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讨李锦辉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讨李锦辉

李锦辉雅安市名山区红星镇中心小学625100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改革也日新月异。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中空洞说教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轻松愉快氛围中师生达成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品德与社会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8)03-014-01

作为一门说理性极强的课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成功与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情感教育渗透的程度,小学生情感的激发受周围环境和他人情感的极大影响。只要用正确的途径对小学生的情感加以引导,小学生便能很快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但目前一些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师不能很好把握情感教育的切入点,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导致思品教学中情感教育严重缺失的现实。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情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小学生情感教育的内容过分抽象、严重背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当前学校情感教育陷入尴尬的误区便是重理论轻实践。过分注重对道德内涵、原则等理论的强调,忽视给予学生生动真切的生活体验;二是情感教育的方式过于机械单一,不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与生活体验,致使“说教法”盛行,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三是情感教育中师生双方缺乏必要沟通交流,情感的互动被严重忽视。师生情感交流的缺失影响学生整体素养的发展和提升;四是在小学情感教育中,教师不善于将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进行完美统一,严重背离了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德育目标。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主要途径

1.深入挖掘教材,激发学生兴趣。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材中处处蕴含着真善美,教师应善于深入挖掘教材内涵,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将这些素材巧妙运用于情感教育中,激发学生内在的真善美因素,使其对小学思品产生浓烈的兴趣,如此,情感教育便水到渠成了。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品类繁多的内容、多姿多彩的插画、生动感人的故事无不吸引着学生的眼球,时刻牵引着学生的情感。因此,尽可能多的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情感共鸣、发展学生个体情感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注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挖掘教材内涵,以导入为例。例如,在《我的家乡》一文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以音乐或视频的方式强势导入,音乐和视频的情感熏陶和教师声情并茂的家乡描述,既挖掘了教材内涵,同时也感染了学生情感。

2.尊重学生内心,倾听学生灵魂。道德的纯洁性和个性精神的丰富性特征,要求教师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在培养其自尊心、自信心的同时提升其自豪感。例如,在《心中的啄木鸟》一文的教授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自身的优缺点,并且坦诚面对并逐步解决。教师可以采取点名提问或者学生毛遂自荐的方式引导学生站起来阐述自己或者同学的优缺点,刚开始学生由于爱面子不敢站起来,教师要鼓励“勇敢迈出第一步,你就成功了”,被提及缺点的同学难免尴尬,这时教师会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活动火热进行的同时,学生们既轻松敞开了心扉,同时也懂得了尊重他人、接纳他人、互帮互助等美德的重要意义,情感教育成效初见端倪。

3.创设教育情境,点燃情感火花。教学中所谓的触景生情,旨在要求教师在思品教学中创设一定能激发学生道德情感的教学情境,渲染一种能触动学生灵魂的情感,以境生情、以情激情,点燃情感火花,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道德情感的无穷魅力。教育情境的创设可以借助语言描述再现真实情境,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或图片营造一种意境,还原学生的真实记忆。例如,在《马路不是游戏场》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先为同学们介绍社会中频繁出现的交通事故,并通过不同学生对不同角色的表演在课堂上再现交通事故的严重危害性。一名同学担当小记者报道近几天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一位同学担任肇事者,还有几名同学是受害者家属。通过学生亲自表演和教师相关资料的展示,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感染了学生的情感,使他们牢记教训并遵守交通规则。长此以往,更有利于情感教育的高效、高质展开。

4.回归实际生活,晓之情动之理。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与现实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因此教师基于学生的心理认知和学习兴趣,精选一些与儿童生活紧密相连的例子。如“一些医院受利益所趋,制作并收售假药,结果害人害己”的例子定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并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起到一定的冲击,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反映,让学生自己发言说出自己对诚信缺失的看法,最后引导和呼吁学生建立以诚信为首的真善美价值观,增强加深情感教育的效果。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在小学生个体品德形成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进行情感教育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目前小学生情感教育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成为阻碍学生情感传递、提升学生情感素养、促进学生道德外化的杀手锏。教师要针对以上问题,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切实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刘萍我国小学社会课程研究(1988-2011)[D].扬州大学,2012.

[2]宋景丽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4,215.

[3]闵祥存马圣义探析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的情感教学[J].生活教育,2014,S1,13.

标签:;  ;  ;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讨李锦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