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羧基苯氧乙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钕(Ⅲ)配位聚合物,3-羧基苯氧乙酸,磁性质
羧基苯氧乙酸论文文献综述
顾金忠,邵永亮,朱孔阳[1](2013)在《3-羧基苯氧乙酸根及邻菲咯啉构筑的钕(Ⅲ)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磁性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水热反应条件下,采用3-羧基苯氧乙酸(3-H2CPOA=3-carboxyphenoxyacetatic acid)和phen(phen=1,10-phenanthroline)与NdCl3·6H2O反应,合成了1个具有叁维结构的配位聚合物[Nd(3-CPOA)1.5(phen)]n(1),并对其结构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聚合物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2个钕(Ⅲ)离子、3个3-CPOA2-配体和2个phen配体形成了1个[Nd2(3-CPOA)3(phen)2]双核轮状结构单元,这些双核单元通过钕(Ⅲ)离子与3-CPOA2-配体的配位作用形成了1个叁维框架结构。磁性研究表明,该聚合物中相邻的钕(Ⅲ)离子之间存在很强的反铁磁相互作用。(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3年07期)
高竹青,李红晋,顾金忠[2](2012)在《3-羧基苯氧乙酸构筑的Cd(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水热方法 ,采用3-羧基苯氧乙酸(3-H2CPOA=3-carboxyphenoxyacetatic acid)和phen(phen=1,10-phenanthroline)与Cd(OAc)2.2H2O反应,合成了一个具有一维双链结构的配位聚合物[Cd(3-CPOA)(phen)]n(1),并对其结构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聚合物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2空间群。2个镉(Ⅱ)离子、2个3-CPOA2-配体和2个phen配体形成了1个[Cd2(3-CPOA)2(phen)2]环,这些环通过镉(Ⅱ)离子与3-CPOA2-配体的配位作用形成了1个一维双链结构。链与链之间又通过C-H…O氢键作用形成了1个叁维的配位框架。研究表明,该聚合物在室温下能发出很强的蓝色荧光。(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2年12期)
王鹏,李莹,杨文斌,赵静静[3](2012)在《pH控制下3,5-二羧基苯氧乙酸-Cd(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以3,5-二羧基苯氧乙酸(H3L)为配体与醋酸镉在不同pH条件下获得了2个Cd(Ⅱ)配合物[Cd(H2L)2(H2O)4](1)、[Cd(HL)]n(2),通过红外、X-射线单晶衍射等检测手段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测定结果表明,这2个配合物分别为配位分子和叁维配位聚合物,其结构的形成与水热条件的pH值密切相关。该结果对以pH值控制配合物结构提供了研究基础。(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2年11期)
王忠卫,钟旭世,王鹏,赵静静,李莹[4](2011)在《以二羧基苯氧乙酸为配体的一维钆(Ⅲ)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Williamson合成法合成了3,5-二甲氧酰基苯氧乙酸甲酯(ML),并以之作为配位前驱物与氯化钆在水热条件下发生原位水解-配合反应,得到了3,5-二羧基苯氧乙酸(H3L)与Gd髥形成的一维配位聚合物[H3L2Gd(H2O)4]n,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测定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结晶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1.534 4(3)nm,b=2.074 9(3)nm,c=0.716 08(16)nm,β=103.49°,V=2.216 90(225)nm3,Z=4,Dc=2.117 01 g.cm-3。Gd(III)金属中心处于扭曲的双帽叁棱柱配位几何构型的中心,与来自4个配体的4个羧基氧原子结合,4个配位水分子则占据了配位环境中剩余的4个顶点。Gd髥金属中心由二齿的配体以Gd-O键连接成Ln2L4型结构单元,并进一步通过共用Gd髥金属中心的方式连接形成一维长链结构。(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1年08期)
陈智,崔萍,张扬,赵斌[5](2009)在《对羧基苯氧乙酸-稀土系列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4例新颖的稀土配位聚合物:[Ln(PBDC)(HPBDC)(H2O)3](H2PBDC=对羧基苯氧乙酸;Ln=La(1),Pr(2),Nd(3))和[La2(PBDC)3(H2O)4](4).化合物1~3属同构,呈现一维链状结构,而化合物4呈现出复杂的叁维结构.其中,化合物4是受化合物1的结构特点启发而设计合成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加入有机碱2,2'-联吡啶使化合物1中羧基上的质子进一步脱去.这种微小的改变致使化合物1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一维链状结构转变为叁维结构配位聚合物4.同时,还报道了这些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热重和磁性等性质.(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09年17期)
高山,霍丽华,赵辉,谷长生,赵经贵[6](2005)在《叁维网状的4-羧基苯氧乙酸锶(Ⅱ)配位聚合物[Sr_2(4-CPOA)_2(H_2O)_5]_n的合成、结构与热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A novel coordination polymer of [Sr2(4-CPOA)2(H2O)5]n (where 4-CPOA2- is 4-carboxylphenoxyacetate)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TG and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title complex belongs to monoclinic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C2/c, a=2.563 9(5) nm, b=1.162 7(2) nm, c=0.742 96(15) nm, β=99.64(3)°. V=2.183 5(7) nm3, Z=4, Mr=653.60, Dc=1.988 g·cm-3, R=0.027 8, wR=0.058 1. The strontium atom has a bicapped triangular prismatic coordination geometry, involving four oxoacetate oxygen atoms, one ether oxygen atom from different 4-CPOA2- ligands and three water molecules. The strontium(Ⅱ) ions are linked by 4-CPOA2- ligands and water molecules to form a 3D network structure. CCDC: 223313.(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05年08期)
高山,霍丽华,谷长生,赵辉,赵经贵[7](2005)在《一维链状4-羧基苯氧乙酸桥联钴配位聚合物[Co(p-CPOA)(2,2'-bipy)(H_2O)]_n的合成与晶体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A novel coordination polymer of [Co( p-CPOA)(2,2′-bipy)(H2O)]n ( p-CPOA2-=4-carboxylphenoxyacetate dianion, 2,2′-bipy=2,2′-bipyridine)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The titl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pace group C2/c, with a=1.424 4(3) nm, b=1.316 6(3) nm, c=1.947 7(4) nm, β=104.56(3)°. V=3.535 3(14) nm3, Z=8, R=0.028 5, wR=0.089 1. The cobalt(Ⅱ) ion displays a distorted octahedral coordination geometry, defined by three carboxyl oxygen atoms from different p-CPOA2- groups, two nitrogen atoms from 2,2′-bipyridine ligand and one water molecule. The cobalt atoms are bridged by p-CPOA2- groups, forming a one-dimensional chain structure along a axis. The adjacent Co...Co atoms distance is 0.996 8 nm. A layer supramolecular network is contrsucted by the hydrogen bonds and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s. CCDC: 220039.(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05年05期)
谷长生[8](2005)在《羧基苯氧乙酸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结构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配位聚合物已成为当前配位化学、超分子化学及材料和生命科学等领域中的热点之一。目前羧酸配位聚合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苯二甲酸,均苯叁甲酸等刚性芳香多羧酸配体。本论文设计合成了间(对)羧基苯氧乙酸有机桥配体,采用自组装和水热法建构出18个具有双核大环、一维链、层状和网状的羧基苯氧乙酸金属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荧光、热重和晶体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羧基苯氧乙酸呈现出双齿、叁齿、四齿、五齿桥联配位方式及作为抗衡离子存在,配体的羧基氧和醚氧原子均可配位成键,且具有较好的刚柔特性。此外,探究了反应体系的pH值、溶剂、不同金属盐和氮杂环等条件因素对配合物的合成与拓扑结构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05-04-15)
谷长生,高山,赵辉,霍丽华,赵经贵[9](2005)在《3-羧基苯氧乙酸镍配合物[Ni(m-CPOAH)_2·(H_2O)_4]的合成与晶体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一个新的配合物[Ni(m-CPOAH)2· (H2O)4 ] (m-CPOAH- =3 -羧基苯氧乙酸根), 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和单晶X射线的表征。配合物晶体属叁斜晶系, 空间群为P , 晶胞参数为a=0 49412(10)nm, b=0 57963(12)nm, c=1 8362(4)nm,α=96 94(3)°,β=94 82(3)°,γ=97 91(3)°。V=0 51436(18)nm3, Z=1, Mr=521 07, Dc=1 682g·cm-3, μ=1 020mm-1, F(000)=270, 最终R=0 0337, wR=0 0822。两个不同m-CPOAH-配体中的氧乙酸上的羧基氧原子和四个水分子与镍离子配位, Ni(Ⅱ)原子为六配位八面体构型, 且由分子间氢键形成了超分子氢键网络结构。(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高山,谷长生,赵辉,霍丽华,赵经贵[10](2004)在《一维链状的3-羧基苯氧乙酸铜配位聚合物[Cu(3-cpoa)(phen)(H_2O)]_n的合成与晶体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A novel coordination polymer [Cu(3-cpoa)(phen)(H2O)]n (3-cpoa2-=3-carboxyl phenoxyacetate, phen=1,10-phenanthroline)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 lemental analysis, IR spectra and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Crystallogra phic facts are as follows: monoclinic crystal system, space group P21/n, a=0.688 96(14) nm, b=1.652 3(3) nm, c=1.651 1(3) nm, 穋m-3, F(000)=932, -ligands, two nitrogen atoms of 1,10-phen ligand and one coordinated water molecule. The copper atoms are bridged by 3-cp oa2-ligand, forming a one-dimensional chain along c axis. The distance of adjac ent Cu...Cu is 0.916 6(4) nm. A three-dimensional network structure is construct ed by the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 and stacking interactions. CCDC: 21972 4.(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04年12期)
羧基苯氧乙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水热方法 ,采用3-羧基苯氧乙酸(3-H2CPOA=3-carboxyphenoxyacetatic acid)和phen(phen=1,10-phenanthroline)与Cd(OAc)2.2H2O反应,合成了一个具有一维双链结构的配位聚合物[Cd(3-CPOA)(phen)]n(1),并对其结构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聚合物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2空间群。2个镉(Ⅱ)离子、2个3-CPOA2-配体和2个phen配体形成了1个[Cd2(3-CPOA)2(phen)2]环,这些环通过镉(Ⅱ)离子与3-CPOA2-配体的配位作用形成了1个一维双链结构。链与链之间又通过C-H…O氢键作用形成了1个叁维的配位框架。研究表明,该聚合物在室温下能发出很强的蓝色荧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羧基苯氧乙酸论文参考文献
[1].顾金忠,邵永亮,朱孔阳.3-羧基苯氧乙酸根及邻菲咯啉构筑的钕(Ⅲ)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磁性质(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3
[2].高竹青,李红晋,顾金忠.3-羧基苯氧乙酸构筑的Cd(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2
[3].王鹏,李莹,杨文斌,赵静静.pH控制下3,5-二羧基苯氧乙酸-Cd(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J].无机化学学报.2012
[4].王忠卫,钟旭世,王鹏,赵静静,李莹.以二羧基苯氧乙酸为配体的一维钆(Ⅲ)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J].无机化学学报.2011
[5].陈智,崔萍,张扬,赵斌.对羧基苯氧乙酸-稀土系列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J].科学通报.2009
[6].高山,霍丽华,赵辉,谷长生,赵经贵.叁维网状的4-羧基苯氧乙酸锶(Ⅱ)配位聚合物[Sr_2(4-CPOA)_2(H_2O)_5]_n的合成、结构与热稳定性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5
[7].高山,霍丽华,谷长生,赵辉,赵经贵.一维链状4-羧基苯氧乙酸桥联钴配位聚合物[Co(p-CPOA)(2,2'-bipy)(H_2O)]_n的合成与晶体结构[J].无机化学学报.2005
[8].谷长生.羧基苯氧乙酸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结构化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
[9].谷长生,高山,赵辉,霍丽华,赵经贵.3-羧基苯氧乙酸镍配合物[Ni(m-CPOAH)_2·(H_2O)_4]的合成与晶体结构[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
[10].高山,谷长生,赵辉,霍丽华,赵经贵.一维链状的3-羧基苯氧乙酸铜配位聚合物[Cu(3-cpoa)(phen)(H_2O)]_n的合成与晶体结构[J].无机化学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