.2.1 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测度 |
4.2.2 各类文化资源丰裕度的测度 |
4.2.3 综合文化资源丰裕度的测度 |
4.3 实证分析与检验 |
4.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4.3.2 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
4.3.3 面板模型选择与检验 |
4.3.4 计量回归结果 |
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4.1 回归结果分析 |
4.4.2 资源诅咒问题讨论 |
4.4.3 影响机制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文化资源产业转化影响机制检验 |
5.1 实证研究方案设计 |
5.1.1 模型指标的选取与设定 |
5.1.2 计量模型构建 |
5.1.3 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
5.2 实证分析与检验 |
5.2.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5.2.2 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
5.2.3 面板模型的检验与选择 |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1 综合文化资源总体层面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2 不同文化资源类型层面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3 不同城市类型分组稳健性检验结果分析 |
5.3.4 转化作用机制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文化资源产业转化水平测度 |
6.1 实证研究方案设计 |
6.1.1 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
6.1.2 文化资源产业转化水平测度模型的构建 |
6.2 文化资源产业转化水平的测度与分析 |
6.2.1 测度结果 |
6.2.2 测度结果分析 |
6.3 文化资源产业转化水平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理论研究主要结论 |
7.1.2 实证研究主要结论 |
7.2 研究理论贡献 |
7.3 管理启示 |
7.3.1 区分文化资源种类,避免资源诅咒 |
7.3.2 重视转化要素,提升文化资源产业开发水平 |
7.3.3 推动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耦合协调发展,提高转化水平 |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4.1 本研究不足之处 |
7.4.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与文化资源丰裕度综合测度值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四、泉州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厦泉产业结构对税收收入影响比较研究[D]. 程可心. 集美大学, 2020(05)
- [2]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D]. 岳燕祥.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3]基于修正后DEA两步法的城市工业环境效率研究 ——以25个城市为例[D]. 范玉楼.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初步探索 ——基于“晋江经验”的研究[D]. 苏文伟. 集美大学, 2020(08)
- [5]泉州市工业转型升级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 蒋智智. 华侨大学, 2020(01)
- [6]柬埔寨纺织品与服装出口贸易研究[D]. 李国龙(Prak Kokling).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7]泉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蔡翔. 华侨大学, 2020(01)
- [8]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D]. 高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9)
- [9]“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海洋经济深化发展路径研究[D]. 吴丹洁. 西北大学, 2019(07)
- [10]文化资源产业转化机制研究 ——基于69个样本城市11年的面板数据分析[D]. 林存文. 华侨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