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系统论文-项洪涛

茎系统论文-项洪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茎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植物生长物质,马铃薯,茎系统,产量

茎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项洪涛[1](2009)在《植物生长物质对马铃薯茎系统建成及块茎产量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2007-2008年两年时间,以“荷兰2-12”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叶面喷施SOD模拟物(SODM)、氯化胆碱(Cc)和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叁种植物生长物质,比较了马铃薯茎系统酶活性变化,改善了马铃薯茎系统的生理性状,研究了植物生长物质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本研究,为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生产中植物生长物质施用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DTA-6和SODM可以提高马铃薯株高、地上主茎粗度、主茎分枝数,匍匐茎干重和鲜重,而Cc对以上指标表现出降低的调控效应;叁种植物生长物质均可提高马铃薯地下主茎的干重和鲜重;DTA-6能够提高块茎的干重和鲜重,但SODM和Cc对块茎干重和鲜重的积累表现出抑制的调控作用。2. DTA-6提高了地上主茎生育后期转化酶活性,而SODM和Cc则在生育中期提高了地上主茎转化酶活性,叁种植物生长物质在生育末期均能提高马铃薯地上主茎内淀粉酶的活性,其中DTA-6处理的效果最佳。各植物生长物质处理均能使地上主茎内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在生育中期有所提高,但在生育末期Cc表现出抑制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的表达,而DTA-6和SODM仍表现为提高的调控效应。3.叁种植物生长物质在生育末期均能提高马铃薯地上主茎内蔗糖的含量,其中DTA-6的效果最佳。而此时各处理都相应的降低了地上主茎的淀粉含量,以DTA-6的效果明显。SODM表现出提高地上主茎的可溶性糖含量,但DTA-6则降低了其含量,Cc对此指标的调控效应不明显。4. DTA-6和Cc施用后可以明显稳定而长期的提高地下主茎转化酶的活性,而SODM则表现为稳定而长期的降低地下主茎转化酶活性的效应。各植物生长物质处理均能使地下主茎内淀粉酶活性在生育期有所提高,而对于地下主茎内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来说,SODM表现为提高的调控效应,而DTA-6则表现为降低其活性,Cc的调控作用不明显。5.叁种植物生长物质在生育中后期均能明显提高马铃薯地下主茎的蔗糖含量,其中Cc的效果最为明显。各处理在生育末期对地下主茎内淀粉以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相同,都略有增高的趋势,其中以Cc对此指标的调控效应略好,SODM次之,而DTA-6的提高效应较弱。6.各植物生长物质在马铃薯生育后期均具有提高匍匐茎转化酶以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效应,同时各处理在生育中期亦可提高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但各植物生长物质对匍匐茎内淀粉酶活性的调控效应不一,其中SODM和DTA-6表现为提高活性的效应,而Cc表现为抑制的调控作用。7.叁种植物生长物质在生育中后期均能极显着而稳定的降低马铃薯匍匐茎内蔗糖含量,其中以Cc的效果最为明显。在生育末期Cc和SODM极显着的降低了匍匐茎内淀粉的含量,而DTA-6的影响效应不大。另外Cc和DTA-6能够提高生育中后期匍匐茎内可溶性糖的含量,而SODM在生育中期表现为抑制作用,这种影响随着生育期推移逐渐减弱。8.各植物生长物质在马铃薯生育后期均可调控块茎转化酶活性提高,其中以Cc和DTA-6比较明显。各植物生长物质处理均能明显的提高生育末期块茎内淀粉酶活性的表达,同时SODM和DTA-6对块茎内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在生育后期的提高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DTA-6表现的较明显,而Cc的调控效果相反,降低了生育末期块茎内抗坏血酸氧化酶的活性。9.叁种植物生长物质在生育中后期均能提高块茎内蔗糖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并且都相应的降低了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而对于块茎内淀粉含量的积累,DTA-6和SODM呈现出增高的调控效果。DTA-6和Cc降低了生育末期维生素C的含量,而SODM则表现为促进块茎维生素C的积累。10. DTA-6显着提高块茎产量,另外两种植物生长物质对块茎产量的影响效果不明显。DTA-6处理能够极显着的降低还原糖含量,显着的提高酚类物质含量;SODM处理能够极显着的提高淀粉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可以极显着的降低块茎内酚类物质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Cc处理可极显着的提高维生素C含量,显着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但是其也显着的降低了淀粉含量。(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期刊2009-04-01)

高荫榆,张彧,季玲[2](2006)在《红薯叶茎系统溶剂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红薯叶茎系统溶剂提取物抑菌的作用。分别对红薯叶茎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丙酮、乙醇和水提取液进行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杆菌、葡枝根霉和黑曲霉的实验,以苯甲酸钠和丙酸钙为对照组。结果表明,红薯叶茎的提取液对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丙酮和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优于其它溶剂;红薯叶茎的提取液对霉菌抑制效果均优于对照组,石油醚和氯仿提取物抑制霉菌的效果优于其它溶剂。(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06年11期)

茎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红薯叶茎系统溶剂提取物抑菌的作用。分别对红薯叶茎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丙酮、乙醇和水提取液进行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杆菌、葡枝根霉和黑曲霉的实验,以苯甲酸钠和丙酸钙为对照组。结果表明,红薯叶茎的提取液对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丙酮和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优于其它溶剂;红薯叶茎的提取液对霉菌抑制效果均优于对照组,石油醚和氯仿提取物抑制霉菌的效果优于其它溶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茎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项洪涛.植物生长物质对马铃薯茎系统建成及块茎产量品质的影响[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9

[2].高荫榆,张彧,季玲.红薯叶茎系统溶剂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J].食品科学.2006

标签:;  ;  ;  ;  

茎系统论文-项洪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