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癌症基因治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可变剪接,剪接同种型,癌症,生物标志物
癌症基因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亚,单保恩,赵连梅[1](2019)在《基因可变剪接在癌症发生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可变剪接指从单个基因产生多种mRNA同种型,是转录后调控的重要方式之一。可变剪接不仅影响人体正常生长发育过程,而且在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癌组织的剪接变化通常是全局的而不是基因特异性的,异常的剪接模式控制癌症的主要特征。遗传、表观遗传、剪接因子网络差异表达及选择性转录起始或终止等多种途径巩固了特定促癌或抑癌同种型的优势表达,进而影响癌症进程。此外,近年来研究,证明呈组织或阶段特异性表达的剪接同种型有作为癌症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标的潜能。本文通过全局剪接变化影响肿瘤进展、可变剪接影响癌症进展的途径及可变剪接提示癌症监控和治疗新策略3个方面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李晓春,张晴,张梅[2](2019)在《科学家揭示牛、羊、鹿长角的秘密》一文中研究指出牛、羊、鹿为什么有角?牛羊的角与鹿的角从遗传发育上有何异同?这些研究有什么重要意义?6月22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在线刊发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姜雨教授研究团队与西北工业大学等9家国内外单位合作的研究论文《反刍动物角发生发育和鹿茸(本文来源于《陕西日报》期刊2019-06-27)
罗详冲,刘晶晶,李高峰[3](2019)在《拉罗替尼治疗NTRK基因融合阳性癌症患者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拉罗替尼(larotrectinib,又称LOXO-101、ARRY-470和VITRAKVI~?)是一种新型口服小分子、高选择性、广谱的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tropomyosin receptor kinase,TRK)抑制剂,用于儿童和成人患者携带神经营养性酪氨酸激酶受体(neurotrophin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NTRK)基因融合的治疗。基于拉罗替尼在多种含有NTRK基因融合实体瘤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2018年11月27日该药全球首次获得美国食品与药物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无已知耐药突变的、广泛转移或局部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和经治疗后疾病进展或无替代治疗方案的NTRK基因融合的儿童和成人实体瘤患者。本文就拉罗替尼研究背景、结构及作用机制、临床研究、不良反应及处理、耐药机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临床》期刊2019年11期)
佘峥,李静[4](2019)在《新型“基因剪刀” 用近红外光指路 更精准“剪除”病变基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基因是存储人体遗传信息的“源代码”。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让科学家可以像使用剪刀一样对“源代码”进行人为改变。CRISPR全名为“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是细菌防御病毒入侵的一种机制。被誉为“基因剪刀”的CRISPR-Cas9,是当下(本文来源于《厦门日报》期刊2019-04-09)
龙哲儒[5](2018)在《阳离子聚合物修饰的埃洛石纳米管作为基因载体治疗癌症及其体内外毒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纳米材料独特的性质将其设计为非病毒载体治疗癌症的研究,是近年来纳米材料和癌症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将天然无机纳米材料-埃洛石纳米管(HNTs)用阳离子聚合物聚乙烯亚胺(PEI)和聚酰胺胺(PAMAM)进行修饰,系统研究了其作为基因载体对癌症的体内外治疗效果。进而用斑马鱼模型对HNTs的体内外毒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设计了一种基于PEI修饰HNTs(PEI-g-HNTs)的非病毒基因载体。为了增加入胞效率,HNTs首先通过短管化处理来减小尺寸,然后接枝PEI来作为递送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质粒DNA(pDNA)的载体。PEI-g-HNTs的结构形态和物理化学性质通过多种测试方法来表征。实验证明PEI-g-HNTs比PEI具有更低的细胞毒性。带正电荷的PEI-g-HNTs能在氮磷比为5:1到40:1的范围内稳定结合pDNA。对于293T和HeLa细胞,在相同的氮磷比下,PEI-g-HNTs/pDNA络合物比PEI/pDNA络合物拥有更高的转染效率。在氮磷比20:1时,PEI-g-HNTs/pDNA络合物对HeLa细胞的转染率可以达到44.4%。蛋白质印迹法表明PEI-g-HNTs/pDNA络合物比PEI/pDNA络合物拥有更高的GFP蛋白表达。实验结果表明PEI-g-HNTs是一种新颖的基因载体,它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很高的转染效率,在癌症的基因治疗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场景。(2)构建了PAMAM修饰的HNTs(PAMAM-g-HNTs)用于siRNA递送治疗乳腺癌的新型非病毒基因载体。多种表征方法证明了PAMAM-g-HNTs的成功制备,改性后的HNTs表面带有+19.8 mV的电荷,具有负载基因的能力。同时用细胞毒性实验证明了PAMAM-g-HNTs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细胞转染实验结果表明乳腺癌细胞(MCF-7)对PAMAM-g-HNTs/siRNA有着很高的细胞摄入水平,远远高于Lipo2000转染试剂。细胞凋亡实验也证实了PAMAM-g-HNTs/siVEGF比Lipo2000/siVEGF有着更好地诱导细胞凋亡能力。小鼠动物实验表明,PAMAM-g-HNTs/siVEGF的体内抗癌效果非常明显,高于Lipo2000/siVEGF。同时PAMAM-g-HNTs/siVEGF基因递送系统不会对小鼠其他主要器官造成副作用影响。体内影像学分析结果表明PAMAM-g-HNTs能够缓慢释放siVEGF的作用。所有结果表明PAMAM-g-HNTs是一种高效的基因载体,能够在体内和体外对乳腺癌进行有效地抑制。(3)用细胞和斑马鱼模型对HNTs的体内和体外毒性进行了研究。为了更加清晰地观察HNTs在斑马鱼体内的分布情况,HNTs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进行了标记。细胞毒性实验、细胞凋亡法和活性氧测试法都表明HNTs对人体正常细胞和癌细胞都具有很好的细胞相容性。当HNTs(200μg/mL)与细胞培育72小时后,细胞的活性依然高于6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FITC-HNTs被细胞摄入的情况。斑马鱼模型实验表明不同浓度的HNTs对斑马鱼胚胎和幼体没有急性毒性,同时浓度小于25 mg/mL的HNTs还能促进斑马鱼的孵化。电镜实验观察到HNTs能富集在斑马鱼胚胎卵膜上,但对斑马鱼胚胎没有毒副作用。实验结果表明,HNTs被斑马鱼吞食后主要分布在其胃肠道,同时还能被斑马鱼排泄出去。所有的结果表明,HNTs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纳米材料,它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应用是相对安全的。(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8-06-30)
杨成莉,王月,何俊,曾凡群[6](2017)在《基于PLGA的纳米基因载体及其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基因用于癌症治疗研究进展,寻找安全、有效载体将目的基因高效准确运送至癌症部位,成为制剂学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归纳总结近年国内外的文献报道,对PLGA的纳米基因载体用于癌症治疗进行综述性研究。探讨PLGA纳米粒作为癌症治疗基因载体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期望对PLGA纳米基因载药系统的应用有更深层次的了解。结果显示PLGA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纳米粒基因载体材料,用于制备基因载体,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且被广泛应用于癌症治疗实验研究中,对癌症的治疗有极大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遵义医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邓骞[7](2017)在《美国批准首个基因疗法,开辟癌症治疗新篇章》一文中研究指出8月31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正式批准诺华突破性CAR-T疗法Kymriah上市,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r/r)儿童和年轻成人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这是FDA批准的首款CAR-T疗法,也是FDA批准的第一个基因治疗药物,具有里程碑意义。评论人士指出——这是一个"历史性动作",将"迎来治疗癌症和其他危及生命的重病的新方式"。(本文来源于《科技智囊》期刊2017年11期)
田慧慧[8](2017)在《聚乙烯亚胺/透明质酸聚电解质载体的构建及基因、药物共传递癌症治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因/药物联合使用具有协同增效的优点,已发展为治疗癌症的策略之一。本文将组氨酸(His)分别与聚乙烯亚胺(PEI)和透明质酸(HA)共价结合,制备了PEI-His(PH)和HA-His(HH)两种缀合物,可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及亲疏水作用形成复合物,同时包载基因和抗肿瘤药物,形成基因/药物共传递系统用于癌症治疗。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PH/pDNA(PD)二元复合物的制备及转染性能研究首先,调节His和PEI的投料比,制备得到四种不同His取代度的PH缀合物,通过1H NMR测得His在PEI上的取代度,分别为3.2%(PH1)、5.4%(PH2)、6.0%(PH3)和7.3%(PH4)。PH经静电相互作用可完全将DNA包裹于其中,形成稳定的粒径均一的球形复合物PH/pDNA。实验结果显示当PH缀合物与pDNA的重量比为2:1时,可完全包载DNA,与其它复合物相比介导了最高的细胞转染效率,分别为PEI25K转染效率的3.6倍、2.9倍、2.4倍和0.46倍。此外,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2)HH/PH/pDNA(HPD)叁元复合物的制备及抗肿瘤研究调节His与HA的投料比,制备得到叁种不同His取代度的HH缀合物。经1H NMR测得His在HA上的取代度分别为6.2%(HH1)、3.4%(HH2)、2.0%(HH3)。HH可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吸附于PD二元复合物表面形成具有不同表面性质的HPD叁元复合物。当w/w/w为7:2:1,包载治疗基因p53后肿瘤细胞(B16细胞)存活率分别为27.7%(HPD1)、35.1%(HPD2)、47.8%(HPD3),具有最佳的肿瘤杀伤效果,能选择性地抑制肿瘤生长。(3)共传递体系的构建及抗癌性能研究HPD叁元复合物经亲疏水作用包载阿霉素(Doxorubicin,DOX),形成DOX@HPD共传递体系。不同pH条件下的药物释放实验证明该复合物具有pH敏感药物释放行为,酸性条件下药物释放量增加,累积药物释放率可达到65.0%以上。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DOX@HPD对肿瘤细胞(B16细胞)产生了更大的细胞毒性,肿瘤细胞存活率仅为18.3%(DOX@HPD1)、20.9%(DOX@HPD2)、28.7%(DOX@HPD3)。综上,本研究制备了具有pH敏感性的用于基因/药物共传递的复合物载体,联合使用基因/药物后具有良好的肿瘤细胞杀伤效果,在癌症治疗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7-06-01)
余汪洋,李长军,李勇刚[9](2017)在《叶酸修饰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用于基因靶向癌症治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旨在制备叶酸(folate,FA)修饰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FA-NLC)作为基因药物(p DNA)传递载体,并研究FA-NLC/p DNA的药剂学和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FA与DSPE-PEG2000-NH2发生酰胺反应生成FA-PEG2000-DSPE;采用熔融乳化法制备阳离子NLC,与p DNA复合,制备NLC/p DNA;以合成的FA-PEG2000-DSPE对NLC/p DNA进行表面修饰,制得FA-NLC/p DNA。本研究对NLC的体外相关性质进行了初步评价,并对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体外细胞毒性及细胞转染效率等方面与市售Lipofectamin3000进行了对比。结果:FA-NLC/p DNA平均粒径为(143.8±5.1)nm,多聚分散度(PDI)为(0.19±0.04),Zeta电位为(12.1±2.9)m V,p DNA结合率为(90.6±2.7)%;FA-NLC/p DNA组60 h基因的累积释放率为80%,较NLC/p DNA组及Lipofectamin3000组释放更为缓慢;48 h的细胞转染率显着强于NLC/p DNA组和Lipofectamin3000组,且无明显细胞毒性。结论:上述结果表明,FA-NLC有潜力成为高效低毒的非病毒型基因药物传递载体。(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杂志》期刊2017年06期)
苏群舒[10](2017)在《携带IL-24及IFN-β双基因的溶瘤腺病毒靶向治疗癌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不断的探索,精准医学与个体化治疗逐步被大众承认。2001年,中国科学院刘新垣院士提出癌症靶向基因-病毒治疗策略(Cancer Targeting Gene-Viro Therapy,CTGVT)。这是一种将基因治疗与病毒治疗两种方法合二为一的全新的治疗方法,通过在病毒上插入治疗基因,靶向的进入肿瘤。经过病毒的复制,使得携带的基因的扩增。最终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在本实验研究中,我们采用CTGVT策略,通过向载体的多克隆位点(TK区)插入外源基因从而增强溶瘤腺病毒对于癌细胞的杀伤效果。病毒靶向到肿瘤细胞并在其中大量复制的同时携带的治疗基因IL-24与IFN-β也随之大量的复制,从而大大提高了抗癌效果。并且运用腺病毒复制特异性Survivin启动子(sp)的优势,同时将E1B区的55bp(Δ55)碱基删除,从而构建溶瘤腺病毒Onco ~(Ad)-surp-E1A-E1B(Δ55)。通过重组技术,将IL-24与IFN-β添加于溶瘤腺病毒Onco~(Ad)-surp-E1A-E1B(Δ55)载体中,得到新型重组双基因靶向溶瘤腺病毒Onco~(Ad)-(IL-24)-surp-E1A-E1B(Δ55)-(IFN-β)。同时我们还利用新型腺病毒构建系统。分别构建了空载病毒Onco~(Ad)-surp-E1A-E1B(Δ55),以及单基因病毒Onco ~(Ad)-(IL-24)-surp-E1A-E1B(Δ55)和Onco~(Ad)-surp-E1A-E1B(Δ55)-(IFN-β)作为对照,鉴定成功后,通过氯化铯梯度离心等纯化工艺得到滴度符合的实验样品,经过四种病毒以及无病毒对照组之间细胞实验的比较。将不同浓度梯度的病毒加于肿瘤以及正常细胞中,通过荧光显微镜、MTT检测、结晶紫染色;Hochest33342染色、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Onco~(Ad)-(IL-24)-surp-E1A-E1B(Δ55)-(IFN-β)对癌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细胞存活率;凋亡小体形成。凋亡信号转导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携带目的基因的腺病毒对于肝癌细胞的靶向杀伤效果明显,通过相关实验以及大量文章的查询,我们推测携带IL-24与IFN-β的腺病毒靶向感染肝癌细胞后导致下游抑制凋亡相关的基因活化水平降低,内质网应激持续进行最终触发caspase3、PARP等的级联反应走向凋亡途径。我们的研究是探索性的研究,为腺病毒载体以及IL-24与IFN-β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同时也为精准医学与肿瘤个性化治疗提供了一种理论上的构思与框架。(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期刊2017-03-20)
癌症基因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牛、羊、鹿为什么有角?牛羊的角与鹿的角从遗传发育上有何异同?这些研究有什么重要意义?6月22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在线刊发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姜雨教授研究团队与西北工业大学等9家国内外单位合作的研究论文《反刍动物角发生发育和鹿茸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癌症基因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晓亚,单保恩,赵连梅.基因可变剪接在癌症发生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9
[2].李晓春,张晴,张梅.科学家揭示牛、羊、鹿长角的秘密[N].陕西日报.2019
[3].罗详冲,刘晶晶,李高峰.拉罗替尼治疗NTRK基因融合阳性癌症患者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19
[4].佘峥,李静.新型“基因剪刀”用近红外光指路更精准“剪除”病变基因[N].厦门日报.2019
[5].龙哲儒.阳离子聚合物修饰的埃洛石纳米管作为基因载体治疗癌症及其体内外毒性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8
[6].杨成莉,王月,何俊,曾凡群.基于PLGA的纳米基因载体及其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7
[7].邓骞.美国批准首个基因疗法,开辟癌症治疗新篇章[J].科技智囊.2017
[8].田慧慧.聚乙烯亚胺/透明质酸聚电解质载体的构建及基因、药物共传递癌症治疗研究[D].江南大学.2017
[9].余汪洋,李长军,李勇刚.叶酸修饰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用于基因靶向癌症治疗的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17
[10].苏群舒.携带IL-24及IFN-β双基因的溶瘤腺病毒靶向治疗癌症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