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双双
身份证号码:33032419900719xxxx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本研究分析了建筑不同立面的细部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建筑立面造型细部设计原则、建筑立面造型设计形式、提高我国现代建筑立面造型设计水平的途径,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建筑;立面;造型;细部设计
1引言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设计师利用立面设计的方式,对建筑造型的美感和欣赏性进行表达,建筑设计师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在色彩元素和比例元素等的帮助下,使建筑造型设计具有意义。
2建筑立面造型细部设计原则
首先,建筑立面造型细部设计要立足于时代,符合时代特征的整体造型的构建为细节设计奠定基础,既要对传统经典进行内在精神的传承,又要对当前现有设计进行创新与发展。其次,要确保细部设计和整体设计与民族或地域的建筑特色协调和统一。最后,大众性原则应从大众的需要出发进行设计,装饰要结合使用人群的生活经验和审美能力。
2.1细部设计具有相对独立性
建筑立面的细部设计主要针对的内容是,建筑功能、建筑结构以及建筑设计活动。细部设计的整体性其实是一个丰富的体系,具有审美功能。细部设计是一个相对于整体设计而言的相对概念,多个细部组成一个整体。细部设计是在遵循整体设计的原则下具有独立性,因为细部设计可以使功能更趋向合理,并通过细部设计形成形式并产生美感。细部设计是通过技术方面、功能方面、材料方面、经济方面、审美方面等综合体现协调一致的。
2.2细部设计需要以整体为依托
细部设计存在于建筑空间的各个位置,它们的美感要通过相互结合才能够彰显出来。要使一座建筑获得美感,首先建筑物要能够表现出它的完整性,由各个细部设计组成整体,不仅要从功能需求考虑,还要从宏观的角度、整体的视角发现建筑的美。但是无论审美能力对细部设计的要求如何,它都在领悟各个部分的意义及其相互依赖共存的关系。因此,建筑细部设计需要以整体为依托。
3建筑立面造型设计形式
在建筑立面造型设计中重点在于面的推敲,建筑立面的主要内容有门窗等细部、线条等手法、装饰等材料、色彩等搭配等,来进一步塑造建筑物外部的形象,使适用人群在感受平面使用功能的同时欣赏细部装饰,在欣赏建筑物外部造型特点的同时也追求表现平面风格的立面美。建筑物立面细部设计的构成形式主要体现为结构方面的构造性细部和设计方面的装饰性细部。
3.1装饰性的细部设计
装饰构件细部的本职内容是多层次性的综合体现,不仅表述其作为造型语汇的美学意义,而且体现出该建筑物所在地区的深层次文化底蕴。对于建筑装饰性细部的设计手法也表现多种层次,这些往往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3.2构造性的细部设计
构造性细部指对建筑的构成、功能、结构组成作用的建筑细部。一般建筑细部总要先满足功能性的要求,然后再满足艺术造型的要求。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建筑设计中往往以该建筑物所选定的结构构造来作为造型的主要依托手段。通过该建筑物所选定的结构构造的细部设计,把结构构造的建筑力学特征和它所具有的内在与外在美感用建筑语言形象地展现出来,使高层建筑具有现代韵味和内涵,对于该建筑物整体艺术形象的创造与表现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此外,同样重要的内容还包括建筑物的比例和尺度、建筑材料的选取、细部的构造节点设计位置与连接的最佳方式等,这些都是建筑设计者设计工作的重要内容。
4提高我国现代建筑立面造型设计水平的途径
建筑物的外部造型细节设计、整体的形象最终定位等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提高我国现代建筑立面造型设计水平分为三个部分,包括规范合理的建筑市场、保障建筑师合法权益、提高建筑设计者对细部设计的认识三个部分。
4.1提高建筑设计者对细部设计的认识
建筑设计者的作品不仅仅局限于建筑物的整体,更包括对建筑细部的设计、细部与整体之间的统一。要提高建筑设计者对细部设计的认识,应从多方面出发考虑使用者与设计方对建筑的认识程度,更应提高建筑设计师的专业修养和能力,使作品具有时代性。
4.2造型和环境之间的充分结合
20世纪世界的伟大建筑师弗兰克·赖特的流水别墅巧妙地运用了自然环境的美和建筑外部形态的结合,打破了我们的传统思维对普通住宅的简单印象和最简单最初级的表现形态,并使住宅在不同季节都绽放出不同的与自然和人为景观相结合的美,将建筑的点点滴滴融入到景观当中。他认为“建筑应该是自然的,要成为自然的一部分[3]”。从自然中寻找美运用于建筑造型,使建筑与环境完美地融合。
5结论
从当下建筑行业出发,我们更应当注重建筑整体与细部的统一且与周围环境相结合,从实践中发现不足并不断改进,使得设计的作品经得起社会与时代的推敲。从建筑设计发展的长远趋势来看,都是从建筑基本的使用功能方面进行建筑造型和立面设计,做好市场分析以及考虑建筑的实用性能、功能方面以及经济性能等,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焦冠然,赵阜东,段海峰.建筑细部的作用及其设计原则初探[J].福建建筑,2006(03).
[2]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S].建设部,2000.
[3]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