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心脏神经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心脏流出道,神经嵴细胞,房室瓣,Wnt1-Cre
心脏神经嵴论文文献综述
刘向阳,王晔,宋维亚,张臻[1](2012)在《Wnt1-Cre标记心脏神经嵴来源细胞在房室瓣分布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心脏神经嵴细胞(CNCC)与心血管的发育密切相关,其缺陷往往导致心血管的发育畸形。然而对CNCC在心脏中的分布范围却没有统一的认识,为此探讨CNCC在心脏尤其是房室瓣的分布。方法选用12.5d胚胎和出生后2.5d、3周的小鼠为研究对象,Wnt1-Cre与Rosa26LacZ二元系统标记CNCC,X-gal染色后分析CNCC在心脏及大血管的分布。结果胚龄12.5d,小鼠流出道及其内膜垫上有大量神经嵴来源细胞,而心内膜垫处未见。出生后2.5d,神经嵴来源细胞在小鼠主、肺动脉半月瓣上广泛分布,叁尖瓣处少量分布,而二尖瓣处未见蓝色细胞。在房室瓣和主动脉瓣上发现有许多黄褐色细胞。出生后3周,神经嵴来源细胞在心脏中的分布情况与2.5d时基本一致,但叁尖瓣处无神经嵴来源细胞。结论 Wnt1-Cre标记神经嵴来源细胞主要参与心脏流出道的分隔,是构成大动脉半月瓣及其主动脉附属大血管的重要成分。而在房室瓣上未见分布。出生后小鼠房室瓣的黄褐色细胞,可能为黑色素细胞,但其是否来源于神经嵴细胞有待确认。(本文来源于《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期刊2012年22期)
张颖,陈伟呈,黄国英[2](2010)在《Cx43基因敲除小鼠心脏神经嵴细胞生物学特性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体外培养和观察野生型小鼠和Cx43基因敲出小鼠胚胎的心脏神经嵴细胞,探讨其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方法小鼠胚胎听泡至第3体节神经管,组织块法培养获心脏神经嵴细胞,采用转录激活因子Ⅱ(AP-2α)作为其生物学标记物,观察体外培养心脏神经嵴细胞的迁移、凋亡等特性;(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期刊2010-09-23)
贾书花,王改琴[3](2010)在《心脏神经嵴细胞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先天性心血管缺陷(congenital heart defect,CHD)是由于胚胎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心脏血管畸形,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生命及健康的疾病。据国内外资料报告其发病率为5%~10%[1],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之一。心血管发育异常(本文来源于《长治医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黄国英[4](2009)在《心脏神经嵴细胞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神经嵴细胞作为一种可分化为多种外胚层细胞的干细胞群,在心脏流出道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心脏神经嵴细胞缺陷的动物模型进行研究,发现许多基因参与其中,并最终导致以心脏流出道畸形为特征的先天性心脏病。(本文来源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期刊2009年01期)
李建安,刘迎龙[5](2008)在《心脏神经嵴与心功能缺陷》一文中研究指出神经嵴(neural crest,NC)是脊椎动物胚胎发育早期一个暂时性结构,位于神经管背侧,是具有迁移特点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可以分化为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及多种非神经细胞。位于神经嵴头端中耳基板和第3节之间的区域称为心脏神经嵴(car-d iac(本文来源于《医学研究杂志》期刊2008年10期)
彭涛,黄国英,赵晓晴,谢利剑,齐春华[6](2006)在《小鼠心脏神经嵴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体外培养和鉴定心脏神经嵴细胞,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8.5天小鼠胚胎枕中部至第3体节神经管,组织块法无血清条件培养获心脏神经嵴细胞,采用转录激活因子2α(AP-2α)作为其生物学标记物,观察其迁移、分化等生物学特性。结果从胎鼠神经管中分离培养的细胞AP-2α表达阳性,具有迁移特性,传代后以含血清培养基培养后能自然分化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结论(本文来源于《2006(第叁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06-11-01)
彭涛,黄国英,赵晓晴,谢利剑,齐春华[7](2006)在《小鼠心脏神经嵴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体外培养和鉴定心脏神经嵴细胞,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8.5天小鼠胚胎枕中部至第 3体节神经管,组织块法无血清条件培养获心脏神经嵴细胞,采用转录激活因子2α(AP-2α)作为其生物学标记物,观察其迁移、分化等生物学特性。结果:从胎鼠神经管中分离培养的细胞AP-2α表达阳(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06-11-01)
彭涛[8](2006)在《小鼠心脏神经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相关基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圆锥动脉干是在心脏胚胎发育时期连接动脉弓的动脉干和连接心室的圆锥部的总称。心脏圆锥动脉干缺损是圆锥动脉干发育障碍所造成的一类先天性心脏病,包括法洛四联症、大动脉转位、右室双出口、永存动脉干等多种导致紫绀和低氧血症的心脏复杂畸形,这类复杂心血管畸形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30%。人类CTD的发病机制复杂,但近二十年来的研究发现提示,Connexin 43(Cx43)基因及心脏神经嵴细胞与心脏锥干部发育密切相关。心脏神经嵴细胞是从枕部神经嵴分化出来的一群细胞,这群细胞通过第3,4,6咽弓向原始心管迁移,最后停留在动脉干和动脉圆锥等部位分化为间充质细胞,主要参与心脏流出道隔及大血管的形成。研究发现,如果在迁移之前切除散发到第3、4、6咽弓的神经嵴细胞,就会出现永存动脉干、主动脉骑跨、右室双出口、主动脉弓畸型和室间隔缺损等心血管畸形,且切除的长度与畸形的种类相关,如切除长度大于两个体节可产生永存动脉干,切除长度小于两个体节则产生右室双流出道,由此可见,心脏神经嵴细胞对于心脏圆锥部的发育意义重大。Cx43是细胞缝隙连接基因家族的成员之一,近年的研究发现其与心血管发育密切相关。研究发现,Cx43基因剔除小鼠、过量表达Cx43的CMV43转基因小鼠和显性失活抑制Cx43组成的细胞间隙的信息交流的FC转基因小鼠均可见右室流出道畸形和梗阻,从而说明,精确的Cx43基因表达对于圆锥部的发育至关重要。在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Cx43大量表达于迁移性神经嵴细胞之上(最早于ED9.5d即可见),并参与形成心脏神经嵴细胞的缝隙连接。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Cx43可能通过调节心脏神经嵴的行为而间接影响心脏的形态发生。因此,本课题利用Cx43基因剔除(knockout,KO)小鼠模型结合日益发展的基因芯片技术进行研究,旨在研究Cx43基因对心脏神经嵴的诱导、发生、分离、迁移、分化的调控机制,进一步阐明Cx43影响心脏圆锥发育过程其可能的分子机制。第一部分 小鼠心脏神经嵴细胞的体外培养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研究目的 体外培养和鉴定心脏神经嵴细胞,并探讨其增殖、迁移及分化等生物学特性。 材料与方法 成年2月龄C57/BL6小鼠交配,取ED8.5d小鼠胚胎枕中部至第3体节神经管,应用包含碱性纤维生长因子(bEGF)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利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采用转录激活因子2α(AP-2α,Activator protein-2α)作为其生物学标记物,观察其增殖状况、细胞周期、迁移、分化等生物学特性。 结果 从胎鼠神经管中分离培养的细胞增殖旺盛,AP-2α表达阳性,细胞具有明显迁移特性,传代后以含血清培养基培养后能诱导分化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小结 1.采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在体外培养可成功获得心脏神经嵴细胞; 2.体外培养的心脏神经嵴细胞增殖旺盛,具有迁移特性和多向潜能分化能力 第二部分 Cx43基因敲除鼠心脏神经嵴细胞的基因表达及验证 研究目的 研究Cx43基因敲除(Cx43 KO)小鼠胚胎心脏神经嵴细胞中基因表达谱的改变,筛选可能导致Cx43KO小鼠圆锥动脉干畸形的相关基因,并探讨相关机制。材料与方法 以胎龄(embryonic day,ED)8.5天的Cx43KO和野生型(Cx43WT)鼠胚心脏神经嵴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总RNA,逆转录成cDNA;并在体外转录为cRNA,同时进行生物素标记及片段化;再与Affymetrix-430 2.0基因芯片进行杂交。杂交信号经扫描后,应用相关生物信息软件分析基因表达情况。选取部分差异基因应用RT-PCR方法验证基因芯片结果的可靠性。 结果 1、与WT组相比,Cx43KO组中表达上调2倍以上的基因共有288个,表达下调2倍以上的基因有124个。这些差异基因主要涉及转录调控、细胞运动、细胞周期及代谢等多种功能,其中与转录调控相关的基因数改变最多。 2、PT-PCR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相符,Affymetrix基因芯片结果能够很好的反映Cx43敲除鼠心脏神经嵴细胞与野生型鼠心脏神经嵴细胞的差异基因表达。 小结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初步筛选出Cx43KO鼠心脏神经嵴细胞中多个差异基因,这些差异基因主要涉及转录调控、细胞运动、细胞周期及代谢等多种功能,其中转录调控相关基因数改变最多,提示Cx43可能主要通过转录调控等途径影响心脏神经嵴细胞的诱导、发生、分离、迁移等生物学功能并最终影响心脏圆锥部的发育。(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6-10-15)
彭涛,黄国英,赵晓晴,谢利剑,齐春华[9](2006)在《小鼠心脏神经嵴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体外培养和鉴定心脏神经嵴细胞,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8·5d小鼠胚胎枕中部至第3体节神经管,组织块法无血清条件培养获心脏神经嵴细胞,采用转录激活因子2α(AP-2α)作为其生物学标记物,观察其迁移、分化等生物学特性。结果从胎鼠神经管中分离培养的细胞AP-2α表达阳性,具有迁移特性,传代后以含血清培养基培养后能自然分化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结论体外培养可成功获得心脏神经嵴细胞,且具有迁移特性和多向潜能分化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动物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赵晓晴[10](2004)在《心脏神经嵴发育与心脏锥干部畸形》一文中研究指出心脏锥干部畸形是造成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年来发现心脏神经嵴的发育与锥干部发育密切相关。一些影响心脏神经嵴发育的相关基因也逐渐被发现 ,并成为研究的热点。了解这些基因的功能及其与心脏神经嵴细胞的关系将有助于锥干部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和治疗。(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期刊2004年01期)
心脏神经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体外培养和观察野生型小鼠和Cx43基因敲出小鼠胚胎的心脏神经嵴细胞,探讨其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方法小鼠胚胎听泡至第3体节神经管,组织块法培养获心脏神经嵴细胞,采用转录激活因子Ⅱ(AP-2α)作为其生物学标记物,观察体外培养心脏神经嵴细胞的迁移、凋亡等特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心脏神经嵴论文参考文献
[1].刘向阳,王晔,宋维亚,张臻.Wnt1-Cre标记心脏神经嵴来源细胞在房室瓣分布的实验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
[2].张颖,陈伟呈,黄国英.Cx43基因敲除小鼠心脏神经嵴细胞生物学特性观察[C].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2010
[3].贾书花,王改琴.心脏神经嵴细胞研究进展[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0
[4].黄国英.心脏神经嵴细胞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机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
[5].李建安,刘迎龙.心脏神经嵴与心功能缺陷[J].医学研究杂志.2008
[6].彭涛,黄国英,赵晓晴,谢利剑,齐春华.小鼠心脏神经嵴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C].2006(第叁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6
[7].彭涛,黄国英,赵晓晴,谢利剑,齐春华.小鼠心脏神经嵴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C].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6
[8].彭涛.小鼠心脏神经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相关基因研究[D].复旦大学.2006
[9].彭涛,黄国英,赵晓晴,谢利剑,齐春华.小鼠心脏神经嵴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6
[10].赵晓晴.心脏神经嵴发育与心脏锥干部畸形[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