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城市广场空间环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麒麟城市广场,人性化,空间环境
城市广场空间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张梅芬[1](2017)在《麒麟区城市广场人性化空间环境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曲靖城市化不断加速,城区面积不断增加,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其主辖区麒麟区城市广场数量不断增多,面积逐渐增大,但是在空间环境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通过对麒麟城区部分广场的调查,分析得出当前麒麟城区广场存在的非人性化问题。根据麒麟城区的实际情况提出改进的措施及建议,创造适合居民游憩观赏的优质人性化广场空间。(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期刊2017年14期)
王贤[2](2017)在《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兰州城市广场空间尺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广场是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公共空间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多元化、多功能的公共场所,日益为城市所必需。城市广场对内是市民举办活动、日常休憩、娱乐休闲的重要支撑地,对外是城市面貌展现的窗口。人是城市广场空间使用和空间品质感受的直接对象,而城市广场空间品质的优劣控制具体体现在广场空间形态上。其中,尺度的控制是广场空间形态规划建设中的必要环节,是决定城市广场空间关系与视觉效果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也随之提升。城市广场作为娱乐休闲的载体也越来越受到市民的欢迎,因此,各大城市掀起了广场改造和新建的热潮。但如果盲目跟风或为了形象而忽略了对尺度的控制,会导致广场空间利用率不高,造成空间和经济上的巨大浪费。兰州市作为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北地区的第二大城市,城市广场不可避免地也存在尺度问题,本文以环境行为学为视角对兰州市城市广场的空间尺度进行研究。通过实地测量调研、优秀案例借鉴、实际案例分析对比、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兰州市案例广场空间中的不同尺度层次进行具体分析,并结合环境行为学对广场空间的使用情况、人的环境行为方式进行研究,最后,总结出案例广场空间尺度的问题,并提出其设计改进建议。要设计出符合城市环境和市民需求的城市广场,应从广场功能定位、形态特征、周围环境等方面出发,对广场尺度进行严谨的规划设计控制。其中对尺度的控制包括很多方面:从城市设计层面上的宏观尺度规划,划分各功能区的比例关系,广场中观层面上各基面之间的尺度关系,广场上设施小品的尺度设计等。通过各方面的尺度控制,来创造舒适的广场空间,在提供最基本的功能需求的同时更能满足人们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审美需求,使广场成为能够吸引市民休憩游乐的场所,实现物有所值。反之,尺度不合理的广场,很可能导致广场物失所值,无人问津,失去其预设功能价值。根据调研,兰州市的城市级广场多存在尺度不合理的问题,广场利用与预设价值有所偏差。论文第一章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目的和意义,另外就国内外有关广场尺度的研究现状进行汇总;第二章是文章基础理论的梳理,首先介绍了空间尺度的相关概念,然后带入到城市广场之中,解释了广场空间中的尺度要素,最后分析了环境行为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内容、方法,并应用到广场空间尺度研究之中;第叁章是从环境行为学角度出发,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对广场中的人行为活动和广场各空间的使用状况调查分析,最后根据数据统计,对广场的空间品质进行讨论。第四章把理论落脚到实例,首先,对兰州市整体广场空间尺度现状做了调查,并加以分析。然后,以兰州市东方红广场、培黎广场和龙源公园广场为例,具体分析研究兰州市广场空间尺度的优劣;第五章根据对东方红广场、培黎广场和龙源公园广场的具体尺度分析,为建立人性化的城市广场提出对叁个广场的优化建议;第六章结论与展望,通过对兰州市城市广场尺度的分析,得出广场尺度控制体系和对现有广场的尺度优化建议。(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期刊2017-04-01)
鲍纬哲,倪芸,胡振宇[3](2015)在《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广场舞参与者行为与城市广场空间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南京市两个城市广场的空间要素进行调研,并对广场舞参与者行为进行观察,研究二者之间的关联性。重点调研了城市广场空间环境的几个要素——交通人流、绿化空间、硬质铺地及休憩配套设施,并结合广场舞参与者的行为特征,在环境心理学等理论基础上进行比较和分析,总结出参与者行为特征与城市广场空间的关系,为今后城市广场的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住宅科技》期刊2015年02期)
黄建邦[4](2014)在《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城市广场空间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广场是城市居民重要的活动中心,也是城市重要的形象窗口,被誉为是城市的会客厅。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掀起了一股城市广场的建设高潮,城市广场建设成为塑造良好城市形象,展示城市文化历史,加快城市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居民生活交往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对城市广场内在意义理解和认识的欠缺,已建好的城市广场布局模式大多数照搬西方的城市广场形式,导致目前城市广场存在诸多的问题。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加深对城市广场的理解,探寻符合人类行为活动模式的中国城市广场空间布局,实现城市历史文化和现实存在,西方广场形式和中国内在的融汇,让城市广场真正成为加强城市人气活力的源泉。文章开篇介绍了选题背景和意义,引出了与文章相关的重要理论以及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运用社会空间理论,对城市广场的历史演进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分析,比较了中西方城市广场之间的共通之处和存在的差异,探寻这些现象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对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条件下的城市广场展现的意义进行了讨论,对城市广场的产生和城市广场的生活元素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努力寻求创造多姿多彩的广场生活的动力元素。论文系统的介绍了环境行为学理论和城市广场的环境行为活动。通过对人类人们的活动行为需求和活动行为类型的分析,试图找到适合于人类行为活动的城市广场空间布局方法和城市广场的空间环境氛围。通过对长沙市的芙蓉广场、杜鹃广场、风帆广场进行实地调研,观察广场上活动者的行为模式以及广场的空间环境布局模式,了解城市居民对城市广场的真实需求,探寻提升城市广场人气活力的方法和因素。文章最后对现阶段我国城市广场设计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建设符合人类行为活动模式城市广场的建议和原则。文章的创新和特色主要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对中西方城市广场的发展演进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从古代的城市广场中挖掘出关心人类行为活动的因素,得出城市广场应该满足城市居民活动需求的结论。在长沙市城市广场的实地调研分析中,了解到现代城市居民对城市广场的真实需求,探寻了增强城市广场人气活力和文化内涵的方法。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的参考引证,为今后的深层次研究提供了参考性线索。(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4-05-05)
赵晴[5](2012)在《环境心理学在城市广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以山西省大同市平旺公园中心广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古往今来,城市广场作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集会和交流的场所,在城市外部公共空间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如何建造既反映城市内涵,又符合使用者行为习惯和适宜尺度的广场空间,成为一个优秀广场设计的关键。环境心理学原理是解决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理论之一,本文通过对城市某一公园的调查,运用该原理来解决使用者对该公共空间的改造诉求,并提出相应的改造意见。(本文来源于《门窗》期刊2012年12期)
李晓红[6](2010)在《城市广场的多元空间环境设计——以济南泉城广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济南市泉城广场空间环境设计要点的详尽剖析,从整体的功能把握到周到的细部关怀,对如何塑造城市广场多元空间环境设计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14期)
崔哲[7](2008)在《城市广场多元空间环境设计与秩序——以新疆库尔勒市石油石化广场空间规划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00年前古希腊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广场以来,广场不但满足城市空间体系构成的需要,而且是城市进行社会交往、休闲娱乐和信息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是人们接触自然、陶冶性情的城市空间环境。广场通常是城市布局的中心,根据广场的性质、(本文来源于《城乡建设》期刊2008年11期)
孙亮[8](2005)在《城市广场空间环境的意义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常生活中“广场”二字的使用极为广泛,常可听到的用语有“言论广场”、“市民广场”、“购物广场”、“政府广场”等,但其字义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在城市开放空间中,“广场”这一空间的语言认知也是模糊的。“广场”算不算城市开放空间?“广场”与“公园”、“绿地”有何异同?在城市中“广场”的意义是什么?全国各种类型、各种规模广场的兴建浪潮中,设计者试图赋予城市广场空间环境的意义又从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呢?亦或设计者在多大程度上破坏或打断了环境意义的连续性?本论文主要研究:针对城市广场空间环境,运用认知心理学、符号学的一般理论,首先对城市广场空间环境意义中语言认知的意义进行定位,再从对广场认知的实证调查中(以武汉市洪山广场、首义广场认知为例),探究城市广场空间使用者的意义,及其对设计者意义的影响,进而对设计方法产生影响。同时,它又是逆向从建成环境向设计方法进行评估的一种范式。研究的目的: (1)城市广场空间环境的意义的认识与定位(针对国内来说) (2)一种城市广场空间环境的意义的评估方法——以环境认知为方法(3)武汉市洪山广场、首义广场空间环境的意义的认识与定位(4)对武汉市洪山广场、首义广场空间环境的意义的评估(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5-05-01)
张辉,黄燕,陈纲伦,刘明卓[9](2004)在《城市广场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 过理 论分 析 、调 查研 究,以 城市 广场 环境 构 成要 素 为探 析,从宏 观 到微 观探 索 人性 化设 计 的原 则与 方 法,对城市广 场空 间环 境 的设 计 具有 一定 的指 导 意义 。(本文来源于《福建建设科技》期刊2004年02期)
黄燕,黄静,张辉,陈纲伦[10](2004)在《城市广场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广场是一个主要为硬质铺张的户外公共空间,是为社会群体服务的。在城市广场空间环境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满足人的生理、心理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要从绿化、水体、地面铺装、建筑小品等要素着手,创造出不同性质、不同功能、各具特色的空间,以适应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职业市民的多样化需求。为保证城市广场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的实现,应重视城市广场的使用者对设计的参与。(本文来源于《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城市广场空间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城市广场是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公共空间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多元化、多功能的公共场所,日益为城市所必需。城市广场对内是市民举办活动、日常休憩、娱乐休闲的重要支撑地,对外是城市面貌展现的窗口。人是城市广场空间使用和空间品质感受的直接对象,而城市广场空间品质的优劣控制具体体现在广场空间形态上。其中,尺度的控制是广场空间形态规划建设中的必要环节,是决定城市广场空间关系与视觉效果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也随之提升。城市广场作为娱乐休闲的载体也越来越受到市民的欢迎,因此,各大城市掀起了广场改造和新建的热潮。但如果盲目跟风或为了形象而忽略了对尺度的控制,会导致广场空间利用率不高,造成空间和经济上的巨大浪费。兰州市作为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北地区的第二大城市,城市广场不可避免地也存在尺度问题,本文以环境行为学为视角对兰州市城市广场的空间尺度进行研究。通过实地测量调研、优秀案例借鉴、实际案例分析对比、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兰州市案例广场空间中的不同尺度层次进行具体分析,并结合环境行为学对广场空间的使用情况、人的环境行为方式进行研究,最后,总结出案例广场空间尺度的问题,并提出其设计改进建议。要设计出符合城市环境和市民需求的城市广场,应从广场功能定位、形态特征、周围环境等方面出发,对广场尺度进行严谨的规划设计控制。其中对尺度的控制包括很多方面:从城市设计层面上的宏观尺度规划,划分各功能区的比例关系,广场中观层面上各基面之间的尺度关系,广场上设施小品的尺度设计等。通过各方面的尺度控制,来创造舒适的广场空间,在提供最基本的功能需求的同时更能满足人们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审美需求,使广场成为能够吸引市民休憩游乐的场所,实现物有所值。反之,尺度不合理的广场,很可能导致广场物失所值,无人问津,失去其预设功能价值。根据调研,兰州市的城市级广场多存在尺度不合理的问题,广场利用与预设价值有所偏差。论文第一章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目的和意义,另外就国内外有关广场尺度的研究现状进行汇总;第二章是文章基础理论的梳理,首先介绍了空间尺度的相关概念,然后带入到城市广场之中,解释了广场空间中的尺度要素,最后分析了环境行为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内容、方法,并应用到广场空间尺度研究之中;第叁章是从环境行为学角度出发,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对广场中的人行为活动和广场各空间的使用状况调查分析,最后根据数据统计,对广场的空间品质进行讨论。第四章把理论落脚到实例,首先,对兰州市整体广场空间尺度现状做了调查,并加以分析。然后,以兰州市东方红广场、培黎广场和龙源公园广场为例,具体分析研究兰州市广场空间尺度的优劣;第五章根据对东方红广场、培黎广场和龙源公园广场的具体尺度分析,为建立人性化的城市广场提出对叁个广场的优化建议;第六章结论与展望,通过对兰州市城市广场尺度的分析,得出广场尺度控制体系和对现有广场的尺度优化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市广场空间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1].张梅芬.麒麟区城市广场人性化空间环境调查研究[J].中国市场.2017
[2].王贤.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兰州城市广场空间尺度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7
[3].鲍纬哲,倪芸,胡振宇.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广场舞参与者行为与城市广场空间关系研究[J].住宅科技.2015
[4].黄建邦.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城市广场空间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4
[5].赵晴.环境心理学在城市广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以山西省大同市平旺公园中心广场为例[J].门窗.2012
[6].李晓红.城市广场的多元空间环境设计——以济南泉城广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
[7].崔哲.城市广场多元空间环境设计与秩序——以新疆库尔勒市石油石化广场空间规划为例[J].城乡建设.2008
[8].孙亮.城市广场空间环境的意义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
[9].张辉,黄燕,陈纲伦,刘明卓.城市广场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探析[J].福建建设科技.2004
[10].黄燕,黄静,张辉,陈纲伦.城市广场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探析[J].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