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移植性动脉硬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内皮祖细胞(EPC),移植性动脉硬化,内膜损伤,小鼠
移植性动脉硬化论文文献综述
杨兆华,洪涛,朱仕杰,夏利民,王春生[1](2012)在《受体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对小鼠移植性动脉硬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输入受体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对移植性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贴壁诱导法分离培养小鼠骨髓源性EPC,并对其进行鉴定。利用小鼠同种异体腹主动脉移植(以C57BL/6小鼠为供体,BALB/c小鼠为受体)建立移植性动脉硬化模型,术后通过尾静脉将体外培养的EPC输入模型体内,2周后观察移植动脉内膜损伤修复情况及病理改变;术后4周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增生情况。结果骨髓源性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MNC)体外可诱导培养出EPC,其细胞表面既表达干细胞标记,又表达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并具有内皮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小鼠腹主动脉移植术后2周,EPC输入组移植动脉内膜损伤较对照组明显加重。术后4周,EPC输入组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厚度及管腔狭窄程度较对照组显着增加。结论受体骨髓源性EPC参与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形成。输入外源性EPC加重移植动脉内膜损伤,对移植性动脉硬化起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复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2年04期)
杨兆华[2](2009)在《内皮祖细胞(EPCs)对移植性动脉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过去的40年中,虽然器官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移植性动脉硬化(transplant arteriosclerosis,TA)却严重制约着移植受者的长期生存。移植性动脉硬化的病理改变特点为移植物内各级动脉内膜发生弥漫性、向心性增厚,引起管腔狭窄。早期病变主要表现为血管壁炎症细胞的浸润,晚期则主要以内膜增厚,管腔狭窄为主。目前认为,移植性动脉硬化是免疫因素和多种非免疫因素共同造成的血管内膜反复损伤、修复的结果。但是,迄今为止,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因此,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作为一类具有多种分化潜能、自我增殖等干细胞性质的特殊细胞,在参与组织损伤、修复及血管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最近研究表明:EPCs参与移植性动脉硬化发病过程。虽然,移植性动脉硬化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但是,近几年在EPCs研究领域所取得的诸多成果为探究移植性动脉硬化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大量研究显示,移植性动脉硬化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明显减少,而且受体源性EPCs可以归巢至移植物血管内膜损伤部位,分化为内皮细胞和/或血管平滑肌细胞并参与移植性动脉硬化内膜增生。但是,受体源性EPCs在移植性动脉硬化发病中的具体作用,尚有争议;EPCs归巢至移植物血管内膜增殖、分化为内皮细胞具体机制,仍有待于做进一步研究。因此,探讨EPCs在移植性动脉硬化的具体作用及相关机制,不仅可望为揭示移植性动脉硬化的发病机理提供重要线索,进而为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同种异品系小鼠腹主动脉移植建立移植性动脉硬化模型,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EPCs数量变化,探讨EPCs数量动态变化与移植性动脉硬化病变之间的关系。继之,将体外培养扩增的骨髓源性EPCs输入移植性动脉硬化模型体内,观察增加EPCs数量对移植性动脉硬化的影响,探讨受体源性EPCs在移植性动脉硬化中的作用。由于VEGFR-2可在EPCs表面表达并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第叁部分通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andetanib特异性阻断VEGFR-2,观察在体外条件下对骨髓单个核细胞向EPCs分化及对后者的生物学功能影响。最后,在小鼠腹主动脉移植术后用Vandetanib进行干预,观察Vandetanib影响EPCs数量及生物学功能情况,从而判断其对移植动脉硬化可能具有的抑制作用。第一部分小鼠移植性动脉硬化模型的建立及外周血EPCs数量动态变化目的:建立小鼠移植性动脉硬化模型,观察移植性动脉硬化病变过程中外周血EPCs数量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以C57BL/6小鼠为供体,BALB/c小鼠为受体,建立同种异品系腹主动脉移植模型。光镜和电镜观察移植动脉的病理改变,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术后2周、4周及6周移植血管内膜增生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术前及术后1、3、7、14及28天外周血EPCs数量变化。结果:术后3天,移植动脉内膜损伤并伴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术后2周,观察到移植动脉内膜增厚,术后4周、6周内膜增生逐渐加重,移植动脉管腔明显狭窄。外周血EPCs数量术后早期增多,3天达到高峰,此后迅速减少,术后2周、4周显着低于术前水平。结论:同种异品系小鼠(C57BL/6→BALB/c)腹主动脉移植成功复制出移植性动脉硬化的病变特点,可用于移植性动脉硬化发病机理和防治措施的研究。外周血EPCs数量的动态变化与移植性动脉硬化病变密切相关,可成为预测移植物动脉硬化发病的新指标。第二部分输入受体骨髓源性EPCs对移植性动脉硬化的促进作用目的:探讨输入体外培养扩增的受体骨髓源性EPCs对移植性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小鼠骨髓源性单个核细胞,并以贴壁培养法诱导培养EPCs。采用C57BL/6小鼠为供体,BALB/c小鼠为受体,通过同种异品系腹主动脉移植建立小鼠移植性动脉硬化模型。EPCs移植组移植术后通过尾静脉输入EPCs,对照组则注入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同时将CM-DiI标记的EPCs移植给受体小鼠,进行EPCs移植后体内示踪。术后2、4周处死受体小鼠,观察各组移植动脉的病理改变,用扫描电镜和Evans blue染色方法评价术后14天内皮损伤修复情况;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术后4周移植动脉内膜增生情况。结果:骨髓源性单个核细胞体外可诱导培养出EPCs,表现为其细胞表面既表达干细胞标记(Sca-1),也表达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Flk-1,CD31,vWf等),并具有内皮细胞的生物学功能。CM-DiI标记的EPCs移植后主要定位于移植动脉损伤内膜部位。术后2周,EPCs移植组移植动脉内皮损伤较对照组明显加重。术后4周,EPCs移植组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管腔狭窄程度显着加重。结论:EPCs参与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形成,受体骨髓源性EPCs可加重移植动脉内膜损伤,对移植性动脉硬化起促进作用。第叁部分Vandetanib对EPCs数量和生物学功能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目的:检测VEGFR-2在EPCs中的表达,并观察VEGFR-2抑制剂Vandetanib对骨髓单个核细胞向EPCs分化以及EPCs增殖、黏附和迁移等生物学功能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小鼠骨髓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纤维连接素包被的培养板,加入不同浓度Vandetanib,培养7天后,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对EPCs进行计数,观察Vandetanib对骨髓单个核细胞向EPCs分化的影响。收集诱导培养7天的EPCs,按不同Vandetanib干预浓度进行分组,分别用细胞计数、MTT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及黏附能力测定检测Vandetanib对EPCs增殖、迁移和黏附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PCs在不同浓度Vandetanib干预后VEGFR-2和pVEGFR-2,Akt和pAkt,Erk和pErk等蛋白表达变化。结果:Vandetanib显着抑制骨髓单个核细胞向EPCs分化。Vandetanib对EPCs的增殖、黏附和迁移能力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结果显示EPCs表达VEGFR-2,VEGF可刺激EPCs VEGFR-2的磷酸化。Vandetanib能阻断VEGF诱导的EPCs VEGFR-2的活化,并降低其下游信号分子Akt及Erk磷酸化水平。结论:Vandetanib可阻止骨髓单个核细胞向EPCs分化,并明显抑制EPCs的增殖、黏附及迁移等生物学功能。Vandetanib的这一作用可能与直接阻断VEGFR-2的活化及下游Akt和Erk信号通路有关。第四部分:Vandetanib抑制EPCs对移植性动脉硬化的影响目的:观察VEGFR-2抑制剂Vandetanib对小鼠移植动脉模型外周血EPCs数量的抑制作用及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探讨Vandetanib具有抗移植性动脉硬化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57BL/6小鼠为供体,BALB/c小鼠为受体,建立同种异品系腹主动脉移植模型。术后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①移植对照组;②Vandetanib小剂量干预组(25mg/kg.d);③Vandetanib大剂量干预组(100mg/kg.d)。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术前及术后1、3、7、14及28天外周血EPCs数量变化;扫描电镜和Evans blue染色方法评价术后14天内皮损伤修复情况;光镜下观察各组移植动脉术后4周的病理改变,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增生情况。结果:Vandetanib明显降低腹主动脉移植术后早期外周血EPCs数量,术后2周、4周外周血EPCs数量仍维持在较低水平,其中大剂量干预组EPCs数量减少更加显着。术后2周,扫描电镜和Evans blue染色均提示Vandetanib干预组移植动脉内皮损伤较对照组减轻。移植术后4周,Vandetanib大剂量干预组移植动脉内膜增生厚度、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Vandetanib小剂量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对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不明显。结论:大剂量Vandetanib可以明显抑制小鼠移植腹主动脉内膜增生,具有一定的抗移植性动脉硬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向EPCs分化,减少外周血EPCs数量及抑制EPCs生物学功能有关。创新点1.首次发现和报道了小鼠移植性动脉硬化病变过程中外周血EPCs数量的动态变化;2.首次发现和报道了体外培养扩增的EPCs可以加重移植动脉内膜损伤,具有促进移植性动脉硬化作用。3.首次发现和报道了VEGFR-2抑制剂Vandetanib通过减少EPCs数量及抑制其生物学功能,能明显抑制小鼠移植腹主动脉内膜增生,防治移植物血管病变。(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9-04-02)
移植性动脉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过去的40年中,虽然器官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移植性动脉硬化(transplant arteriosclerosis,TA)却严重制约着移植受者的长期生存。移植性动脉硬化的病理改变特点为移植物内各级动脉内膜发生弥漫性、向心性增厚,引起管腔狭窄。早期病变主要表现为血管壁炎症细胞的浸润,晚期则主要以内膜增厚,管腔狭窄为主。目前认为,移植性动脉硬化是免疫因素和多种非免疫因素共同造成的血管内膜反复损伤、修复的结果。但是,迄今为止,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因此,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作为一类具有多种分化潜能、自我增殖等干细胞性质的特殊细胞,在参与组织损伤、修复及血管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最近研究表明:EPCs参与移植性动脉硬化发病过程。虽然,移植性动脉硬化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但是,近几年在EPCs研究领域所取得的诸多成果为探究移植性动脉硬化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大量研究显示,移植性动脉硬化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明显减少,而且受体源性EPCs可以归巢至移植物血管内膜损伤部位,分化为内皮细胞和/或血管平滑肌细胞并参与移植性动脉硬化内膜增生。但是,受体源性EPCs在移植性动脉硬化发病中的具体作用,尚有争议;EPCs归巢至移植物血管内膜增殖、分化为内皮细胞具体机制,仍有待于做进一步研究。因此,探讨EPCs在移植性动脉硬化的具体作用及相关机制,不仅可望为揭示移植性动脉硬化的发病机理提供重要线索,进而为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同种异品系小鼠腹主动脉移植建立移植性动脉硬化模型,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EPCs数量变化,探讨EPCs数量动态变化与移植性动脉硬化病变之间的关系。继之,将体外培养扩增的骨髓源性EPCs输入移植性动脉硬化模型体内,观察增加EPCs数量对移植性动脉硬化的影响,探讨受体源性EPCs在移植性动脉硬化中的作用。由于VEGFR-2可在EPCs表面表达并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第叁部分通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andetanib特异性阻断VEGFR-2,观察在体外条件下对骨髓单个核细胞向EPCs分化及对后者的生物学功能影响。最后,在小鼠腹主动脉移植术后用Vandetanib进行干预,观察Vandetanib影响EPCs数量及生物学功能情况,从而判断其对移植动脉硬化可能具有的抑制作用。第一部分小鼠移植性动脉硬化模型的建立及外周血EPCs数量动态变化目的:建立小鼠移植性动脉硬化模型,观察移植性动脉硬化病变过程中外周血EPCs数量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以C57BL/6小鼠为供体,BALB/c小鼠为受体,建立同种异品系腹主动脉移植模型。光镜和电镜观察移植动脉的病理改变,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术后2周、4周及6周移植血管内膜增生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术前及术后1、3、7、14及28天外周血EPCs数量变化。结果:术后3天,移植动脉内膜损伤并伴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术后2周,观察到移植动脉内膜增厚,术后4周、6周内膜增生逐渐加重,移植动脉管腔明显狭窄。外周血EPCs数量术后早期增多,3天达到高峰,此后迅速减少,术后2周、4周显着低于术前水平。结论:同种异品系小鼠(C57BL/6→BALB/c)腹主动脉移植成功复制出移植性动脉硬化的病变特点,可用于移植性动脉硬化发病机理和防治措施的研究。外周血EPCs数量的动态变化与移植性动脉硬化病变密切相关,可成为预测移植物动脉硬化发病的新指标。第二部分输入受体骨髓源性EPCs对移植性动脉硬化的促进作用目的:探讨输入体外培养扩增的受体骨髓源性EPCs对移植性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小鼠骨髓源性单个核细胞,并以贴壁培养法诱导培养EPCs。采用C57BL/6小鼠为供体,BALB/c小鼠为受体,通过同种异品系腹主动脉移植建立小鼠移植性动脉硬化模型。EPCs移植组移植术后通过尾静脉输入EPCs,对照组则注入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同时将CM-DiI标记的EPCs移植给受体小鼠,进行EPCs移植后体内示踪。术后2、4周处死受体小鼠,观察各组移植动脉的病理改变,用扫描电镜和Evans blue染色方法评价术后14天内皮损伤修复情况;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术后4周移植动脉内膜增生情况。结果:骨髓源性单个核细胞体外可诱导培养出EPCs,表现为其细胞表面既表达干细胞标记(Sca-1),也表达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Flk-1,CD31,vWf等),并具有内皮细胞的生物学功能。CM-DiI标记的EPCs移植后主要定位于移植动脉损伤内膜部位。术后2周,EPCs移植组移植动脉内皮损伤较对照组明显加重。术后4周,EPCs移植组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管腔狭窄程度显着加重。结论:EPCs参与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形成,受体骨髓源性EPCs可加重移植动脉内膜损伤,对移植性动脉硬化起促进作用。第叁部分Vandetanib对EPCs数量和生物学功能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目的:检测VEGFR-2在EPCs中的表达,并观察VEGFR-2抑制剂Vandetanib对骨髓单个核细胞向EPCs分化以及EPCs增殖、黏附和迁移等生物学功能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小鼠骨髓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纤维连接素包被的培养板,加入不同浓度Vandetanib,培养7天后,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对EPCs进行计数,观察Vandetanib对骨髓单个核细胞向EPCs分化的影响。收集诱导培养7天的EPCs,按不同Vandetanib干预浓度进行分组,分别用细胞计数、MTT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及黏附能力测定检测Vandetanib对EPCs增殖、迁移和黏附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PCs在不同浓度Vandetanib干预后VEGFR-2和pVEGFR-2,Akt和pAkt,Erk和pErk等蛋白表达变化。结果:Vandetanib显着抑制骨髓单个核细胞向EPCs分化。Vandetanib对EPCs的增殖、黏附和迁移能力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结果显示EPCs表达VEGFR-2,VEGF可刺激EPCs VEGFR-2的磷酸化。Vandetanib能阻断VEGF诱导的EPCs VEGFR-2的活化,并降低其下游信号分子Akt及Erk磷酸化水平。结论:Vandetanib可阻止骨髓单个核细胞向EPCs分化,并明显抑制EPCs的增殖、黏附及迁移等生物学功能。Vandetanib的这一作用可能与直接阻断VEGFR-2的活化及下游Akt和Erk信号通路有关。第四部分:Vandetanib抑制EPCs对移植性动脉硬化的影响目的:观察VEGFR-2抑制剂Vandetanib对小鼠移植动脉模型外周血EPCs数量的抑制作用及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探讨Vandetanib具有抗移植性动脉硬化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57BL/6小鼠为供体,BALB/c小鼠为受体,建立同种异品系腹主动脉移植模型。术后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①移植对照组;②Vandetanib小剂量干预组(25mg/kg.d);③Vandetanib大剂量干预组(100mg/kg.d)。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术前及术后1、3、7、14及28天外周血EPCs数量变化;扫描电镜和Evans blue染色方法评价术后14天内皮损伤修复情况;光镜下观察各组移植动脉术后4周的病理改变,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增生情况。结果:Vandetanib明显降低腹主动脉移植术后早期外周血EPCs数量,术后2周、4周外周血EPCs数量仍维持在较低水平,其中大剂量干预组EPCs数量减少更加显着。术后2周,扫描电镜和Evans blue染色均提示Vandetanib干预组移植动脉内皮损伤较对照组减轻。移植术后4周,Vandetanib大剂量干预组移植动脉内膜增生厚度、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Vandetanib小剂量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对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不明显。结论:大剂量Vandetanib可以明显抑制小鼠移植腹主动脉内膜增生,具有一定的抗移植性动脉硬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向EPCs分化,减少外周血EPCs数量及抑制EPCs生物学功能有关。创新点1.首次发现和报道了小鼠移植性动脉硬化病变过程中外周血EPCs数量的动态变化;2.首次发现和报道了体外培养扩增的EPCs可以加重移植动脉内膜损伤,具有促进移植性动脉硬化作用。3.首次发现和报道了VEGFR-2抑制剂Vandetanib通过减少EPCs数量及抑制其生物学功能,能明显抑制小鼠移植腹主动脉内膜增生,防治移植物血管病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移植性动脉硬化论文参考文献
[1].杨兆华,洪涛,朱仕杰,夏利民,王春生.受体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对小鼠移植性动脉硬化的影响[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2
[2].杨兆华.内皮祖细胞(EPCs)对移植性动脉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9
标签:内皮祖细胞(EPC); 移植性动脉硬化; 内膜损伤; 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