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白杨33个无性系黑斑病和溃疡病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王烟霞,樊军锋,余永玮,高建社,周永学[1](2021)在《14个杨树无性系对黑斑病和叶枯病的抗性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14个1年生杨树无性系(La、Pa、Ta、Qg、Ti、中林46、I-107、A23、A39、A46、A50、A54、84K、I-101)感染黑斑病和叶枯病进行了调查,并分析比较各个无性系的感病率、感病指数和相对感病指数。结果表明,白杨派A23、A46和A50对黑斑病抗病,黑杨派Pa和Ti对黑斑病抗病;白杨派A23、A39和A50对叶枯病高抗,A46和A54对叶枯病抗病,黑杨派Pa、Ti、Qg、 La、Ta均对叶枯病高抗。其中无性系A23、A50、Pa和Ti有较好的抗黑斑病和抗叶枯病能力,可以用作速生抗病性好的杨树新品种推广。
俞永玮,高建社,周永学,樊军锋[2](2021)在《几种新选育杨树品种(品系)叶部病害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比较新选育的杨树无性系抗病性,以渭河试验站栽植的27个杨树无性系为材料,对其1 a生扦插苗叶部病害侵染情况进行大田调查,并运用隶属函数和系统聚类方法分析对比各无性系间抗病性强弱,提出病害防治建议。结果表明:所选白杨派无性系均未感染锈病,且白杨派无性系对3种病害的抗性均强于黑杨派无性系;试验的27个无性系抗病性强弱综合评价结果是,I-101,84k,秦白杨1、2、3、4、5号,西北杨1、3号,07-17-18、07-23-23、07-30-11、04-17-12、04-19-14和秦黑青杨2号等15个无性系抗性较强,秦黑卜杨,秦黑青杨1号,秦黑杨1、2号,田纳西1、2、3号,陕林3、4号等9个无性系抗病性较弱;气候因素对杨树叶部病害的发生影响最大,种源因素影响次之。可通过杂交选育抗病性更强的树种,加强林地管理等减少病害发生。
王烟霞[3](2021)在《12个杨树无性系旱生结构和抗病性测定分析研究》文中认为以12个杨树无性系为试验材料(84K、I-101、107、A23、A39、A50、A54、La、Pa、Qg、Ta和Ti),测定各个杨树无性系苗木的各项生理指标:基于叶片解剖结构对12个杨树无性系进行抗旱能力评价;对12个杨树无性系感染黑斑病和叶枯病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通过分析比较各个无性系的感病率、感病指数和相对感病指数来评价无性系的抗黑斑病和叶枯病的能力;对12个杨树无性系的水培条进行接种试验,在室内对水培条接种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记录病原菌于不同无性系间的发病潜伏期时长及记录并计算相对抗病指数等,比较不同无性系抵御溃疡病菌的能力和彼此之间的差异,同时为杨树新优良无性系的选育和资源利用提供理论基础。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抗旱能力评价通过常规石蜡切片的方法进行切片制作,并利用Motic光学显微镜进行科学观测,12个杨树无性系的7项抗旱性结构指标之间差异较大,叶片角质层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叶片厚度、主脉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CTR变幅分别为1.94~17.07μm、5.82~26.23μm、3.28~18.96μm、39.62~201.59μm、496.99~1712.35μm、25.53-86.94μm和27%~66%,变异系数分别为40.11%,49.02%,50.08%,39.13%,32.04%,27.87%和59.09%。相关性数据分析的实验结果显示,除角质层厚度与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主脉厚度、CTR之间以及栅栏组织厚度与下表皮厚度之间相关性不显着外,其余指标间均呈极显着相关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了角质层厚度、叶片厚度和CTR 3个指标作为杨树无性系抗旱性评价的代表性指标,最后运用隶属函数值法得出12个杨树无性系抗旱能力排序为:A50>Qg>Ti>A23>La>107>Ta>A54>I-101>A39>84K>Pa。2.抗黑斑病和叶枯病能力评价在自然发病情况下,白杨派A23和A50对黑斑病抗病,黑杨派Pa和Ti对黑斑病抗病;白杨派A23、A39和A50对叶枯病高抗,A54对叶枯病抗病,黑杨派Pa、Ti、Qg、La、Ta均对叶枯病高抗。其中无性系A23、A50、Pa和Ti有较好的抗黑斑病和抗叶枯病能力,可以用作速生抗病性好的杨树新品种推广。3.抗溃疡病能力评价通过室内人工接种溃疡病菌的方法,测定12个杨树无性系对溃疡病的抗性,结果表明无性系A39、Qg、Ti属于高抗无性系,平均感病指数分别为1.23%、11.44%和4.57%;无性系A23、A50、Ta、84K和I-101属于抗病无性系,平均感病指数分别为23.34%、42.9%、37.5%、28.75%和33.3%;无性系A54属于感病无性系,平均感病指数为57.2%;La、Pa和107属于高感无性系,平均感病指数分别为69.05%、83.39%和85.03%。其中无性系A39、Qg、Ti的感病指数相对较低,可以作为新杨树抗溃疡病无性系选育的优选材料。
薄慧娟[4](2020)在《种植密度对毛白杨林地养分循环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长年依赖进口大量木材,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是满足木材需求的重要保障。杨树在我国种植面积达850万公顷,居世界第一,但生产力相对较低。毛白杨是我国乡土树种,生长期长,新的优良无性系不断培育成功。利用2007年种植的“十一五”至“十二五”河北威县毛白杨速生丰产林常规密度田间试验地,于2015~2017和2019年开展试验研究。首先进行4种无性系(S86、BT17、B331、1316)在7种种植密度(D22:2 m×2 m、D23:2 m×3 m、D33:3 m×3 m、D43:4 m×3 m、D44:4 m×4 m、D45:4 m×5 m和D46:4 m×6 m[行距×株距])下生长和林分蓄积量关系的研究;进一步采用根序法、土钻法、网袋原位分解法等分别研究S86优良无性系在3种典型种植密度(D22、D43和D45)下的细根、叶片、林地土壤养分垂直变化和叶枯落物分解等特征,明确密度调控下的毛白杨优良无性系林分生长和养分循环过程,为构建杨树速生丰产林和优化栽培技术体系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1)密度和无性系显着影响毛白杨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量。密度D46下林分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最大,D23蓄积量最大;B331和S86无性系较BT17、1316表现良好。(2)S86无性系细根生物量、形态和养分含量受种植密度影响,并且上述指标在1~3级细根与>3级细根之间差异显着。密度D22的1~3级细根生物量、根长、直径、表面积、氮含量较高,D43和D45的>3级细根指标较高。(3)土壤养分含量与细根(生物量、形态和养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受土壤养分因子、细根根序级别等因素影响,表现不一致。(4)种植密度显着影响S86无性系叶片性状。叶形态、养分含量均在密度D22下较小,而比叶重和化学计量比则较大;叶形态、养分含量和化学计量比间有一定的相关性。(5)S86林地土壤养分含量主要富集在0~20 cm土层,所占比例为69%~79%。同时土壤养分含量垂直分布特征受种植密度显着影响(速效钾除外)。(6)S86叶枯落物年质量残留率平均值为77%,养分残留率平均值为碳(26%)、氮(56%)、磷(31%);D22密度下叶枯落物的质量和养分残留率显着高于密度D43和D45,碳氮比排序为密度D22>D43>D45。研究揭示种植密度显着影响毛白杨林分生长和养分循环过程。现阶段在密度2 m×2 m下,林木个体生长资源受到限制,细根间的竞争较大,林地养分匮乏,叶枯落物归回周期较长,不利于后期林木生长,应适时进行间伐或水肥管理。
张维韬[5](2019)在《杨树叶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植物天然免疫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杨树是重要的工业用材和生态防护树种,在我国种植面积十分广泛。由于杨树人工林多为无性系繁育,林分结构单一,极易产生病害的流行与爆发。杨树叶部病害是杨树人工林主要病害之一,是林业经济与生态系统的重要威胁。因此开展杨树叶部病害调查,分离和鉴定病原微生物,阐述病原微生物系统发生关系以及进行致病性检测对于杨树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实践意义。此外,病原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互作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多个植物的免疫开关-模式识别受体被成功鉴定。本研究希望通过对模式识别受体基因进行敲除,制造免疫缺陷的模式植物,为将来以模式植物为媒介研究杨树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提供技术支持。基于以上内容,本论文主要开展了如下几方面的研究:1.杨树叶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通过组织分离法,从3种杨树叶斑病组织中分离到病原菌。通过形态学以及ITS、LSU、RBP2和TEF1-α特征序列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毛白杨疮痂叶斑病病原菌为首次报道的新种,我们将其命名为Elsino?.tomentosae;引起美洲黑杨疮痂叶斑病病原菌为E.australis;引起美洲黑杨黑星病病原菌为Venturia phaeosepta。2.致病性检测:通过病原菌接种试验,病原菌E.tomentosae能够成功侵染毛白杨和山新杨;E.australis能够侵染895杨,并引起T89杨过敏反应而产生坏死斑;Venturia phaeosepta能够侵染895杨和T89杨。3.烟草非寄主抗性:使用病原菌E.tomentosae,E.australis和Venturia phaeosepta的所有菌株分别接种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结果均未使烟草致病。接种后,触发了烟草中免疫报告基因Nb Pti5、Nb Acre31表达量不同程度的提高,表明病原菌引起了烟草的非寄主抗性。4.Nb FLS2基因敲除:本研究尝试将烟草模式识别受体FLS2进行敲除,构建了Nb FLS2-1、Nb FLS2-2的单敲除以及二者双敲除的CRISPR/Cas9载体,农杆菌遗传转化烟草后,获得了Nb FLS2-1单敲除、Nb FLS2-2单敲除以及二者双敲除的突变体植株。
王长海[6](2019)在《小叶杨与欧洲黑杨杂交子代苗期性状变异分析》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可用于杨树造林的土地多是干旱、寒冷和盐碱等困难用地,选育速生、优质、抗旱、抗寒等杨树新品种,是满足我国杨树人工林发展节本增效需求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选用内蒙古通辽林科院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Carr.)基因库内3个优良无性系(‘1-XY’、‘XY-5’、‘ZL3’)为母本,意大利杨树研究所亲本选择育种所得6个欧洲黑杨(Populus nigra L.)优良无性系(‘N188’、‘N020’、‘N139’、‘N151’、‘N429’、‘N430’)为父本,通过人工控制授粉杂交获得F1代,存活8个杂交组合共计1910株子代,对二年生苗木地径性状,以及扦插扩繁后的一年生苗木叶片数量性状(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叶宽和叶柄长)进行测定,统计性状的变异系数、遗传力、遗传增益、配合力等参数,分析8个杂交组合子代性状的遗传变异情况。对杂交子代叶部病害发生情况进行田间调查,统计8个杂交组合子代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比较8个杂交组合间子代病害发生情况的差异。同时,利用Leaf Analyser软件构建了8个杂交组合子代叶片标志点轮廓模型,并对杂交子代叶形态变异进行主成分分析,探究影响叶形态变异的叶片数量性状及形态表现。通过Morpho J软件基于叠印法构建了叶片的形态特征模型,分析了影响叶形态变异的主要形态特征,确定了不同形态特征在叶形态变异中的占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地径性状的遗传变异:8个杂交组合子代二年生地径性状平均值的变化范围为2.71cm~3.60cm,子代地径均值较大的杂交组合为‘1-XY×N188’、‘ZL-3×N188’、‘ZL-3×N429’,特殊配合力最大的杂交组合是‘1-XY×N188’。杂交子代地径性状变异系数的范围是42.85%~52.38%,8个杂交组合子代的地径性状均存在很大幅度的变异。8个杂交组合子代地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为0.81,受遗传因素影响大,可以为苗期选择的依据。杂交组合的遗传增益均在50%以上,均有较好的性状表现。(2)叶片性状的遗传变异:杂交组合‘ZL-3×N430’子代的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叶宽、叶柄长均值最大。子代最大叶片出现在杂交组合‘ZL-3×N188’中。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叶宽、叶柄长的变异系数范围为25.47%~39.29%、13.93%~21.72%、11.34%~18.56%、13.62%~20.95%、15.09%~26.83%,变异幅度均较大。杂交子代叶片性状在杂交组合间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杂交子代的叶片性状均值接近父本。杂交子代叶面积、周长、叶长、叶宽、叶柄长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88、0.91、0.89、0.86、0.97,主要受遗传因素的控制。(3)叶部病害发生情况:杂交子代叶部病害当年只有黑斑病[Marssonina.Brunnea(Ell.et Ev.)Sacc.]出现大面积发病,症状明显,8个杂交组合发病率均在50%以上。8个杂交组合子代的黑斑病发病率存在明显差异,子代发病率较高的杂交组合为‘XY-5×N188’、‘ZL-3×N430’、‘1-XY×N139’,较低的杂交组合有‘1-XY×N151’、‘1-XY×N188’、‘ZL-3×N429’。杂交组合‘XY-5×N188’的子代黑斑病发病率为85.72%,病情指数达到54.37%,发病最为严重。而杂交组合‘1-XY×N151’、‘1-XY×N188’和‘ZL-3×N429’的子代发病率为53.11%、53.21%和55.37%,病情指数为28.82%、28.33%和30.76%,发病较轻。(4)叶形态变异分析:基于Leaf Analyser软件的叶形变异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叶面积是影响8个杂交组合子代叶形态变异的第一主成分,贡献率均在60%以上。杂交子代叶形态变异的第一主成分图像显示,叶面积越大的子代,其叶片形态特征与父本欧洲黑杨的相似度较高,而叶面积越小的子代,其叶片形态特征与母本小叶杨的相似度较高。影响叶形变异的主要因素还有叶长宽比、叶尖和叶基的形态、叶片对称性等性状。基于Morpho J软件对杂交子代叶片形态变异分析结果表明,8个杂交组合的子代叶形态变异主要来源为叶片阔圆形、叶片三角形、叶片菱形、叶片倒卵形等形态特征,占叶形态变异的70%以上。
官贞雁[7](2018)在《杨树杂交子代无性系对黑斑病的抗性及其生理生化特性》文中指出黑斑病是危害杨树的重要病害,已成为我国杨树人工林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目前对杨树黑斑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病害发病规律、化学防治等等方面,尚缺乏对不同杨树自身抗性及其生理生化抗性方面的了解,这会影响对杨树对黑斑病抗病机制的全面了解和防治。因此,以二郎山杂交杨×美洲黑杨(ED)、川杨×美洲黑杨(SD)、青杨×美洲黑杨(CD)、二郎山杂交杨×青杨(EC)等4个杂交组合的9个无性系为材料,在自然感病和人工接种病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无性系对黑斑病的抗性,分析了酶活性、总酚、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叶绿素等抗性生理生化在无性系间的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SD1011无性系对杨树黑斑病抗病性最强,在自然感病和人工接种条件下病情指数分别为38.2和39.7。ED10112、SD102抗病性最弱,在自然感病条件下病情指数分别为64.8和72.7,人工接种条件下病情指数分别为66.2和63.2。(2)各无性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随着病害的加重均呈上升的趋势,可作为判定抗病性好坏的指标;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性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抗性较强的杨树无性系其活性较高,但不能完全说明杨树的抗病机理是病菌侵入以后诱发植物产生的后天生理生化抗病因素。(3)丙二醛MDA含量在自然感病和人工接种变化间趋势相反,自然感病条件下发病后期10月份各无性系MDA含量增加,中抗无性系SD1011、CD1017MDA含量最低,分别为0.047、0.049,ED10112、SD1022、SD102MDA含量最高,分别为0.059、0.059和0.056;在人工接种条件下发病后期在发病后期抗性较强的无性系SD1011、CD1017MDA含量比抗性较弱的无性系高,最大差值为0.01。(4)感病后可溶性糖含量发生明显变化,出现2个高峰值。在发病高峰期,自然感病和人工接种两种条件下抗性较强的无性系的可溶性糖含量与抗性较弱的无性系存在显着差异。(5)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在不同时期变化规律不同,总的来说呈下降趋势,到后期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接菌前相比含量减少。(6)抗性强的无性系总酚含量升高较快,且在发病前期迅速积累达到最大值,自然感病条件下发病前期总酚含量迅速上升,抗性较强的无性系上升幅度比抗性较差的无性系上升幅度大,中抗无性系SD1011、CD1017上升幅度分别为90.9%、86.4%,且中抗无性系SD1011、CD1017总酚含量较高,与抗性较差的无性系存在极显着差异,最大极差为8.32。与人工接种条件下相同,在发病高峰期前抗性较强的无性系相比其他无性系总酚含量迅速增加达到最大值。(7)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与杨树抗病性有一定相关性,随着病害的加重而有所降低,在发病后期抗性较好的无性系叶绿素含量变化不明显,自然条件下各无性系在发病高峰期叶绿素a/b比值达到最大值,比值分别为5.89、6.18、9.49、7.73、8.42、10.72、4.03、7.70、4.43,低感和中感无性系平均比值比较高。而接菌处理后的杨树无性系在发病后期达到最大值,低感无性系平均叶绿素a/b比值比较高。综上,杨树无性系对黑斑病的抗性存在差异,其生理生化变化与抗病性有着密切联系,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杨树人工林的抗病机制,为杨树人工林培育树种选择提供参考,丰富杨树病害防治的内容。
张路[8](2018)在《杨树新杂种无性系抗溃疡病研究》文中提出林产业的健康发展严重受到制约,木材产品质量下降,林业经济效益受到严重损失。目前,针对杨树溃疡病并没有可根治的药物,还只能依靠传统的杂交育种方式来选育出来新的品种,并通过对新无性系的室内接种溃疡病菌以及大田环境下的生产调查来筛选出对溃疡病抗性强的新无性系。论文以筛选出对溃疡病抗性较强的无性系作为试验的目的,试验以‘02-9-22’、‘02-8-21’、‘02-12-29’、‘02-21-13’、‘02-3-32’、秦白杨3号、‘03-6-11’、‘03-4-9’、‘03-4-22’、‘03-5-17’、‘04-16-10’、‘04-19-14’、‘04-17-12’、‘04-14-15’、银毛杨、I-101、84K、毛白杨30号、毛白杨85号19个白杨无性系和秦黑杨2号、‘08H-1-6’、‘07-69×青1’、秦黑杨1号、69杨、‘08H-11-11’、‘06H-6-9’、‘03-南4-1’、陕林3号、‘07H-6-23’、‘06-57×川1’、陕林4号、‘07-西大寨×卜1’、‘06-69×卜1’14个黑杨派无性系及黑杨派×青杨派无性系作为试验材料,此次试验结合室内的枝条接种试验和室外环境大田生长的调查,综合室内室外的两种结果,分析各无性系对杨树溃疡病的感病程度,筛选抗病性最强的无性系植株,以期对今后杨树抗溃疡病新品种的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对33个白杨派、黑杨派及黑杨派×青杨派无性系或生产品种的试验林进行两次的杨树溃疡病大田调查,观察并记录杨树枝干上的病斑数,测量各个杨树无性系的胸径,然后计算病情指数,分析各个杨树无性系之间存在的抗性显着性及生长量的差异。试验结果显示:白杨新无性系或品种‘03-4-22’、毛白杨85号、‘04-16-10’田间生产中对溃疡病表现为高抗水平,但其平均胸径较小,分别为16.43±1.98 cm、13.7±1.85 cm、15.41±2.96cm;无性系‘02-21-13’平均胸径最大,为19.71±1.76 cm,但其对溃疡病的相对抗性指数较低,表现为中度感染水平;而无性系‘03-6-11’对溃疡病的相对抗性较高且其平均胸径大小为18.32±2.34 cm,可以选育为白杨派速生且对溃疡病抗性高的优良无性系;对黑杨及黑杨×青杨的大田调查显示无性系秦黑杨2号抗病指数最高且调查其平均胸径最大,其次抗性较好的为69杨、‘08H-1-6’、无性系‘06-69×卜1’对溃疡病的相对抗病指数最低为高感无性系。2.对白杨派19个无性系或品种的离体枝条接种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后,周期性观察离体枝条接种点的发病情况并记录离体枝条上的发病点数,计算枝条的抗病指数,实验结果显示:白杨无性系或品种‘03-6-11’、‘04-16-10’、‘02-9-22’和银毛杨为高抗无性系;‘03-4-9’、I-101、‘04-19-14’、‘03-4-22’、秦白杨3号、‘03-5-17’、‘02-8-21’、‘04-17-12’、84K为抗病无性系;毛白杨30号、‘02-12-29’和‘02-21-13’为感病无性系;杨树溃疡病对杨树的危害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人工林造成的大面积影响,导致人工为高感无性系。从试验调查结果来看,无性系秦黑杨2号的抗病性要优于对照,可以选育成为抗病性强的优良无性系。‘02-3-32’和‘04-14-15’为高度感病无性系。无性系‘03-6-11’、‘04-16-10’、‘02-9-22’感病指数相对较低,可以作为白杨新品种抗病性选育的优选材料。3.对14个黑杨及黑杨×青杨无性系或品种进行离体枝条接种溃疡病菌后,结果表明:无性系秦黑杨2号感病指数相对较低,为高抗无性系;品种69杨、无性系秦黑杨1号、‘08H-1-6’、‘08-69×青2’、‘07-69×青1’感病指数相对较高,为抗病无性系;其他无性系。
范学恒[9](2017)在《我国杨树黑斑病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杨树黑斑病是一种危害较重的杨树病害,受害杨树光合速率下降并提前落叶,影响树木的生长和营养储备。我国学者对杨树黑斑病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在病原菌种类期专化型、寄主抗病性、植物-病原菌互作、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成果显着,本文就我国在杨树黑斑病取得的相关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存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曾凡勇[10](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二、毛白杨33个无性系黑斑病和溃疡病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白杨33个无性系黑斑病和溃疡病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14个杨树无性系对黑斑病和叶枯病的抗性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调查方法 |
1.3 病害与杨树抗病性分级标准 |
1.4 杨树抗病性分类 |
1.5 杨树无性系抗病性差异的检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杨树无性系对黑斑病的抗性分析 |
2.2 杨树无性系对叶枯病的抗性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2)几种新选育杨树品种(品系)叶部病害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叶部病害调查及其等级划分 |
1.2.2 杨树品种(品系)抗病性划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两种派别间的染病程度差异 |
2.2 同派别不同品种间的抗病强弱差异 |
2.2.1 白杨派不同品种幼苗的抗病性 |
2.2.2 黑杨派不同品种幼苗的抗病性 |
2.3 各品种叶部病害抗性综合评价 |
3 讨论 |
3.1 气候因素对三种病害发病程度的影响 |
3.2 种源对3种病害发病程度的影响 |
4 结论与建议 |
(3)12个杨树无性系旱生结构和抗病性测定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杨树研究概况 |
1.1.1 杨树生物特性 |
1.1.2 我国杨树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1.3 我国杨树的生产与利用 |
1.2 杨树抗旱性研究进展 |
1.3 杨树抗病性研究进展 |
1.3.1 杨树黑斑病 |
1.3.2 杨树叶枯病 |
1.3.3 杨树溃疡病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杨树抗旱性测定与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方法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12 个杨树无性系叶片的解剖结构 |
2.2.2 12 个杨树无性系叶片解剖结构指标间的相关性 |
2.2.3 12 个杨树无性系叶片解剖结构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2.2.4 12 个杨树无性系抗旱性的综合评价 |
2.3 小结 |
第三章 杨树抗黑斑病和叶枯病调查与评价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杨树无性系对黑斑病的抗性分析 |
3.2.2 杨树无性系对叶枯病的抗性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杨树抗溃疡病测定与评价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无性系溃疡病的潜伏期 |
4.2.2 不同无性系抗性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讨论 |
5.1.1 杨树抗旱性研究 |
5.1.2 杨树抗黑斑病和叶枯病研究 |
5.1.3 杨树抗溃疡病研究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种植密度对毛白杨林地养分循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养分循环 |
1.2.2 杨树特性 |
1.2.3 毛白杨人工林生产力影响的因子 |
1.2.4 人工林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
1.2.5 细根研究进展 |
1.2.6 细根与土壤养分研究进展 |
1.2.7 叶片研究进展 |
1.2.8 土壤养分研究进展 |
1.2.9 枯落物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和分析 |
3.1 不同种植密度下毛白杨蓄积量特征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1.3 小结 |
3.2 不同种植密度下毛白杨细根生物量、形态和养分含量特征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小结 |
3.3 毛白杨细根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2 结果与分析 |
3.3.3 小结 |
3.4 不同种植密度下毛白杨叶片性状特征 |
3.4.1 材料与方法 |
3.4.2 结果与分析 |
3.4.3 小结 |
3.5 种植密度对毛白杨林地土壤养分垂直分布的影响 |
3.5.1 材料与方法 |
3.5.2 结果与分析 |
3.5.3 小结 |
3.6 不同种植密度下毛白杨叶枯落物分解特征 |
3.6.1 材料与方法 |
3.6.2 结果与分析 |
3.6.3 小结 |
4 讨论 |
4.1 种植密度对毛白杨蓄积量的影响 |
4.2 不同种植对毛白杨林地土壤养分垂直分布的影响 |
4.3 毛白杨细根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 |
4.4 不同种植密度下毛白杨叶片性状特征 |
4.5 种植密度对毛白杨林地土壤养分垂直分布的影响 |
4.6 不同种植密度下毛白杨叶枯落物分解特征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不同种植密度下毛白杨蓄积量 |
5.1.2 细根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
5.1.3 细根与土壤之间定性、定量关系 |
5.1.4 叶片对种植密度的响应方式 |
5.1.5 种植密度影响林地土壤养分垂直分布 |
5.1.6 不同种植密度下叶枯落物分解特征 |
5.2 主要特色及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杨树叶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植物天然免疫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引言 |
2.杨树叶部病害及其病原菌研究现状 |
2.1 常见的杨树叶斑病及其病原菌 |
2.1.1 杨树黑斑病 |
2.1.2 杨树叶锈病 |
2.1.3 杨树叶枯病 |
2.1.4 杨树灰斑病 |
2.2 近年杨树叶斑病病原菌的新发现 |
2.2.1 杨树褐腐病 |
2.2.2 杨树铜叶病 |
2.2.3 杨树叶枯病 |
2.3 杨树病原菌分类研究现状及前景 |
3.真菌的分类鉴定 |
3.1 真菌分类的历史 |
3.2 传统的真菌分类 |
3.2.1 真菌形态学分类 |
3.2.2 真菌形态学研究技术发展 |
3.3 真菌分子生物学分类鉴定 |
3.3.1 分子生物学分类技术 |
3.3.2 特征序列在真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
3.4 序列比对与系统发育分析 |
3.5 柯赫氏法则 |
4.植物天然免疫系统 |
4.1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触发性免疫 |
4.1.1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
4.1.2 模式识别受体 |
4.1.3 识别后的应答反应 |
4.2 效应因子触发的免疫反应 |
5.抗病育种研究新技术 |
5.1 基因编辑技术 |
5.2 CRISPR/Cas系统的类型 |
5.3 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 |
5.4 CRISPR/Cas9靶位点的选择 |
5.5 CRISPR/Cas9在育种中的应用 |
6.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三种杨树叶斑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
1.引言 |
2.实验材料 |
2.1 植物材料 |
2.2 菌株与载体 |
2.3 实验试剂 |
2.4 仪器设备 |
3.实验方法 |
3.1 病原菌分离与纯化培养 |
3.2 病原菌形态学观察 |
3.3 病原菌ITS,LSU,RBP2和TEF1-α片段克隆 |
3.3.1 病原菌基因组DNA提取 |
3.3.2 ITS、LSU、RBP2和TEF1-α片段扩增的引物 |
3.3.3 PCR扩增反应 |
3.3.4 PCR产物纯化与目的片段回收 |
3.3.5 目的片段连接载体及转化大肠杆菌TOP10 |
3.3.6 阳性克隆PCR验证及片段测序 |
3.4 序列比对与系统发育分析 |
4.结果与分析 |
4.1 毛白杨叶片疮痂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
4.1.1 毛白杨叶片疮痂病观察 |
4.1.2 毛白杨疮痂叶斑病病原菌分离培养和形态观察 |
4.1.3 E.tomentosae各菌株ITS、LSU、RBP2和TEF1-α片段克隆 |
4.1.4 联合ITS、LSU、RBP2和TEF1-α序列分析病原菌 |
4.2 美洲黑杨叶片疮痂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
4.2.1 美洲黑杨疮痂叶斑病害观察 |
4.2.2 美洲黑杨疮痂叶斑病病原菌分离培养和形态观察 |
4.2.3 各菌株ITS、TEF1-α片段克隆 |
4.2.4 联合ITS、TEF1-α序列分析病原菌 |
4.3 美洲黑杨黑星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
4.3.1 美洲黑杨黑星病病害观察 |
4.3.2 黑星病病原菌分离与培养 |
4.3.3 ITS片段克隆 |
4.3.4 ITS序列分析病原菌 |
5.讨论 |
附录 |
第三章 病原菌致病性检测 |
1.引言 |
2.实验材料 |
2.1 病原菌材料 |
2.2 植物材料 |
2.3 菌株与载体 |
2.4 实验试剂 |
2.5 仪器设备 |
3.实验方法 |
3.1 病原菌致病性检测 |
3.1.1 病原菌接种 |
3.1.2 柯赫氏法则验证 |
3.2 烟草非寄主抗性检测 |
3.2.1 病原菌接种烟草 |
3.2.2 PTI报告基因表达检测 |
3.2.2.1 烟草材料处理 |
3.2.2.2 烟草RNA提取 |
3.2.2.3 总RNA的定量与完整性检测 |
3.2.2.4 RNA反转录成c DNA |
3.2.2.5 定量PCR检测报告基因表达 |
4.结果与分析 |
4.1 三种病原菌的致病力检测 |
4.1.1 E.tomentosae接种不同杨树 |
4.1.2 E.australis接种不同杨树 |
4.1.3 Venturia phaeosepta接种不同杨树 |
4.2 柯赫氏法则验证病原菌致病性 |
4.3 烟草非寄主抗性 |
4.3.1 病原菌接种烟草 |
4.3.2 报告基因的表达 |
4.3.2.1 总RNA质量分析 |
4.3.2.2 Nb Pti5、Nb Acre31基因的表达 |
5.讨论 |
第四章 CRISPR/CAS9敲除模式识别受体FLS2 |
1.引言 |
2.实验材料 |
2.1 植物材料 |
2.2 菌株与载体 |
2.3 实验试剂 |
2.4 仪器设备 |
3.实验方法 |
3.1 CRISPR/Cas9基因敲除载体构建 |
3.1.1 敲除目标序列选择 |
3.1.2 sgRNA构建 |
3.1.3 酶切片段连接转化TOP10 |
3.1.4 质粒提取 |
3.2 质粒电击转化农杆菌GV3101 |
3.3 烟草遗传转化 |
3.4 遗传转化烟草基因组DNA的 PCR检测 |
3.5 烟草靶序列敲除检测 |
4.结果与分析 |
4.1 敲除靶序列插入AtU6-26sk |
4.2 双酶切构建载体 |
4.3 烟草遗传转化 |
4.4 抗性植株的分子检测 |
4.5 测序检测敲除 |
4.6 敲除植株T0代观察 |
5.讨论 |
附录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1.主要结论 |
2.本实验的创新与特色 |
3.问题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6)小叶杨与欧洲黑杨杂交子代苗期性状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杨树育种现状 |
1.3.2 杨树表型性状选择研究进展 |
1.3.3 叶片性状的相关研究进展 |
1.3.4 图像法研究叶片性状的进展 |
1.3.5 杨树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地自然概况 |
2.2.1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通州试验基地 |
2.2.2 河北省唐山市中国林科院丰南基地 |
2.3 试验方法 |
2.3.1 生长性状测定 |
2.3.2 叶片采集 |
2.3.3 叶片性状测定 |
2.3.4 叶形标志点确定 |
2.3.5 叶部病害调查 |
2.4 数据处理 |
2.4.1 参数计算 |
2.4.2 利用LeafAnalyser软件的叶形态变异分析 |
2.4.3 利用Morphoj软件的叶形态变异分析 |
第三章 结果和分析 |
3.1 杂交子代苗期性状测定和分析 |
3.1.1 杂交子代苗木地径性状变异分析 |
3.1.2 扦插成活率统计分析 |
3.1.3 叶片数量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
3.1.4 黑斑病发生情况调查 |
3.1.5 小结 |
3.2 基于LeafAnlyser软件和MorphoJ软件的杂交子代叶形态变异分析 |
3.2.1 基于LeafAnalyser软件的叶形态变异分析 |
3.2.2 基于MorphoJ软件的叶形态变异分析 |
3.2.3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和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7)杨树杂交子代无性系对黑斑病的抗性及其生理生化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植物抗性概述 |
1.2 植物抗病性研究 |
1.2.1 抗性材料筛选 |
1.2.2 植物抗病生理生化特性 |
1.3 杨树抗病生理生化研究 |
1.3.1 酶活性 |
1.3.2 酚类物质 |
1.3.3 丙二醛MDA、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 |
1.3.4 叶绿素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 研究内容 |
4 技术路线 |
5 材料与方法 |
5.1 试验地概况及自然条件 |
5.2 研究材料 |
5.3 研究方法 |
5.3.1 无性系黑斑病抗性 |
5.3.2 自然条件下抗病生理生化变化 |
5.3.3 人工接种条件下抗病生理生化变化 |
5.3.4 数据分析 |
6 结果与分析 |
6.1 自然感病杨树无性系生理生化变化 |
6.1.1 自然感病杨树无性系抗病性 |
6.1.2 SOD活性变化 |
6.1.3 POD活性变化 |
6.1.4 MDA含量变化 |
6.1.5 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
6.1.6 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
6.1.7 总酚含量变化 |
6.1.8 叶绿素含量变化 |
6.2 人工接菌后杨树无性系生理生化变化 |
6.2.1 人工接菌后杨树无性系抗病性 |
6.2.2 SOD活性变化 |
6.2.3 POD活性变化 |
6.2.4 MDA含量变化 |
6.2.5 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
6.2.6 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
6.2.7 总酚含量变化 |
6.2.8 叶绿素含量变化 |
7 讨论 |
7.1 无性系抗病性表现 |
7.2 酶活性对杨树抗性关系 |
7.3 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含量对杨树抗性关系 |
7.4 可溶性蛋白含量对杨树抗性关系 |
7.5 总酚含量对杨树抗性关系 |
7.6 叶绿素含量对杨树抗性关系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杨树新杂种无性系抗溃疡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杨树溃疡病的研究 |
1.1.1 杨树溃疡病的病原菌 |
1.1.2 杨树溃疡病的侵染 |
1.1.3 杨树溃疡病的影响因子 |
1.1.3.1 温度对杨树溃疡病的影响 |
1.1.3.2 水分对杨树溃疡病的影响 |
1.1.3.3 立地条件对杨树溃疡病的影响 |
1.1.3.4 林分密度对杨树溃疡病的影响 |
1.1.3.5 其他因素对杨树溃疡病的影响 |
1.1.4 杨树溃疡病的防治措施 |
1.1.4.1 加强检验检疫 |
1.1.4.2 加强田间管理 |
1.1.4.3 化学药剂防治 |
1.1.4.4 生物防治 |
1.1.4.5 选育新的抗病品种 |
1.2 杨树抗溃疡病的研究 |
1.2.1 杨树对溃疡病的抗病机制 |
1.2.2 杨树对溃疡病的抗病测评方法 |
1.2.2.1 杨树植株田间溃疡病抗性调查法 |
1.2.2.2 杨树植株室内接种溃疡病菌抗性调查法 |
1.2.2.3 杨树植株抗溃疡病生理生化研究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室内接种试验材料 |
2.1.2 田间调查试验材料与品种 |
2.1.3 供试菌株 |
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2.1 主要仪器 |
2.2.2 主要试剂 |
2.3 室内接种溃疡病菌测定方法 |
2.3.1 准备菌种 |
2.3.2 准备材料 |
2.3.3 室内接种水培条 |
2.3.4 室内水培条抗溃疡病调查方法与病害分级标准 |
2.3.5 室内水培条对溃疡病的抗性分级 |
2.4 田间试验调查方法 |
2.4.1 田间调查时间与方法 |
2.4.2 分级标准和计算方法 |
2.4.3 杨树对溃疡病抗性划分标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室内人工接种溃疡病菌调查结果 |
3.1.1 室内接种黑杨及黑杨× 青杨各无性系对溃疡病的抗性测定 |
3.1.2 室内接种白杨派各无性系对溃疡病的抗性测定 |
3.2 田间对溃疡病调查结果 |
3.2.1 黑杨派及黑杨×青杨各无性系大田对溃疡病的抗性测定 |
3.2.2 白杨各无性系大田对溃疡病的抗性测定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黑杨、黑杨×青杨各无性系室内接种对溃疡病的抗性 |
4.1.2 白杨派各无性系室内接种对溃疡病的抗性 |
4.1.3 黑杨、黑杨×青杨各无性系田间对溃疡病的抗性 |
4.1.4 白杨派各无性系田间对溃疡病的抗性 |
4.2 讨论 |
4.2.1 室内接种溃疡病菌研究 |
4.2.2 杨树溃疡病田间发病研究 |
4.2.3 室内接种与田间调查关系 |
4.2.4 不同无性系对溃疡病抗性不同研究 |
4.2.5 杨树溃疡病防治方法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我国杨树黑斑病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菌分类及专化型 |
2 寄主抗性研究 |
3 杨树与黑斑病菌互作 |
4 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5 其他方面 |
(10)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几个定义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2.3 主要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
1.4.2 专家访谈法 |
1.4.3 综合分析法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
2.1 历史沿革 |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2.2.3 教材和专着 |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2.3.1 国立中央大学 |
2.3.2 江苏昆虫局 |
2.3.3 上海商检局 |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
3.1 历史沿革 |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3.2.3 教材及专着 |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
4.1 历史沿革 |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4.2.3 教材及专着 |
4.2.4 重大科技成果 |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
5.1 历史沿革 |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5.2.3 教材及专着 |
5.2.4 重大科技成果 |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
7.1.3 强化基础研究 |
7.1.4 凝练学科方向 |
7.1.5 追踪国际前沿 |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
7.3.1 基础研究方面 |
7.3.2 应用研究方面 |
7.4 结论与讨论 |
7.4.1 结论 |
7.4.2 讨论 |
7.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
四、毛白杨33个无性系黑斑病和溃疡病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14个杨树无性系对黑斑病和叶枯病的抗性调查[J]. 王烟霞,樊军锋,余永玮,高建社,周永学.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1(05)
- [2]几种新选育杨树品种(品系)叶部病害调查与分析[J]. 俞永玮,高建社,周永学,樊军锋. 陕西林业科技, 2021(03)
- [3]12个杨树无性系旱生结构和抗病性测定分析研究[D]. 王烟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种植密度对毛白杨林地养分循环的影响[D]. 薄慧娟.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5]杨树叶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植物天然免疫的初步研究[D]. 张维韬.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7)
- [6]小叶杨与欧洲黑杨杂交子代苗期性状变异分析[D]. 王长海.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3)
- [7]杨树杂交子代无性系对黑斑病的抗性及其生理生化特性[D]. 官贞雁.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6)
- [8]杨树新杂种无性系抗溃疡病研究[D]. 张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01)
- [9]我国杨树黑斑病研究进展[J]. 范学恒. 防护林科技, 2017(06)
- [10]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