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混合论文-时钟,熊龙兵,倪智慧,李霞

潮汐混合论文-时钟,熊龙兵,倪智慧,李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潮汐混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河口,环流,湍流,混合

潮汐混合论文文献综述

时钟,熊龙兵,倪智慧,李霞[1](2019)在《潮汐河口环流、湍流、混合与层化的物理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回顾了潮汐河口环流、湍流、混合与层化的基本物理概念、内涵、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指出了主要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本文不考虑悬沙和风浪的影响。经典的河口环流也因潮汐应变的出现而受到挑战,河口环流由重力环流和潮汐应变环流构成。"涡黏度-剪切协方差(ESCO)"概念的提出,又区分出重力ESCO环流与潮汐ESCO环流。横向环流,尤其具有曲率的弯道中的横向环流,也得到进一步的理解。涡度方法的应用,揭示横向环流不仅由各种不同物理机制造成,而且对纵向河口重力环流有重要的影响。分层流中剪切湍流的理论加深了人们对潮汐河口湍流、混合的物理学的认识,势能差异方程更是使得定量理解潮汐河口混合与层化的叁维时间、空间变化成为可能。(本文来源于《海岸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浦祥[2](2017)在《长江河口重力环流、潮汐应变、混合与层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理解长江河口环流、混合与层化的物理学,主要基于潮汐应变的想法、一维和叁维势能差异方程,本文采用了现场观测资料分析和数学模拟进行研究。首先,基于2012年2月17至24日(枯季)和8月12至18日(洪季)同步观测得到的长江河口北槽10个站位的水位、流速流向、盐度和含沙量时间序列资料,定量分析了长江河口的重力、潮汐应变环流、混合与层化的时间、空间变化。结果显示:(ⅰ)向陆方向的潮下流仅出现在小潮,枯季和洪季小潮的底层向陆潮下流的最大流速分别达到0.05~0.1 m·s-1和0.15~0.2 m-s-1。(ⅱ)小潮,北槽中段和下段计算得到的代表潮汐时间尺度和垂向混合时间尺度之比的混合参数(M)低于临界值1.0,但是,大潮,其值高于1.0。这些表明在周期性层化的大潮,混合的潮周期变化可能会产生潮汐应变环流。(ⅲ)河流流速剪切与河口纵向密度梯度的相互作用是长江河口北槽层化枯/洪季变化的主要物理机制,本文将此物理机制命名为“河流效应”。(ⅳ)潮汐搅动、重力环流与河流效应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势能差异(φ)从大潮至小潮逐渐增大。(ⅴ)北槽中段小潮平均的Simpson数(Si)超过了关键值8.4×10-1,表明水体出现持续性层化。北槽中段大潮平均的Si在关键值8.4×10-1和8.8×10-2之间,表明水体产生应变致周期性层化。(ⅵ)小潮北槽中段和下段密度跃层处的剪切较强,计算得到的剪切平方(S2)能够超过10-3 s-2。(ⅶ)盐淡水界面处计算的梯度Ri数很小,表明此处存在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其次,基于观测资料,定量分析了长江河口层化对半日潮流椭圆(M2分潮)垂向结构可能的影响。(a)小潮北槽计算的势能差异比大潮高100~200 Jm-3,密度跃层仅出现在小潮。(b)导堤/丁坝内各站位的潮流椭圆均退化为往复流形式,但在导堤和丁坝外的站位,各层的潮流椭圆均呈顺时针旋转。(c)小潮北槽的整体Richardson数(Rio)与潮流椭圆的表底层椭圆率之差呈现清晰的正线性相关关系,表明层化对潮流椭圆的垂向结构有显着影响。(d)在北槽向海端位于导堤和丁坝外的站位,小潮潮流椭圆表底层倾角差达到约40°,而大潮仅为1°~3°(e)小潮沿北槽大多数站位的潮流椭圆相位角的表底层变化达到20°~50°,但大潮的值仅为低于10°,小大潮周期性变化明显。北槽潮流椭圆的倾角和相角都在密度跃层处存在明显的垂向突变。(g)在强层化的小潮,密度跃层处垂向涡动粘性系数的剧烈衰减可能是潮流椭圆的椭圆率、倾角和相角垂向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后,基于叁维有限元数学模型TELEMAC-3D,结合一个稳定性方程和势能差异方程,进一步认识洪季长江河口北槽混合与层化的小/大潮、涨/落潮变化及其物理机制。基于势能差异方程中的8个主要分项,定量分析了北槽混合与层化各物理机制的相对重要性。计算得到的梯度沿数、Si数和势能差异(φ)显示:(1)小潮北槽中段和下段主槽呈现弱混合/持续性层化状态,而大潮则为强混合/周期性层化状态。(2)向陆方向的潮下流呈现明显的小/大潮变化,即小潮强于大潮。(3)北槽下段主槽的高值纵向φ平流反映出盐水楔运动对层化的重要影响。高值横向φ平流可能由较大的横向φ梯度产生,反映了复杂水深地形与人工建筑物的影响。纵向φ平流和横向φ平流都具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间歇性。高值纵向水深平均应变包含了潮汐应变、环流与河流效应的影响。高值横向水深平均应变主要由较大的横向密度梯度与剪切流的相互作用产生。垂向积分的湍流浮力主要取决于水体底部的潮汐搅动,而表面风搅动与密.度界面处的剪切不稳定性(即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的贡献次之。(4)与以上各物理机制相比,其它物理机制包括纵向水深非平均应变、横向水深非平均应变和垂向平流的量级相对较小。混合与层化的小/大潮变化主要由叁种主要物理机制的共同作用导致,即潮汐搅动、纵向水深平均应变与横向水深平均应变。大潮期间,混合与层化的涨/落潮变化明显。(5)平流、应变和潮汐搅动致周期性层化,而非平流与应变致周期性层化或应变致周期性层化,控制了北槽混合与层化的涨/落潮变化。(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7-05-06)

李秀丽[3](2016)在《海堤渗压安全监控潮汐确定性模型与混合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堤是沿海地区沿海岸线修筑的抵御台风、暴雨、天文大潮的重要水工建筑物,它的安全与堤内广大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都市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建国以来发生过多次台风因与天文大潮相遇,海堤损坏,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因此,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堤建设的数量和安全监控的重要性受到高度关注。海堤临海而建,受时刻变化的潮汐作用,其内部渗流是非稳定渗流问题。由于海堤安全监测起步较晚,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如果研究中完全套用水库大坝的相关经验,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加强对海堤渗流的深入研究,加强针对海堤特点的安全监控数学模型建模方法的研究,对于掌握海堤的实际运行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上海浦东海堤为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让,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用参数化编程语言APDL编写海堤非稳定渗流场的计算程序,进行渗流有限元计算,获得海堤测点渗压。分析了该计算渗压相对于实测潮位变化的滞后规律。在此基础上,选取与该渗压密切相关的前期潮位,作为潮汐确定性模型的基本因子,采用幂级数的形式作为模型的因子,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构建海堤渗压潮汐确定性模型。在潮汐确定性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时效作用的考察,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海堤渗压混合模型。该混合模型中仍然采用有限元法计算潮汐分量,时效分量通过统计方式给出。计算分析两类模型的复相关系数、剩余标准差、建模和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实例表明,这两种模型均能够较好地反映海堤测点的渗流状态,预报测点的渗压,实现对海堤渗压的有效监控和预测;本文所述混合模型是在潮汐确定性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时效作用的考察,对影响因素的反映相比潮汐确定性模型较为全面,更有利于获得准确的海堤渗压拟合及预测效果。(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6-04-01)

李秀丽,黄铭,陆迎寿[4](2016)在《海堤渗压安全监控潮汐确定性模型和混合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掌握在时刻变化的潮汐作用下的海堤渗流状态,考虑潮汐分量对渗流状态的影响,将其与用有限元法计算出的测点渗压进行优化拟合,建立潮汐确定性模型;在考虑潮汐分量对渗流状态影响的基础上,考虑时效分量的作用,将其与测点实测渗压进行优化拟合,建立混合模型,模型对潮汐分量的计算仍然采用有限元法,对时效分量的计算采用统计方法。两模型均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求得回归系数和复相关系数。分析两模型的复相关系数,建模和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实例表明,这两种模型均能够较好地反映测点的渗流状态,预报测点的渗压,实现对海堤渗压的有效监控和预测。(本文来源于《水利科技与经济》期刊2016年03期)

熊龙兵,浦祥,时钟,胡国栋,施慧燕[5](2014)在《潮汐应变对长江口北槽枯季湍流混合与层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TELEMAC-3D开展了长江口北槽2010年枯季条件下湍流混合与层化的有限元数学模拟研究。该模型在外海开边界设置了8个主要分潮,并在自由表面考虑了定常风的影响,利用北槽水域3个潮位站(横沙、北槽中、牛皮礁)和2个水文观测站(北槽中段CSW、北槽下段CS8)2010年枯季的潮位、流速及盐度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并获得了良好的精度,从而得到北槽水域纵向、平面流场和盐度场。模拟得到的流速、盐度被用来计算势能差异(φ)、势能差异变化率(φ/t)、Simpson数(Si)和梯度Richardson数(Ri)。结果显示:1)北槽水域大潮平均和小潮平均的势能差异的变化范围分别约为0~30 J/m3和0~90 J/m3,且较大的势能差异基本位于主航槽,这些表明北槽水体小潮的层化大约是大潮的3倍,主航槽的层化强于坝田区,而北槽中段往往具有更强的层化。2)落急时刻,就北槽下段而言,潮汐应变、潮汐与风共同搅动引起的势能差异变化率的范围分别约为-20×10-4~100×10-4W/m3、0~100×10-4W/m3,这些表明,从大潮至小潮,潮汐应变总体增强而潮汐与风共同搅动总体减弱。空间上,主航槽丁坝附近的潮汐应变明显强于坝田区,潮汐与风共同搅动的强度在坝田区内、外也存在差异,导堤和丁坝的影响明显。3)对于北槽下段CS8站,大潮至中潮的Si数在0.15~0.4之间(介于下临界值0.088和上临界值0.84之间),表明潮汐与风共同搅动占优,属于应变致周期性层化(SIPS)。小潮的Si数在0.9~1.5之间(高于上临界值0.84),表明潮汐应变显着增强并占优,属于持续性层化。4)北槽下段CS8站梯度Ri数的量级范围在混合较好的表层和底层约10-3~10-2,在层化较好的中间水层约100~101。该站湍动能耗散率的量级范围大潮为10-3~10-9W/kg,小潮为10-5~10-10W/kg,具有明显的M4周期性特征和涨、落潮不对称分布,且表层和底层分别由于风应力和底摩擦作用而具有较强的耗散,中间水层稳定层化区的耗散则显着减小,潮汐应变是造成湍动能耗散率在涨、落潮周期内不对称分布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海洋工程》期刊2014年04期)

李霞,胡国栋,时钟,徐海东,施慧燕[6](2013)在《长江口南支南港的北槽枯季水体中混合、层化与潮汐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2010年1月1日至10日在长江口南支南港北槽航道弯道段内3个水文测站位CS1、CSW和CS8,观测得到大、中、小潮的潮位、流速、盐度和含沙量的时间序列。这些资料揭示了由盐度和含沙量引起的垂向层化的大、小潮和涨、落潮的潮周期变化特性。为定量了解航道弯道段水体的垂向混合程度,采用考虑含沙量后的水体密度来估算其梯度Richardson数(Ri)。在转流时刻,CS1和CSW站位的量级为101~102,水体呈现层化状态;在涨急、落急时,Ri量级为10-2~10-1,水体呈现强混合状态。CS8站位涨潮时的Ri在0.25~5,落潮时平均为10-2量级。3个水文测站位,涨潮时的层化均强于落潮时;大潮时的层化程度最强,而小潮时的层化持续时间最长;均存在潮汐应变的现象,且以非持久性的SIPS层化为主。采用Simpson等[2]的公式,估算了长江口北槽航道弯道段内水体由河口环流、潮汐应变和潮汐搅动引起的势能变化率。潮汐应变是水体层化的主要动力机制,而河口环流引起的势能变化率比潮汐应变和潮汐搅动引起的小102~103量级。(本文来源于《水运工程》期刊2013年09期)

李霞[7](2013)在《长江口北槽枯季湍流混合、层化与潮汐应变:资料分析与数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2010年1月分别在长江口北槽上、中、下叁站位(CS1、CSW和CS8),观测得到大、中、小潮的潮位、流速、盐度和含沙量的时间序列资料,它们定性地显示:具有大、中、小潮/涨、落潮的周期性变化。北槽水体潮流椭圆形状、旋转方向时间序列显示:(i) CS1站位,大潮,上层潮流椭圆逆时针旋转,下层潮流椭圆顺时针旋转;中潮,整个水体潮流椭圆逆时针旋转;小潮,中层潮流椭圆顺时针旋转;(ii) CSW站位,大潮和中潮,上层潮流椭圆均逆时针旋转,下层潮流椭圆均顺时针旋转;小潮,涨潮转落潮,潮流椭圆逆时针旋转,落潮转涨潮,潮流椭圆顺时针旋转;(iii) CS8站位,大、中、小潮,上层潮流椭圆顺时针旋转,下层潮流椭圆逆时针旋转。上、下层潮流椭圆旋转方向的不同表明:垂向水体中可能存在密度跃。为了估计北槽水体垂向的混合程度,采用考虑含沙量后的水体密度来估算“整体Richardson数(Rio)”。结果显示:(i) CS1和CSW站位,转流时刻,Rio量级为101~102,水体呈现层化;涨急、落急时,Rio量级为10~(-2)~10~(-1),水体呈现强混合;(ii) CS8站位,涨潮时,Rio在0.25和5之间,水体有一定层化;落潮时,平均量级为10~(-2),水体混合强烈;(iii)叁站位,涨潮时的层化均强于落潮时,大潮时的层化程度最强,而小潮时的层化持续时间最长。为了确定北槽水体密度跃的可能位置,估算了垂向“梯度Richardson数(Ri)”。叁站位的结果均显示:(i)涨急、落急时,Ri量级为0~10~(-2),底部混合强,使含沙量出现峰值,垂向混合强,使密度跃厚度减小且上移至水面,悬沙向上扩散至密度跃以下;(ii)转流时刻,Ri量级为101~102,水体层化强,密度跃厚度增加且下移,潮流椭圆旋转性明显,密度跃分隔上、下层潮流椭圆的旋转不同方向;强层化抑制了底部混合,悬沙被限制在密度跃层以下,更易落淤。基于这些结果,本文谨慎地提出了一个概念性模式:密度跃可能抑制垂向上动量、能量交换,致使上、下层潮流椭圆的旋转方向不同;且抑制垂向上的泥沙输运,使悬沙垂向上的输运也呈大、中、小潮/涨、落潮周期性变化。为了探讨北槽水体垂向的混合与的机制,采用Simpson et al.(1990)的公式,估算了由潮汐应变、河口环流和潮汐搅动引起的势能变化。结果显示:(i)叁站位(CS1、CSW和CS8)均存在潮汐应变的现象,且以由潮汐应变产生的非持久性为主;(ii)潮汐应变是水体层化的主要动力机制,而河口环流引起的势能变化率比潮汐应变和潮汐搅动引起的小102~103量级;(iii)潮汐应变与潮汐搅动的相互竞争是混合与层化涨、落潮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涨潮时,潮汐应变和潮汐搅动均促进水体混合;落潮时,潮汐应变增强水体层化,但是,潮汐搅动引起的势能变化率大于潮汐应变的,水体仍然呈现混合,且混合程度小于涨急时。转流时刻,潮汐搅动引起的势能变化率减小,水体混合减弱,层化增强,这可能是由于横向潮汐应变增强层化的作用造成的。为了再现北槽枯季的混合与层化的潮周期性变化,采用叁维河口水动力斜压数学模型GETM,并用牛皮礁潮位站的潮位与CS8站位大潮、中潮时的流速大小、流向和盐度进行了验证。模拟的底层流速和盐度值与观测值拟合较好;模拟的表层落潮流速和盐度值比观测值偏小,这可能是由于本模型未考虑北槽中人工导堤和丁坝的可能影响的原因。模拟的初步结果反映了北槽枯季混合与层化的涨、落潮周期性变化,转流时刻层化强,涨、落急时混合强。(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3-02-15)

陈静[8](2009)在《地下河口潮汐咸淡混合动态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河口"是地表河口对陆地地下径流与海洋过渡带的称谓,具有潮汐与咸淡水混合的特征。最近研究成果表明:与海洋咸水入侵近岸含水层的机制相反,地下水污染物向海洋的排放成为潜在威胁海洋环境不可忽视的源头。本文以地下水流动与溶质运移模型为基础,针对潮汐作用下的溶质运移进行数值分析,模拟了河口海岸带污染物的潮汐动态特征。(本文来源于《江苏水利》期刊2009年10期)

赵保仁,曹德明,李徽翡,王其茂[9](2001)在《渤海的潮混合特征及潮汐锋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1 引言人们对黄海的潮汐锋现象已有一些报道和研究[1~ 4] ,但对渤海的潮汐锋现象却没有进行过认真的分析和讨论 ,迄今只有赵保仁[1] 在讨论黄海的潮汐锋时 ,指出过渤海海峡的潮汐锋现象 ;而黄大吉等[5 ] 在数值计算渤海的温度变化时也指出在渤海内部(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中文版)》期刊2001年04期)

李玉梁,周雪漪,余常昭,杨志峰,王立新[10](1993)在《潮汐流动中污染混合区的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潮汐流动水槽中的排污试验,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二维激光测速仪等现代量测手段观测了污水的排放特性,利用κ-ε双方程紊流模型建立了污水底部垂直排放的二维计算方法,流场与浓度场的计算结果与水槽试验观测值符合得相当好。利用所建立的模型计算了广州市污水排珠江的方案,得出了污染混合区的位置、形状和尺寸随时间变化的详细情况。(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3年02期)

潮汐混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进一步理解长江河口环流、混合与层化的物理学,主要基于潮汐应变的想法、一维和叁维势能差异方程,本文采用了现场观测资料分析和数学模拟进行研究。首先,基于2012年2月17至24日(枯季)和8月12至18日(洪季)同步观测得到的长江河口北槽10个站位的水位、流速流向、盐度和含沙量时间序列资料,定量分析了长江河口的重力、潮汐应变环流、混合与层化的时间、空间变化。结果显示:(ⅰ)向陆方向的潮下流仅出现在小潮,枯季和洪季小潮的底层向陆潮下流的最大流速分别达到0.05~0.1 m·s-1和0.15~0.2 m-s-1。(ⅱ)小潮,北槽中段和下段计算得到的代表潮汐时间尺度和垂向混合时间尺度之比的混合参数(M)低于临界值1.0,但是,大潮,其值高于1.0。这些表明在周期性层化的大潮,混合的潮周期变化可能会产生潮汐应变环流。(ⅲ)河流流速剪切与河口纵向密度梯度的相互作用是长江河口北槽层化枯/洪季变化的主要物理机制,本文将此物理机制命名为“河流效应”。(ⅳ)潮汐搅动、重力环流与河流效应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势能差异(φ)从大潮至小潮逐渐增大。(ⅴ)北槽中段小潮平均的Simpson数(Si)超过了关键值8.4×10-1,表明水体出现持续性层化。北槽中段大潮平均的Si在关键值8.4×10-1和8.8×10-2之间,表明水体产生应变致周期性层化。(ⅵ)小潮北槽中段和下段密度跃层处的剪切较强,计算得到的剪切平方(S2)能够超过10-3 s-2。(ⅶ)盐淡水界面处计算的梯度Ri数很小,表明此处存在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其次,基于观测资料,定量分析了长江河口层化对半日潮流椭圆(M2分潮)垂向结构可能的影响。(a)小潮北槽计算的势能差异比大潮高100~200 Jm-3,密度跃层仅出现在小潮。(b)导堤/丁坝内各站位的潮流椭圆均退化为往复流形式,但在导堤和丁坝外的站位,各层的潮流椭圆均呈顺时针旋转。(c)小潮北槽的整体Richardson数(Rio)与潮流椭圆的表底层椭圆率之差呈现清晰的正线性相关关系,表明层化对潮流椭圆的垂向结构有显着影响。(d)在北槽向海端位于导堤和丁坝外的站位,小潮潮流椭圆表底层倾角差达到约40°,而大潮仅为1°~3°(e)小潮沿北槽大多数站位的潮流椭圆相位角的表底层变化达到20°~50°,但大潮的值仅为低于10°,小大潮周期性变化明显。北槽潮流椭圆的倾角和相角都在密度跃层处存在明显的垂向突变。(g)在强层化的小潮,密度跃层处垂向涡动粘性系数的剧烈衰减可能是潮流椭圆的椭圆率、倾角和相角垂向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后,基于叁维有限元数学模型TELEMAC-3D,结合一个稳定性方程和势能差异方程,进一步认识洪季长江河口北槽混合与层化的小/大潮、涨/落潮变化及其物理机制。基于势能差异方程中的8个主要分项,定量分析了北槽混合与层化各物理机制的相对重要性。计算得到的梯度沿数、Si数和势能差异(φ)显示:(1)小潮北槽中段和下段主槽呈现弱混合/持续性层化状态,而大潮则为强混合/周期性层化状态。(2)向陆方向的潮下流呈现明显的小/大潮变化,即小潮强于大潮。(3)北槽下段主槽的高值纵向φ平流反映出盐水楔运动对层化的重要影响。高值横向φ平流可能由较大的横向φ梯度产生,反映了复杂水深地形与人工建筑物的影响。纵向φ平流和横向φ平流都具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间歇性。高值纵向水深平均应变包含了潮汐应变、环流与河流效应的影响。高值横向水深平均应变主要由较大的横向密度梯度与剪切流的相互作用产生。垂向积分的湍流浮力主要取决于水体底部的潮汐搅动,而表面风搅动与密.度界面处的剪切不稳定性(即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的贡献次之。(4)与以上各物理机制相比,其它物理机制包括纵向水深非平均应变、横向水深非平均应变和垂向平流的量级相对较小。混合与层化的小/大潮变化主要由叁种主要物理机制的共同作用导致,即潮汐搅动、纵向水深平均应变与横向水深平均应变。大潮期间,混合与层化的涨/落潮变化明显。(5)平流、应变和潮汐搅动致周期性层化,而非平流与应变致周期性层化或应变致周期性层化,控制了北槽混合与层化的涨/落潮变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潮汐混合论文参考文献

[1].时钟,熊龙兵,倪智慧,李霞.潮汐河口环流、湍流、混合与层化的物理学[J].海岸工程.2019

[2].浦祥.长江河口重力环流、潮汐应变、混合与层化[D].上海交通大学.2017

[3].李秀丽.海堤渗压安全监控潮汐确定性模型与混合模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

[4].李秀丽,黄铭,陆迎寿.海堤渗压安全监控潮汐确定性模型和混合模型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6

[5].熊龙兵,浦祥,时钟,胡国栋,施慧燕.潮汐应变对长江口北槽枯季湍流混合与层化的影响[J].海洋工程.2014

[6].李霞,胡国栋,时钟,徐海东,施慧燕.长江口南支南港的北槽枯季水体中混合、层化与潮汐应变[J].水运工程.2013

[7].李霞.长江口北槽枯季湍流混合、层化与潮汐应变:资料分析与数学模拟[D].上海交通大学.2013

[8].陈静.地下河口潮汐咸淡混合动态数值分析[J].江苏水利.2009

[9].赵保仁,曹德明,李徽翡,王其茂.渤海的潮混合特征及潮汐锋现象[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1

[10].李玉梁,周雪漪,余常昭,杨志峰,王立新.潮汐流动中污染混合区的计算[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

标签:;  ;  ;  ;  

潮汐混合论文-时钟,熊龙兵,倪智慧,李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