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胴体喷淋减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鸡胴体,有机酸,雾化喷淋处理,减菌
胴体喷淋减菌论文文献综述
赵圣明,李宁宁,尹帅,马小童,康壮丽[1](2019)在《不同有机酸雾化喷淋处理对鸡胴体表面减菌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屠宰加工厂的鸡胴体为实验对象,研究食品中常见的乳酸、丙酸、酒石酸、柠檬酸、葡萄糖酸、山梨酸钾和焦磷酸钠(质量分数均为2%)对鸡胴体雾化喷淋处理后的减菌效果及复合有机酸雾化喷淋处理后对鸡胴体在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丙酸和酒石酸对鸡胴体表面的菌落总数和乳酸菌、葡萄球菌属、假单胞菌属、热杀索丝菌、肠杆菌科的减菌效果较好;对柠檬酸、丙酸和酒石酸进行复合喷淋减菌效果研究,确定1%(质量分数,下同)柠檬酸、0.5%丙酸和0.5%酒石酸的复合喷淋减菌效果优于单一有机酸喷淋处理,且复合有机酸喷淋处理后对鸡胴体的红度、黄度和亮度值基本无影响;在11 d的贮藏期内,复合有机酸喷淋处理后鸡胴体的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含量都明显降低。因此,复合有机酸雾化喷淋处理对鸡胴体具有明显的减菌效果,并可延长产品的货架期。(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赵圣明,赵岩岩,马小童,郭苏苏,康壮丽[2](2018)在《天然减菌剂对宰后鸡胴体表面雾化喷淋减菌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肉鸡屠宰加工厂的肉鸡胴体为试验对象,研究食品中常用的0. 5%混合Nisin、壳聚糖、茶多酚、ε-聚赖氨酸、姜黄素、溶菌酶和海藻酸钠等天然减菌剂对其进行雾化喷淋及复合喷淋处理后的减菌效果。结果表明:Nisin、聚赖氨酸和壳聚糖对鸡胴体表面的菌落总数、乳酸菌、葡萄球菌属、假单胞菌属、热杀索丝菌和肠杆菌科的减菌效果较好。确定0. 1%Nisin、0. 2%ε-聚赖氨酸和0. 2%壳聚糖的复合喷淋减菌效果优于Nisin、ε-聚赖氨酸和壳聚糖的单一喷淋减菌效果,且复合天然减菌剂喷淋减菌后对鸡胴体的a*、b*和L*值基本无显着性影响(p> 0. 05)。在11 d的贮藏期内,复合有机酸喷淋后鸡胴体的TVB-N和TBARS等指标都明显降低,复合天然减菌剂雾化喷淋处理的肉鸡胴体具有明显的减菌效果并可延长产品的货架期。(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8年11期)
段德宝[3](2017)在《电解水喷淋对肉鸡胴体的减菌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我国的鸡肉消费量仅次于猪肉,肉鸡产业已经我国肉类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但近年来,H7N9的爆发对我国肉鸡产业发展造成了一定冲击,我国鸡肉生产量和消费量均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与此同时,我国的鸡肉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也在此阶段发生着转型,集中定点屠宰,冰鲜运输销售作为一种更为安全、高效的生产消费模式,逐渐受到消费者的认同。冰鲜鸡作为一种安全性高且营养价值丰富的优良肉鸡产品,契合了当下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其在市场上份额不断提升。但由于在冰鲜鸡屠宰过程中屠宰工艺尚存在缺陷,交叉污染和清洗程序效率低下等问题时有发生,导致冰鲜鸡胴体初始微生物携带量高,货架期短,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因此,改善肉鸡屠宰过程中的胴体减菌工艺,降低产品初始携菌量,从而延长冰鲜鸡货架期势在必行。本研究首先从减菌剂出发,对减菌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比较了新型减菌剂酸性电解水、微酸性电解水与其他传统减菌剂喷淋对于屠宰后肉鸡胴体的减菌效果,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对于肉鸡胴体在4 ℃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其次,对于电解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涉及的重要理化性质如贮藏稳定性、金属腐蚀性和气酸盐残留量进行了测定,为电解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再次,从肉鸡胴体喷淋清洗设备出发,对减菌工艺进行改善。开发了新型肉鸡胴体U型回转喷淋清洗机,实现了对胴体更为高效彻底的清洗。最后,将电解水与与胴体U型回转喷淋清洗机相结合,研究新型电解水喷淋减菌工艺对肉鸡胴体的减菌效果。具体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不同减菌剂喷淋对肉鸡胴体的减菌效果及贮藏品质影响使用2%乳酸、60 mg/L酸性电解水和30 mg/L微酸性电解水喷淋肉鸡胴体15 s,可以有效降低胴体的初始微生物污染水平,减少胴体胸部、腿部和背部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量。使用2%乳酸、60 mg/L酸性电解水和30 mg/L微酸性电解水喷淋肉鸡胴体15 s,可以抑制4 ℃贮藏过程中胴体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在贮藏至第6天时,对照组胴体的菌落总数已经超过腐败限值7 log CFU/cm2,而酸性电解水和微酸性电解水处理组的胴体的菌落总数在第8天时才超过该限值。2%乳酸、60 mg/L酸性电解水和30 mg/L微酸性电解水喷淋处理也可减缓贮藏过程中胴体pH值和TVBN增长,维持胴体良好的贮藏品质。但2%乳酸处理会导致胴体脂肪氧化速度加快,在贮藏过程中,其TBARS值显着高于(P<0.05)其他处理组,不利于胴体品质。60 mg/L酸性电解水和30 mg/L微酸性电解水喷淋对贮藏过程中的胴体TBARS值无显着性影响(P>0.05)。2、电解水部分理化特性的研究60 mg/L酸性电解水对碳钢、铝和铜等金属分别具有中度、中度和轻度腐蚀,而30 mg/L微酸性电解水对碳钢、铝和铜等金属的腐蚀性较低,分别为轻度、轻度腐蚀和基本无腐蚀。同时,两种电解水对304不锈钢都基本无腐蚀。在不同贮藏条件下,两种电解水的有效氯浓度、氧化还原电位均呈下降趋势,pH值呈上升趋势;低温和封口贮藏条件可以有效维持酸性电解水和微酸性电解水的有效氯浓度、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的稳定,而遮光对电解水的各项理化指标无显着影响。使用60 mg/L酸性电解水和30 mg/L微酸性电解水对肉鸡胴体喷淋15 s,胴体氯酸盐残留量显着低于(P<0.05)使用100 mg/L次氯酸钠喷淋过后的肉鸡胴体的氯酸盐残留量。叁种处理过后的肉鸡胴体氯酸盐残留量均低于WHO推荐的限值。3、肉鸡胴体U型回转喷淋清洗机设计对肉鸡胴体U型回转喷淋清洗机的总体结构进行设计,对各喷淋系统的喷头排列进行优化;对肉鸡胴体U型回转喷淋清洗机主要部件进行选型:选用喷角60°,压力0.3 MPa,流量3 L/min的万向实心锥喷头;主供水管道管径DN1设为65 mm,各支管管径DN2设为25 mm;选用扬程为60m,流量37m3/h的不锈钢管道离心泵进行增压供水。选用管径为65 mm、材质为304不锈钢的球阀,进行流量扬程调节。4、肉鸡胴体U型回转喷淋清洗机相关性能测试清洗机各喷淋单元的喷淋压力约为0.3 MPa,流量约为3 L/min,且不同喷淋单元近水端喷头的喷淋压力、流量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而同一喷淋单元近水端的喷淋压力及流量均显着大于远水端(P<0.05)。分别于肉鸡胴体净膛后和预冷后,使用肉鸡胴体U型回转喷淋清洗机对肉鸡胴体进行电解水喷淋,可使胴体菌落总数下降0.8-1.2 logCFU/cm2,大肠菌群下降0.7-1.1 logMPN/cm2,减菌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彭珍[4](2014)在《肉鸡屠宰生产链细菌菌相分析及对其胴体表面冲淋减菌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肉鸡产量迅速增长,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肉鸡生产国。鸡肉产品营养丰富,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就要求在其屠宰加工过程中要尽量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减少其在生产链中的微生物污染。因此,本文以四川某肉鸡加工厂屠宰生产链中经脱毛、掏膛、胴体清洗、预冷、分割、速冻等环节后的肉鸡胴体或产品为研究对象,对肉鸡屠宰生产链特定微生物的污染情况、优势菌群及菌相变化进行分析,并对胴体清洗环节中肉鸡胴体表面冲淋减菌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肉鸡屠宰生产链特定微生物污染情况参考GB 4789.2-2010、GB 4789.3-2010、SN/T 1933.1-2007、GB 4789.4-2010、 GB 4789.10-2010等方法对肉鸡屠宰生产链特定微生物污染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整个屠宰生产链上肉鸡胴体表面污染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肠球菌数分别为4.41-5.36、2.91-4.24、1.79-3.34 (lgcfu/cm2),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7.50%和12.75%,数据表明屠宰生产链上肉鸡胴体表明和产品特定微生物污染情况较严重。2.乳酸结合热水冲淋对肉鸡胴体表面减菌的影响通过均匀设计实验,用乳酸结合热水对肉鸡胴体表面冲淋减菌,结果表明,第5组(热水温度50℃C,乳酸浓度1.5%(v/v),冲淋时间15s)处理后减菌效果最好,其对肉鸡胴体表面的减菌量为1.998(lgcfu/cm2),处理后对肉鸡胴体表面的颜色几乎无影响。3.减菌处理后肉鸡屠宰生产链特定微生物污染情况减菌处理后,肉鸡胴体表面的特定微生物污染显着减轻,菌落总数的减少量为0.59-1.47(lgcfu/cm2),其中胴体清洗环节和预冷环节两组间存在显着性(P<0.05),分割和速冻后的产品减菌量均为0.59(lgcfu/cm2),两组间菌落总数差异不显着(P>0.05);大肠菌群的减少量为0.15-1.19(lgcfu/cm2),在各环节中两组的差异性均不显着(P>0.05);肠球菌的减少量为0.73-0.92(lgcfu/cm2),同样也是在胴体清洗环节减菌量最明显,除在分割环节差异性不显着(P>0.05)外,其余环节差异均显着(P<0.05);速冻产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检出率也显着降低,检出率分别降至9.76%和1.22%。4. PCR-DGGE分析减菌前后肉鸡屠宰生产链菌相变化通过PCR-DGGE技术分析减菌前后肉鸡屠宰生产链中关键环节肉鸡胴体表面细菌菌相的多样性及其动态变化,结果显示,肉鸡胴体表面的细菌有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不可培养细菌(Uncultured bacterium)、肠杆菌科细菌(Enterobacteriaceae bacterium)、不可培养梭菌(Uncultured Clostridiales bacterium)、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不可培养假单胞菌属(Uncultured Pseudomonas sp.)、不可培养瘤胃球菌属(Uncultured Ruminococcus sp.)等,且细菌在胴体清洗环节中的种类和数量最多,在预冷环节最少。减菌处理后,屠宰生产链上肉鸡胴体表面的细菌种类约减少了4-6种,如处理后不可培养细菌(Uncultured bacterium)、不可培养梭菌(Uncultured Clostridiales bacterium)、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不可培养瘤胃球菌属(Uncultured Ruminococcus sp.)等在对应环节均未出现,处理后对应生产环节中某些凝胶条带亮度明显减弱,说明某些细菌的数量在各环节也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少。5.减菌前后肉鸡产品的理化与感官品质变化贮藏期的前两个月,减菌对肉鸡产品的感官性状和理化特性影响较小,两组产品的感官和理化特性不显着,减菌后产品感官品质较减菌前略好,两组产品的理化性状也都符合《GB 16869-2005鲜、冻禽产品》对冻禽产品的要求。由DGGE图谱可以看出,减菌处理后,速冻产品中细菌的种类明显减少,这可能也是减菌处理后产品的感官品质较减菌前略好、挥发性盐基氮(TVBN)较减菌前上升更缓慢的原因。本文分析了肉鸡屠宰生产链关键环节的特定微生物污染情况、菌相多样性及其变化规律,并采用冲淋减菌的方法研究其对胴体表面微生物和产品的影响。研究结果不仅可为肉鸡屠宰加工企业延长产品货贺期和提高产品安全性提供数据参考,而且可为改进肉鸡屠宰生产工艺和加强肉鸡生产链质量控制提供指导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4-05-01)
胴体喷淋减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某肉鸡屠宰加工厂的肉鸡胴体为试验对象,研究食品中常用的0. 5%混合Nisin、壳聚糖、茶多酚、ε-聚赖氨酸、姜黄素、溶菌酶和海藻酸钠等天然减菌剂对其进行雾化喷淋及复合喷淋处理后的减菌效果。结果表明:Nisin、聚赖氨酸和壳聚糖对鸡胴体表面的菌落总数、乳酸菌、葡萄球菌属、假单胞菌属、热杀索丝菌和肠杆菌科的减菌效果较好。确定0. 1%Nisin、0. 2%ε-聚赖氨酸和0. 2%壳聚糖的复合喷淋减菌效果优于Nisin、ε-聚赖氨酸和壳聚糖的单一喷淋减菌效果,且复合天然减菌剂喷淋减菌后对鸡胴体的a*、b*和L*值基本无显着性影响(p> 0. 05)。在11 d的贮藏期内,复合有机酸喷淋后鸡胴体的TVB-N和TBARS等指标都明显降低,复合天然减菌剂雾化喷淋处理的肉鸡胴体具有明显的减菌效果并可延长产品的货架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胴体喷淋减菌论文参考文献
[1].赵圣明,李宁宁,尹帅,马小童,康壮丽.不同有机酸雾化喷淋处理对鸡胴体表面减菌效果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9
[2].赵圣明,赵岩岩,马小童,郭苏苏,康壮丽.天然减菌剂对宰后鸡胴体表面雾化喷淋减菌效果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8
[3].段德宝.电解水喷淋对肉鸡胴体的减菌工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
[4].彭珍.肉鸡屠宰生产链细菌菌相分析及对其胴体表面冲淋减菌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