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频率稳定度的测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数字化,量化误差,双混频时差,频率稳定度
频率稳定度的测量论文文献综述
许龙飞,罗丹,周渭,白丽娜,李智奇[1](2018)在《一种全面响应时间的频率稳定度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从本质上反映不同频率源的频率稳定度随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可以测量全面响应时间的频率稳定度的方法.该方法在数字环境下,应用数字边沿效应抑制量化误差,并结合数字双混频时差法测量信号间的相位差,通过相位差得到全面的频率稳定度指标.实验证明,该方法在自校的条件下,100ns的频率稳定度能够达到10~(-5),秒级稳定度能够达到10~(-12),一天的频率稳定度能够达到10~(-16).(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崔春旺,纳全鑫,张艺轩,王雨佳,高明伟[2](2017)在《1645 nm单纵模NPRO激光器短期频率稳定度的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光纤延时自外差法对单块非平面Er∶YAG环形振荡器(NPRO)输出单纵模激光的短期频率稳定度进行了测量。激光器输出波长为1645 nm。测量了延时时间分别为0.25μs,0.75μs,1.25μs,1.75μs,2.25μs,2.75μs,5.25μs,7.25μs,9.75μs,108.5μs,166μs的输出激光的自外差拍频信号。设置频谱仪的span为20 k Hz,扫描时间为10 s,Res BW为51 Hz,VBW为1 Hz,测量拍频信号的3 d B带宽。在延时时间0.25~9.75μs范围内,通过线性拟合在不同延时下的3 d B带宽,得到单纵模NPRO激光器的短期频率稳定度为201 Hz/μs。光纤延时长度为21.7 km和33.2 km时,测量的3 d B带宽约为14 k Hz。(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7年06期)
许龙飞[3](2017)在《一种全响应时间的频率稳定度测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频率稳定度是相位噪声在时域的表现方式,同时是标准源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指标,也是时频测控中一个重要的部分。频率稳定度按响应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瞬态频率稳定度,短期频率稳定度和长期频率稳定度。它一般由频率或者相位差导出,因此,研究它的测量方法就是研究频率或者相位差的测量方法。传统的频率测量和相位差测量方法,一般都在模拟的环境下实现。虽然能达到一定的测量精度,但是存在着单点过零检测对噪声较为敏感、对线路性能要求过于严格等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测量精度的提高。而且传统的方法基本都是基于闸门计数原理的,测量精度随着测量闸门长度的减小会降低,因此测量闸门的长度不能太短,使得无法获得信号的瞬态频率稳定度。针对这些不足,本文将边沿效应推广到数字领域中,提出了一种全响应时间的频率稳定度测量方法。该方法在数字化背景下,将时钟游标效应和数字边沿效应应用到测量中,并结合数字鉴相算法实现了不同频率源的全响应时间的频率稳定度测量。其具体实现是使用两个模数转换器分别对被测信号和参考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利用时钟游标效应控制模数转换器的采样过程,使模数转换器的数字输出保留着原来的瞬时相位,并且会形成数字模糊区。利用数字鉴相算法提取信号的瞬时相位,获得信号间的瞬时相位差,以此算出瞬态频率稳定度。同时结合数字模糊区和数字边沿效应来抑制模数转换器的量化误差,同样利用数字鉴相算法得到信号间的相位差,进而获得短期和长期频率稳定度,实现全响应时间的频率稳定度测量。文中详细介绍了时钟游标效应、数字边沿效应以及数字化频率稳定度测量原理等基础理论,设计和实现了数字化频率稳定度测量系统,并且对测量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做了详细的介绍。在此测量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OCXO的自校实验和不同频率源的比对实验。实验表明,在自校的情况下该方法的瞬态频率稳定度能达到10~(-5)/100ns,短期频率稳定度能达到10~(-12)/s,长期频率稳定度能达到10~(-16)/天,可以实现不同频率源的全响应时间的频率稳定度测量,有助于从本质上揭示频率稳定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唐静,侯金磊,张宁,程肯,邵元慧[4](2017)在《基于FPGA的频率稳定度测量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频率稳定度测量系统。利用Altera公司的EP4CE22F17C6为设计核心,以TI公司的MSP430F5438为控制核心,运用Allen方差和等精度测频法的基本原理,通过QuartusⅡ和ModelSim软件编写频率稳定度测量系统的每个单元模块和测试模块,利用触摸屏实现数据的显示和人机交互,系统能够实现标准频标在10 ms、100ms、1s、10s等不同测量周期的频率稳定度测量。结果表明,采用该设计系统稳定性高、可拓展性强、精度高,降低了设计的成本。(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王德颖[5](2016)在《晶体振荡器1s频率稳定度的测量及不确定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电子测量仪器内石英晶体振荡的1s频率稳定度的测量方法并分析了测量值的不确定度。(本文来源于《计量与测试技术》期刊2016年04期)
黄剑龙[6](2016)在《高精度频率稳定度测量系统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晶振、原子频标等频率源的频率准确度、频率稳定度不断地提升,对频率源的测量和比对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没有相应的测量手段,就无法对频率源的性能指标做出正确的评估。频率的测量工作不仅可以用于评估频率源的好坏,也可以反过来促进频率源指标的进一步提高。本论文介绍了国内外频率测量仪器以及频率处理软件的研究现状,其中重点介绍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频率测量仪器以及频率稳定度分析软件。对频率源的主要指标、表征方式做出介绍,主要是频率稳定度在时域和频域的表征方式,以及两者之间的换算方法。对于影响频率源频率稳定度的各种机制,前人总结出噪声幂律谱模型来对其进行描述,我们可以通过时域稳定度与取样时间的关系,或者频域稳定度与傅里叶频率的关系来判别影响频率稳定度的主要噪声类型。讲述了各种常用的高精度频率测量方法的原理,包括频差倍增法、差拍法、相位比较法和双混频时差法,并分别介绍了对应的频率测量仪器,以突出各种频率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在分析现有频率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研制一套高精度频率稳定度测量系统,包括高精度、宽频率测量范围的时域频率稳定度测量仪和配套使用的频率处理软件。频稳测量仪根据功能模块划分,可以分为频率偏调链路、混频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FPGA四个主要模块。其中,频率偏调链路的设计至关重要。通过采用低噪声倍频模块和低噪声DDS组成频率偏调链路,使得频率偏调源的附加噪声有较大程度的降低,频率调整范围较大,为高精度、宽频率测量范围的频稳测量仪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一系列实验对本论文研制的频稳测量仪的性能做出测试,研制的频稳测量仪测量1OMHz时本底为3.7E-13/1s,可以测量1~30MHz任意频率的100ms到100000s稳定度、频率值、天漂移率。实验表明,在0~50℃温度范围内,频稳测量仪可以保持较高的测量精度。通过与国内外的频率测量仪器进行各项指标的对比,本论文实现的频率稳定度测量仪在测量精度、频率测量范围和取样时间范围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频稳测量仪的测量结果由频率处理软件的图形化界面实时显示,并且可以实时保存测量数据,方面用户后期处理。(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期刊2016-04-01)
杜娟,陈迪俊,陈泽恒,刘丹,刘继桥[7](2015)在《CO_2浓度测量激光雷达种子激光频率稳定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CO_2气体吸收光谱以及频率调制光谱稳频技术实现了将种子光锁定在CO_2气体的R18吸收线上,即1572.0187nm。利用频率锁相技术实现了online激光器的频率稳定输出,输出波长为1572.0219nm,抖动量峰峰值小于2MHz。(本文来源于《2015年红外、遥感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暨交叉学科论坛论文集》期刊2015-10-28)
韩海林,孙杰[8](2015)在《铷原子频率标准频率稳定度测量方法及不确定度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利用时差法测量铷原子频率标准的频率稳定度,通过对测得的数据研究和分析,给出了频率稳定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5年15期)
胡欣[9](2014)在《406MHz卫星紧急示位标频率稳定度测量研究与不确定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406MHz卫星紧急示位标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对示位标信号的频率、短期频率稳定度和中期频率稳定度测量方法进行了推导;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来源,通过铷频率基准仪实际检定和技术手册中得到的数据,以及重复测量示位标残余频率变动等数据,对示位标的短期频率稳定度和中期频率稳定度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分析,报告结果的分散性,对测量结果的处理与理解起到了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期刊2014年17期)
穆宽林[10](2014)在《基于F-P腔的可调谐激光器频率稳定度测量及其稳频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半导体激光器自产生以来,以其拥有的体积小、转换效率高、寿命长、波长覆盖范围宽,可低功率低电流直接抽运,工作电压和电流与集成电路兼容等优点,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原子频率标准、激光测距、高分辨率激光光谱、原子核物理等方面。在激光器的研发跟生产过程中,激光器输出频率稳定度的测量及稳频设计对提高激光器的性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由于激光具有很高的频率,采用一般的波长计直接测量法很难达到较高的精确度。而且目前常用的拍频测量方法要求一个高稳定的参考光源,所以在频率稳定性的测量方面该法有一定的限制。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F-P腔的可调谐激光器频率稳定度测量的新方法。该方法不需要一个高稳定的参考光源。实验结果显示,激光器在800ms积分时间的平均漂移量约为10.5MHz。并且该方案拥有较大的测量范围。2.推导了利用F-P腔透射峰的一次谐波分量的稳频过程,实验实现了793nm半导体激光器的频率锁定,使得激光器频率在锁定状态下的稳定度达到了1.5010-9,频率漂移量在570KHz(800ms积分时间)以下,较相同时间段内激光器自由运转时的频率起伏(约10.5MHz)有了显着的改善。(本文来源于《天津理工大学》期刊2014-02-01)
频率稳定度的测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光纤延时自外差法对单块非平面Er∶YAG环形振荡器(NPRO)输出单纵模激光的短期频率稳定度进行了测量。激光器输出波长为1645 nm。测量了延时时间分别为0.25μs,0.75μs,1.25μs,1.75μs,2.25μs,2.75μs,5.25μs,7.25μs,9.75μs,108.5μs,166μs的输出激光的自外差拍频信号。设置频谱仪的span为20 k Hz,扫描时间为10 s,Res BW为51 Hz,VBW为1 Hz,测量拍频信号的3 d B带宽。在延时时间0.25~9.75μs范围内,通过线性拟合在不同延时下的3 d B带宽,得到单纵模NPRO激光器的短期频率稳定度为201 Hz/μs。光纤延时长度为21.7 km和33.2 km时,测量的3 d B带宽约为14 k Hz。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频率稳定度的测量论文参考文献
[1].许龙飞,罗丹,周渭,白丽娜,李智奇.一种全面响应时间的频率稳定度测量[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8
[2].崔春旺,纳全鑫,张艺轩,王雨佳,高明伟.1645nm单纵模NPRO激光器短期频率稳定度的测量[J].激光与红外.2017
[3].许龙飞.一种全响应时间的频率稳定度测量方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
[4].唐静,侯金磊,张宁,程肯,邵元慧.基于FPGA的频率稳定度测量系统设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7
[5].王德颖.晶体振荡器1s频率稳定度的测量及不确定度分析[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6
[6].黄剑龙.高精度频率稳定度测量系统的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16
[7].杜娟,陈迪俊,陈泽恒,刘丹,刘继桥.CO_2浓度测量激光雷达种子激光频率稳定技术研究[C].2015年红外、遥感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暨交叉学科论坛论文集.2015
[8].韩海林,孙杰.铷原子频率标准频率稳定度测量方法及不确定度评定[J].电子世界.2015
[9].胡欣.406MHz卫星紧急示位标频率稳定度测量研究与不确定度分析[J].河南科技.2014
[10].穆宽林.基于F-P腔的可调谐激光器频率稳定度测量及其稳频设计[D].天津理工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