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丹布朗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丹·,布朗,宗教,科学
丹布朗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罗陶然[1](2018)在《浅析经院哲学对现代悬疑小说的影响——以丹·布朗系列小说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丹·布朗作为美国最着名的畅销书作家,他的《天使与恶魔》、《达芬奇密码》、《失落的秘符》、《地狱》、《本源》等作品无不展示了他深厚的经院哲学知识功底,他对于宗教的了解和解读在其小说中展露无遗,也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才能吸引如此多的读者对宗教知识展开研究和学习。在数学和宗教音乐双重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丹布朗,将科学与宗教这两种在人类史上看似如此截然不同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关联的信仰成为他的创作主题。本文正是笔者在阅读了丹布朗的经典作品之后,对作品中的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试图梳理丹布朗小说试图表达的人文情怀。(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29期)
郭冰蕾[2](2018)在《从《地狱》走进丹·布朗的小说世界》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改编自小说《地狱》的电影《但丁密码》的上映,美国作家丹·布朗所着的"罗伯特·兰登"系列小说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以《地狱》这部"罗伯特·兰登"系列小说的最新作品作为参考文本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丹·布朗小说所具备的"与经典文本的互文""与电影的亲缘"以及"隐含的人文思想"这叁大特点,这些特点,也是丹·布朗小说及其所改编的电影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巨大成功的缘由。(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鄢恩露[3](2017)在《丹·布朗小说中宗教与科学的对立统一——以《天使与魔鬼》和《地狱》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小说家丹·布朗从《达·芬奇密码》开始到《地狱》创作的"罗伯特·兰登"系列小说将通俗悬疑小说热潮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本文就以《天使与魔鬼》和《地狱》为例,论述丹·布朗在其小说中探讨宗教与科学这一二元对立统一的主题,表达作者对后现代社会人类所遭遇的生存和信仰危机的思考及其人文主义关怀思想。(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7年36期)
田妍妍[4](2017)在《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谈丹布朗小说的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丹·布朗(Dan Brown)美国畅销书作家,在正式投入写作事业前,丹·布朗一直在高中担任英文教师,2003年以小说《达·芬奇密码》一炮而红,并凭借此书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首名。丹·布朗的小说不仅在美国本土风靡,其小说《达·芬奇密码》、《但丁密码》、《天使与恶魔》等作品的中文译本,在中国也有着良好的销量成绩。文学艺术作品不单单是一个文本,文艺作品的畅销和风靡离不开接受者的支持,同时需要以理解者为基础进行传播,如不考虑文学接受者,则文学的概念也就不复存在。笔者即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就丹·布朗小说的畅销,发表几点看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7年41期)
綦亮,肖明慧[5](2017)在《本土视角下“丹·布朗现象”的文化透视——评《丹·布朗现象诠释:文化悬疑小说创作程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朱振武和张爱平教授合作的英文专着《丹·布朗现象诠释:文化悬疑小说创作程式研究》是国内首部系统研究布朗文学创作的学术成果,也是中国布朗研究首次在国际学术界的发声。这部着作从本土视角出发,深入阐释了布朗创作的美学和文化特质,深刻揭示了布朗取得空前成功的堂奥,丰富了我国通俗文学和美国文学研究的内涵,是中国外国文学研究国际化的有益尝试。(本文来源于《外文研究》期刊2017年03期)
霍盛亚,李名义[6](2017)在《9/11创伤、记忆与身份的文学书写——以丹·布朗小说《地狱》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9/11后的美国文学作品在参与民族创伤-记忆-身份的转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将恐怖袭击造成的创伤通过文学作品景观化,更通过读者的阅读行为将这种个体创伤上升为集体的文化性创伤,这些参与建构文化创伤的文学作品经过文学公共领域内的读者讨论被整合为公共记忆,经过复杂的文化合力,这些公共记忆最终嬗变为美国人民族身份的一部分,丹·布朗的新作《地狱》正是这样一部典型的作品。(本文来源于《大学英语(学术版)》期刊2017年01期)
刘怡春[7](2016)在《人口困境的伦理思考和法律观照——以丹·布朗小说《地狱》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时候,其他的国家同样感受到人口过剩已然形成了一种伦理困境,并积极寻找超越困境的良方。美国作家丹·布朗的小说《地狱》以好莱坞大片式的震撼,用文学的方式对人口困境的伦理和法律进行了思考和观照,形象地表明计划生育政策是解决人口过剩危机最为合理有效的对策,但我们还要在寻找公民的生育权与国家公共利益间的平衡路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6年21期)
王艳[8](2016)在《丹·布朗小说电影改编中的审美之维》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当代着名的悬疑、科幻作家丹·布朗,以知识性悬疑畅销小说而在文坛占据了一席之地。其代表作《达·芬奇密码》被视作悬疑小说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并在2006年被导演朗·霍华德搬上了大银幕。布朗还撰写了《天使与魔鬼》《骗局》《数字城堡》等小说,《天使与魔鬼》又一次被霍华德进行了电影改编。文章从认知活动的美学依赖、异在世界的美感创造、审美维度对功利维度的妥协叁方面,分析丹·布朗小说电影改编中的审美维度。(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16年05期)
霍盛亚[9](2016)在《谁来监视这些监视者——从丹·布朗小说《数字城堡》看文学的“公共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丹·布朗的处女作《数字城堡》因讨论了"数字时代隐私权"的问题,在当下阿桑奇与斯诺登先后爆出美国政府侵犯个人隐私权的丑闻后重新吸引了读者和评论家的注意。通过对"国家安全"与"个人隐私"的讨论,以《数字城堡》为代表的文学叙述与对阿桑奇和斯诺登的社会历史叙述构成了"互文"关系,通过这种文学与历史的互文性"对话",文学实现了对公众所关心的问题的干预,从而发挥了文学的"公共性"作用:作家通过文学"语言"向读者施加影响,从而转化为具体的行动,造成一系列政府政策的改变。(本文来源于《关东学刊》期刊2016年01期)
徐丽丽[10](2015)在《论丹·布朗小说的电影化叙事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影视,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影视强大的传播功能也受到了作家的重视,作家在创作时会有意无意地向影视靠拢。丹·布朗的小说在全球取得成功,原因除了悬念小说自身所具有的特殊吸引力外,还在于作家把电影化叙事运用到小说创作中去。丹·布朗小说的电影化叙事特征主要有叁个方面:电影化的叙事结构、闪回技巧的叙事运用和蒙太奇的叙事风格。(本文来源于《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丹布朗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改编自小说《地狱》的电影《但丁密码》的上映,美国作家丹·布朗所着的"罗伯特·兰登"系列小说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以《地狱》这部"罗伯特·兰登"系列小说的最新作品作为参考文本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丹·布朗小说所具备的"与经典文本的互文""与电影的亲缘"以及"隐含的人文思想"这叁大特点,这些特点,也是丹·布朗小说及其所改编的电影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巨大成功的缘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丹布朗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罗陶然.浅析经院哲学对现代悬疑小说的影响——以丹·布朗系列小说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8
[2].郭冰蕾.从《地狱》走进丹·布朗的小说世界[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3].鄢恩露.丹·布朗小说中宗教与科学的对立统一——以《天使与魔鬼》和《地狱》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7
[4].田妍妍.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谈丹布朗小说的传播[J].校园英语.2017
[5].綦亮,肖明慧.本土视角下“丹·布朗现象”的文化透视——评《丹·布朗现象诠释:文化悬疑小说创作程式研究》[J].外文研究.2017
[6].霍盛亚,李名义.9/11创伤、记忆与身份的文学书写——以丹·布朗小说《地狱》为例[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7
[7].刘怡春.人口困境的伦理思考和法律观照——以丹·布朗小说《地狱》为中心[J].法制博览.2016
[8].王艳.丹·布朗小说电影改编中的审美之维[J].电影文学.2016
[9].霍盛亚.谁来监视这些监视者——从丹·布朗小说《数字城堡》看文学的“公共性”[J].关东学刊.2016
[10].徐丽丽.论丹·布朗小说的电影化叙事特征[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